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拉玛会合》第3章


特环境,”他提醒这位水星人,“早在三个世纪以前就曾发生过这种倩次。如果拉玛’已经死去或已无人居住——迄今为止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它是如此——诺顿就能以一名考古学家的身份对一种已经灭绝了的文化遗迹进行发掘。”罗伯特爵土说,“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不祥的可能性,即“拉玛”继续在活动,并有人居住。如果是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文化的相遇——两者技术水准有极大的差异。这就好象是过去西班牙殖民者和印加入,美国探险家与日本人,欧洲人与非洲人相遇,他们之间差别很大。其结果总是灾难性的。”
“如果我们离开“拉玛”的话,他们也许不会碰我们。”
“你说什么?——他们历尽亿万英里的旅程,度过了成千年的光阴,难道就此罢手?”
争论已达燃点,现在无须斯博组织,会议就可以自持地进行下去。于是,他就安然坐在他的椅子上,很少发言,等着最后出现一致的意见。
正如他预料的那样,大家都同意,既然诺顿已经打开了第一道门,那未就不妨一直于下去。
第七章是古墓吗?
诺顿队长只录一卷磁带,然后复制口下,加以简短的问候亲昵之词,就可以把差不多一模一样的录象带分别送到火星和地球上去。
他以这两个家庭彼此关系,很融洽,每逢生日和年节还相互致意。她们大概永远也不会见面。默娜在火星上出生,因而受不了地球上的强大重力,而卡罗琳在地球上甚至对最长不超过25分钟的旅行也难以忍受。
“对不起,这次通讯又晚了一天。”在泛泛的开场白之后诺顿接着说:“我们差不多花了两天时间才走完过渡舱系统。如果我们能早一点知道可以照什么方式来千,也许只要几个小时就够了。但是我们不能轻易冒险,我们对前方首先用望远镜头摄影,对所有的过渡舱都逐一地检查十多遍,以确保这些通道不会在我们走过以后突然关闭。
“每个过渡舱是一个简单的旋转式圆柱体,一侧开有一个很串的人口,人就:从这个狭窄人口进去,然奇*书*电&子^书后使圆柱体旋转一百八十度,狭窄人口就会正好转财另一个过渡舱门口,一跨步就可以走出来——噢,在目前情况下应该说漂浮出来。
“拉玛人”干活真地道。一共有三个圆柱形的过渡舱,一个挨一个·正好位于“拉玛”外壳里边、‘碉堡’下边。
‘这不过是刚刚开始,最后一个过渡舱通向一条笔直的走廊,几乎有半公里长,它十分干净整齐,每隔几米远就有一个小舷窗,它们很可能被用来装置灯光。不过,现在一切都是漆黑一团。走廓里还有两个平行槽,大约一厘米宽,它们开在墙上,从这头通到那一头。我们猜想一定有某种运输工具穿行其中,以便来回拖拉器材设备。
“我们从地震测深数据中知道,这正好就是“拉玛”外壳的大致厚度。所以很明显,我们几乎已穿过了外壳。在走廊的尽头,我们发现了另一组圆柱形过渡舱中的一个,对此,我们并不感到奇怪。
“一个,又一个,还有一个,看来这些拉玛人于任何事情都喜欢三个一组。我们现在已到了最后一个过渡舱里。地球上的批准通知来了以后,我们“好啦,明天我们就会知道了。”
诺顿把录音机开关拨到暂停的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他从来没有向家属这样详细地谈论过自己的工作,但是目前他处于一个非常时期,说不定这是他向亲人送出的最目一个录象带。
第八章管状世界
至少有5分钟时间,没有人使用无线电进行通话。这些训练有素的探险队员们在完成了全部检查工作以后,甚至连口头报告都没有做。玛瑟仅仅向队长打了个“一切顺利”的手势,朝走廊的方向挥了挥手。好象大家都意识到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不应让无谓的谈话破坏气氛。诺顿用手指轻轻饺亮了手电简,打开了身上的推进器开关,然后就慢慢地走向走廊漂移过去,他的身后拖着一根长长的安全带。几秒钟以后,他就进到里边去了。
队长的面前漆黑一团。他的手电光有去无回,一点也没有反射回来。他对此曾有预料,所有的计算都表明那一头的墙壁远在数十公里以外,现在,当地僵僵地向那个漆黑一团的世界漂俘过去时,他突然感到有必要再验证一下他的安全带是否牢靠,这种要求表现得比他过去曾经感受过的更为强烈,他曾经镇定自若地面对以光年来计算的太空世界,为什么现在对空荡荡的几立方公里的小小空间竟会感到如此心慌意乱呢?
他好象正在一个小火山口中央上方漂浮,这个小火山口又位于一个大滑多的火山口里。大火山口两旁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台阶和斜坡——全都象几何图形那样精密严整,很明显是人工制造的——它们一直向上延伸开去,直到手电光达不到的远方。在大约一百米开外的地方,诺顿看到另外两个过渡舱系统的进出口,它们与这里的过渡舱完全相同。
这就是他所看到的一切,这些景象没有什么独特奥妙的地方,实际上它很象一个已被遗弃的矿场。诺顿隐隐约约地感到有一点失望。
队长向焦虑地等待着伙伴们说:“我要发射照明弹了——定时两分钟,开始!”
他用尽全身力气把那颗小小的圆柱形照明弹往上——也就是往外——笔直地抛出去,与此同时,诺顿开始计算秒数。还不到15秒钟,照明弹就看不见了,当数到一百时,他遮住了眼睛并把照相机瞄准好。诺顿估计时间很准,又过了两秒钟,黑洞洞的世界在轰然一声中突然光亮夺目。
一闪中,诺顿看到了整个世界的天象,他竭尽全力要把它深深地铭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在他四周,台阶斜坡往上升起,直通到上面的厚实墙壁,这个墙壁就是天空的边缘。不——这种印象是错吴的,他必须把地球上的空间直觉抛掉,而在自己头脑里重新建立起一个坐标框架来。
周围的管状世界有明有暗,斑斑驳驳,它们也许就是森林、田野、冰封的湖泊和城镇。由于距离较远,而且亮光正逐渐暗淡,诺顿不可能将它们加以辨认。那些狭长的线条可能是公路、运河或精心规划的江河,它们组成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几何网络。沿圆柱体侧面方向望出去,在视力能达到的最远方是一条深黑的环带;它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圆形,沿这个世界围绕一周。诺顿突然想这了关于世界海的神话。古代人认为,这片巨海曾将整个世界团团围拢了起来。他现在看到的可能是一个更为离奇的海——不是圆形海,而是圆柱海。在星际长夜使它冰封以前,它有波浪、潮汐与洋流吗?有鱼类吗?
照明弹的亮光逐渐变弱,终于熄灭了。饱人眼福的时刻过去了。然而,诺顿明白,只要他活在世上,刚才看到的这些情景就会在他脑中长明不灭。
第九章太空城市
“我们沿圆柱体轴线已向下发射了五颗长延迟照明弹,因而对整个环境作了详尽的摄影。根据其主要的地形地貌,我们绘制了地图。由于我们能叫得上名目的东西不多,我们为它们取了临时性的代称。
整个内部空间有50公里长,16公里宽,两头均呈碗状,并有相当复杂的几何构造。我们把自己站的地方叫北半球,现在我们正在这里的轴线附近建立第一个基地。
“中央平原上最醒目的特征是,在圆柱面的半腰让有一条宽为10公里的深黑色带子环绕着它。这条带子看来象条冰带,因我们把它命名为圆柱海。它正中有一个很大的椭圆岛,大约10公里长,3公里宽,岛上布满了高大的建筑物,它的形状使我们想起了曼哈顿旧区,所以我们称它为纽约城。
不过,我们觉得它实际上不是一座城市,倒更象一座巨型的工厂或化工厂。
“但是,这里有城市——起码是些市镇——至少有六个。如果它们供人类居住的语,每座市镇可容纳约5万人,我们把这些市镇叫做罗马,北京,巴黎,莫斯科,伦敦和东京。它们彼此之间有公路和某种类似铁路系统的东西相连。
“在这个冰封世界的遗骸里,一定有丰富的资料,可供今后许多世纪科学研究之用,需待考察的面积有四千平方公里,而可供考察的时间只有几个星期。我不知道最终能否答从我们进入“拉玛”以来一直困扰着我的两个不解之谜:他们是些什么人?这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录音到此结束了。“拉玛委员会”的成员们要松了一口气,然后,他们开始研究摊开在面前的地图和照片。
“佩雷拉博士,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