器重。应该指出,刘备对待魏延的态度和孔明迥然不同。还在魏延杀了韩玄初来投降时,孔明认为魏延杀掉上司是不忠不义之举,要将他杀掉,刘备则认为“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第五十三回)。虽然孔明又讲了一大堆理由,但刘备始终没有承认魏延有可杀之罪,坚决主张不杀。刘备自从请孔明出茅庐以后,拂逆孔明意愿的时候不多,除过伐吴这是否定孔明意见比较坚决的一次。而对此事,刘备在临终前向孔明表示了歉意,但他对保用魏延一事,至死无悔。
据《三国志》,刘备在夺取汉中后,众将以为关羽驻守荆州,汉中一定会让张飞镇守,张飞也私下认为汉中守将非自己莫属。但出乎意料,刘备提拔青年将领魏延为汉中太守,却让张飞兼任阆中牧,这表明了刘备对魏延的器重。刘备领益州牧时,对他手下武将的名次排列是: 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马超(参见第六十五回),魏延位在马超之前。后来,魏延因资历浅薄,未被列入五虎大将之列,但他总督汉中军马,地位不能算低。刘备伐吴前,派身为五虎大将之一的马超协助魏延守汉中。刘备的安排是有所考虑的,汉中远离成都,是荆州之外第二个独立性较大的地方,又是北抵曹魏的前哨阵地,战略地位重要又不便直接指挥,必须要一名有谋略、武艺强,又十分忠诚的人来镇守,而魏延正是这样的人才。马超虽然武艺高强,身为五虎大将之一,但他有勇无谋,不能独当一面,只能充当魏延的助手。魏延果然不负重托,成功地保守了汉中。
刘备死后,孔明实际主持国事,魏延的命运立刻发生了变化。他由汉中太守被调往南方边远地区抵挡孟马岱像获。孔明在魏延来降之时就认定他是“不忠”、“不义”之人,这种成见至死未变。孔明对魏延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他对魏延提出的建议不屑一顾。如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而孔明则不相信魏延还能提出一个比自己高明的作战方案,不认为由魏延提出的方案还能是可行的。孔明对魏延的第二种态度是平时对他另眼相看,作战中常把他安排在次要位置或需要诈败的场合,如安排守街亭时他让魏延去城后屯扎;火烧藤甲兵时,对魏延下令“限半个月内须要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若输十四阵,也休来见我”(第九十回)。魏延自然是老大不高兴,怏怏而去,最后还是完成了任务。孔明定计击杀张郃时,又是魏延出面与张郃交战,他败退几十里,最后弃尽衣甲和头盔、马匹引败兵往指定地点而逃,引诱张郃上钩。孔明火烧司马父子时,还是让魏延出面诱敌,命令他“不可取胜,只可诈败”(第一百三回)。魏延自然依令而行。当然,战场上需要诈败,指挥员派哪一个将领都是应该的,但孔明碰到这些场合,总是派魏延出面。联系对魏延的一贯态度,他这种安排的意图就是很清楚的了。曾经在老年赵云提出愿随军伐魏时,孔明顾虑说: “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第九十一回)孔明的这种考虑无疑是对的,赵云应该保持常胜英名,但孔明对魏延却不屑于做这种考虑。
上篇:《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三部分》
计斩魏延
魏延对孔明的领导是有意见的,倔强的性格使他常常以好发牢骚、消极对抗的形式发泄对孔明的不满,而这又加深了孔明对他的内心嫉恨。魏延唆使陈式违犯军纪后,孔明处斩了陈式,没有对魏延追究责任,但他背过魏延对身边的人说: “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害。”(第一百回)正因为孔明对魏延抱着“怜其勇而用之”的态度,所以他有时听见魏延发牢骚之言,也装作不知。一次,魏兵用大批仿制的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孔明设计抢夺,安排魏延为接应部队,让廖化等率兵切断司马懿归路。这次战斗中,廖化追赶司马懿,获其金盔,被录为头功。魏延为自己被安排不当而心中不悦,口出怨言,孔明装作没有听到。这表明孔明已对魏延暗含杀机,他们的关系已到了不能言明的地步。但魏延对自己处境的危险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他把自己与孔明的矛盾仅仅看做是一般的意见分歧,因而对自己的言行未能稍有收敛。他随孔明南征北战几十年,最终被孔明杀害。
看来,魏延是刘备集团内部争议很大的人物,他深得刘备的器重,又深为孔明所嫉恨。刘备看到的,是一个有主见、有谋略、勇猛好胜的忠诚将领。而孔明看到的,是一个爱出风头、爱发牢骚、具有反叛精神的危险分子。应该看到,孔明的看法代表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和人才观念。例如,魏延在长沙时,韩玄就“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第五十三回)。吴主孙权亦曾当着孔明使者费祎的面评价魏延说: “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第一百二回)孔明死后,魏延与杨仪在前线武力相争,两人同时向后主表奏对方的反情,朝廷一时真假难辨,但蒋琬、董允等高级官员却一致认定魏延反叛。看来,不管魏延自己如何,社会对他没有多少好的评价,因为他的人格与民族意识相忤逆,为社会所难容。
上篇:《风云人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第三部分》
中国传统意识下的悲剧(1)
无视本分亡于“超前意识”——中国传统意识下的悲剧[·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魏延人格的悲剧所在。魏延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又富有谋略,他是三国时期难得的人才。一员大将未死于敌人的刀枪下,却屈死于已故上司的残害,实在是一种悲剧。魏延的悲剧既属于他个人,又属于他的民族。
这个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祖先曾经在一个封闭的社会圈子中制定了尽善尽美的规章法典,每一层人都有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思想规范。这样的社会风平浪静,一派和谐,未来的千秋子孙要想保持这种美好和谐的秩序,只要去在已严密成型的规范系统中找寻适于自己身份的部分,努力循规蹈矩就足够了。那些想凭自己的思考去行动的人,必然是对规范系统的挑战,是对他人身份利益的侵害,因而是对和谐秩序的破坏。这是极端的大逆不道,必然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在这个民族里,人们少想问题、少思考、安守本分,就能保证过上太平、舒服的日子,那些爱提意见、喜欢吵吵嚷嚷的人,实在是人心难测!
社会存在不同的集团,但人们要参加哪一集团,应该只作一次性选择,否则,今天属这家,明天投那家,这岂不反复无常吗?“忠臣不事二主”,由此推来,事二主的不是忠臣。比如魏延,昨天从蔡瑁手下投了韩玄,今天杀了韩玄来投刘备,敢保你明天不杀了我孔明去投曹操?本来,人们应该办事稳妥,“事需三思而后行”,但魏延办事无所顾忌,他雷厉风行,想到做到,这种风格实在有悖民族精神,包含有危险的因素。一个勇猛的武将,不能有独立人格,不能雷厉风行,否则,他就是没准的“定时炸弹”,将其迅速排除,是领导人保证自身安全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保险、稳妥是干事业和做人的首要准则,也是衡量人才是否可用的首位准则。
社会集团内部分为为君的人和为臣的人,他们之间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其关系的核心是“君为臣纲”,为君的可以对为臣的随心所欲,掌握其生杀予夺之权;而为臣的人在领导的意志面前,不能存有自己的人格独立性,他应该按照领导人的所想去行动,甚至“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一种君臣关系的规范保证了双方关系的永恒和谐,避免了双方有可能发生的一切矛盾冲突和是非纠纷,解决了社会关系的一大难题,足显民族意识的独到之处。根据这一独到的意识观念,孔明可以嘲笑魏延兵出子午谷的建议说: “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可以对身边的人没有根据地散布魏延“久后必反”、“素有反相”等坏话,甚至可以当着魏延的面说他“脑后有反骨”,对其进行人格侮辱。尽管这样,但孔明的言辞没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因为这是领导应该享有的权力。魏延是为臣的人,他本应该尊重领导人的上述权力,平时就在孔明面前抱恭敬卑谦之心,示俯首听令之意。但他对孔明的指挥不是怏怏不乐,就是满腹狐疑,似乎自己比领导人还要高明。他越出为臣的本分,对上司提意见、消极对抗?
小说推荐
- [ABO]高一三班风云人物
- 简介(一对AA,一对AO 严自和在开学第一天就对莫南国强势表白,然后被无情拒绝 曾老师为了杜绝早恋,特意安排副班长杭重行看着点严自和,结果还是没挡住 与此同时,杭重行也发现了学习委员齐颂的秘密 四个少年各怀心事,鸡飞狗跳的日常里,忽然出了一桩绑架案…第1章 裴倪笑视角 我怀疑我哥是Omega,尽管老
- 最新章:第38章
- (三国同人)[三国][郭荀]论追男神的正确姿势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靳惜何夕】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三国[郭荀]论追男神的正确姿势》作者:端木凉粉文案:郭嘉X荀彧:这是一个对男神一见钟情后,行动力惊人的嘉嘉—各种高端倒贴,各种击溃各路强敌,最后喜闻乐见把男神抱回家(划掉)被男神认养领回家,关门好好过日子的故事。现代三国同人,
- 最新章:第60章
- 三国风云新传
- 《三国风云新传》作者:et202603再爱也是缘分曾经我爱上过一个女孩子,她不理我.曾经她爱过我,我不理她!为什么我们彼此之间,有哪么多的错过,错过的是交错的爱,让人不能呼吸,爱令我无法自我陶醉,爱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无限的隔膜,我想回头,可是再爱也是缘分吗?我再爱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呢?时间就是让我
- 三国风云 新传
- 《三国风云 新传》作者:et2026033Z有你更精彩再爱也是缘分曾经我爱上过一个女孩子,她不理我.曾经她爱过我,我不理她!为什么我们彼此之间,有哪么多的错过,错过的是交错的爱,让人不能呼吸,爱令我无法自我陶醉,爱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无限的隔膜,我想回头,可是再爱也是缘分吗?我再爱的时候,你在什么地方
- 最新章:第32章
- 乱世三国风云录
- [乱世三国风云录/作者:山尚山-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并入于秦。秦灭,楚汉分争,后归于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反秦起义,攻入咸阳,后与楚霸王相争四
- 最新章:第54章
- 二战风云人物
- 作品:二战风云人物 作者:马骏 作者简介 马骏:法学博士。1953年生,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和北京大学,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军事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国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研究工作,现执教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为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会理事。著有《世界经典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风
- 最新章:第44章
- 中东风云人物
- 作者:时延春,196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历任中国驻也门大使馆阿语译员,外交部二等秘书,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中国驻约旦大使馆一等秘书,外交部亚非司处长,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政务参赞,中国驻亚厅总领事馆总领事,中国驻也门共和国大使,中国驻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大使。著有《阿
- 最新章:第18章
-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序章汉中古道,有两支大军正在相持中,战场已经摆开,魏蜀的大旗飘舞在空中。战场中正有两匹白马奔驰往来,坐骑上正在交手的两员大将同样的白衣白盔,两人手中一银一黑两支长枪在夕阳辉映中上下翻滚交织在一起。持银枪的正是蜀中大将赵云赵子龙,而持黑色怪异长枪的却是曹操帐下近两年里
- 最新章:第676章
- 三国风云之猛将传
- 《三国风云之猛将传》作者:冥域天使正文第一初至三国 第十五章 择兵一夜长谈,薛冰总算是切身领教过了诸葛亮的智慧。薛冰说的这些,不过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不管他提哪个方面的,只要一说出这个想法,诸葛亮立刻就会将其补充完整,修改成最适合现时使用的方案,然后还会根据薛冰所言,又推理出许多或用于政,或用于
- 最新章:第2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