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声音》第47章


教的人为了各自的想法开始拟定最初的教义,双方无所不用其极地招揽信徒,扩大地盘扩大影响力。
我对信仰的开始和发展没什么研究的兴趣,更多好奇在当某种信仰出现之前的那段时间,比如基督教出现之前的梵蒂冈,婆罗门教出现之前的孟买,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麦加和道教出现之前的长安等等。当人们还没有什么可用来信的时候,用什么借口来欺压别人,什么理由来安抚自己。羦狛教的产生是战争赋予的契机,而最后也是战争葬送了它。战争给予和毁灭的东西太多,羦狛教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其中的人却在这一粟里来抢食,微小得可怜,逼真得可怕。
羦狛教的教义在最初并没有写任何关于羦派和狛派的对立,更没有挑拨私斗的部分,主要还是围绕这两派应该如何如何相互帮助,互相包容。羦狛教的众人多是奴隶出身,教义中讲了很多关于压迫与反抗,隐忍和生存的问题。教义中不仅说到羦和狛,还有其他动物、植物,还有天空、山林等,读起来更像是神与自然的对话。里面写了很多释奴山和周边的景色,也有幻想天空之上,土地之下的情节。教义从头至尾都是教人向善、友爱团结的,就连恶魔鬼怪都很少提及。不过后来很多人写了一些对教义的解释,在教义里添加了些内容,删除了些东西,渐渐成了羦狛教现在教义的雏形,羦与狛被补充完善的人硬是掰成了不停对抗斗争的两个神。
神爱世人,世人未必爱神,敬爱不是一种爱而是怕。人们像害怕恶魔一样害怕神,神很无奈,恶魔也很无奈。
对立并没有影响到羦狛教的扩张,恰恰相反,激起了更多占有欲,两派各向周边讨伐,最强的时期,把临近的数个乱矢族旁支灭族,而引起沃土内陆上民众的恐慌,纷纷撤离边境区域,羦狛教趁此直接进入沃土。
两千年前的事情,谁说的都不会是事实,听都邮的话只能半信半疑,说得像是挺有道理,不过各打五十大板,既没谁更好也没最糟,看似公平客观而已。有人怂恿都邮背一背羦狛教的教义,都邮每次都打马虎眼糊弄过去,我怀疑他是忘了个干净,不好直接问,万一他借题发挥训我一顿,我好死不死还得接受大段的再教育,连捂耳朵都没用,去找其他人又没得交流,时间一长就把背教义的事儿给抛脑后了。
“赛巴桑,你知道那个释奴山在哪儿不?”我对那个山,那个石门比较有兴趣,过了两三千年,咋说也算遗迹。
都邮摇摇头,“不清楚,都说是两三千年以前的事情了,没准那山早就成了平地,石头都成灰了吧。我小时候就没人能说出释奴山的确切位置,大家知道曾经有这么座山就足够了,到底上面有没有废墟,有没有石门,谁去琢磨那些啊。”
“连山都找不到,就没人怀疑教义的真实性?没人置疑出处,历史啥的?到底是不是那回事儿什么的。”有人赞成的东西必然有人反对,有人想世界和平,就必定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全世界都赞成的玩意儿压根不存在,“有没有反羦狛教的势力来挑衅?”
“信,从小就要背的当然信,不能有疑问,更不许反对,羦狛教可以不服从族主什么但必须坚信教义。”都邮表情很轻松,显得很无所谓,“教义中也没规定什么,更没说什么不许做什么必须做的,只是相信就成,没什么约束有啥不能信的呢。”
“这么说来,你相信有释奴山咯?”我句句紧逼,想把都邮往羦狛教义的圈外挤,“也相信有羦狛石门和废墟?”
“我上过米禾桥,见过土苏神,活了上千年,你说我信不信有山有门有废墟?”都邮表情一下子变得相当严肃,“火忿神不是羦,是驾驭羦的神,土苏神也不是狛,是牵着狛的神,有矛盾的不是羦和狛,是火忿神和土苏神,知道不?”
“不知道,你又没说过。我怎么可能知道?”我倚着墙壁死盯着都邮,尽管他根本不知道我在哪里,“果然是奴隶出身的教派,连图腾崇拜的都是俩没自由的坐骑,不晓得你们祖宗为啥嘎想不开。”
“你是想骂祖宗吗?”都邮把手里的泥巴往地上使劲一摔,侧身倒在床上,“你说什么算想得开,你的祖宗能好多少?”
“我懒得你跟说祖宗,我祖宗崇拜的图腾是龙,不是什么羊什么狗的!”说罢,我扭头穿出门,“你在这里闲出蛆最好!”
跟都邮赌气想找别的地方去撒,可偏偏唯一能让我折磨个够的疏痕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他的牢房里空荡荡的,顿时失落了大半,从床铺的侧墙钻入山中的隧道,继续我的私人探险,管他什么羦狛,什么火忿、土苏的。
隧道有些部分像是人造的,有些是天然的。曲折环绕相互连通,狭窄处勉强能容得下一个人爬行通过,宽敞地像是巨大的防空洞。从茂属到疏痕的那条路最为通畅,不论宽窄高矮从头到尾都没太多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条专属路径呢?以前这条路是用来干什么?既然挖了这么多七拐八拐的咋就不通一条出山的路呢?
在隧道里摸着走,总觉得有亮光,照理说在山内的隧道如果没特地设照明设备,不太可能有光线进来,难道隧道里有放射性物质?也不像啊。肯定应该有路引来的光,我只是一直没找到这条路罢了。重新全走一遍需要三到四天时间,我已经走过不下十个全套了,怎么还会有路遗漏?坐在石头上刚要仰天长叹,一抬头,发现沿着壁面上隐约看得见一个个切得整齐的小凹槽,像是攀登时搭手踩稳的地方,类似室内攀岩的岩石点。难道这里会有人上去?可光线不想是从上面照射下来的啊。
试试看吧!飘上去再说,反正我在这个世界也没实体,不怕摔死,不知道这点心理安慰能不能克服恐高。飘到隧道顶端只有个狭窄的缝隙,有很多碎石堵着,直接穿石而过,上面是个跟下面一模一样的防空洞,连岩壁上的一格格的岩石点也像得很。
这到底是什么地方,难道还分楼层的?从二层到三层后,明显感觉第三层没有下两层那么宽敞,但却十分亮堂,整个隧道壁波光粼粼,可环视一周并没有任何水源。
一门心思向上冲,本以为还会有第四层,没想到突破第三层的“天花板”,一抬头,竟然看到了星星,山上了!在山上了!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山?太奇怪了,第二层和第三层还有旁支的隧道,都还没侦察过,不过以山里的构造看,这山在以前肯定有专门的用途,军事的?民用的?坐在树枝间看星星,这天真清澈,以前在城市里很难看到这么透亮的天,好漂亮,银闪闪镶在黑缎上的感觉,光滑细嫩,四周散发着淡淡清香,拌着绿树青草的爽朗气味,被发展遗忘、被战争抛弃的地方,很幸运。
突然想起很久没看日出了,便顺着山坡的走势一点点往山顶飘,到了山顶不再是茂密的树林,而是片空旷的杂草地,圈出很大一块平地,足有多半个足球场的大小,这地方要是建个寺庙真不错,适合高僧隐居。胡乱想着时天已渐白,踩着杂草间高出一块的大碎石,仰头抻脖子望着太阳从云层里出来。清晨的太阳实在太治愈了,尤其是在这种地方,荒山野岭渺无人烟,连个野兽都没,又安全又美好。对啊,为什么没野兽?奇怪,从开始就只能听见虫鸣,连鸟叫都没一声,难道被捕猎者杀绝了?不太可能吧,就算杀绝了走兽起码应该有偶尔路过的飞禽停歇嘛。
看完日出顺着坡路往山下走,一路上没有任何人工开辟过的痕迹,能望到监狱围墙的时候正赶上烈日当空,阳光照射在围墙上,远望去围墙外壁反射出荡漾着的光芒,跟隧道第三层的波光极为近似。越走越近波光感却不若远处那么明显了,贴近时单纯的石头围墙,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想起较采一直神经质地贴着围墙边走来走去,急忙冲进女监找她。可找到她时对完全说不上话,她也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没办法只能再跑到隔壁男监求都邮,都邮还在气头上,说啥也不帮这忙,我也只好怏怏而归站在围墙边叹气,还是等都邮心情好的时候再说吧,这事儿没得急,再说,山里面那三层错综回环的隧道怎么回事儿还没搞清楚呢。
第五十三次。美传
六:征路囚,征伏生 第五十三次。美传
传说的美丽都是在残忍中诞生的,摧毁残破腐烂生出崭新成长到辉煌,善良与美妙的借口熟练地粉饰太平,浪漫的粉红色不过是血一般的殷红上涂一层高雅的银灰。这层银灰就像暴露在烈日下尸骸的光芒。
都邮讲的羦狛教传说没厚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