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医我》第206章


这些话,她并没有忘记。
所以,当他们提出,要她去开一个药店以后,她意外,但是,并没有太吃惊。这才是真正的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要名正言顺的要回周家的老宅,就要让给自己有所建树。
她不是周逸飞说的不孝女,也不是人人说的庸医。她要自己站起来,不靠任何人站起来。她且不能站在连亦琛的光环下站起来,那样,根本就不能区分,究竟是连亦琛的光环,还是她的光环。
这其实,是她以前早就有过的初衷。
经过了几天的深思熟虑,周怡宝决定,将药店开起来。
开药店,并不是说开就能开的。比如投资多少钱,开多大规模的药店,比如店面的选择,进货的渠道。
前面说的几个问题,都不算是问题,最终的是,进货的渠道。
可以这么说,周逸飞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三年之间,将药材公司开的如火如荼,如日中天,是因为他通过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将京城之内的所有中药西药的采购,垄断下来了。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实。
想要弄到药,就必须通过周逸飞的药材公司。
然而,如果她要依附于周逸飞,就等于和周逸飞投降,是没有区别的。而这不是传说中的忍辱负重,她这一次的投降,就会有日后无数次的投降,她就算开了药店,开成了大药房,还是会被周逸飞死死的压住一头。而万一周逸飞在药品上做点手脚,弄死她,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要敌人投诚,在这件事上,无关于屈辱尊严,而是万万不能做的一件事。万事开头难,但这个很难的开头,决不能建立在投降的基础之上。
周怡宝这样想着,她想到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百草村。百草村之所以称之为百草村,是因为草多,明确说来,是草药很多。百草村里,是刘白指着一株一株的草药,教会了周怡宝药性、药名,以及医术。
百草村很穷,政府也从来没有开发过百草村。所以,百草村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模样。百草山上,漫山遍野都是可以入药的草药。经过采摘、炼制、都可以变成非常实用的药材。而只要认真寻找,就是珍奇稀有的草药,也能在百草山上找到。
周怡宝的药店不会开的太大,她会从最最基础做起。租一个小门面,即使是在小巷子里,她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
上一次,路上顺手救助了那个老人,是十年前退休下来的李姓老市长。老人的儿子,给了她一大笔钱,二十万。这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很不真实,但又的的确确是存在的。
其中的五万块,托母亲楚惠交给了陆弋阳,算是还清那一笔包括丽江之行的借贷。还有五万,花在了安徽之行。
剩下的十万,交给了楚惠保管。
楚惠将这十万块钱,原封不动的保管的很好。这些日子里,楚惠虽然吃住在连亦琛家中,但是,温颜有时候去帮曲晓亮处理公司的事务,楚惠就主动将连亦琛家中的家务揽下一大半,连亦琛便给楚惠象征性的给了工资。楚惠一开始不肯要,连亦琛就说,不是我见外,妈,我虽然心里将你当做母亲,但是,怡宝执意要和我离婚,你帮我做了这么多事,却什么都不要,我心里过不去。
于是,楚惠接了下来。
几个月下来,楚惠没有花掉十万块,还存下了几千块。
当楚惠将自己所有的继续取了出来以后,交给了周怡宝。
周怡宝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
……。
周怡宝手里只有十万块,在小城市里,也许可以租一个小店面,但是,这是京城,十万块,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就好比几个月前,中国不是出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叫做莫言的。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折合以后,是几百万块。
莫言说:“很多人问我,我得了这个奖以后,想用这笔钱干什么。我说,我想在京城买房子,买一栋大点的房子。别人就跟我说了,嗯,你想多了。”
网上评论说了,莫言不愧是魔幻现实小说作家。
这是在讽刺当今的房价节节攀升。
然而,现如今很多地方的房价,的确是涨的有点不靠谱了。特别是京城,就算莫言有这么多奖金,也买不起一套大点的房子。不光是房价贵,就连物价也贵。
周怡宝被连亦琛从仁孝村接到京城来住,她之前吃住都是自给自足的,在百草村里,自己种菜自己吃,根本不用花钱。一旦到了京城,样样都是要花钱的,好在她还不怎么出门。但她知道,自己一定花了连亦琛不少钱。
钱从来不会从天上自己掉下来,她知道,连亦琛在创业之初如何艰难,也知道,每一分钱,对于连亦琛来说,都不是白来的。
她花掉的,还没有办法补上,连亦琛还给她的母亲发了工资。
而就在这个时候,连亦琛还要给她要开的药店,自助一笔钱。
她当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连亦琛将支票递在周怡宝的手里说:“你拿着吧,只有几十万。但不白给,你将来挣钱了,翻倍还我。”
是的,连亦琛说的这句话,给足了她尊重。
“谢谢。”
“至于药店的店面,租在哪儿合适,你自己仔细去看。我知道你不想我插手,但如果遇着什么困难,一定要给你我说。”
温温暖暖的话语,充满着周怡宝的心田。
第二章:药费看着给
更新时间:2013…1…14 13:05:47 本章字数:3729
第二章:周怡宝的药店的选址,最后敲定了一个小巷子,取名叫做小周中药店。豦穬剧晓这间药店,是中药店,用药全部是中药,中药的来源,来自于百草村。自从百草村的村民知道他们的周大夫要在京城开中药店,需要药材,由村长牵头,全民组织,自发的跟着周怡宝采摘药草,炮制药材,周怡宝非常感激这些村民的帮助,象征性的给村民发了工资。村民们倒不看重这些工资,能够和周大夫再次相处,他们已经很开心了。
半个月以后,也就是十二月中旬。
小周中药店所需的药材,一应俱全,竟然还有几种珍贵药材,成为了压箱底。
要说小周中药店,开在小巷子里。
小巷子也并不是没有顾客光临的可能,人总有点小病小痛,而这条巷子附近,并没有药店。
人的消费,有一个惯性,就是不会走的太远,特别是小市民。如果是大病,自然得上医院,如果是小病,随便买点药吃了。
药店开张这天,楚惠、连亦琛、温颜、温彤彤、王邵,一人送来一只花篮,表示庆贺,中午,几个人留在了药店吃饭。药店离连亦琛的家挺远的,如果周怡宝来回折腾,只为了回去吃中饭,就会比较疲惫,所以,药店里隔出了一个小厨房。
中午,是连亦琛掌勺。
大伙儿吃起饭来,个个都夸连亦琛做:连大厨。
温彤彤现在已经变成了大圆脸,她一边吃着一边说:“王邵,你跟人学学,人家连大厨这手艺。”
王邵就像是小跟班似的不住的点头,也是一边吃着一边说:“是是是,温太后说得对,小王子记住了。”
看着这一对小夫妻,楚惠忍俊不禁了。
而此时连亦琛看向了坐在身边的周怡宝。
其实,怡宝开了药店,不仅可以让怡宝从刘白之痛中缓解出来,还可以让怡宝有事可做,而且,做的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
周怡宝开起了药店,相对于连亦琛来说,连亦琛便不会整日担心怡宝的安危,只要怡宝在京城,他才可以放心那么一丁点。而他呢,安定好了怡宝,还需要顾忌他的家主之位的继承。
大伙儿已经热热闹闹的吃了饭。
吃完饭,几个人坐在一旁闲聊。
小周中药店的第一笔生意来了。
是两个中年人,走进了药店。他们一边闲聊,一边站在了药柜之前。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说:“听说了吗?人大会以后,高层的变动很厉害,李家的二少,恐怕位子要挪出来了。”
“李家管的是军权,这位子一挪,还得了?”
另一个中年男人说道。
先前说话的男人一笑:“谁也保不准,李家这次栽还是不栽。”说着,问着站在药柜之前的周怡宝说,“老板,我家吧,就在这附近,我看你这是家新药店,我家那口子,有点小病,你治不治?”
“这位叔说笑了,不过,最好带病人本人过来,才好对症下药。”周怡宝微笑的说着。她这一笑,可是连亦琛好久不见的微笑,她已经冰凉冷漠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中年男人说:“那成,我下午就领她过来。”
说着,两个中年人离开了药店。
这时,温颜扭头问连亦琛:“李家的事儿,就连这住在这小巷子里的人,都看的通透。”
“李家。”连亦琛顿了顿,压低声音说,“老树盘根,哪有这么容易栽的?”
“你不记得上个世纪,三大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