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离移民记》第54章


“王,昨夜……昆木将军带兵偷袭华军时不幸阵亡,恐怕今日华军将逼近都城百里之内了。”
听到昆木的故去让世王有些振动,两人从小便浴血战场,没想到几日前昆木的主动请缨竟成了他们的诀别。其实从山谷那场战役回来后世王便知道昆木变了,劫后重生,他就一直说自己对不起那数万战死弟兄,所以当华军来犯边境之日他便急着要出征,也是想得到内心的平安吧。
想到这里,世王的内心又何尝能够平静啊?他没有收回远望的目光,只是沉默了片刻后语重心长地说:“有成,若有一天国家不在了,本王也不在了,你就好好守护这片水土吧,让百姓好好地生活下去。”
不知为何世王的语气在温有成听来有些消极,虽然两国兵力悬殊,但只要拼个你死我活,即便是输了华国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于是他便说:“王,有成和所有韬国战士,誓死也要保卫国家和您!”
“如若本王不想让你们死呢?”世王终于收回目光,凌厉地看着眼前之人。
“……”一句话让温有成哑口无言。
这时世王忽然笑了,温有成好像第一次见王这样的笑容竟便愣住了,只听世王开口道:“好了,有成,你我二人也相识二十多年了,今日可是本王的大喜之日,你好像还没恭喜本王吧?”
“臣……恭贺王与王后大婚之喜。”
行了大礼,温有成除了道喜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宫外一阵欢快的鼓乐响起,迎亲的队伍终于穿过宫门,走上长长的红毯来到文武百官面前。
百姓也好、官员也罢,大家都知道华军已经攻入韬国了,但还是将今日当作最盛大的节日来庆祝,穿上最美丽的衣裳迎接他们的新王后,城内一片祥和的气氛。草原上传说女神的到来必定会带给他们幸福安康的生活,这几个月来王后已经为他们百姓做了太多,为此大家只有深深的膜拜和感激。
自王后的花辇踏上红毯,世王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此生最牵挂的人儿。
慢慢地幔帐拉开了,一个窈窕的红色身影走出来,他终于看到了他的新娘款款朝他而来。此刻的华离,头戴云珠彩冠身披王后的霞光绮罗嫁衣,长长的流苏洒在如墨的长发两侧轻摆,娥眉淡扫的出尘面容在这样的妆扮下倾国倾城,她的目光也远远的便对上了世王,流光溢彩的双眸直撼动他的内心,这就是他最美的新娘。
世王的心狂喜着,这种满足感让他感觉即便此刻死去也再无遗憾了。
华离走过众人,一些曾随华离修官道砌城墙的官员都被她此时的样貌惊呆了,这还是那每日跟他们风尘露宿的监工么?这还是那男妆打扮为民解忧的聪慧少年么?不,这是他们的王后,是足以匹配他们王的女人。
“龙凤合鸣,天佑吉祥。”司仪官高声喊道。
与此同时,数百鼓乐齐奏响彻云霄,沸腾的气氛犹如每个人的内心,婚礼大典正式开始了。
本应站在最高位置的世王忍不住竟走下台阶,大步迎上盛装款步走来的华离,他牵住她的手凝视着自己的新娘,在这种真实的感触下世王终于露出笑颜,他的手紧紧握住那双素手,一步步地再次拾阶而上,与心爱的女子来到大殿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紧握的十指他真想一辈子不放开,可是世王的内心却有淡淡的苦涩,他真的能么?
“祭天拜地,地久天长。”司仪官高亢的声音再次响起。
华离在世王的身边,此刻与他开始行夫妻之礼。她感觉得到他那双有力的大手传来的温暖,韬不凡,今生我赵华离欠你的情如何才能还得清,也许一切真的都是缘,她与修然有缘无份,如今却成了韬不凡的妻,往事一幕幕从她脑海里闪过,无涯山下的相遇,寻亲路上的一路陪伴,山谷遇袭的舍身相救,绝望之时的呵护备至,对你的深情也许华离注定要用一辈子来偿还了。
“礼成!”
百官立刻参拜朝贺,偌大的王宫内外响彻着祝福的声音:“恭贺我王与王后福寿同享,千秋万代。”
红色的喜服、金色的大殿,他们的王与王后高高在上显得如此般配。
突然世王在众目睽睽之下拉过华离,一只手抵上她的后脑,就这样在众人面前深深地印上一吻。
众人被王突来的举动惊得瞠目结舌。
这一吻,倾注了韬世王全部的爱,他紧紧地拥着华离似要将她嵌进身体里去;这一吻,华离感到与威帝的霸道和修然的温柔截然不同,他几乎倾尽了全部身心力气,其中包含着多少深情,甚至还掺杂着一丝苦涩与不舍,就像在诉说离别似的,那浓重的悲伤之情不知为何竟让华离忍不住落下泪来。
华离越来越感觉有些不对,在他怀中刚刚得以喘息便要开口问:“不凡……”
话刚到嘴边,只见世王漆黑深邃的目光直视着她,突然她好像看到了星点泪光,这样高大冷漠的人居然如此动容,但这眼神怎么透着悲伤?华离忍不住轻轻抚上了他冷峻深刻的面庞,停下了询问的话,只是温柔地唤了句:“夫君。”
世王眼睛瞬间睁大,身体一阵却手中一紧,他没想到居然能听到华离如此唤他,华离感觉到自己的手被握得竟然有些吃痛,冷冷的韬不凡其实是个心中炙热之人啊。世王心中带着满足,他再次深深地看了华离一眼,最终松开了握着她的双手,转身面朝文武百官,以王者之势威严命道:“众将士听令,集结三十万大军即刻随本王出征!”
文武百官从王刚刚那诀别般的一吻中幡然醒悟,原来他们的王在这大婚之日留下有孕在身的新婚王后,打算率领大军御驾亲征,这需要何等勇气和决然之心啊?
包括文官在内的众人内心被震撼着,于是所有人全部跪地,用震耳欲聋地答道:“追随吾王!誓死报国!”
百里外的平原上已经能够望见韬国高高的都城了。
举兵攻打韬国不到半月,威帝率领八十万大军一路血拼已近韬国都城。这次北伐与南征冼国不同,威帝丝毫没有倦怠和戏弄之心,片刻不停地厮杀和屠戮,目标直指韬国国都。昨夜,威帝甚至不惜损失将近十万之众与昆木仅剩的五万人马进行了最后一役,终是同归于尽。
威帝这种拼命的打法原因只有一个,原来十日前黑衣人竟然向他汇报,令他日思夜寻的人儿今日就要成为敌人的王后,教他如何不怒?如何不恼呢?威帝当日盛怒之下便将黑衣人全部赐死,无用之人!竟然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查出来,无法泄愤他恨不得立刻剿灭韬国。于是他亲率大军十日行军近千里,见人便杀,终于在十五月圆之日距都城百里之遥,为此也付出了折损十万人马的巨大代价。
与威帝的嗜血狂暴刚好相反,征天军师旻修然在得知韬世王即将大婚的消息后,便开始不言不语,连一向反对威帝残暴血腥杀戮的他竟然这一次也视若罔闻了。从陇城到韬国腹地的这一路,除了经过夺命谷时看得出他有所触动之外,其他时间除了沉默、便是失神。
白弃疾实在不解他们的反常,只对这趟征途颇有异议,他再次试探地问道:“皇上,再过几个时辰便可抵达韬国都城了,大军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准休息!谁敢停下格杀勿论!”威帝怒道。
白弃疾只得闭嘴。
这一路奔波损兵折将不说,面对即将开始的两军大战,韬军以逸待劳实在对疲惫的华军来说是个威胁,虽说他们的兵马是敌人的两倍有余,但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征战,天时、地利、人和都与我军不利,为何不能从长计议呢?
起初凌霄还想傻乎乎地支持白弃疾,可当皇上一句话吩咐下来,他便老老实实地带着大军继续赶路了。白弃疾将求救的眼神投向素来沉稳的军师身上,见他又是一副毫无异议的样子,甚至连随军伤未痊愈的祁杰都摆着一张冷脸,无奈白弃疾也只能作罢了。
这时,远处奔来一个士兵,靠近后跳下马跪地向众人汇报道:“启禀皇上,韬世王亲率三十万大军出城前来迎击,现已距离我军不到五十里了。”
“哼!来得正好,朕让他来得回不去!”
洞房诀别
距都城五十里外的草原上,华、韬两军终于相遇了。
华军七十万大军以方形阵列浩浩荡荡地排列着,而世王则亲自站在精锐骑兵最前方与之对阵,两国的军事和兵力都是在近二十年间得以迅速发展,韬军身经百战,华军兵多粮足,可谓数年磨剑只为这一朝相逢。
身为军师的修然一眼便看出韬国的锥形阵绝非防守阵式,而是为攻击而来。
然而,更吸引他注意的却是世王那一身刺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