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雄风》第227章


啊保埃埃埃肮铮欢院诤Q匕独此担蛩醵塘耍保玻埃埃肮铮且惶踉诠屎皆酥芯哂兄匾铰砸庖宓墓屎T撕降馈K椭忻乐薜陌湍寐碓撕右谎惺澜缜帕褐啤?br />
英法早就想修建苏伊士运河了。
但挖掘运河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历史上的苏伊士运河工程于1859年4月破土动工,花费了10年间,挖土7400多万立方米,耗资4亿多法郎,在前6年,平均雇用民工2万名,后来大量采用了疏浚机,民工数才减至1万人。由于法国以极低的工资雇用民工,强迫他们冒酷暑、忍寒冻,受饥挨饿,整日劳作,埃及劳工死伤很大。据统计,共死去劳工12万人。
除此之外,运何的开凿还拖垮了一个国家,埃及。
埃及政府因开凿运河耗费的1200万英镑而债台高筑,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所以不得不决定出卖它所掌握的苏伊士运河公司的44%的股票。埃及手中价值4亿法郎股票,被英国乘人之危仅以1亿法郎就买到了。英国取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后,并不满足,于1882年出兵武装占领埃及,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
运河的开凿,英法得益,而最大的功臣埃及则成为了冤大头。
巴拿马运河也有相同命运。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它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通过运河,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比原来缩短了5000公里至10000公里。
1880年1月1日,法国的“全球巴拿马洋际运河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凿巴拿马运河。然而,因流行病的发生、蔓延以及财政上的重重困难,挖凿工程终于在1889年停顿。
1903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哥伦比亚共和国巴拿马地区的一些人发动政变,宣布成立巴拿马共和国。随后,美国通过不平等的《美巴条约》,取得永久使用巴拿巴运河区和修建铁路、设防驻军的权利。在法国的基础上,美国又继续投资了3。87亿美元,雇佣了数十万人挖凿运河。
在整个挖凿施工过程中,先后有7万名巴拿马和其他国家的劳工死亡,其中包括大量的华工。
两大运河,最终都是欧美强国得利,而地主国,出人出钱出土地,得不到半点好处不说,最终还要被列强们占领,落得个亡国的下场。
大批未来人到来之后,欧洲各国实力大大增强了,一些新式工程机械的发明又为开凿运河提供了方便。两运河得以提前开工。
1845年,英国纠集法国,组成苏伊士国际运河公司,迫使埃及同意开凿苏伊士运河。1848年,美国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但他国力有限,想邀请中国参与,又被我拒绝了。所以,与苏伊士的工程进展神速不同,美国在巴拿马举步维艰,工程时断时续。
呵呵,按我的想法,当运河开通的时候,只接用强大的军队去占领就行了,自己掏钱去挖凿太不划算了。(我比起列强来,更阴狠啊。哇哈哈……)
我明白欧美各国,为什么急于挖凿两大运河。
他们想报复,他们想利用运河为通道,进攻中华帝国!
由于受航海条件的限制,英国要想大规模的进攻中华帝国,根本是不可想象的。遥远的距离,让中英两国之间如同隔着大海的两座孤岛,两条运河则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也可以这么说,谁控制了两运河,谁就处于战略上的进攻地位!
我能看到苏伊士运河开通,然后叫英法控制他,用来进攻中华帝国吗?
不能!
所以,我要饮马波斯湾,争夺苏伊士。
……
通过电报请示沙皇,在沙皇的授权下,别林科夫代表俄国同表代中华帝国的郭嵩涛签订了《中俄友好互助条约》。
条约中规定,在中俄边镜,双方不驻一兵一卒,同时,中国将用较低的价格供应给俄国。数量不限!中俄双方互相配合,共同打击英法土等国,在黑海到中东的一切势力,事成之后俄国取得黑海附近的一切权益,中华帝国取得中东地区的一切权益。
条约签订后,中俄的兵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
俄国方面,俄国远东军仅留一些象征意义上的军队驻守,三十万主力部队全部调往基辅。中亚的屠格诺夫军队则调往高加索地区。
为了方便援助俄国,中华帝国将铁路线从乌兰巴托向北延伸,接通了西伯利亚大铁路。
中国方面,60万东北集群和30万北疆集群,全部调往中亚地区。
如果再加上南疆集群已有的5万兵力,中华帝国在中亚的总兵力将超过95万!占到了铁血军常备兵力的一半。
而此时英法两国驻伊朗的兵力只有15万,驻埃及的兵力只有10,两处相加仅25万。如果部署完毕,中华帝国将以105万(注:这里面加上了中华帝国驻印度的10山地军。)四倍于英法的庞大兵力碾碎他们!如果把俄国的70万兵力也算上的话,那么总兵力是175万!这样的兵力相当于欧洲其他国家常备兵力的总和。
我突然发现,中俄签约的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不用战时动员,仅用铁血军的一半,中华帝国就有了横扫亚非欧的实力。这样的规模的仗既使旷日持久的打下去,也不会影响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
真不明白,为什么我以前老是抱着要自己一个人,去征服世界,一统全球,而不愿和任何国家结盟呢?
为了迷惑敌人,《中俄友好互助条约》先不公布,而是秘密的调集军队。等军队集结完毕,临战时才公布。
中俄军队的一场大规模的调动,让世界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英国唐宁街10号相首官邸。
屋外几棵梧桐树抽出了新芽,在春寒中瑟瑟发抖。
屋里,英国现任相首约翰。罗素勋爵,大声的对着他的内阁成员咆哮着:
“现在不是外交问题,而是关乎到大英帝国的生死存亡问题!自从中华帝国崛起之后,英国步步后退,澳洲丢了、印度丢了、加拿大丢了……现在轮到中亚了,如果英国再不拼死一搏,中华帝国将打到我们的家门口!英国将成为一座孤岛!欧洲各国必须团结一致,为了团结欧美各国,那怕英国付出一切殖民地都是值得的!”
英国为了将欧美各国拧成一股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像加拿大那么大的土地,也敢暗中送人。但现实又是那么残酷,得到了好处的各国,并不怎么卖英国的账,首先是美国竟然和中国瓜分了加拿大,中国一现不妙又将魁北克卖给了俄国。
俄国可不领英国的情,他说魁北克是他们用银子买的!俄国不领情到还罢,美国也不领情,说加拿大是他们靠实力抢来的。要不是美国,加拿大早落入中国人的手中了。
欧洲方面,奥匈帝国迫于强大的压力,先是不得不退出侵占自德国和意大的利的大片土地。但他们损失巨大,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现在更是拼上了,与德国血战双方死伤惨重。奥匈帝国后悔了,不断的埋怨英国。
普鲁士方面,由于统一进程进展顺利,和三十多个小邦联合成立了德国。德国成立之后,实力大增,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除了想收回丢去的土地之外,还想要更多。结果被奥匈帝国察觉,在南线,狠狠的敲了他一闷棍,干掉了五千德军。德国因此恼羞成怒,集中了全部兵力,摆开了架势,准备大干!
英国想去调停,但德皇威廉四世竟见面的机会都不给英国使者,仅仅是回了一句,淡淡的话:“德国现在仍有部份领土在奥匈帝国的手中,在德国没有完全统一之前,德军将不会停下脚步。”
法国方面,由于归还了德国的领土,法德边镜倒是非常安静。但领土少了,法国也是有损失的。当然这些损失被英国承诺共同开发苏伊士运河给弥补了。不过,野心勃勃的法国国王的路易-菲利普一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利益,又将目光又盯上了英属非洲殖民地。
对于法国贪得无厌的无理要求,英国理所当然的拒绝。
法国见自己的要求被拒绝,便以退出反华同盟为要挟,开始疏远和英国的关系。
一时间,英国以“割肉饲鹰”的方式,苦苦维持的反华同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呵呵,其实是罗素太笨,没有毛泽东的智慧,他不明白,“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的道理。
政策的失误,让罗素不得不让出了首相的位置。但英国的颓势并不会因为换了一个首相就会有所转变,结果他的继任者,德比伯爵、阿伯丁伯爵,相继下台。直到去年,罗素竞选首相成功,又重新组建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