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绣》第62章


鸢儿道:“哼,算你会说话。”
小顺子等温晴上完课,才求见,道:“请姑娘放心,皇上已想办法解决此事。”
就算安乾立即着手,总也得两三天,两三天后这巷子早就黄白满地,污水横流了。现在左邻右舍已颇有怨言,个别激烈者早就上门投诉,到时怕这些邻居会把她生吞活剥了。
温晴淡淡对小顺子道:“公公请转告皇上,请范大人过来商议解决。”
小顺子躬身道:“奴才立即回宫传话。”
学生们放学时,温晴把《给家长们的一封信》让她们捎带回去。她们都是官二代,回家让老爹出钱出力出地不也挺正常的嘛。陈宣昨天不是出了二十多条棉被和一大堆旧衣服?要是哪家有空地,把这些人领过去,她也就能跟邻居们交待了。
流民入京范文畴也是昨天才得知,好在奏章已经递上来,内阁扣着送进御书房,就没他什么事了。而内阁倒是振振有辞,说什么昨天送来太晚了,还没看到。
安乾现在顾不上跟他们扯皮,翻了翻从内阁拿过来的奏章,便让他第一时间去温晴那儿,把人领走。
范文畴很为难,他上奏章是向皇上报告此事并请示处理意见的。哪知安乾现在一心想快点解决温晴的困难,没心思跟他多费话。其实,作为皇帝,给个方向也就是了,哪有连细节都包办的。真要是这样,范文畴这官儿也做到头了。
半天功夫,温晴已想了几个办法,范文畴一到,她便道:“还请范大人划出一块土,先把这些人安置了,再根据这些人的特长安排事务。”
因着温晴的身份特殊,范文畴对她比对上司更恭敬,听温晴这么说,半弯着腰,客客气气道:“小姐说得是,只是京城中流民不少,一时恐怕无法长久安置。”
温晴也理解,这时代,大兴土木的人家很少,并不需要农民工。可是这么多人总得让他们有工作,要是只吃饭不干事,一来政府也无法长久做到,二来饱食终日无事,他们不惹祸才怪。
温晴道:“范大人的意思……”
范文畴拱手道:“请小姐示下。”
不肯配合,又不肯听我的意见,还问我示下作什么?温晴心头有气,语气稍冷,道:“既然皇上把此事交给范大人,那便请范大人处置。”扬声唤道:“鸢儿,宣布下去,就说范大人会安置他们,让他们排好队,跟范大人走。”
这是一个态度,范文畴自然知道温晴的意思是:我不再插手了。
范文畴不敢怠慢,忙道:“城西有一块地,不如先把这些人安置了,再想办法给他们找事干。”
温晴点头道:“这样最好。”
范文畴站起来做出请的姿势,道:“还请小姐跟我走一趟,看看地方是否合适。”
总之,只要温晴说行,皇上那儿肯定没问题的了。既然流民问题是皇上亲抓,也只有这样才能讨好皇上。
温晴自然不上当,道:“大人作主就好。我还有事要忙,实在分不开身。”又问:“粮食不够吃,不是还有地瓜玉米等杂粮吗?怎么难民如何之多?”
“地瓜玉米?”范文畴一脸迷茫,道:“小姐说什么呀?”
“呃……”温晴一怔,道:“难道你们没吃过?”
这叫什么话?范文畴神情古怪地瞧她。
温晴送走范文畴后,唤过醉霜等人,问起地瓜玉米蕃茄等泊来物,她们都茫茫然地摇头,显得不知此为何物。
自从穿越到这儿以来,确实没有见过这几样东西。历史上这几样东西应该是民国才有吧?大铭这个世界跟以前的世界是平行的,没有也不奇怪。温晴出神半呆,披上披风,就要出门。
鸢儿连忙跟上,道:“小姐要去哪儿?外面到处有流民,太不安全,我去唤若兰姐姐一起去。”
温晴道:“也好。”
带上张若兰、鸢儿,温晴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转悠,见到卖杂货、日用品及食品的店铺便进去问:“有地瓜、玉米吗?蕃茄也行。”
每次店家总是迷茫地摇头。
鸢儿悄悄对张若兰道:“小姐这是怎么啦?”
张若兰摇了摇头。温晴在她心中形象高大,她觉得温晴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理由,没有必要多嘴。
直打听到日落西山,还是一无所获。三人疲惫地回府,才发现巷子里的难民已经全都撤走了,巷子也打扫干净。
一问才知,范文畴在城西划了块空地,把青壮流民拉过去搭奸'竹棚屋,以乡为单位划给他们住的地方,每一乡选出一个“乡长”管理他们。这两天一夜有了吃的,很多流民都恢复力气,也能干活,一听有安稳地方,便跟着走了。
老管家又道:“范大人道,这些流民不能长久无所事事。请小姐多多留意,看能不能给他们找点事干,免得天长日久,他们会生事。”
温晴也担心这一点。
奔波了一天,累得快散了架,温晴泡了个热水澡,居然在大浴桶里睡着,要不是抚烟过来请她吃饭,不知她一觉睡到什么时候。
抚烟早听鸢儿说小姐在找什么东西,把温晴唤醒后,便劝道:“小姐也得保重身体,这样连续奔走,怎么吃得消呢。什么东西也没小姐安康重要呀。”
温晴叹道:“你是不知,现在春天,正是种植的季节。人误地一春,地误人一年呀。现在要是找不到这些种子来种植,恐怕难民会越来越多的。”
抚烟听不懂,只道:“我把饭端过来服侍小姐食用。”
第七十一章 意外收获
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从没这么累过,温晴一倒下像死猪一样睡得昏天黑地。第二天一大早,又带上鸢儿、张若兰出发。
一路上才开始思考,去哪儿找这几样作物的种子,如果大铭没有,又得通过什么方法去海外找呢?大铭海运并不发达,临海省区老百姓热衷于出海,不过都属于走私,政府不允许。若是走私团伙孝敬多,地方官倒是睁只眼闭只眼,不过把这个当成财路而已。私人的力量再大,没有政府组织,总不成规模。
一路想着,依然像昨天一样见店铺即下马车寻找。直到天近晌午,也没有收获,鸢儿道:“小姐,我们这样乱找不是办法……”
温晴苦笑:“我知道啊。你有什么办法?”
鸢儿没办法,肚子却传出“咕咕”声。原来是肚饿了,温晴“嗤”的一声笑,道:“找个地方吃饭吧。”
车把式上驾着车的张若兰应了一声,把马车就近赶到一家小酒楼前停下。她们跟温晴也有一段时间了,知道她并不像世家大族的女子一般端着架子,出入摆排场,而是因时就简,有条件享受不排斥,没条件也不苛求。从早上天才亮吃两碗稀粥折腾到现在,早饿得前胸贴后背,真要放着眼前的小酒楼不吃,去寻高档所在就是傻瓜了。
小酒楼很小,里头摆三张桌子,最里进那张有两人对坐浅酌,背朝外那人一袭青衫,应该是个书生,内里那人因被背朝外那人挡住视线,瞧不清楚。
鸢儿抢先进去,大声道:“店家,收拾干净座头,把你们店里的招牌菜拿上来吧。”
温晴不讲奢华,却喜干净,鸢儿也讨厌在脏兮兮的地方吃饭。
里头浅酌的人似是听到声音,一个回头,一个伸长脖子朝店门口望来。
外间阳光猛,乍一进灯线不是很足的小店,温晴眼睛一时不能适应,还没看清店里的情状,便听到一声招呼:“是温姑娘?你怎么在这里?”
听声音很熟。适应小店的光线,双眼能视物,温晴便辨认出开口说话那人一袭青衫,正是有一段日子没见的段子期。
段子期在温府门口受挫后,男人的自尊心作祟,坚决不再与温晴来往了。说白了,也就是不再热脸去贴温晴的冷屁股。
却没想到在这里遇见。
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药,段子期现在见到温晴也不觉得尴尬了,跟对面的人说了一声,两人一齐站起来,道:“若是姑娘不弃,请到这边坐。”
总共就三张桌子,有什么弃不弃的。
店家上来加了碗筷,又上两个凉菜。鸢儿和张若兰便在另一张桌子坐了,她们不停吩咐店家把店里最好的菜端上来。
温晴坐下后,段子期便介绍道:“这位是在下的知交好友,姓赵名剑,已考有功名在身。”
赵剑刚听段子期说过此女就是在京师大大有名的温晴,趁机站起来拱手道:“今日得遇温姑娘,实是意外之喜。”
温晴也站起来笑着拱了拱手,道:“同喜同喜。”
一身女装却拱手,感觉有点怪,赵剑脸上的表情便有点古怪,忍不住瞥了段子期一眼。
温晴已笑道:“这里地方狭小,小女子不便裣衽为礼,赵公子勿怪。”
原来是这样,赵剑脸色恢复自然,道:“姑娘不拘一格,实是可敬。”
段子期猛见温晴,小心肝还是跳得快了些。他强按激动,尽量用平常的口吻道:“这里比较偏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