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的爱》第35章


“栾御女也是被她放火烧死的……”
“就惠妃和她好,也不知以后会怎样呢,等太子养大了,没准惠妃也会死在她手里……”
“瞧着那么温柔和气,心里面可真有算计啊……”
“她是才女啊,你不知道,都不是她的对手……太后已被她哄得团团转了……”
“如今又和八贤王搅在一起,眉来眼去——”
忽然便是一声断喝:“住口!”
夏意回头,见八贤王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花丛边,眉目森严动怒,而花墙里,三个正采集花瓣的宫女惊慌得住了口。
八贤王道:“这三人不能留了,杖毙吧。”
夏意摇摇头,在她的观念里,这样的言辞够不上死罪,她不是古代的贵族,被下人谈论诽谤就要置人家于死命。她路过这里,已听了一会儿,锦绣本要上前,被她止住,她就在那里听,听这些后宫的小宫女怎样议论她。
原来自己穿越来,已经这么有成就,她还以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做过呢。
她微微向八贤王笑一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和她们还要计较,我没有那么虚弱。山戎马上就会进攻燕城,不知王爷有什么退敌卫城的想法,我可不可以听一听?”她请八贤王去前面的朗月轩就座。
八贤王向锦绣使个眼色,锦绣点头,方要命跟着的人拖了那三个小宫女去,夏意已道:“放了她们吧,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八贤王以棋子作图,讲述自己征调各地军队的想法,说:“可惜通州的粮仓,运已来不及,守又守不住,不能落入野先的手中,看来只有烧掉了。”
蓼国方经旱灾蝗灾,粮食亦是紧缺,而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八贤王锁紧了眉头。
夏意想,八贤王毕竟不是于谦啊,但是不怕,自己可以把他培养成于谦。因道:“让赶来支援的地方军队每人从通州自带粮草过来——”
八贤王眼中放出亮光来;击掌道:“是啊!太妙了!这样就可以解决了!那些粮食足够燕城坚持一年!——”
夏意笑道:“再征调民夫运粮,车运肩扛,保家卫国的同时还给他们银两,一定就有积极性了。银两可以从内库出,士兵的军饷也要先发,内库的银子我今日就全给兵部送去,等明日新帝登基,这内库的银两怕我就没权动用了。”
八贤王看夏意的目光敬佩中有着担忧:“娘娘要多与太后亲近。”
夏意点头笑道:“如今大敌当前,我还有什么可顾虑的?”继续道:“野先兵来,定先袭德胜门,九门守军要全部列队出城迎敌,亮出我军士气。凡有盔甲军士不出城迎敌者,立斩!兵出则城门关,不胜不得回城!将不顾兵先退者,立斩;兵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敌兵未退敢开城门者,立斩!只此一战,拼死求胜,否则国灭人亡。”
八贤王站了起来。
夏意微笑道:“还有,野先攻德胜门军队必是主力,诱之入内城,两侧民居高处埋伏下火枪营,山戎擅骑兵,民居间无周旋余地,待主力进入,则前堵后截,毙其主帅,全歼其军!
野先德胜门兵败,定攻安定门,加紧训练全部精锐骑兵驻守安定门,主动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再在后队留下伏兵,两厢夹击!野先兵败,令沿途居民在屋顶准备石块瓦砾痛击敌军!
野先以骑兵为主,会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扎营,夜间,用我军火炮轰之!”
八贤王惊呆地看夏意:“皇贵妃娘娘!——我不准备用火炮,皇上——在敌营之中!”
夏意亦站起来,望向远方:“不这样,就不能彻底赶走山戎军队,燕城仍在危险之中。”夏意紧咬唇:“皇上乃真龙天子,有上天佑护,定不会有事的!”历史上,于谦不就是这样大炮轰走了也先,而明英宗安然无恙吗?
夏意转身看向八贤王:“皇上若有不幸,我会陪皇上死去。只要燕城守住,蓼国仍在,皇上就不会怪我们,一定会心里安慰的!”
忽然就明白,明英宗回来后为什么要杀掉于谦,因为于谦曾不顾明英宗性命,炮轰敌营。
命运总是会逼迫人牺牲,就像曹操对那个小粮官说:“我要借你的人头。”
自己也这么狠心吗?为了燕城,为了蓼国,为了皇帝,让八贤王牺牲掉?
“王爷,为了蓼国,您也许会背负不可知的罪名,您也许会死去,您怕吗?”
八贤王微微一笑:“蓼氏子孙,死于国事,那是臣应该做的。”他温和地笑着,却有着无以言说的从容,立于天地间的凛然坚定。
夏意微笑了:“王爷,你我皆处于危险嫌疑境地,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这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蓼国。也许以后我不能轻易见到您了,我送您一首诗吧。”于是她将于谦的那首千古绝唱念出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思念情长
新帝登基,影响最大的是她们这些嫔妃,她们需要搬家,那是很凄惶的。太后问夏意,打算搬到哪一处?
在皇宫西,有几个老太妃的宫殿闲出来,收拾了,供她们这些陡然变成太上皇妃的人居住。夏意说:“我哪里也不去,我想再住到您后园的庙里去,每日念佛,为上皇祈祷。”
太后的眼中闪现过复杂的情绪,夏意辨不清那是友好还是严冷,太后已经允了。
八贤王说,让她亲近太后。夏意也做如此想,换了皇帝的后宫,哪里也比不上太后这里安全,她愿意再住到小庙里,太后的羽翼下,苟得一个安宁。
梅清宁带着孩子也被留在了坤宁宫中。太后自然知道,保护这个幼小太子的重要性。
十月,在紧张备战中,燕城等来了野先的军队,已经变成太上皇的蓼徵也被挟持在大军之中。
野先要燕城官员出迎他们的皇帝,磨蹭了半日,燕城才派出去礼部两个小官,告诉野先,他手中的皇帝已变成太上皇。
野先见挟持皇帝无效,将皇帝拘于东直门外一民居中,指挥军队攻打燕城。
首攻的正是德胜门。
太后来在庙中,彼时夏意正坐在蒲团上看经书。
当夏意知道八贤王亲自守德胜门的时候,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史书里,于谦守的便是德胜门。
果然没有错看八贤王,他同样将自己放在了最危险的地方。
虽然整个后宫都知道“半仙”夏意已经预见了“燕城保卫战”的胜利,但是,太后还是亲自来佛堂上一柱香。
然后,淡淡的阳光中,太后与夏意闲聊。
蓼国本没有佛教,佛教是从雍国传过来的,那年她做寿,还是秦王的徵儿从雍国请来的这尊金佛,连带着那本谁也看不懂文字的佛经。
太后道:“当时还以为是天书呢,原来是揩体字。这句子都是什么意思?”
夏意就给她讲佛经,知道老人家想她的儿子,可是,她无法说出来;就如她,发狂的思念皇帝,却安安静静,清清楚楚地在这里给太后讲佛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思念是什么?是拥有大智慧的佛经也压不住、化解不开的情愫。
太后走了之后,夏意站在山门前,久久地伫立。傍晚的天空笼罩着渐阴蒙的灰青色,一抹深紫的层云横掠在西方天空,远处是若有若无的惨烈的厮杀呐喊声,衬托着这一时空的背景。暮风一阵阵袭来,香鼎里青袅的烟在徐徐缓慢的散开,升腾……远处有疾飞的归鸟掠过古老的宫墙。
——若是现代,会是什么时候?若是周六日,妈妈会打电话来说:“小意,晚上来家吃饭,妈妈包了你最爱吃的扇贝馅饺子——”
下一回又说:“做了你最爱吃的鳝鱼丝——”
最怕去妈妈家吃饭了,妈妈会不停地问:有朋友了吗?老大不小的了,不要挑了……
爸爸就会打圆场:吃饭,吃饭——
那时多么烦恼,而今,为什么却心里甜甜的,酸酸的,一抹,满脸的泪了呢?
那么平常的生活,那么真实的爱,那么细微,绵长——
其实,她是那么幸福。
可是她总不满足,总觉得空空的,因为觉得爱没有着落,宁愿穿越时空……
到天亮的时候,整个燕城都在欢呼,燕城保卫战取得了非凡的胜利,野先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走。
他也被带走了。
裹挟在野先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