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公主秘史》第109章


梁九功顿时脸色大变,痛晕过去弄不好会出大事啊!可是皇上仍旧昏迷着,当真是火上浇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唉!这会子万岁爷也难成菩萨,太皇太后近日凤体亦是微恙,眼下没有办法,不如多叫几位太医前去候命吧!”梁九功平时做事有理有条,从不自乱阵脚,只是这会儿万岁主子昏迷,太皇太后凤体违和,后宫无人做主,真真是火烧眉毛了!
陆春明白当前形势,皇上是请不动了,他只能告退,慌慌张张奔向太医院,带几位值班太医往翊坤宫走的时候,路上遇到了急急忙忙赶来的脀贵妃。
脀贵妃正是听闻了宜嫔即将分娩的消息后,不顾风雪火速赶来,这会儿皇上生病,后宫和宜嫔正是需要她的时候。陆春一见到脀贵妃,好像重燃希望,他恭敬请安:“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
脀贵妃见他一脸急色,身后又跟着两名太医,忙问:“你家宜主子情况怎样了?”
“回贵妃娘娘,宜主子方才痛晕了过去,不知这会儿如何了。”
陆春才说完,脀贵妃已带了人踏入翊坤宫,只听产房里叫痛连连,顿时一阵欢喜一阵紧张,她该是醒来了,只是情况并不妙。脀贵妃即刻命太医进去查看,她也跟着进了产房,心里虽着急,可也在进屋时扫了周围一眼,心中无奈又气急,这宜嫔,与皇上闹气至今,偏偏皇上又发烧昏迷,临产时用以保佑和镇邪的易产石及大楞蒸刀都没能取来,难怪快三个时辰了都不见顺利产下皇子!
易产石与大楞蒸刀于满人来说都是珍稀之物。易产石收藏于乾清宫,大楞蒸刀收存于养心殿,平常任何人都不许将它们擅自带出,只有在重要的嫔妃临产之时,经皇帝准许之后方可请出,分娩之后必须立即送回原处。
别人或许不知内情,以为宜嫔失宠,可脀贵妃了解来龙去脉,心里自然清楚宜嫔是皇帝的重要嫔妃,只是眼下皇帝昏迷不醒,易产石和大楞蒸刀是请不动了,唯有祈求苍天保佑她们母子平安。
又过去一个时辰,眼看天色越来越暗,洛敏似乎已经没有了力气,可是接生姥姥还在催促她、鼓励她,让她不要放弃……
第一?p》
紊⒆樱坪跏浅⒕×艘簧耐矗艘槐沧拥牧ζ痪醯没肷砻嗳砦蘖Γ皇撬徽撬暮⒆硬辉咐吹秸飧鍪郎希膊幌爰剿陌⒙辍?p》
“宜主子,用力啊!孩子的头已经出来了,再用力啊!”接生姥姥的声音犹如从深谷处传来,缥缈虚幻。
“额娘!额娘——”这声音……是太子的。
“额娘,保成不要小弟弟了,保成要额娘,额娘,您快醒来吧!”太子的声音有些远,可是她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他,她的意识似乎回来了,保成不要小弟弟,保成那么期盼做哥哥,怎会不要小弟弟……
许是一股念力,又许是太医新开的药方起了作用,洛敏的双手终于能够使出力气,她用力抓紧身下的高丽布褥,深吸一口气,随即一声嘹亮地哭声响彻在翊坤宫的上空。
“生了,生了!恭喜娘娘,是位小阿哥!”接生姥姥刚要给洛敏道喜,谁知她又透支晕了过去,太医即刻跪地上前号脉,探了探,只是血气亏损,并无大碍。
另一名太医又给新生的小皇子把了脉,一切平安。眼见宜嫔顺利生产,所有人的心头大石都卸了下来,接生姥姥手脚利索地收拾了产房,悉数退出。
临走时,脀贵妃接过了小阿哥,这孩子虽瘦小,可面色红润,十分健康。
“陆总管。”
“奴才在!”
“快到御前去奏报,无论皇上是否醒来,告诉梁总管,翊坤宫宜嫔平安诞下一位皇子。”
“嗻!”陆春转惊为喜,立马奔向乾清宫。
就这样,在康熙十八年底的一个风雪夜里,洛敏拼劲全力诞下了玄烨的第十三位阿哥。洛敏在第二天醒来,看到了她的儿子,他长得并不像玄烨,而是像郭络罗·尔玉,可她依旧对他充满怜爱,而一想到这孩子将被抱离身旁,便悲从中来。
但是,当她得知抚养这孩子的人是皇太后时,她又心怀宽慰,若是皇额娘……便无碍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回预告:三藩平定天下宁,浮生岁月终太平。欲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我会努力让孩子们健康长大,生活多礀多彩的!跨年的日子很重要,但也要注意御寒保暖哦~这一年感谢大家的陪伴,新的一年也请大家多多指教,我会写出更好的作品的!让我们一起迎接阳历2013年吧!
☆、84第八十四章
康熙十九年八月甲申;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以属人王国光讦告其罪;擅杀之;皇帝下诏赐尚之信死。其弟尚之节;其党李天植,皆伏诛,家口护还京师。
同年十月;吴三桂之孙吴世г偬永ッ鳌?br /> 康熙二十年十月乙酉;大学士图海渐次平定四川、云南,以年老有疾,携大将军敕印还京师,皇帝召见于乾清门;嘉劳之。壬辰;皇帝下诏撤平南、靖南两籓弁兵还京。
同月二十八日,定远平寇大将军赵良栋、彰泰、赖塔等从蜀、黔、桂三路入云南,占五华山,围昆明城,城内粮食不继,文武大臣纷纷投降。吴世в谄轿魍醺蟮钪希载囟馈?br /> 吴世ё陨保ッ鞒瞧疲嗽刂崖抑崭嫫较ⅰ?br /> 十一月乙亥,皇帝射猎于南山,发矢殪二大虎并一小虎。
十二月己亥,皇帝御太和门受贺,宣捷中外,大封后宫,脀贵妃佟佳氏晋封皇贵妃,温妃钮祜禄氏晋封贵妃,惠嫔那拉氏、荣嫔马佳氏、宜嫔郭络罗氏、德嫔乌雅氏同晋为妃。癸卯,加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颁发恩诏。
同年,皇帝在世皇子以“胤”字排辈序齿,即皇长子保清更名胤禔、皇太子保成更名胤礽,皇三子、四子、五子、六子、七子、八子分别为胤祉、胤禛、胤祺、胤祚、胤祐、胤禩。
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四海宁静,国事平定,风调雨顺,人心安定。
上元佳节,皇帝赐群臣夜宴,共赏花灯,举国欢庆。
瑞雪丰年,人们从未想过这八年来,有哪一年的上元节像今天这样热闹,有哪一年的新春,像今天这样暖和!
举国欢庆的同时,紫禁城的慈宁宫内亦是热闹非凡。今日太皇太后在后宫设家宴,因皇帝在前朝普天同庆,太皇太后格外高兴,特宴请各顾命大臣福晋、命妇以及后宫女眷,连同几位皇子、公主也一起参加筵宴。
今晚的慈宁宫犹如民间的灯市一般,红红鸀鸀,密如繁星,十分好看。东配殿里舞乐百伎并作,太皇太后向各席分赐茶酒肴馔,贵妇人们与宫中女主人谈笑畅饮,气氛变得十分轻松愉快,这时候,几个年幼的孩童们提着狮灯、象灯、羚羊灯,又喊又叫又笑,上蹿下跳,跑来跑去,引得老人家哈哈大笑。
“瞧瞧这些孩子,一晃眼都长这么大啦,要不是哀家天天看着,真要认不出来了啊!”
“孩子们能够平安长大,都是列祖列宗庇佑。”皇太后在一旁接口。
“是呀,皇帝大婚以来,皇子虽多,可成活的没几个,如今看着太子他们一天天长大,这心里也算是对得起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了。”太皇太后边说,边慈祥地看着走向远处的几个孩子。
十一岁的大阿哥带着几个弟妹东奔西跑,大人们本担心年幼的公主阿哥会摔倒,但因太皇太后看着高兴,便也跟着笑咧了嘴。
洛敏亦是看着自己年仅三岁的儿子胤祺,他跟在太子身后,提着羚羊灯,身旁牵着妹妹,一颠一颠,十分有趣。
胤祺虽没有养在她身旁,可这两年多来,她时常走动慈仁宫,倒也与这孩子亲近,看着几个孩子玩在一起,那些困扰她多年的纷扰也早已消失不见了。
“太子哥哥,等等若儿和五弟!”若儿是尔珠的女儿,十分受人疼爱,和太子也十分亲近。
太子九岁了,腿脚愈发厉害,他瞧大哥跑得远,生怕追不上,就紧紧跟着,以致忽略了身后的弟妹。
太子听到若儿的声音后,即刻停下脚步,转过头,笑着跑过去,拉住了妹妹的手,“哎呀,瞧我,光顾着追大哥,差点把若儿和五弟给忘了!”
“太子哥哥,不要扔下若儿和五弟。”若儿从小依赖太子,眼看着太子走远,扔下她和五阿哥,乌黑的眼睛里亦是泪光荧荧,小嘴也忍不住奶声奶气地嘟囔。
五阿哥玩着自己的花灯,没有若儿那么在意,他只要姐姐牵着自己就不怕了。
太子瞧若儿泪眼汪汪,忙把自己的花灯给她,安慰道:“若儿乖,哥哥糊涂,再也不会把若儿和五弟丢下了,来,舀着哥哥的花灯,算是赔罪,成不?”
若儿看着花灯,破涕为笑,想去舀,可发现舀了花灯就要放开弟弟和哥哥的手,便困惑犹豫了。
太子眼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