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这种界面会将来自低频侧的辐射反射回去,于是她就想了〃能量镜面〃那么一个命名。
叶文洁开始仔细研究这一层层悬浮在太阳电浆海洋中的飘忽不定的薄膜,她发现,这种只能在恒星内部的高能海洋中出现的东西,有许多奇妙的性质。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增益反射〃特性,而这与太阳电磁辐射之谜似乎有关。
但这种特性过分离奇,难以证实,叶文洁自己都难以置信,更有可能是令人目眩的复杂计算中产生的一些误导所致。
现在,叶文洁初步证实了自己关于太阳能量镜面增益反射的猜想:能量镜面并非简单地反射低频侧的电磁辐射,而是将它放大了!以前观测到的那些在狭窄频段的神秘突变,其实是来自宇宙间的辐射被放大后的结果,所以在太阳表面观察不到任何相应的扰动。
很可能,这一次,太阳收到木星的电磁辐射后又发射出来,只是强度增加了近亿倍!地球以十六分四十二秒的时间差分别收到了放大前后的这两次辐射。
太阳是一个电波放大器!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太阳每时每刻都在接收来自太空的电磁辐射,包括地球溢出的无线电波,为什么它只放大其中的一部分呢?原因很明显:除了能量镜面对反射频率的选择外,主要是太阳对流层的屏蔽作用。表面沸腾不息的对流层位于辐射层之上,是太阳最外一层液态层。来自太空的电波首先要穿透对流层才能到达辐射层的能量镜面,进而被放大后反射出去。这就需要射入的电波在功率上超过一个阈值,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无线电发射都远低于这个阈值,但木星的电磁辐射超过了——
红岸的最大发射功率也超过了这个阈值!
日凌干扰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但另一个激动人心的可能性出现了:人类可以将太阳作为一个超级天线,通过它向宇宙中发射电波,这种电波是以恒星级的能量发出的,它的功率比地球上能够使用的全部发射功率还要大上亿倍。
地球文明有可能进行II型文明能级的发射!
下一步,需要将那两次木星电磁辐射的波形与红岸受到的日凌干扰的波形相对照,如果吻合,这个猜想就得到了迸一步的证实。
叶文洁向领导提出要求,要与哈里?比德森联系,取得那两次木星电磁辐射的波形记录。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渠道不好找,还有众多部门的一道道手续要办,弄岔一点就有里通外国的嫌疑,叶文洁只好等待。
但还有一个更直接的证实方法:红岸发射系统以超过那个阈值的功率直接向太阳发射电波。
叶文洁找到了领导,提出了这个要求,但没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那太玄乎了,肯定遭到否决,她只是说这是一次对太阳研究进行的试验'奇·书·网…整。理"提。供',将红岸发射系统作为对太阳的探测雷达,通过接收回波来分析反映太阳电磁辐射的一些信息。雷志成和杨卫宁都有很深的技术背景,想骗他们不容易,但叶文洁说出的这项试验,在西方太阳研究中确实有过先例,事实上,这比正在进行中的对类地行星的雷达探测在技术上还简单些。
〃叶文洁呀,你越来越出格了,你的课题,在理论上摘摘就行了,有必要弄这么大动作吗?〃雷志成摇摇头说。
〃政委,可能有重大发现。实验是必须的,只这一次,行吗?〃叶文洁苦苦央求道。
杨卫宁说:〃雷政委,要不就做一次?操作上好像没什么太大困难,回波在发射后传回
要……〃
〃十几分钟吧。〃雷志成说。
〃这样红岸系统正好有时间转换到接收状态。〃
雷志成再次摇头,〃我知道在技术上和工作量上都没什么,但你……唉,杨总啊,你头脑中缺的就是这根弦啊——向红太阳发射超强烈的电波,你想过这种实验的政治含义吗?〃
杨卫宁和叶文洁一时瞠目结舌,他们并不是感到这理由荒唐,相反,是为自己没有想到而后怕。那个年代,对一切事物的政治图解已达了极其荒唐的程度,叶文洁上交的研究报告,雷志成必须进行仔细审阅,对有关太阳的技术用词反复斟酌修改,像〃太阳黑子〃这类词汇都不能出现。向太阳发射超强电波的实验当然可以做出一千个正面解释,但只要有一个反面解释,就可能有人面临灭顶之灾。雷志成拒绝实验的这个理由,确实是不可能被推翻的,
叶文洁没有放弃,其实只要冒不大的险,做成这事很容易。红岸发射系统的发射器是超高功率的设备,全部使用〃文革〃期间生产的国产元件,由于质量不过关,故障率很高,不得不在每十五次发射后就全面检修一次,每次检修完成后都要例行试运行,参加这种发射的人很少,目标和其他发射参数也是比较随意的。
在一次值班中,叶文洁被分配进行例行的检修后的测试,由于试发射省去了很多操作,在场的除叶文洁外只有五个人,其中三个是对设备原理知之甚少的操作员,另外的一名技术员和一名工程师已在持续了两天的检修中疲惫不堪,心不在焉。叶文洁首先将发射功率设置到刚刚超过太阳增益反射理论上的阈值(这已是红岸发射系统的最大功率了),频率设定在最可能被能量镜面放大的频率上,借测试天线机械性能为名,将它对准已斜挂在西天的太阳,发射的内容仍同每次正规发射一样。
这是1971年秋天一个晴朗的下午,事后叶文洁多次回忆那一时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焦急,盼发射快些完成,一方面是怕在场的同事发现,虽然她想好了推托的理由,但以损耗元件的最大功率进行发射实验毕竟是不正常的;同时,红岸发射系统的定位设备不是设计用于瞄准太阳的,叶文洁用手就能感到光学系统在发烫,如果烧坏麻烦就大了。太阳在西天缓缓下落,叶文洁不得不手动跟踪,这时,红岸天线像一棵巨大的向日葵,面对着下落中的太阳缓缓转动。当发射完成的红灯亮起时,她浑身已被汗水浸透了。扭头一看,三名操作员正在控制台上按手册依次关闭设备,那名工程师在控制室的一角喝水,技术员则靠在长椅子上睡着了。不管后来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如何描述,当时的真实情景就是这样平淡无奇。
发射一完成,叶文洁就冲出控制室,跑进杨卫宁的办公室,喘着气说:〃快,让基地电台在12000 兆赫上接收!〃
〃收什么?〃杨总工程师惊奇地看着头发被汗水粘到脸上的叶文洁,与灵敏度极高的红岸接收系统相比,基地用于与外界联系的常规军用电台只是个玩具。
〃也许能收到一些东西,红岸系统没有时间转换到接收状态了!〃叶文洁说。正常情况下,
红岸接收系统的预热和切换只需十多分钟,而现在接收系统也在检修中,很多模块拆卸后还未组装,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运行。
杨卫宁看了叶文洁几秒钟,拿起了电话,吩咐机要通讯室按叶文洁说的去做。〃那个电台的精度,大概只能收到月球上外星人的信号。〃
〃信号来自太阳。〃叶文洁说。窗外,太阳的边缘已接近天边的山顶,血红血红的。
〃你用红岸系统向太阳发信号了?〃杨卫宁紧张地问。
叶文洁点点头。
〃这事不要对别人说,下不为例,绝对的下不为例!〃杨卫宁警觉地回头看看门口说。
叶文洁又点点头。
〃这有什么意义吗,回波一定是极弱的,远远超出了常规电台的接收能力。〃
〃不,如果我的猜想是工常的,将收到极强的回波,强得……难以想象,只要发射功率超过一个阈值,太阳……就能成亿倍地放大电波!〃
杨卫宁又奇怪地看着叶文洁,后者沉默了。
两人静静地等着,杨卫宁能够清晰地听到叶文洁的呼吸和心跳,对她刚才的话他没太在意,只是埋藏了多少年的感情又涌上心头,但他只能控制着自己,等待着。二十分钟后,杨卫宁拿起电话,要通了通讯室,简单地问了两句。
〃什么都没收到。。杨卫宁放下电话说。
叶文洁长出了一口气,好半天才点点头。
〃那个美国天文学家回信了。〃杨卫宁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递给叶文洁,上面盖满了海关的印章。叶文洁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先是大概扫了一眼哈里?比德森的信,信上说他没有想到中国也有研究行星电磁学的同行,希望多多联系和合作。他寄来的是两叠纸,上面完整地记录了来自木星两次电磁辐射的波形,波形显然是从长条信号记录纸上复印下来的,要对起来看,而这个时候的中国人,还大多没有见过复印机。叶文洁将几十张复印纸在地板上排?
小说推荐
- 三体X
- 三 体XIsaiah目录楔子3上部5下部58尾声107后记116尾声之后119补记135楔子另一个星系,另一个时间。依然是群星璀璨,依然是星汉浩瀚,依然是数不胜数的生命体系错落在被黑暗太空分开的一个个星系中。它们依然在这个星系的各个角落里萌动着,挣扎着,隐藏着,杀戮着…这个偏远的星系如同宇宙中其他地
- 最新章:第38章
- 三体3
- 总耗时864000秒。鄙人认为,要奠实中国科幻这块“基石,网络的传播不可小视,身处中国科幻发展阶段的我们可不要只顾着曲线围住的面积,而忽视了曲线上升的速率啊。正如某位网友所说:现在的书纸是越来越考究,而错误却越来越多。大刘的笔力还不够。特别对于我来说,一边ocr一边看,看得是相当的仔细。书中省略号很
- 三体全集
- 刘慈欣 三体《三体》终于能与科幻朋友们见面了,用连载的方式事先谁都没有想到,也是无奈之举。之前就题材问题与编辑们仔细商讨过,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今年是文革三十周年这事儿,单行本一时出不了,也只能这样了 这是一个暂名为《地球往事》的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
- 最新章:第292章
- 异体-三无男生
- 异体 作者:风上忍 说实话,第一次写书,我自己也很郁闷,看别人的书很轻松,自己写就好累,我打字太慢了,还用智能ABC打字呢 有人问我,你这主角无长相无身高无学习成绩,纯粹一个“三无”产品,怎么可能会吸引女孩子,何况还是美女 我无话可说了,其实最能吸引女生的应该是主角身上的那种神秘气息吧(注意,不是气
- 最新章:三无男生-第527章
- 三体1·地球往事
- 简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
- 最新章:第62章
- 三体2·黑暗森林
- 简介: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觇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三体人自身虽然无
- 最新章:第108章
- 三体3·死神永生
- 三体III:死神永生 刘慈欣 简介 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 最新章:第121章
- 三体2--黑暗森林
- 作者:刘慈欣序章褐蚁已经忘记这里曾是它的家园。这段时光对于暮色中的大地和刚刚出现的星星来说短得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它来说却是漫长的。在那个已被忘却的日子里,它的世界颠覆了。泥土飞走,出现了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然后泥土又轰隆隆地飞回来,峡谷消失了,在原来峡谷的尽头出现了一座黑色的孤峰。其实,在这片广阔
- 最新章:-黑暗森林-第107章
- 三体III:死神永生
- 作者:刘慈欣写在“基石”之前姚海军“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
- 最新章: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