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枪准的儿媳遵从婆婆的遗言,来到了山上,晃进了我爷爷家的小院。
“闺女,你放心。”我爷爷说话了,“有你三叔吃的一口,咱也得先让孩子吃!”
我奶奶就说:“要饿先饿死我这把老骨头。”不料一语成谶。
他母子俩大约在山上住了两三天,气色稍有好转,就决定还是回城里。因为孩子的奶奶还躺在炕上没埋呢!
这几天里,我爷爷还给那孩子起了个名字,叫李祈安。祈与启同音,但又比启富贵得多,祈安祈安,祈求平安,平安就是福。
以后,这个大我六岁的名叫李祈安的男孩,就成了我的好朋友。直到现在,只要他一来济南,准要请我喝酒(尽管我随我爷爷,滴酒不沾)。
临走的时候,我爷爷将家里仅剩下的15斤杂面给了他们母子12斤,外加一大捆地瓜秧。
必须说明的是,那段时间里,求到我爷爷的人不在少数,全是他当年的老部下,像教我父亲和我叔叔读书的“半车书”,牛蛋的一个远房舅舅,老赖疤的大儿子等等。只要说是老鹰崮的,我爷爷总是慷慨解囊。我爷爷加重语气说:“记住,闺女,再挨过些日子,小麦就上场了……一定要挨过去呀……”
一枪准的儿媳是个十分通情达理的人(她为了哺养启子,终生未改嫁),坚决要再留下几斤。但让我爷爷坚决阻止了:
“孩子要紧,我们这些老骨头无所谓的事……”就这样,家里就仅仅剩下了三四斤救命粮。接下来才有了我奶奶被饿死的故事。
。。。。。。
三四斤杂面很快就吃完了。这个时间,小麦正在灌浆!尤其是下雨以后,你站在麦田里,可以听到叭叭的拔节声,那声音才叫喜人。但声音却不压饿。
家里眼看快没吃的了。这时,季风的“羊奶”成了救命的奶。放羊可以趁机喝点羊奶,这就是村里为什么让季风放羊的全部秘密!
当季风在一天的半夜里,给我爷爷奶奶偷偷揣回来半钢盔羊奶时,我爷爷禁不住感慨万千:“哎呀呀,想不到我这老土匪,又干起了偷的勾当。”
季风说:“行了,汉魁兄,别斯文了,保命要紧,现在谁不偷呀。”
这话真说对了,那两年里,偷夏(麦子),偷秋(玉米、高粱,甚至偷冬窖藏的地瓜、胡萝卜等)。老百姓几乎家家都偷,反正都是集体的,你不偷,别人偷,不偷白不偷!不偷就饿死!
当那顶钢盔里的羊奶飘出香味时,已经躺了两天的我奶奶已经支撑不起来了。
“俺做了个梦……”我奶奶说。
“什么梦……”我爷爷用两个碗倒腾着凉羊奶。
“俺梦见咱又上了山,自己种地吃,那……那玉米棒子那么大……”
我爷爷沉吟半天,说了句:“是个好梦呀……”
但光靠羊奶是难以维持人的生命的!何况季风的羊奶也不是天天都能挤到,因为羊也快饿死了。可家里又没有半点吃的了。怎么办?我爷爷突然想起了当年王达礼送给他的那件全是狐狸后腿皮做的皮大衣:“我去卖掉这玩意保命。”
我奶奶说:“那可是王县长送你的大礼呀。”
我爷爷说:“现在要紧的是保命!要是没了人,就是件龙袍又有什么意义?王县长九泉之下有知,定不会说什么的!”
于是,我爷爷连夜进城,在绕弯偷拿过共产主义肥皂的百货公司门口支起了皮衣。但是,一天过去,竟无人问津。没办法,我爷爷只好去了潍坊,在火车站,才以4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掉了这件跟了他20多年的皮大衣。
沂蒙县的黑市粮价格显然低于潍坊的价格,我爷爷揣着这40多元钱,在黑市上买了5斤高粱面!然后,急急忙忙回家,但到家一看,小院的里里外外围了不少人,有穆蛋、穆三胖、季风、刘英等人,大伙的眼圈都红红的,见了我爷爷,都不吭气。我爷爷一看这气氛,已经猜到了什么:“怎么了,是不是人不行了……”
“嗯,王奶奶她……”
就这样,我奶奶饿死了!死的时候62岁。我奶奶是1899年生人,比我爷爷大一岁!
丧事当然是只能简单办了,因为大伙都饿得没力气抬人了。我爷爷从5斤高粱面中拿了一部分,掺上些地瓜秧和甜草根,给大伙蒸了两锅窝窝头,大队里又挤出20张煎饼,算是给送丧的人填了肚子。
我奶奶的坟就在我三奶奶与我小姑的坟旁边。这是按她生前的愿望办的,她生前还说,若是我爷爷老了(即去世的意思),也要和她们埋在一起。她说,活是一家人,死是一家鬼。
村里人说,我爷爷在我奶奶的坟头坐了整整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也不睡。村里人都说,三爷爷又发神了,吃阳吸阴喝露水,这样能待七天七夜(当然是夸张)。我爷爷在想什么呢?他也许在想我奶奶当年骑着毛驴第二次上山找他的情景;也许在想她养育我爸爸及我叔叔的艰辛;也许在想她充当月老为我爷爷和三奶奶当媒人的美事;也许在想她日常里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平淡无奇。但就是这些抹不掉的记忆,却是俩人相濡以沫、相亲相爱40余年的历史见证。生活原来很平凡,但又很伟大。
。。。。。。
第五部分
第51章
我奶奶饿死啦……(2)
1960年的麦季终于来到了,饥饿的恶魔开始退却。
在小麦麦粒还在发育的时候,饥饿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了“偷夏”。人们什么也不顾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乎天一黑就拥进麦地里,贪婪地捋着麦穗,然后放到手心里拼命地搓一搓,吹一吹,不等麦芒全部搓掉就急不可待地塞进嘴里,大口地咀嚼着,没等吃出麦香,半半拉拉的麦粒早已下了肚。
当然,面子上是不允许偷的。集体的财产嘛,哪能随便偷呢?于是,已经有了经验的穆三胖依旧背着他的那杆苏式步枪,带着几个基干民兵去“巡夜”。他们往往站在地头高喊:
“不要偷麦哟……”
“不要偷麦哟……”
但这种干喊很容易让人理解成:
“都来偷麦哟……”
“都来偷麦哟……”
往往是他们绕着麦地喊上一圈,然后也躲到一边搓了起来。
谢谢大自然,谢谢苍生。人们终于熬过了1960年的大饥饿。
但悲从喜来。在人们有了食物的时候,反而又出了人命!这回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
撑死的?你有没有搞错……肯定,读者都会这么问。告诉你,我没搞错!
还记得那个因为私藏铁锅而被游了街的王中农吧。这回故事就出在他身上。那天,王中农实在是饿极了,就偷得特别多。而吃了麦粒是很渴的,渴了就喝水呀。这一喝不要紧,胃一涨,本来就有胃溃疡的王中农竟一命呜呼,给活活撑死了。
^^奇^^人命关天,一死人是要上报的。而公社正好要抓“偷夏”的典型,活该王中农又是中农成分。蒋大喇叭一声令下,让公社的民兵,押着王家的儿女,由其儿女将王中农的尸体抬到了公社大会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大会。
^^书^^大会开了一整天,全公社所有大队的代表都发了言。蒋大喇叭意图很明确,想以王中农为典型,切实刹住遍布全乡的“偷夏”活动。
^^网^^大家都知道,割麦的时候气候就已经很热了。王中农的尸体经过一天的暴晒,本来就鼓胀的肚子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大皮球,肚皮被胀得薄薄的,上边布满了粗粗的青筋,甚至隐约可见一粒粒没有消化的麦粒。那种惨景是很多人不曾见过的。
天傍黑时大会才开完,蒋大喇叭也许太忙了,竟忘了说句话,散会后,王中农的尸体就躺在台子上没人管了。王中农的两个儿子干巴巴地等在台下,也不敢去搬抬。这样,又给晾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太阳一晒,肚子终于爆炸了。臭烘烘的、血淋淋的肠子、肚皮炸开了一地,引来了三四条狗。消息传到蒋大喇叭那儿,他才发话可以埋人。王中农的两个儿子这才急急忙忙将老父亲的尸体埋了。
多少年来,关家桥的老百姓只要一提起这事,一个个仍是不寒而栗。麦收一过,虽然离着秋收还有段日子,但半生不熟的棒子、地瓜以及柿子、核桃、梨、苹果却能接上茬了。老百姓终于可以饿不死了。
。。。。。。
1960年的秋收是个平年,但在老百姓的眼里却是一个最大的丰收年!
还有件高兴的事从天而降。这天一大早,县里开来了一辆吉普车。来到后就到处的找季风。最后,在后山的山坡上找到了他。当时,他刚要解开羊圈去放羊。
“你是季风吗?”同行的两个人表情严肃。
“是呀……”
“我们是县委的。奉上级指示,?
小说推荐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百态众生之商匪
- 好书尽在/w.文案何其有幸,陆凌遇到了殿子期,何其有幸,殿子期遇到了陆凌。一个是高高在上的京城富贾,一个是低入尘埃的绿林山匪,两人之别何止云泥。然而,这世上就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能将霄壤捏在一起,捆在一处,化为混沌不清。扯也扯不开,撕也撕不破。一切皆因一个馒头而起!或许可以改名字叫《一个馒头引发
- 最新章:第37章
- 兵匪年代
- 兵匪年代[作者名 守株人[类别 架空历史[最后更新时间 20131005 12:05:05.0作品相关关于年代背景的解释[本章字数:447 最新更新时间:20130702 14:06:22.0]有些读者可能觉得很难理解我书里年代背景的设定。好吧,现在我来解释一下。第一 这个年代并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历史
- 最新章:第85章
- 十年懵懂百年心
- ★本文由*土猫”整理收集★更多全集书籍请访问:http★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十年懵懂百年心(原名:东之燕云)作者:李李翔第 1 章第一章不打不相识周明帝贞和八年,临安,乱世。东方弃和云儿满身风尘站在临安最负盛名的酒楼“鸿雁来宾”的门前。东方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 最新章:第166章
- 康熙年之大土匪
- 作者:屠狗辈第1章 离奇重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江涛仰头饮了一大口酒,心中沉吟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江涛想到此,自言自语道“呵呵,大学刚毕业时野心勃勃,现在已毕业五载,却还是一事无成,真是不堪回首,时也,命也”落寞的声音有点响亮,此时已是星空如海,他正蜗居在郊区的租房
- 最新章:第266章
- 我在五零年代剿匪
- 作者:爆蒜【文案 医科大学高材生苏睿,肤白貌美又多金,自小众星捧月的她,一朝穿越,跌进了一个食不饱腹、土匪横行的年代 她还没得及崩溃,就已经被推上了救死扶伤的战场 几日后,她成了下乡剿匪队的首席军医,还被誉为神刀手,自从有了她的加入,剿匪队的伤亡率减少了,队员的士气更盛了,一时间她成了队里的香饽饽,
- 最新章:第80章
- 独占偏宠
- 叶奚不拍吻戏,在圈内已不是秘密。一次颁奖典礼上,刚提名最佳女主角的叶奚突然被主持人cue到“叶女神快三年没拍过吻戏了,今天必须得给我们个交代”面对现场追问,叶奚眼神温凉“以前被疯狗咬过,怕传染给男演员”众人听后不禁莞尔。镜头一转来到前排,主持人故作委屈地问“秦导,你信吗”向来高冷寡言的男人,笑的漫不
- 最新章:番外:商靳寒+温宁(全文完)
- 悍匪的巅峰(土匪)
- 作者:土匪的春天 胡匪,现代社会都市中一个东北老土匪的后代 家里有个大智若妖的老太爷,经常被他评价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还有个手握千门主将牌位的老仆人,掌握世间千门八将,精通各路奇淫技巧 在被这两位古董级的妖孽人物教导了二十年之后,他的武力值和智力值都堪称极其的拉风 他们村里一个叫做王半仙的瞎子算命先生
- 最新章:第704章
- 匪王
- 《匪王》全集作者:钟连城类型:架空历史内容简介人一旦失去控制,人性就会兽化,土匪,这株社会英粟就会泛滥成灾。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是经历过灾难的人们带血的哀号!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瘟疫,也不是饥饿,而是社会失控…钟连城全新力作,一代匪王演绎风雨人生!正文引子诗云: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话说
- 最新章:第1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