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良医》第50章


一日会让这个不起眼的管家做那样一件事呢。
叹口气,只想安安稳稳渡过这几年。
——————————
燕王起兵之事,令皇上措手不及,他说:“虽然你早已提醒朕,北方宁王善谋,燕王善战,不得不防,朕防来防去还是棋差一着。北方之乱,在所难免。”
永乐没想到皇上召见她,只是告诉她,你说的很准,真的应验了。准有什么用?有时候她又觉得皇上很可怜,小孩子怎么斗得过大人呢。她安慰他道:“燕王只不过是一己之力,皇上您倾一国之力,一定能平乱。”
皇上说:“燕王已获得宁王的支持,将宁王的朵颜三卫骑兵尽纳入麾下,各个骁勇善战。朕担心呐。”永乐无话可说,皇上问:“是不是朕的削藩之事处理得不妥当?”
永乐说:“皇上要削藩,藩王们人人自危,现在燕王起兵,藩王们定是袖手旁观。”皇上叹口气道:“是啊,朕削藩之事失了藩王们的心啊。”
永乐善意地提醒道:“这些话多说无益,皇上还是好好部署,如何才能平乱。”
皇上说:“四皇叔是朕的骨肉至亲,朕绝不会伤他一毫一发。他不念亲情,起兵犯上,但是朕绝不会让自己背上杀害亲皇叔的罪名。”永乐体谅他的心情,只有附和道:“皇上仁慈,以德报怨,定能得天之助。”
皇上激动地说:“还请司宫尚宫细查天象,推断一下朕何日能平定叛乱!”永乐虽心中已知,但还是应下了这差事,“微臣会细细查阅,有了结果便会禀告皇上。”
算起来,还有三年,这场拉锯战会持续三年之久。如果他不是皇上,该多好。他已是一个好儿子,好孙子,又是一个好侄子,他会是一个大好人,却难做一个好皇帝。永乐为他感到悲哀,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悲哀。还有,远在北方奋战的燕王,三年多的战争打下来,他该需要怎样的毅力?
她不懂权谋,不懂军事,不懂战争,但至少能做一件事,就是给他信心。想到这里,又怨恨自己,为何还是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
隔江谈判
建文四年的朱允炆已不能与刚即位时候的那个他比,永乐印象最深的是他黑亮的眸子,现在已经渐渐失去了光泽。他在偏殿内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扬州失陷了,扬州失陷了……”侍卫来报:“启奏皇上,齐大人和黄大人均不在京城内。”皇上焦急地问:“可知他们去了何方?”侍卫结舌:“这……没有人知道。”
他一下子瘫坐在龙椅上,六神无主,静了一会儿,他说:“请方大人速来觐见!”
侍卫出门去,永乐上前道:“皇上不必焦急,总会有法子的。”他摇摇头,“扬州与京城只是一步之遥,燕军一过江就来不及了……”
建文四年的到来让永乐充满了希望,她也为燕王庆幸,一切似乎都快结束了,但是,眼前的这个人,是不是太无辜了?
等了许久,方大人才姗姗而来,皇上像抓住了一颗救命的稻草,急忙询问有何对策。方大人胸有成竹地说:“皇上不必惊慌,依老臣愚见,应先派出大臣募兵,号召天下勤王,但是这需要时间,皇上可以与燕贼隔江谈判,好争取时间。”
皇上问:“谈判?”“皇上可以派人前去表示愿割让土地,先麻痹燕贼。等援兵一到,便可攻其不备。”皇上带着疑问说:“这个方法可行吗?”方大人信心满满,“一定可行。”
皇上沉默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说:“就照你的意思去办!”方大人领命,正要跪安,皇上又问:“可这谈判之人,派谁去较合适?”方大人想了想说:“此人需要说得上话,还要会说话,最好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论辈分,庆成郡主还是燕贼的姐姐,老臣以为,她最合适。”皇上点点头,吩咐道:“你先去部署一切吧。”
方大人出门,永乐说出自己的建议:“微臣认为募兵需要的时间太长,远水解不了近渴,皇上还是从别处速速调兵吧!”他摇摇头,叹道:“没想到削藩一事会演变成今天这模样!藩王们袖手旁观,就连朝鲜国——朕前些日子向朝鲜国借战马,他们居然找借口拒绝了。如今,倒是有很多人等着看结果,守城的将士不战而逃,这江山换谁做主,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样!”
永乐想了想,说:“微臣只是一个司宫尚宫,不能披甲上阵,为皇上分忧。与燕王谈判一事,让微臣也一同前去吧!”
皇上走到她面前,沉痛地说:“这两年,多亏你在朕的身边默默支持,为朕解忧。”
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永乐心中十分惭愧。她自请前去,是为自己争取机会,最后的时刻就要到来了,她要把七颗陨石都握在手中。为他解忧,无非是从他这里打探消息的掩饰行为。如果他知道自己是向着燕王的,如果他知道此次自请前去是为了自己的私事,那他还会像现在这样感激她吗?会不会觉得自己众叛亲离,所托非人,所信非人?
——————————
庆成郡主一看就是大家闺秀,虽然已过不惑之年,却始终雍容有度。皇上叮嘱了她一些注意事项,对她此行始终抱有一线希望。
永乐静静地立在一旁,心中却在想象着燕王的样子,他冷峻的脸庞,刚毅的嘴角——这些年的战争,一场场厮杀,不成王便成寇,背上反贼的骂名——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什么眼神?曾经,当他深深地吐出那个“想”字的时候,眼神是那样的沉静而坚定。
皇上走到永乐身边,说道:“此行辛苦马大人,一切小心。”永乐看了看庆成郡主,对皇上一笑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微臣会保护好郡主,也会尽量拖延时间的。”
皇上一脸悲痛,看着她们离去。这个年轻的皇上,几年之间,苍老了几十岁。
——————————
见到燕王的那一刹那,她的眼眶竟然有微热的感觉。
他黑了许多,面色无华,但是眼神倔强,一点也不退让。永乐根本没去听庆成郡主与他讲了些什么,她的眼光没有从他的身上移开。看着他的嘴一张一合,时而展开笑容,时而俨然沉思,但是眼神一直没变,倔强。至始至终他都没有看永乐一眼。
他打了这么多场仗,从北平一路到扬州,有胜有败,也许他想当皇上,但是没想到这一步走起来这么艰难,他,到底有没有后悔过?
只见他起身,写了封信,让庆成郡主交给皇上,庆成郡主的脸上写满了无奈,没有过多停留,转身离开了。永乐赶紧跟上,回头看了一眼,对上燕王瞧她的视线,那里似有千言万语,不禁心中一紧,赶紧转回头,匆匆离开。
在驿站中一直呆到深夜,她想偷偷溜去燕王营帐,又怕双方有所警觉,该找个什么机会去见见他呢?不会这么快就回去吧,时间显然拖得不够。
走出房来,透透深夜清凉的空气,这个世界,没有战争是多么的美好。听到身后有人说:“马大人也睡不着吗?”转身看见庆成郡主走来,永乐忙请安。
庆成郡主望向燕军扎营的方向,叹口气:“今日马大人也见着了,这个皇弟是一点情面也不给我这个做皇姐的。”
永乐说:“都已经打到扬州城了,燕王是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
庆成郡主说:“皇叔驾崩前,曾招魏驸马进宫密示,燕王,不可不防。如今看来,皇叔还真是有先见之明。可惜,一切都晚了。”
永乐无语。谁都知道燕王威胁最大,皇上一即位便开始削藩,可是事情还是成这样了。两人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永乐问:“明日便回京师吗?皇上的意思是拖延时日募兵——”“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难道马大人还有别的法子?”
“不如,让微臣前去一试,再次议谈,能拖得一日是一日。”永乐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这个建议。庆成郡主盯着她良久,缓缓道:“也罢,马大人一片爱国之心,就让你再去试一试吧。”
心中的小蝴蝶
当燕王看到来使是永乐时,朝一旁的朱千户望了一眼,朱千户明白情势,便率众侍卫退到帐外。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她面前,两人对视,却都是不发一言。永乐来的路上想了千条万条开场白,就是没有想到两人竟会无语对视。时间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永乐还是忍不住先开口了,“你……我……”
“听说我这位皇侄很倚重你。”燕王的面色沉静,眼神中没有丝毫波澜。这句话却在永乐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她终于问道:“你,后悔吗?”
他冷笑了一下,看向远处,冷冷地说:“走上这条路就知道,有进无退。”
永乐说:“你就快要胜利了不是吗,并且,你一定会胜利的。”他把视线移到她的脸上,“你带给我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