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清越明》第39章


杨柳接过,如数全部递给那位不起眼的中年男子。
那男子瞪大了眼睛,但还是很有风度地道:“用不了这许多。”
不知是不是对古代货币的购买力没有认识,杨柳也不管,把银子放在桌上空闲的地方,提了一捆绑好的书,扭头就走。
万仞山见状也站起身来,跟在后面。
那男子连忙跟了出来,手里捧着一堆银子。那妇女想是和夫君心念相通,早早在门口作了请留步的姿势。
杨柳为难地看了看两人,对万仞山点了点头。万仞山只好接过那男子退回的多余的银子,放进包袱里。
离开后,万仞山说出了他的迷惑:“买的这本古籍珍本怎么处理?真地要带回二十一世纪?”
杨柳道:“是啊!怎么没想到呢!其实本来不应该买的。”
不应该买的?什么意思?如果是不应该买,那为什么又要买呢?如果真不应该买,那来这里又是做什么呢?看人抄书?杨柳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就在万仞山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两人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
正午。
阳光不是太强,照在村落里还有些温暖的感觉。
这个村落里人房屋不少,但在路上见到的人不多。
万仞山跟在后边,边走边看,直到杨柳在一个院子前站住。
这个院子看上去很大,中间的这个门却很窄,像是仅仅供人出入而已,与一般有大院落的大门不同。门前是三级台阶。
面对院子看去,右边有一棵歪脖子的槐树。旁边还有些花花草草,万仞山眼见也叫不出名字,没有细看。只是觉得这样的院子也太普通了,简直连那次陪人祭祖后住了好些日子的那乡下人的院子也不如。
难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的一代大文豪的宅子?
看着万仞山狐疑的神情,杨柳道:“很多大名家,其实在世的时候都过得不是很好,比如安徒生。”
万仞山其实也不知道安徒生在世时过得如何,他的心思都放在对眼前的这宅子上了,所以他没有回答。
杨柳见状上前,正要敲门,这时候门忽然开了,一个其貌不扬、面上写满了沧桑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后。因为出乎意料,双方都是一脸的惊讶。
难道一代大文豪不是像他笔下的贾宝玉那样长得俊秀、一脸帅气地么?万仞山不由得暗暗揣摩着。
“两位—”那人先开口问道。
杨柳定了定神:“曹公在上,小生这厢有礼了。”
“你找我?你认识我?”那人显得更加诧异不已。
“是。我们景仰先生的学识,特来向先生讨教。”
“哦?”那人还是没有放两人进去的意思。
要搁在平时,万仞山一定上前抢白两句,可面对四大名著中成就最高的作者,无论怎样,也不敢造次了。
“我们看了先生的书,觉得很有水平,但我们还有好些不明白的地方,所以特意来向先生讨教。顺便向先生学习写书的本事。”杨柳含糊其辞地道。
那人向四周看看,有些不情愿地将两人让进了门。
屋里的摆设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大作家的生活过得很是一般,甚至让人看了有些心酸。没有足够的凳子,杨柳就坐在炕边。万仞山则在身后站着。
一位中年妇女端着两杯茶递上来以后,就退下去了。虽然不是嫌杯子有些残旧,还略有些脏,但万仞山此刻是站着的,自然不方便去拿杯子喝。后来那妇女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张破旧的椅子,万仞山这才得以有机会坐在一旁。
在昏暗的灯光下,杨柳先是恭维一番:“先生的作品,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这是几百年来全球所有读者的共同评价,倒也不算是拍马屁,曹雪芹也对自己的作品有相当程度的自信,当下晗首,算是接受了这一夸奖。
万仞山对文学方面没有太多的研究,很多文学作品都没有看过,所以在一边只是不停地扭头看着两人,基本不插话。
杨柳继续道:“作品传抄出去,很多人都靠抄写这本书发了些财。我们有个亲戚靠先生的这本书,补贴了不少家用。”
“抄书?几十万字啊!去买一本来不就行了么?”万仞山久不开口,这回忍不住问道。因为两人用的是汉语交流,所以万仞山一时间也没想到用法语提出疑问,还是用的汉语。
杨柳也习惯地用汉语接过:“在现在这个年头,这本书还没有公开发行,还在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流行,后来在乾隆某年才公开发行的。”
曹雪芹一脸的愕然,眼珠子不停地转动,看样子是在分析两人说的内容。
杨柳觉得似乎有些不妥,当下立即转过话题:“很奇怪,书里的很多人,比如黛玉,生日是二月十二,连元春、宝钗、探春、凤姐都写明了生日,而主角之一的宝玉,虽然花了很大笔墨写他过生日,却没有写明他的生日,为什么呢?”
万仞山虽然理科学得还不赖,但因为没有读过《红楼梦》这本书,所以只有干瞪眼的份,向曹先生看去。
第四九章 咨询大师(下)
曹雪芹打了个哈哈,拿起杯子呷了一口,眼睛看着那茶杯,然后才抬起头道:“你看得可真仔细。”
万仞山觉得大师可能有些难言之隐,于是想替他挡一下,当下说道:“是吗?”
杨柳瞪了他一眼,万仞山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话。
曹公道:“疏忽,不小心疏忽了。罪过罪过。”
杨柳似乎觉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会给这位大师一种非常负面的感受,所以换了个方式,装作不经意地道:“您写的东西有很多具有时代背景,让人们了解清代的习俗有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听你这么说,好像你们不是这个年代的人?”曹公冷不防地道。
杨柳这才发现自己不自然地已经透露了很多不该说的东西,当下尴尬地笑笑,心下快速转着念,看要怎样才能自圆其说。
曹雪芹却不等杨柳解释,又追问道:“我们这里的人都要说‘大清’,你们那里的习惯好像和我们这里不同?”
话说到这个份上,似乎有些剑拔弩张的味道,万仞山虽然没有看过《红楼梦》,但当下的气氛还是可以判断得出来的,他少有说话,所以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下正好派上了用场:“没想到先生在这里受着委屈,过着这样的生活,可我们眼里都认为先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旷世奇才,一个绝无仅有的大作家。”
其实无论怎样的赞誉,眼前的这位中年男子都是受得起的,所以他对两人身份的怀疑,暂时搁在了一边,但眉头还是没有舒展开来,想是在心里激烈地进行着思想斗争,在快速判断着眼下两位年轻的奇怪访客的真正目的。
万仞山看到杨柳眼珠子转了一转,道:“我们来这里是想和先生学些东西,也可以帮先生抄些文字,打打下手啊。”
曹先生并没有马上同意,只是淡淡地道:“这个不敢。”
“先生说哪里话,能给先生做些事,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呢。”杨柳似乎有什么考虑,听口气像是哀求一定要留下来似的。
万仞山对这一点并不抱多大希望,而且对一名理科生来说,一位文学巨匠的吸引力还是不如一名科学家的,所以他无所谓地看着那先生。
曹先生沉吟了好一会儿,道:“那好吧。只是我们这儿粗茶淡饭,让两位受委屈了。”
“不妨事。先生吃得,我们也吃得。”杨柳这样回答。
不是吧?这么简单就通过面试?万仞山心里十万个不相信。
就这样,曹先生和夫人对作品进行润色、作评语,而杨柳有时在听他们的评论,有时帮忙抄一下。万仞山对繁体字有相当部分认不得,经常问这个字那个字,让人感觉就是一个半文盲一样,而且还不会断句,有时十几分钟还看不上一页,所以自己也慢慢打起了退堂鼓,干起磨墨、裁纸,甚至烧火做饭、打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他自己当做是锻炼身体,又是在给一代大文豪打下手,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每天,曹先生都会问杨柳有没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对杨柳不懂的地方,他一般都不做解释,有时他会写些评语,有时会对文章作一些改动。
吃饭的时候,曹先生问杨柳:“又看出什么来了?”
杨柳也不掩饰:“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门深九重。我不知道皇室是不是有相关规定,某个级别的官员,院子有几重是定好的。比如豫王府的墙。”
“豫王府?”曹先生停下筷子。
那妇女看着曹先生道:“根据《大清会典》,亲王、郡王的府第,也只是深五重。我们是不是要改一下?”
曹先生没有说话,还在沉思着。
万仞山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