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升级攻略by沈凉州》第140章


这一连串话压下来,刘海璇半个字都反驳不出,只得白了脸,任由刘海月毫不留情地斥责。
刘海月连敲带打说了一通,见周氏也面露余悸,这才略略缓和了语气:“在其位,谋其政,这些事情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本不该由我来跟你们说,但既然父亲和兄长都当局者迷,我也就得借着你们的口去劝谏他们,不要贪图一时富贵,而将整个刘家拉入泥淖。”
“翰林这个官职很适合父亲,没必要凑上去学人家封什么爵,将来如果能执掌翰林院,自然也不失清贵,”刘海月顿了顿,“再说大哥如今在礼部精膳清吏司司当主事,这份差事看似不起眼,但是做好了也能出头。礼部乃是中央举行抡才大典的衙门,为天下选才重中之重,这里头学问颇大,大哥还须得多多用心才是。”
一番话语重心长,周氏虽然听不出深意,也喏喏应下。
刘海月又对刘海璇道:“姐姐的心思,本宫也明白,你让姐夫好生读书,回头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刘海璇只当这次进宫被皇后妹妹训了一顿,灰头土脸最后落得两手空空,没想到还有自己丈夫的好处,顿时眼前一亮,连忙抬起头:“皇后娘娘,您的意思是?”
刘海月淡淡道:“以姐夫的资质,进国子监也是可以的,只是先前你家公公没有门路,又不肯去行贿,自然进不了。”
大梁除了科举之外,另有一途可以晋升,那便是进国子监读书,而后通过国子监的考试,取得当官的资格,再由吏部分配到地方,这些人往往都只能当下层官吏,而且晋升的机会微乎其微,可比起那些在科举中去挤独木桥又往往多年都名落孙山的人,已经好上许多了,也算是端上了朝廷的铁饭碗。
先前钟敏科举不成,本打着能进国子监的主意,谁知道他想进,别人自然也想,那些达官贵人读书不成的子弟,往往都被塞进国子监去,每年名额就那么多,哪里轮得上他这种穷翰林家的子孙。
刘海璇大喜过望,忙起身行叩谢大礼:“民妇代家夫谢过皇后娘娘!”
这回倒知起礼来了。
刘海月淡淡一笑,“姐姐无须多礼。”
总不能一味地打压,这些人毕竟是她的家人,弄不好了也能拖后腿的,打一棍子给一甜枣,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再说周氏的丈夫毕竟是她的亲大哥,家里还有个父亲,总不能一点交代都没有,给他们一个希望,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到了合适的机会,她再出手帮一把,既不需要让刘家陷入朝中两派的争斗,也算照顾了家人,一举两得。
林氏看着女儿短短三两句话就将周氏和刘海璇二人满腔的愤懑不平化为惊喜交加,心头又是欣慰又是心酸。
欣慰的是从刘海月入宫之日起,她本想着女儿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埋没深宫,最好的结局不过是诞下一儿半女,将来儿女就藩,皇帝百年之后,她就可以跟随到儿女的封地上去享福,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却没想到女儿竟还有那么大的造化,一朝竟化身九天凤凰,母仪天下。
心酸的却是今日的辉煌,背后也不知道藏了多少泪水和苦涩,旁的不说,就说当初赵与嘉染上天花的事情,若是赵与嘉挺不过去,那么今日兴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可叹刘少卿不知体谅女儿,刘海清也不知体谅妹妹,见刘海月当了皇后,便想着自己也能得些好处,其实他们也不算凉薄,最起码还没有顶着刘海月的名头在外面胡作非为,只不过爱惜名声,为自己考虑得更多了点罢了。
因此林氏越发觉得自己把嫁妆悉数留给女儿是正确的,她年近三十才生了刘海月,自然如珠如宝,纵然女儿现在已经贵为皇后,在她心目中也未曾改变。
不多时,赵与嘉从聿怀馆那边下学了,过来请安,正巧赵灵钧也醒过来,精神足着,便由奶娘也抱了过来。
赵与嘉现在虽然册封了太子,但是读书仍旧在聿怀馆,只不过由之前的一个师傅对多个学生,改为了现在多个师傅对一个学生,一群饱读诗书的内阁阁老和六部尚书们在朝政繁忙之余还得轮流去给太子殿下讲课,讲的却不是那些子曰诗云,而是实打实的政事,想来是赵容熙越发觉得自己身体沉疴,没有时间多作耽搁,便希望儿子能尽快掌握为人君王所需要学习的东西。
小小年纪的赵与嘉,如今已经出落得少年老成,一举一动都稳重端谨,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纵是年纪不大,也有股说不出的威仪。
见了他,林氏三人俱都起身行礼,赵与嘉连忙拦住林氏:“外祖母不必多礼,嘉儿只是孙儿,当不得您如此大礼!”
林氏道:“您是太子,我自然应该先行国礼,再论家礼的。”
赵与嘉笑道:“我先是娘亲的儿子,然后才是太子,如此说来,应该先论家礼的。”
林氏见他小小年纪就对答得宜,家中长孙刘晏谨年幼时,都未曾如此稳重懂事,不由更添了好几份喜爱,恨不得将人抱在怀里狠狠摩挲一番。
待得乳母将小公主赵灵钧抱过来,她那白白胖胖,玲珑可爱的模样更让林氏欢喜不已,亲手抱过来哄了又哄,几人一时其乐融融。
不知为什么,刘海璇仗着昔日与刘海月一同长大的情份,方才犹敢顶撞几句,如今见了年幼的太子殿下,却是彻底熄了火,没敢再说什么胡七胡八的话。
刘海月见她识相,自然也是满意。
几人正叙着话,就见外头宫人匆匆进来,神色慌张,几近踉跄。
刘海月微微皱了皱眉,认出这人是甘泉宫那边伺候的,想必是受了严平海的差遣,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杜鹃不愧是在左右多年的,立时明白刘海月的心意,上前几步向宫人迎过去,将她拦住,低声询问几句,不过一瞬,杜鹃的脸色也煞白起来,扭头望向刘海月。
刘海月心头咯噔一声,隐隐猜到发生的事情。
她面色不变,对林氏道:“母亲,本还想留你们在这里一起用饭的,但是现在我有点事情得处理一下,只怕不能留饭了,不如等我下回请您和嫂子姐姐进宫,再话别情。”
知女莫若母,刚刚一瞬,林氏就知道宫中必然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等不情不愿的刘海璇还想央求留下来,就站起来笑道:“娘娘有事自然应该先处理,我等就先行告退了。”
刘海月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等我空下来了,必然请母亲进宫叙话。”
林氏拍拍她的手背:“娘娘不必担心,家里的事情有我在。”
待得翠雀送林氏等人出去,刘海月方才还悠闲沉静的表情立刻收敛起来,换上一脸沉重,问那匆匆赶来的宫人:“你说陛下病情怎么了!”
那宫人急声道:“陛下忽然昏阙过去,严公公已经让人去请太医了,现在还没有惊动外官,严公公请娘娘和太子殿下赶紧过去主持大局!”
刘海月的心往下一沉,望向赵与嘉。
赵与嘉有点无措,但很快冷静下来:“母后,我们要怎么做?”
刘海月牵起他的手:“你是太子,我是皇后,现在应该马上赶过去,陪在陛下身边。”又摸了*的头发,“不要怕,母后在你身边。”
就算他表现得再镇定,刘海月也能看出儿子的一丝无措。
“我不怕,母后,我们走吧。”赵与嘉握紧了她的手。
二人赶到甘泉宫的时候,赵容熙已经起不来了,双眼紧闭躺在榻上不知生死,而太医们也方才刚刚赶到。
太医还待请罪,刘海月打断道:“都什么时候了,赶紧先看看陛下的情况!”
、反咬一口
皇帝身边本来就安排了两个嫔妃轮值,今天守值的是姜佳儿和姚美人,刘海月这么安排,未尝没有存着让姜佳儿监视姚氏的意思。
果不其然,皇帝一昏厥,这姚氏立马不见了踪影,姜佳儿则马上让严平海去通知皇后和太子。
刘海月顾不上去料理姚氏,忙让太医过来查看,此时的赵容熙已经人事不省,面如金纸,看上去十分不妙。太医们又是施针又是热敷,忙得满头大汗,半晌之后,他总算动了动手指,慢慢睁开眼睛。
刘海月守在榻前,握着他的手,微微松了口气:“陛下,您可醒了!”
赵容熙张了张口,声音嘶哑,严平海连忙递上人参茶,刘海月接过杯子,亲自喂他一点点喝下。
半杯下肚,赵容熙总算恢复了一点力气,“朕昏过去了?”其实也无需别人的回答,他从众人的神情中已经知道了答案。赵容熙吁了口气,缓缓又道:“朕的病情如何了?”
皇帝、皇后乃至太子的眼睛齐刷刷望向太医,后者倍感压力巨大。
这个时候院正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在所有太医的沉默下,院正颤巍巍道:“陛下性热体虚,又不胜大补,只能慢慢调养,万不可操劳过度,否则怕是……”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