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宇传奇》第33章


司签约模特。
这个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和上海新世界商场一样,是陈良宇一手组建起来的黄浦区区属企业。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南京路时装商店,一九八五年更名为上海时装公司。陈良宇在一九八八年成功改制上海新世界商场之后,对黄浦区的区属企业,逐一进行了改造。其中上海时装商店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进行股份制改造。一九九三年正式成立“上海市时装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二月以“时装股份”的名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67。
马艳丽刚刚进入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的时候,当然是个毫不起眼的外地模特而已。但是一九九五年,马艳丽一举获得上海首届国际时装模特大赛冠军,这就自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马艳丽也作为美女代表,进入了陈良宇的兄弟娱乐圈。陈良宇当上市委副书记后,他的基本小兄弟圈子,主要就是他主政黄浦区时候的一些下属。这些人包括吴明烈、郁知非、上海新世界商场总经理徐家平,当然也包括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的头目。因为陈良宇真正站稳了脚跟,做官时间最长、最出政绩的就是在黄浦区。这样一来,马艳丽由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的头目引入陈良宇的小兄弟娱乐圈,从而傍上陈良宇,一发而不可收,也算顺理成章。和马艳丽相比,如果说马艳丽是只红筹股,尤丽芬只能算是垃圾股了。
这样也不难解释,到上海闯荡时间没有两年,马艳丽不仅取得了正宗上海户口(一般外地人到上海,即使买了住宅,也只能获得上海市的蓝印户口),还从黄浦区的名额里,当上了上海市青年突击手和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据说周正毅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马上将自己房产公司开发的一套豪华住宅,廉价“卖”给了马艳丽。
从此之后,这个靠身材吃饭的女人,就完全超过了用大脑吃饭者的大多数,甚至当上了教授。一九九八年和一九九九年她又连续两届获得所谓“中国时尚大奖-中国十大名模首席”,不知道是奖还是称号。并且开始触电,拍摄了德国著名电器博朗公司剃须刀的电视广告,还领衔主演根据小说《艳影》改编的二十三集都市言情剧《倾城之恋》。
这还不说,更引人注意的是,马艳丽当腻了模特,要当服装设计师。这当然也难不到陈良宇。于是马艳丽在上海的中国纺织大学服装设计学院混了一段时间后,高价聘请高级设计师,分别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上海国际服装节上,举办以马艳丽英文名字命名的《Mary Ma──就这样》时装品牌发布会。以后可不得了,马艳丽和宋祖英一样,宋祖英出国在西洋剧院唱名歌小调儿,马艳丽“代表中国”赴法国参加“巴黎-中国文化周”中华文化服饰展演活动,到美国参加“中华文化美国行大型服饰展演活动”。
二零零年年,马艳丽成了中国国际时装周时尚媒体评委年度四大时尚人物之一,还当上了中国职业模特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更有甚者,居然当上了西北纺织工学院的“客座教授”。一个运动员出身的时装模特,斗大的字识不了多少,居然当上了教授,服装界专业人士,无不深感耻辱。
从一九九四年签约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河南农村女孩到成为上海市青年突击手、全国青联委员、客座教授,如果没有陈良宇捧场,自然是能以令人置信的事情。
当然,对于陈良宇来说,马艳丽也不过是角而已。马艳丽也许只是许多被捧的角之一。算她倒楣,主捧手终于倒台,捧与被捧的关系被大大曝光。但是对于“角”来说,有时候甚至不是一件坏事。有多少“角”色,捧的人倒掉之后,过了几年又一样出名。何况现在马艳丽教授已经功成名就,忙碌得不可开交68。
陈良宇虽然也挡不住这等妖娆美色的诱惑,但是他心中却未必看得起这种以身材谋生的女人。他真正的追求,还是红颜知己,既能理解他的事业和追求,又能为他的事业助一臂之力的。无论是最早的尤丽芬还是后来的马艳丽,都粗鄙不堪,既无城府,又没有文化。而陈良宇真正看重的,却是两位局级干部,既有容貌,又能替陈良宇当家的东西两宫。
东宫刘红薇】
陈良宇的东西两宫,在陈良宇出事之前,几乎是顶了上海的半边天空。一个是市财政局长兼地税局局长刘红薇,另一个是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对外合作交流办公室党组书记,二零一零年世博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一个在内掌控全市的财政大权,一个是上海对外联络的最高掌门,内外结合,如同陈良宇的左臂右膀,为陈良宇一手遮盖上海官场,立下汗马功劳。也可以说,陈良宇的这两位红颜知己,才是他真正的贤内助。
刘红薇籍贯宁波慈溪人,也是上海长大的正宗上海人。一九九四年九月,陈良宇在主管经济、金融、规划等方面的市委副书记任上,一手提拔为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兼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但是刘红薇绝对是一匹黑马,在此之前,无论是上海地方志、县区志、各种媒体报道,从来也没有任何关于刘红薇的记录。这个刘红薇,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一般,一下子成了副局级干部。大概陈良宇和刘红薇相识的时候,刘红薇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财务工作人员而已。
陈良宇担任市委副书记之后,比之当黄浦区区长时候,派头又有所不同。陈良宇在担任黄浦区区长的后期,一身名牌西装穿得笔挺,但是毕竟是勤政节俭的。但是他在担任市委副书记之后,黄浦区手下的一些小兄弟个个人五人六,至少也是个上市公司的老总。而且这帮小兄弟千方百计地哄着“大阿哥”黄菊和陈良宇,把个偌大的上海滩,当成了任由他们自家兄弟白相的道场。
陈良宇在市委副书记任上,主管金融和财政这一摊,权重位高,但是却不是一把手,因此时间和精力上非常充裕。这一点从他对申花足球俱乐部的关心程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同样他用来娱乐和交际的时间也大大地富裕。从现在的资料看,陈良宇显然是在舞场上结识刘红薇的。
刘红薇出生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九四年不过四十岁上下。加上刘红薇皮肤雪白,善于保养,因此当时的风韵可想而知。刘红薇还喜欢把头发盘起来,既显得年轻,又能露出雪白的脖颈,可谓风情万种。因为她总是盘着头发,因此人送绰号“盘头”。
更重要的是,刘红薇不像尤丽芬和马艳丽那样,胸无点墨。相反,刘红薇非常内秀,不仅写得一笔好书法,而且是个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拿起笔来能写文章,端起话筒就能讲话,才华出众,也颇有雄心。陈良宇和她相识之后,端的是有钟子期遇到俞伯牙的相见恨晚之感。因此陈良宇这才根本不顾刘红薇的资历,一手直接提拔为财政局副局长兼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后来又不管刘红薇得票数不够,愣是安排她成为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一九九六年十月起,陈良宇又兼任了上海市副市长,主管财政,刘红薇完全成了陈良宇的得力臂膀。
说起陈良宇后期的腐化生活,还得提到陈良宇的死党和小兄弟吴明烈。一九九二年底,吴明烈在担任黄浦区房管局局长期间,在陈良宇的支持下,愣是将黄浦区房地产开发公司挤进了上市公司的名单。那个时候,什么公司可以上市,完全是市领导的一种权力平衡。这样吴明烈亦官亦商,一边当着局长,另一边出任上市公司“黄浦置业”的董事长。吴明烈一方面飘飘然,另一方面却也没有忘记报效罩在头上的“大哥”。因此,为陈良宇安排业余生活、介绍女朋友、追求享受,却是跑前跑后,十分巴结。
一九九六年,外滩海关大楼的背后竖起了一栋“新黄浦大厦”,这栋大楼就是新黄浦集团的办公地点。大楼的最高几层实际上是一个私密性很强的会所,车至地下室,由专用电梯直接到顶楼的会所,“上层人物”不必与旁人照面就可以直接进入会所。在这间超豪华的会所中,有温水游泳池、桑拿、棋牌室、美容厅、健身房、歌厅、餐厅……所有设施全部进口,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赖昌兴的“红楼”还要高档。曾经有上海的“上层人物”到厦门的“红楼”参观,参观完之后,他们都一言不发,而是暧昧地笑了。
那些“上层人物”坐在会所外的顶楼大阳台上,脚下是鳞次栉比有百年历史的外滩大楼,远方是正在崛起的浦东新城,那种感觉端的是一览上海小,美妙无比!吴明烈在向客人介绍自己的会所时无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