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良医》第54章


小和尚说:“主持交代,如果姑娘有顾虑,就告知,只是主持本人私下相请。出家人不打诳语。”
——————————
原来,小和尚口中的主持,七婶口中的太子少师,竟然是他!道衍和尚!扬言要给燕王戴白帽子的和尚。
见永乐甚是局促,道衍和尚请她就坐,“老衲见施主甚是眼熟,很像一位故人,所以私下请施主前来。希望老衲没有看错。”他已经很老了,眉毛胡须已然花白,眼睛细长,那里已不再清澈。
永乐答道:“您真是看错人了,我与主持您素不相识,这寺庙今日是头一次来。”
道衍笑道:“如今老衲虽然在朝为官,但还是宿于寺内,早晚念经。没想到施主比起老衲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助曾经的燕王做了今日的皇上,却甘心泯然于众人。是真正的大隐隐于市啊。”
永乐说:“我不明白主持您的意思,您真是认错人了。我先走了。”她双手合十行了个礼,正要离开,听见道衍说:“朱文圭太子,和你在一起吧?老衲只是想知道,为何当年溥洽安排你们逃走,自己却留了下来,如今他被皇上囚禁在大牢——”
永乐身子一震,转过身来,冷冷地说:“你不过是个和尚,却不以慈悲为怀,简直是佛门的耻辱。”
微服的朱棣
他笑了笑,念了句“阿弥陀佛”,说:“老衲十四岁出家,为的就是一展抱负。所谓人各有志,施主不认同,老衲并不强求。此次约施主私下攀谈,并无恶意,只是溥洽尚在大牢,皇上一日问不出结果,一日不会释放他。”
“那你想知道什么样的结果?”“建文帝身在何方?”“此话可是帮皇上问的?”“不,是老衲想知。”
永乐冷笑,“你若知道了,能帮得了溥洽吗?”道衍说:“阿弥陀佛。”
那日溥洽也是问她,究竟建文帝去了哪里,她照实告诉了他,皇上消失了,就在她面前消失的,没有逃,没有走,但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溥洽虽然不懂,但是信了她,坚持留下为皇上超度。如此,才会被燕军抓到。没想到,他会把一个僧人打入大牢。
永乐收回思绪,“好,我告诉你。建文帝消失了。他没有逃,也没有死,但是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冷笑一声:“这样你信吗?”她补充一句,“你就当他死了吧。”
道衍道一声:“阿弥陀佛。”说道:“老衲曾私下问过溥洽,他与施主所说的一致。不过老衲确实不明白。”永乐说:“既然不明白,问了岂不是徒增烦恼。”“溥洽说当日只有施主你亲眼见到,老衲请施主前来,就是要问个明白。”
永乐叹口气。不说他不明白,照实说他也不明白。要不要告诉他穿越之事?怕是说了他更不明白。
思索一下,永乐道:“你要确保这些话不会传到当今皇上的耳朵里。”道衍比划个手势,请他坐下详谈。
永乐说:“你知道我的底细吗?曾经的燕王,如此神通广大的人,曾因为我闯入禁园一事而调查我,结果都是一无所获。就算把整个江山翻过来,也不肯查到我的底细。因为,我不是这个朝代的人,我来自几百年后,遥远的未来。”
“建文帝也是和我一样,他阴差阳错去了另一个朝代。具体是哪里,我不知道。不过这样的事不是人人都能碰上的,所以,说出来你们很难理解。”
道衍说“阿弥陀佛。”永乐道:“既然你从溥洽那里已经知道了一切,也知道朱文圭皇子与我在一起,还请你放过这个可怜的小皇子,让他做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吧,他是无辜的。”
道衍说:“施主你说你来自几百年后,确实匪夷所思。”永乐说:“你若是不信,我也没有办法证明给你看。不过你在历史上还是如你所愿,留下了大名,我早就知道你啊。”
道衍问:“那施主定是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风云变幻?”永乐说:“大致的事情我知道。就像佛家所说的,因果,以后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今日种下的因。所以,哪怕你有一身的抱负,在这世间挣扎了一生,到头来,你还是会发现,你十四岁就接触的佛法,才是能解释一切的根本。”
道衍说:“施主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永乐道:“我从来没有研究过佛法,做人也不够聪明,谈不上有智慧。”
——————————
见到七婶的时候,永乐只想快点离开,可是七婶还磨蹭着不肯走。她说:“听说皇上要来,看一看再走!”永乐简直就快晕倒,“皇上出行,百姓都要回避的,你要看什么?”她说:“看看阵势啊,天子脚下,难得一见。我不像你,在京城生活了几年,我偶尔才来一次,能遇上是不是好运气?”
永乐只想快点走,她吓唬道:“皇上的脾气都不怎么好,更不能直视圣颜,你什么规矩都不知道,很容易冒失,到时候脑袋怎么掉的都不知道……”“是吗?”七婶将信将疑地被她拖出了寺庙。
可是还没走几步,就听到了回避的声音,有人在前面开路,让所有人回避,来不及回避的,就地跪下,脑袋伏地。
永乐忙拉着七婶就地跪下,将脑袋埋入地上,应该是最安全的吧。
皇上的队伍行进的脚步并不是很快,这些年都没跪了,永乐发现等待得真煎熬,她觉得自己已经快支持不住了,很想一屁股坐在脚上。而一旁的七婶,真的被吓着了,大气都不敢出。
当皇上的轿子从她身边抬过的时候,永乐的心立刻揪了起来!这些年来,她从未离他如此之近。在一起的时候,她能感觉到他满溢的情感,但是从未得到她的任何承诺。有句话不是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虽然这不是能与人道的幸福,但是应该知足了不是吗?
皇上,如今有了庞大的后宫,总有人更年轻,更貌美,怕是从前的一段情意,早已随风而去了。只剩她独自回味。
…………
当皇上的阵仗进入寺庙后,永乐与七婶站了起来。她望着寺庙的大门,一切都远走了。叹口气,招呼七婶继续上路。
没走几步,她突然觉得不对劲!前面来了几个达官贵人样的人,普通人抬眼,会以为是某位大人,或者公侯,可是永乐生生世世也忘不了这幅面孔!他低头走得很沉默,身后有两个公公,周围有几个近身侍卫。他的身份虽然刚才大摇大摆地进去了,可是真正的他是便服微行!
永乐忙低下头,将头偏向一边。
微服的朱棣像是感觉到了什么,他驻步,举目四下看了看,那眸子里有一闪而过的期盼。这条路上不过只是几个零星的善男信女,哪有理由心中一阵悸动。
逃避甄选
永乐将袖子举起来遮住脸,像是感染了风寒的样子,一旁的七婶担忧道:“念文的娘,你没事吧?”
朱棣的目光在两个擦身而过的妇人身上划过,眸子里那丝光亮渐渐暗淡下来。她说她回家了,怎么会还在京城,派人找遍了,竟然找不到她的家在哪里……若是她已回到家,会不会已嫁人生子了?
他叹口气,抬步向寺庙走去。
永乐拿下遮住面的袖子,刚才也是大气不敢出。为何会觉得他有沉甸甸的心事,难道,他依然不快乐?这天下由他做主,他还稀罕什么呢。
七婶在一旁问:“你没事吧?好端端的脸色苍白。”永乐没有听见她的问话,只是轻轻回头,追寻着他的背影。还是那么宽阔,宏厚,如今这肩上挑的是沉甸甸的天下,几年的战役都打不垮他,这担子,他挑起来应该不会太难。
就这么一会儿,心悸,心动,心灰……也只有他,才会带给她这样强烈的心情起伏吧。
——————————
“娘!”念文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娘!今日官府贴告示了,说皇上要甄选全国精于医术的妇人进宫为皇后看病,你会不会去?”永乐停下手上正忙的活,问:“是今日贴的吗?”念文重重地点头,“听今日来抓药的街坊们说,他们会推举您的!”
这个消息吓到永乐了!平日里为了讨生活,为街坊看过不少病,因为她是女子,很多大夫是男的,碰到女病患,不方便瞧的病,都会找她帮忙。为了她们母子能受到照顾所做的事,到如今,会不会变成一把利剑,害到小皇子?
她略为思索,牵起小念文的手,“最近娘的家乡托人找到娘,说家里的婶婶重病,娘带你去向师傅告假,陪娘回家乡一趟。”念文仰起头问她:“娘,您不是说家乡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您回不去了吗?”永乐点点头,“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告很长时间的假。”
掌柜的听到永乐的请求,面露难色,“方才知府大人托人送了封信过来,就是选上了你,这假怕是还得向知府大人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