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悍皇》第153章


炮火滚石,交下如雨,而金军的尸体,在锦州城外遍地都是。
至午时,金人的进攻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时辰了,但是还有没有一个金兵能攻到锦州城上来,反而在城池外面阵亡的士兵尸体,都已经把攻城的路线都给堵上了。
午时刚过,金人退兵了,第一次的锦州攻城战已明军的守城胜利而结束。
皇太极初战锦州城失利。此时正在自己的大帐中阴着脸,发脾气呢。
大帐里皇太极,代善和阿敏三大贝勒坐在最上座,每个人都是阴着脸,而站在下面的各旗将领都是不敢抬头和大声的喘气,都知道现在的贝勒爷都在气头上呢,可是没有人敢触这个霉头。
皇太极突然的说道:
“来人呀!”
话音刚落,就见到帐外跑进来一名金兵,单腿跪地道:
“奴才在。”
皇太极看了下左右站着的将领道:
“五贝勒的军马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和我们汇合?”
这名金兵马上说道:
“回贝勒爷,五贝勒爷现在已经过了大凌河了,申时一定能抵达我们这里,五贝勒爷的信使在午时就已经过来了。”
皇太极一听就是大喜道:
“五贝勒的信使都来了,快给本贝勒传进来。我要好好问问!”这时大帐里的所有人都听到五贝勒晚上就能到,都是长出了口气。每个人都知道,在金国,这个五贝勒绝对是有勇有谋的,如果五贝勒来了,这个锦州城绝对不话下。
“五贝勒爷,信使到。”
在一声的传喊中,大帐门帘一掀起,进来一名金兵,跪下道:
“叩见二贝勒爷、三贝勒爷和八贝勒爷。这是五贝勒爷给三位贝勒爷的信简。”说完从自己的袖口中,拿出一封信来递了上去。
有人把信递给了皇太极,皇太极打开信一看,又递给了其他的两位贝勒。三个人看完了信后,皇太极长叹口气道:
“原来,五哥在前屯也遭到了明军的顽强抵抗,难怪来的晚了些。”
代善说道:
“这次的明军在辽西的防线比以前来的顽强多了,难道明朝真的在辽西布置了重兵了吗?但是距离我们上次的宁远之战还不到半年,怎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皇太极等人在一片的猜疑声,迎来了他们的五贝勒,莽古尔泰。对明日的攻城又都是信心满满了。
宁远城。
我也是第一时间接到了锦州城被围攻的消息,来到沙盘前看了看整个辽西的形式,我对着跟在我后面的袁崇焕说道:
“如果锦州城内坚守,里面的给养能供给多少天?”
袁崇焕想了下道:
“城池不破下,一月时间没有任何问题。”
我点了下头。又道:
“现在的锦州城外有十多万金军,虎视眈眈,就是这份压力,都够锦州城守军所受的了,来人呀!”
“皇上,卑职在。”一个侍卫跑了过来。
我又道:
“给锦州城传个手谕。嘉奖所有守城的官兵,如果能坚守到朕的援兵到达,将领官升一级,士兵月俸加倍。”
“遵旨。”
我又看了看袁崇焕道:
“袁督师,必须马上在支援锦州城,不用非要从宁远征调,现在金人都把目光定在了锦州城,你可以从其他的卫所调兵,如果朕没有猜测错的话,皇太极不能再短时间内拿下锦州城的话,会掉头在来攻我们的宁远城的。”
“呀!”袁崇焕这时有点惊讶的看着我,有点难以置信的问道:
“金人会再次攻击宁远城!”
我肯定的点了点头。
袁崇焕想了下道:
“微臣这就调兵支援锦州城。”
而这时我已经走出了大堂的正门,带着史可法,肖逸及我的侍卫离开了督师府。
第一百六十三章 偷袭宁远城
锦州城的鏖战还在继续,金人的三路大军现在都汇合在了锦州城外。
在锦州城对面的山坡上,由原来的三大贝勒变成了四大贝勒。
代善、阿敏、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四人一字排开的站在一起,看着自己的八旗弟子如潮水般的冲向锦州城,但是到达了城下后,进攻的速度就停滞了。
在城池内的滚木礌石,弓箭火炮的攻击下,很多的金人士兵还没有抵达到城下,就已经翻到在地了。
金军也开始了反击,在抵达城下,由盾兵负责防御,弓箭手向城上努力的搭弓拉箭但是到达了城上的时候,弓箭都力竭了,就是射在明兵的是身上都造成不大的伤害。
五月十三日至二十五日,金人都在疯狂的攻城,但是在锦州城总兵赵率教率领下,顽强的抵御住了金人的多次进攻。
并且在期间金人多次的到城下说降,赵率教只是留下一句话:
“城可破,不可说也!”
至五月二十七日,金军已经在锦州城鏖战了十七天,现在的金人八旗官兵,都已经非常的疲惫了。
时值初暑,暴露荒野,粮草已经供给不足了,所有的将士士气都是非常的低落了。
我这是正坐在宁远城的督师府的大堂上,看着锦州的战事奏则,看完后,放在桌子上,看了看下面站着的众将官道:
“朕想,你们也都已经知道了锦州城的战事情况了吧。金人现在已经时进退两难,进没有粮草,退又不甘心,现在已经被困在我们的辽西了|Qī…shu…ωang|。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袁崇焕走出来说道:
“回皇上,现在金人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就是退兵回盛京,保存实力再战,二是拼死攻下锦州城,为自己赢取喘息的机会,在图谋整个辽西。”
我点了点头道:
“但是现在已经快二十天了,金人都没有攻下锦州城,他们能如何在粮草都不能供给的情况下,在攻下锦州城呢。金人还有一条路,就是鱼死网破。”
“鱼死网破?”下面的将官听了后,都是很惊讶的重复了一边,还带着怀疑的口气。
我笑着说道:
“对,就是鱼死网破。金人还可以偷袭我们宁远城,毕竟锦州城距离我们这里才两百里,两日的急行军就可以到达了。”
“呀!偷袭宁远城。”袁崇焕惊讶的说道:“这个皇上,金人还能有时间来偷袭我们吗?”
我看了下他道:
“这个就是人类的误区,现在我们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到了锦州城,都知道金人的大军在锦州城外集结,我们这里的防御就会松懈,毕竟金人还没有来到这里,如果这个时候偷袭我们,我们将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匆忙防御,可能就把宁远城给丢了。不但是我们这个宁远城,就是辽西的其他城池都是如此,袁督师传令驻防吧,等待金人的偷袭吧。”
“是,微臣遵旨。”袁崇焕马上开始进行宁远城的防御布置了,我知道我对这个时代的军事防御可以说是门外汉,就没有在一旁指手画脚,我只要把大的方向安排好了,剩下的他们会完成的。
这次的布防袁崇焕依然是采用“凭坚城用大炮”的原则。
为了针对金人的骑兵,还命令车营都司李春华率领车营步兵一千二百人,在城外布防,深挖战壕,战壕底部埋上削尖的竹片,作为抵御骑兵的第一道防线。
命令总兵孙祖寿,副将祖大寿,尤世威等率军在城池的四周分守信地,整备火器,准备迎战。
在袁崇焕的治理下,现在的宁远可以说是城坚、池深、炮精、械利。
正是所谓“宁远三万五千人,人人精而器械实。”
一夜无事。
二十八日黎明,金兵果真出现在了宁远城的北面山岗上。于灰山,窟窿山,首山,连山形成了对宁远城的包围之态势。
副将祖大寿率精锐骑兵,出宁远城,在城北二里处结营,背城而站,排列火炮,士气高涨,严阵以待。
这次的偷袭果真是由皇太极亲自率领的,在看到城北有大批的明军列阵相迎,就马上率领自己的骑兵,向宁远城冲来。
大明骑兵和金人骑兵就在宁远城外交战在了一起。刀光剑影,枪刺纷飞,人叫马嘶。
在祖大寿的骑兵与金人的骑兵战在一处的时候,袁崇焕马上果断的命令城池上的“红衣大炮”、“木龙火炮”、“灭掳炮”等火器,一起开火。轰击金军后面的大片部队。
激战中,明军和金军的士兵尸体是横尸城外,尸填濠堑。
此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在我们大明将士的殊死抵抗下,给金军造成了非常大的伤亡。
据袁崇焕给我呈上来的战报说:
“打死贼夷,约有数千,尸横遍野。”
此一战,到后来,我才知道,金人贝勒代善的三子和四子都是深受重伤,而多名金人的将领也战死,甚至是正白旗旗主博博图也是战死。
经过多半日的进攻,皇太极看到偷袭宁远的目的没有达到,而且还使八旗官兵伤亡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