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夫如训犬》第31章


最后一次他去复查时,那个男护士眼神带着羡慕,感叹着说他的命真好。在这种众人羡慕的环境中,晓辉觉得自己的幸福达到了一个巅峰。
☆、第 29 章
29、转折
过年后,晓辉顺利的产下了一对女儿。两个孩子各有各的长相。不是同卵双生。而是异卵多胎。人工生育的原因,本来就容易产生多胞胎。米青早几个月就知道她会有两个孩子。但没想到两个都是女儿。女儿也好,这儿是女尊世界,女儿可以少操点心。
最高兴的是米家的那帮男人。这些人一直担心如果米青在外做生意,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一屋子男人可怎么办?新生的女婴,只要是女的,就算是婴儿也可以立户。男人们这下子有了保险。还是双保险。
相比之下,晓辉却渐渐有了新想法。以前晓辉也像家里的男人一样,把生个女儿当成日后生活的保险。但现在他觉得不是这样。尤其在米青唠叨着要好好教育,不能再出一个米红那样的人时,晓辉突然觉得他以前想的不对。要他说,老婆是工资,保障日常生活用的。至于保险,不是女儿,而是老婆的宠爱。只要老婆还宠着他,他的未来就有了保障。再大的风险都不怕。晓辉有了对老婆讨宠魅惑的冲动。
米青认为脾气古怪是孕夫的特点。但她不明白为什么晓辉都生了,月子也坐完了。孩子都快半岁了,老公的脾气还是古怪。他在面对循规蹈矩的月华爹爹时,会那么防备。有眼的人都看的出来,现在的月华爹爹恨不得拿着贞节来立牌坊。同样不明白的是,以前的晓辉安静守礼。现在的他却不时的引诱一下自个。还不时的对着她撒娇。这就好像一条警犬的皮囊里塞进了一个哈巴狗的灵魂。
反常即妖。米青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老公到底是被什么妖附身了。晓辉也在观察着老婆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男女关系上,女人才是主宰。男人只要听话肯干活就好了。太了解女人的男人有可能反客为主,这样的男人是不讨女人喜欢的。不过晓辉想了解老婆,不是为了掌控米青,而是为了讨老婆欢心。
越观察,他就越觉得自己以前真的不了解米青。他以为米青说不喜欢胖男人是安慰他,现在才发现那是老婆的心里话。他以为米青说不想找侍夫是口头说说,现在才发现米青对多夫制度根本不能接受。他以为米青与月华爹爹暗通曲款,现在才发现自己是小人之心了。
人们常说相恋的人因陌生而走到一起,却因了解而分手。晓辉觉得这句话一定说错了。他越了解米青,越喜欢她。也因为了解,他对米青以前的言行产生了怀疑。比如说米青重情重家重责任,她怎么会因为自己要把弟弟弄给她当侍而说出离婚的话来?米青不喜欢胖男人,她为什么说宁城商会会长家的公子不错?米青对家人好,连没有血缘的爹爹都善待,为何会说要用儿子来拉关系?米青讨厌暴力,她怎么会说
要豆豆嫁给一个打男人的女人?疑问越来越多。最后晓辉得出的结论是以前的女人在说假话吓唬他。
晓辉还是晓辉。他没有因为米青吓唬他而使性子。相反,他更用心于米青。米青穿衣服,不太讲究款式,但一定要舒服。布料要好,做工要细致。不能有线头毛边。衣服边不能有皱褶,面料也不能起毛。
米青不爱吃山珍海味。但她的嘴巴也很挑。菜的原料加工火候咸淡都很讲究。肉不能有一点腥味,菜一定要新鲜的。不吃葱姜蒜,却很喜欢这些东西来调味。吃辣椒绝对不不能吃到辣椒仔,吃虾一定要把泥线去掉才吃。鱼不能有腥味。甜点的甜味要恰到好处。汤里不能有调料的味道。甚至猪牛羊肉什么部位的肉怎么吃、不同养成期鸡鸭鹅分别怎么做也有讲究……米爹爹对此不免唠叨。可是晓辉每次做菜,都会按米青的要求来做。让米青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享受到那种被人重视的快乐。
还有米青工作时不喜欢人打扰,但旁边一定要有个人。她讨厌一个人待着的感觉。平日晓辉总是陪着她,或做做账,或看看书。日子过的安详而舒适。
米青没查出老公闹的是什么妖,干脆见怪不怪。日子平稳了。米青也开始学一般的商人在家里办起了交际宴会。但她的这个宴会与别人不同。第一是绝对没有男侍服务。要男人?行,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第二个是在宴席上,只能吃饭吃菜,不能吃男人。想吃男人?行,回自己家吃去。第三是席间不许说黄笑话。想说黄笑话?行,等着米青给你下逐客令。第四,同桌的男人不是站在一边侍候的,而是坐在一起吃饭的。想让男人侍候?行,被男人侍候的时候,一定能同时收到哀怨的眼神。因为人家米青是一边自己吃,一边为身旁的老公服务的。
刚开始很多人不习惯这种宴会。不能好好玩乐、还要与男人共桌。这让许多大女人觉得掉价。但渐渐的,有一小部分人留了下来。她们觉得米青家的宴会也不错。菜虽不精致,但好吃实在。席间的不能放纵,但感觉温馨。吃完后没有极度的享乐,但第二天却觉得踏实。当然最好的就是席间的谈话,说说生意经,说说以后的打算。米青总能给这些人一点有用的建议。前世今生的经历,让米青对投资赚钱有很高的悟性。
米青设宴,肯定不会是为了跟风。让自家人受累,给外人快活的事她觉得不划算。她也不是为了找寻商机。米青现在的生意够她管的。在把现有的生意完全交给合伙人打理之前,米青不准备给自己找累。米青设宴的目的是给自家弟弟找老婆。米爱十五了。这个年龄已经是可以结婚的了。再过一年弟弟初中毕业,米青就打算给弟弟找一门
亲事。
找来找去,米青发现这比寻找商机要困难得多了。难怪这儿人说“千金易得,难得有情娘。”社会文化的浸染,让这儿的女人都有着很浓的大女子主义。米青在面对这些自以为高男人一等的女人时,总觉得她们的骄傲很可笑。就像小孩子挺着扁扁的胸脯说大话一样。当了丑角还美的不行。
也难怪米青会这样想。米家学习气氛浓郁。再加上有米青这么个两世为人的老师教着,米家的男人都很有两下子。安叔的服装设计、米爹爹的家政管理、月华爹爹的营销都做的有声有色。米爱学了米青前世的全套淑女必备能力,琴棋书画都能糊弄两下。米爱豆豆在学校成绩优秀。回到家,跟家里的老人学习缝衣做饭一样上手。家中的男人各有所长。更不用说米青的宝贝晓辉。那是米青手把手教出来的。
与这个世界的女人相比,男人更好学,做事也更踏实,吃苦耐劳。安叔以前连字都认不全,但他现在也学会了用电脑打字。米青觉得男人的能力一点也不比女人差。
面对着一群睢不起男人的女人,米青开始深深忧虑弟弟的婚姻问题。同时也在想婚姻做为男人的归宿,或许就是男人的坟墓。她是否真的该把弟弟送进这样的坟墓?
米爹爹总爱唠叨。家里人没有不被他数落的。孙子孙女的顽皮,女儿的贪吃,女婿的老实本分都在他的嘴巴上。在数落埋怨的背后,是老人家对家人的爱与牵挂。唯一不劳他牵挂的是自己的儿子。那孩子从小听话懂事。进过学校,家事也会做,再加上米青如今的财力身份,这个儿子以后可以嫁个不错的妻。米爹爹觉得这样就能保证儿子后半生的幸福了。直到有一天,米青来与他商量起米爱的前途。
米青说她不保证米爱的妻子能给弟弟以尊重。她最多只能保证米爱以后衣食无忧。但这样是米爱要的吗?米家的家风是一家人互相关爱,女人要照顾男人。其它人家的家风可不是这样的。如果米爱没文化没见识,可能还会顺服于命运和女人。但现在,让聪明的米爱向一个不如他的女人低头,米青都觉得难受。
接下来的问题就复杂了。老人家主张给米爱找个有责任心的女人嫁出去。就算对方有点大女人主义,忍着就算了。就像米青前世的女儿出嫁一样,这里的男人出嫁前父母都会交待这么一句:“以后到了别人家,不可以再任性了。好好跟人过日子。”
对于这句话,米青很护短的说:“我米青的弟弟,想怎么任性就怎么任性。如果有人敢欺负米爱,我就让她过不了日子。”
对于米青的唱反调,米爹爹恨的跳脚。月华爹爹则感叹着说:“说什么傻话?这男人还能靠着娘家一辈子不成?”这句话是有
根据的。月华爹爹在逃回娘家的日子里受尽了白眼。每天小心翼翼的做人,多累的事都抢着做,最后还不落好。全家人都说他不守夫德,给家人丢脸。
可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