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倾世美人》第51章


53
53、齐桓公的夺妻之恨 。。。 
齐桓公的夺妻之恨
——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的出处
蔡姬是蔡国蔡穆公的妹妹,嫁给齐桓公小白,立为夫人,春秋时期夫人就是正妻。一日,小白和蔡姬乘船游玩,蔡姬熟习水性,故意晃荡船只,小白害怕,制止蔡姬。蔡姬置若罔闻,继续摇晃船只。靠岸后小白愤怒地说说:“这么任性的女人,怎么能服侍君王。”就让宦官竖貂把蔡姬送回了娘家。蔡姬哭哭啼啼地回到蔡国。蔡穆公很恼火,妹妹都嫁给你了,现在又给退回来,算怎么回事?按照“周礼”,女子出嫁后,父母若在,每岁一归宁,父母过世,要回家奔丧,除此之外,女子是不能随意回娘家的,当然休妻令当别论。 
齐桓公也就在气头上,让蔡姬也回去好好反省一下,并无休妻的意思。相信齐桓公也是很宠爱蔡姬,不然也不会陪她荡舟采莲,行如此浪漫之举。
哪知蔡穆公一气之下就把蔡姬改嫁到了楚国。
蔡穆公的这一举动,让齐桓公下不了台,联合许、卫、鲁等八国愤然出兵讨伐蔡国。蔡军溃败,蔡穆公逃亡到楚国寻求庇护。齐桓公就率诸侯兵临楚国。楚王厉兵秣马欲与诸侯联军一决雌雄。
两国君王为一个女人大动干戈似乎有点说不上台面。于是,楚王遣使屈完质问齐桓公,问道:
“大王居住的地方在遥远的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相距很远,即使牛马发情狂奔也不能彼此到达。大王为何不远千里前来侵犯我们的国家呢?”
管仲是何等聪明之人,兴兵得出师有名啊!不然就是打糊涂仗,士兵怎肯卖命,他当然不能说你楚王竟敢娶我国君齐桓公的女人。于是就冠冕堂皇的说:
“从前召康公授命我先君太公(即姜子牙)说:‘五等诸侯,九州长官,你都可以征伐他们,来辅佐周室。’赐给我先君的权力范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楚国应进贡的包茅而不交纳,影响了周王的祭祀,今天,我们特来替周王室向你们收取贡品。另外,周昭王在汉水落水溺死,也是你们所为,特来问罪。”
管仲真能瞎扯!他不但把齐国的祖宗姜子牙给搬出来,还把发生在三百年前的周昭王御驾南征惨死汉水之事也摆在台面上,向楚国问罪。话说得那么振振有词!
楚使屈完回话说:
“贡品没有进,有这件事,这是我们国君的疏忽,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至于昭王南巡不归,你们还是去到汉水边问问吧。”
传说当年周昭王无道,不自量力,非要御驾亲征不服周室的楚国。人们为他造船时,用胶粘船,船行水中,船体散架,昭王掉入水中溺死,所率领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周王朝一直以此为耻。
管仲又说:
“你就不怕我们多国联军吗?”
屈完不卑不亢地应答说:
“我们楚国以方城(楚长城)做城墙,用汉水做壕沟,有骁勇善战的士兵,你们岂能轻易地使我们屈服。”
管仲权衡利弊,觉得齐桓公的气也该消了。再说,两大国兵端一开,彼此报复,势必使齐楚两国深陷兵灾,南北方从此不得安宁。以齐桓公的睿智肯定认识到:为了一个女人这样做,代价未免太大。还是算了,反正齐国此次出兵也占到了便宜,足以夸耀诸侯,于是就此罢手。遂与楚王签订盟约后,班师回国。
这就是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典故的由来。这里的“风”不是指大风,是指牝牡相诱的意思。
54
54、季槐 。。。 
季槐:用青春赌一把
——成语“行将就木 ”的出处
晋献公五年,晋国讨伐骊戎,掳得骊戎戎主的两个姐妹,姐妹俩美得让整个晋国人都发愁。献公非常宠爱他们。不久,姐妹俩个都生下了儿子,昔日的战争奴隶一跃成为这个国家的女主人。
骊姬害怕自己有朝一日失去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就试图让自己的儿子登上国君位,以保自己永远富贵尊荣。
骊姬设计诬陷太子申生要下毒谋杀国君,申生选择自杀以示清白。
骊姬怕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报复,就又诬陷他们两个是太子的同谋。之后,重耳逃回封地浦城,夷吾逃往屈地。
第二年,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重耳,蒲城人打算迎战,重耳不同意,说:
“我倚仗君父的恩赐才享有今天的富贵尊荣,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现在我有了百姓的拥护就同君父对抗起来,实在不应该。所以我还是逃走吧。”
于是,重耳带一帮随从逃到了翟国(狄人所在的地方)。狄人对他很好,当时狄人征讨一个部落,俘获了这个部落首领两个漂亮的女儿,一个叫叔隗,一个叫季隗,他们把两个女子都送给了重耳。重耳娶了季隗,把叔隗嫁给了随从赵衰。后来鼎鼎大名的赵盾就是叔隗生的儿子。
重耳一行在翟国一住就是十二年。之间,晋献公逝世,骊姬姐妹的儿子奚齐、悼子相继即位,都被晋国大夫里克等杀害。里克欲迎回重耳为国君,重耳害怕国内凶险的情势,怕遭不幸,谢绝了邀请,里克等迎回了夷吾,立他为国君,即晋惠公。
夷吾即位担心重耳的存在,对他是巨大的危险,重耳被迫离开翟国,准备带随从去齐国。伺机回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重耳把妻儿留在翟国。临行前,他对季隗说:
“请你等我二十五年,那时如果我还不回来接你,你就再嫁人吧。”
季隗含泪答复道:
“我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就是个要进棺材的人了(行将就木),还嫁什么人呢?不过你放心地去吧,我会等你回来。”
于是重耳舍下妻儿前往齐国。经过卫国,卫文公对他不礼貌。一行人往东走,经过五鹿,饥饿难忍而向乡野百姓乞讨食物,那人抓了一把土递给他,重耳发怒,赵衰阻止道:“土块象征着土地,你应该跪拜着接受它。”
到了齐国,齐桓公厚待重耳,赐给他财产,把宗室女嫁给他为妻,名为齐姜。重耳宠爱齐女,在齐国呆了五年,期间齐桓公过世,齐国陷入内乱。齐女得知赵衰等人想往秦国求助秦穆公让重耳重回晋国夺权。已过耳顺之年的重耳贪恋齐国的安逸生活,不肯离去,齐女和赵衰等人设计把重耳灌醉,坐马车离开。重耳酒醉醒来后,举戈追着要杀他舅舅狐偃咎犯。咎犯绕着马车跑,重耳恨恨地说:“如果大事不成,我吃了舅舅你的肉。”
咎犯说:“如果大事不成,我可能被扔到野外喂狗,难道你要跟野兽争食不成;如果大事成了你天天吃山珍海味,我的肉有腥臊味,你还会吃吗?” 
咎犯一席话风趣至极!
重耳经过曹国、宋国、楚国,来到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狄人听到重耳即位的消息后,就将季隗给他送了回来,他们夫妻二人终于团圆了。
季隗愿意等重耳二十五年,时光飞逝,青春易老,女人有几个二十五年?可季隗无怨无悔,这种守候真可谓感天动地。
齐女不眷恋儿女情长,送重耳离开齐国,真是深明大义!
55
55、蔡氏 。。。 
蔡氏:闺阁中的“奸贼”
——成语“人尽可夫”(人人都可以成为丈夫)的由来
蔡氏是春秋时代郑国权臣祭仲的女儿。成语 “人尽可夫”,就是从她的事迹传来的。但是这个词的原意,与现在人理解的意义,大相径庭。
祭仲很受郑庄公的宠信,庄公让他做上卿;庄公在位时,派祭仲去迎娶邓国的美女,后来邓女生太子忽(就是以“齐大非偶”的理由拒绝娶文姜的那位仁兄。)庄公死后,祭仲拥立太子忽继位,这就是昭公。
庄公后来又迎娶宋国雍氏的女儿,生了历公突。雍氏女很受宋君宠信。宋庄公听说祭仲拥立太子忽,就派人以诱骗的办法召来,并逮捕了祭仲,说:“如果不立公子突,就杀了你。”同时也逮捕了公子突,索取财物。祭仲被迫答应了宋国的要求,和宋国订立盟约。随后,祭仲带公子突回到郑国,立为郑君即厉公。 
昭公忽听说祭仲受宋国要挟扶立他弟弟突,为保命逃亡到卫国。
郑厉公时祭仲专擅大权。历公暗中和祭仲的女婿雍纠谋划要除掉祭仲。
郑厉公和雍纠达成了协议,二人商议着要找个机会把祭仲骗出城去,设宴把他毒死。雍纠回到家,面对着漂亮的老婆蔡氏,心中老觉得不安,眼神也躲躲闪闪。聪明的蔡氏就起了疑心,便问他: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了?” 
雍纠回答说:“没有。”
蔡氏又说:
“看你的样子不对劲,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