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近距离围观》第40章


了。宝玉可能真不是贾政的亲生儿子,一定是当年王夫人扔了孩子留了胎盘养长的事情让贾政知道了。
不过几天,贾宝玉脸色发青地躺在床上,出气多进气少了。就在黛玉想着那两个神棍还有多久才能到时,贾宝玉一如原著所说,对贾母说了一些离去之言。而赵姨娘也在一旁兴灾乐祸的说了一些火上浇油的话,被贾母借机一顿臭骂。正当场面闹的不可开交,黛玉拿着染了姜汁的帕子边看戏边演戏时,忽然听见空中隐隐有木鱼声,念了一句“南无解冤解结菩萨!有那人口不利、家宅不安、中邪祟、逢凶险的,找我们医治。”贾母王夫人都听见了,便命人找去。黛玉也吐了口气出来,可算是来了,再不来,黛玉都想着要不要装两天病呢。这也太折腾人了。自从宝玉病了,全家就没一个能消停的了,额,也别说没有,一岁多的巧姐儿不在此列。每当吃不好,睡不好的时候,黛玉这会就特别羡慕她。
两个神棍来了又走,中间连看一眼黛玉都没有。好像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一样。黛玉心中鄙视,装,真能装。本来黛玉还想借机问问林如海夫妇的情况呢。现在是没啥机会问了。也不知道黛玉离开这里的时候,这两人会不会送一送自己。
。。。。。。。。。。。。。。。。。。。。。。。。。。。。。。。。。。。。。。。。。。。。。。。。。。。。。。。。。。。。。。。。。。。。。。。。。。。。。。。
自那后,宝玉一日好似一日的,此间并不多说了。只说众姐妹都在外间听消息,黛玉听到宝玉醒来,解脱似的先念了一声佛,宝钗笑而不言。惜春道:“宝姑娘笑什么?”宝钗刚要说些什么,又想到黛玉之性。便道:“我笑宝兄弟终于是好了起来。不说老太太和太太们,就是我们也能放下心来了。”黛玉想起来,原著中是有这么一段的。但今天,宝钗竟然换发个说词。黛玉想了想,也知道是为什么。站起身,颇有深意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宝钗的身形,看着宝钗的脸一点一点变红后,方笑着掀起帘子出去了。别的不说,宝钗那一扑,让宝玉当场吐水的事情,大家可都记着呢。
宝玉既然好了,这几天她还是回家呆些日子吧。这段时间可真是太累人了。现在是三月份,回家过了清明节,等到四月末的时候再来。记得四月末的芒种节时,有还一出戏呢。不参与一下多可惜呀。
几日后,宝玉渐好。黛玉以清明节祭拜为由向贾母辞行离去。如往年那般,黛玉去了庙里。虔诚地为林如海夫妇祈福,诵经。黛玉的字已经写的很有风骨了。每年都会写上很多的经书,供于佛前。古人常说积阴德,积福报。黛玉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事情为林如海夫妇做些什么。
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黛玉前几年就知道古人很重视这些风俗,入乡随俗的也一直很有兴致的跟着一起过。今年的芒种节,黛玉可是期待了很久了。书上可是说了,宝钗就是在今年的芒种节上污蔑黛玉偷听的。时至今日,就是不知道宝钗是按原著的节奏污蔑黛玉,还是按现在的情势污蔑湘云了。而黛玉要做的就是当众扒下宝钗的脸皮。
第44章 黄雀再后
其实,在黛玉看来,因着那一扑,宝钗跟宝玉已经是分不开的了。若宝钗老老实实不把心思用在歪地方。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贾家是没钱还薛家的。只要抓到机会,在为了面脸不能闹开的情况下,最后贾家必然是拿贾宝玉抵债的。
黛玉每每想到这里,都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白毛女》中那段经典的对话。‘杨白老,来来来,欠债还钱,没钱拿你女儿抵债’。场景换成一副恶霸嘴脸的薛宝钗阴笑地调戏着委委缩缩地小白菜形象的贾宝玉。哈哈哈,不能再想下去了,这场景也太搞笑了。
。。。。。。。。。。。。。。。。。。。。。。。。。。。。。。。。。。。。。。。。。。。。。。。。。。。。。。。。。。。。。。。。。。。。。。。。。。。。。。。。
这日正日,黛玉在自己院中吃过早饭,便急忙忙的出了院门去往贾母上房。忽又想起时间不对。原书中,黛玉并不是跟大伙儿一起进的园子。而薛宝钗也是和众人分开后去过潇湘馆,才一路追着蝴蝶到了滴翠亭。
滴翠亭一如原书中所说,四面俱是游廊曲栏,盖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木刻,亭的一面还有山坡一处,此处正是凤姐初识小红之地。而黛玉也准备在此等候薛宝钗。
因着不知道这回薛宝钗还会不会像原著中那样独自一人去潇湘馆,又想着现在住在潇湘馆的是史湘云。二人的关系不说多和谐吧,反正是比原著中差了很多。黛玉心中也在想着滴翠亭这场戏会不会就这样消失了呀。如果消失了,那多可惜呀。一个让所有人都知道宝钗真面目的机会。一个可以把薛宝钗的脸又一次打胖的机会就都没有了。
黛玉想了想,还是决定进那里设伏。有心算无心,就算是做了无用工也不过是浪费半天的时间罢了,黛玉想了想,她还就时间多。
黛玉回到自己屋里,又等了差不多一柱香的时间。先让紫鹃带着个小丫头去盯着薛宝钗,如果见薛宝钗一个人离开,就上前叫上其他人一起去滴翠亭附近的山坡。然后又让雪雁去找史湘云过来。
不大一会儿,史湘云变跟着雪雁一前一后的进了黛玉的院子。
“林姐姐,林姐姐”还为走到正屋,史湘云便叫了起来。
“芳客踏贱地,欢迎欢迎!”黛玉一脸顽笑的对着匆匆走进来的湘云说道。
“雪雁说姐姐这有好玩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湘云一点也不客气的拿起桌上的茶壶就给自己倒了杯水,边喝着边问着黛玉。
“今儿个天气好,又是节日里的。我想着咱们年华正好,应该多留一些画像,等老的时候,也可以无事时拿出来看看。”黛玉说到这里看了湘云一眼后,又接着说道“我让人去请四妹妹她们了。我发现个好地方,地势高,差不多能看到半个园子的景色呢。在那里看园子景色也好,一会儿我们一起去那里画画玩,岂不美哉。”
“真的吗?太好了,还是林姐姐会玩儿。”湘云听着黛玉的话,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林姐姐说的地方在哪里?是什么地方?”
“在滴翠亭附近,有一段小山坡。我以让人去寻了画笔颜料。也在那里置些桌椅软垫。又摆了些茶点水果,姐妹们边吃边玩边画呢”黛玉也是一副小女儿欣喜的表情和语气。
这三、四十岁的老女人了,披着嫩叶,就装上嫩了。黛玉在心中对自己吐槽道。
话不多说,黛玉二人便领着随身服侍的人一路走进了大观园。
。。。。。。。。。。。。。。。。。。。。。。。。。。。。。。。。。。。。。。。。。。。。。。。。。。。。。。。。。。。。。。。。。。。。。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儿等并大姐儿、香菱与众丫鬟们,都在园里玩耍,独不见黛玉、湘云,迎春四下里看了看说道:“林妹妹和云妹妹怎么不见?两个懒丫头,这会子难道还再睡觉不成?”迎春进园子时,路过湘云的院子,发现里面还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呢。再因着林黛玉经常干睡懒觉这样的事情,所以迎春没看见黛玉、湘云的第一想法就是两人这会又睡懒觉呢。
宝钗想了想对众人道:“你们等着,等我去闹了云丫头来。”宝钗此时也如原著那般去了潇湘馆。
在黛玉与湘云二人里,宝钗还是选择了湘云做为突破对象,必竟想要攻克黛玉这座对她有着敌意的高峰,不是那么简单的。在宝钗心中,湘云也不过是个不知事的千金小姐罢了,又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用些心,让湘云与自己交好,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原著中,宝钗却实是做到了,但那时的湘云却和现在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时的宝钗和黛玉都是宝二奶奶的后选人。而湘云却因着黛玉的关系失去了这一比赛的资格。那时的湘云自然愿意向宝钗靠拢。但现在的湘云,那可是和她一样是宝二奶奶的后选人。是敌对的关系。怎么可能还像原著中那样,事事捧钗贬黛的。
因黛玉湘云二人特意又去寻了宝玉,这也使得应该碰见宝玉而回避的宝钗,直接走进了潇湘馆。
“你们姑娘起身了吗?”宝钗问着守屋子的翠缕。
“宝姑娘好,我们姑娘早就起身了。这会儿不在家呢”翠缕回道。
宝钗听了翠缕的话,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就转身离开了潇湘馆。
一如原著中,于不远处看见了一对大蝴蝶。也不知是她扑蝶还是蝶溜她。小跑慢颠的到了滴翠亭。
且不说宝钗如何独自一人离去。紫鹃看见宝钗走远后,先对跟在身边的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