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第5章


老者问道:“我行商有二十多年了,到过的国家有十几个,见过无数的人,也可算颇有些经历的了,虽说如此,有时却也不免失算碰壁,觉得商海中风浪重重,傅兄虽然年轻,却听说行商经验极丰富,居然能使四海兄折服,故想请傅兄透露些秘诀,使大伙儿今后少些磨难。”
那老者话似请教,实为刁难,神情更是倨傲,赵四海眉头微皱,心下不满,却又无法开口,不过他着实也想听一听傅破怎样回答。
傅破不慌不忙道:“经商之道,学问浩如烟海,一时无从说起,还请老先生说得具体些。”
老者心下大怒,没想到傅破竟这般不客气,面上却不露声色,道:“比如有时千里迢迢将货物带到域外,好不容易找到了买主,那买主明明需要我的货物,甚至都说好了,到最后却泡汤,有时自己的货明明比别家的好,买主却偏偏要别家的货,令人甚是恼火,不知傅兄可曾碰到过此类情况。”
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你傅破有无此类经历,若无,则资历太浅,无需多谈,二是若有此经历,有何良策。
周围诸人都有此类体会,但觉得这种事情乃属于正常情况,买卖自然有成有不成,次次一帆风顺才叫奇怪,怎可当作问题去考别人。
傅破笑笑,问老者:“老先生以为生意当以何为本?”
老者道:“当然是以货为本。”
傅破摇头道:“错了,当以人为本,买主最先接触到的是你的人,而非你的货,若你以为自己的货好而态度倨傲,礼数不周,买主首先就坏了心情,所以有时货都不屑一看,就算看了,也会因成见在心将好货看成中货,中货看成次货,所以会常常舍你而求诸他人。故在卖货之前需先卖‘人’,买主接受了你的人,对你的印象好,甚至结成朋友,则即使货物不怎么样也能出手,还会有下一单的生意呢。老先生若经常出货不易,恐怕该返求诸己了。”
这番话一出,众人尽皆讶然,都觉得傅破之言大有道理,那老者虽感傅破语含讽刺,但也着实想不到傅破能说出这一番很有见地的话来,默默思索傅破的言论,未反唇相讥。
傅破接着道:“诸位这样从中原到域外来来回回,着实辛苦,尽管各处货物差价很大,能赚些银两,但其实不往返奔波,也未必就赚不到大钱,成不了巨富。”
老者道:“愿闻其详。”此时语中已带有诚意。
傅破道:“我辈行商,利润来源无非两项,一是本地所无或稀少之货物,可售以高价,诸位往来域外中原,所求的便是此种利润。”
众人听得十分专心,点头称是。
傅破道:“还有一种利润,来自同类货品的差价,这类差价一般不会天生就有,却可以人为制造。就比如做衣服,现在都是由小裁缝一件一件做,速度慢,成本大家都一样,但你若投大批资金,召数百能手分成数批,你定型我裁剪他缝制,每批只做一道工序,分工协作,则数度必然骤增,而因大批进原料,又可压低价格,若能把从制布到染色都一手包下,那最后市场上单个作业的人必无法与你竞争,只得投入你的帐下,使你实力更增,此外你还可请些巧匠专门设计提高速度减少人工的巧械,再请些聪慧少女设计美丽的服饰,如此不出数年,在衣服这一行中便无人能与你相争了,以此类推,制陶,雕刻,制铁等都可这样进行。”
诸人听得目瞪口呆,傅破所说的其实就是工厂,这是近代才有之物,当时自然闻所未闻,至此,众人对傅破心服口服,傅破再随口说了些由工厂和连锁店而形成的垄断,随而控制价格,以及初级的银行即钱庄的概念,直让众人如痴如醉,将傅破奉若天人。
老者叹道:“傅公子真是天纵之材,且不吝将这些宝贵至极的话语以教我们,今日此屋中之人,明日必各富甲一方,傅公子大恩,老朽在此先谢过了,刚才不敬之处,请傅公子海涵。”
傅破忙谦虚了几句,然后起身告辞,回房睡觉。
………………………………………………
第四章圣女
接下来的两天,傅破和赵四海一起,游览整个燕凉城,当然在傅破旁边的决不只是赵四海一个人,自那晚以后,傅破顿时成了住在燕翔客栈的客商中的中心人物,每个人都想挤到傅破的身边,和傅破探讨行商的窍要。但傅破却不象那晚般的高谈阔论,而是有所收敛,毕竟他所说的知识不应为这时代所有。不过即便如此,傅破偶尔的只言片语和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还是令众人感到无比的新奇。
傅破漫步在燕凉城内,他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看周围的景物上,来往的行人,古朴的建筑,高耸的城墙,还有那湛蓝的天空和厚实的大地,一切都是那么实在,傅破有时甚至会禁不住用手抚摸身边的景物,这所有的东西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在傅破的梦境中反复出现,如今已成现实。
仅仅在三天之前,眼前的一切还只是一片沙土,城外片片胡杨林也只剩下干枯的树干,这燕凉城的繁华早被历史的风雨无情地从大地上抹去,这块绿洲上的四城:燕凉、卞玉、秦风、楼兰,除了楼兰城的残砖断瓦还为人们所知外,其余的连史书上都不曾留下踪影,更勿论人们的记忆了。
傅破身上的衣服已不是那火红的沙漠服,他从头到脚都换了当时的中原装束,更显得英气勃勃,潇洒出众。很多人对他那质地奇怪且带拉链的沙漠服及沙漠专用鞋非常感兴趣,愿出高价收购,若傅破愿意再编个‘阿波罗’式的神话,并以他目前的声望,绝对可卖出不下于打火机的高价,但傅破考虑到自己已有六七十斤的金银,再来几十斤实在吃不消,就婉谢了。
此刻已是第三天的黄昏,众人坐在天香阁的二楼,十几人围着一个极大的圆台面,桌上摆满了天香阁最好的酒菜。
傅破坐在靠窗的坐位,视野十分开阔,他望着楼下的那条六七米宽的小河,道:“这条河该是人工开凿的吧,想必当初费了不少的人工。”
对面的老者,就是那晚考傅破之人道:“想当初楼兰诸城最繁盛时,凿区区一条小渠又算得了什么。”
几天的接触下来,傅破知道他名叫申成济,几十年来走南闯北,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听他这样说傅破不禁奇道:“以燕凉现在的情况,居然还不是最盛之时吗?”
申成济笑而摇头道:“傅公子第一次来楼兰,故有所不知,现在是五月底,是一年中楼兰最好的时光,再过两qi書網…奇书三个月,天河便会开始断流,水量骤减,来往的客商就少了,另改道鄯善城,百多年前天河水一年四季不断,客商便也一年四季不减,城里住不下这许多人,城外都是一片一片的帐篷,现在是不行了,天河水一年年少下去,外面的胡杨正在一点点枯死,绿洲正在缩小,客商也随之年年递减,而相传能救楼兰于危难之中的圣人却迟迟不肯出现。”
傅破奇道:“哦,什么圣人,在楼兰城不是还有个圣女吗?”
一提到圣女,傅破发现周围大多数人的表情都有些异样,不禁暗暗奇怪。
申成济道:“那圣女和传说中的圣人确实有些关系,此事很是神秘,说来话长,四海兄讲故事的本事好,还是由四海兄来向傅公子说吧。”
赵四海笑道:“其实此事这里人人都知道,确是十分的引人入胜。传说楼兰的王族世代传下一件神奇的宝物,但代代无人能参详出宝物的奥秘,相传若有人能参出其奥秘,此人便是上天派到楼兰的圣人,能带领楼兰全族走出困境。在楼兰城中有一座圣殿,每隔十年都会在这片绿洲上选出最聪慧的年青人进密室,带足干粮呆十天,但是……”说到这里赵四海的声音低沉下去,神情竟有些诡异,四周诸人摒息宁声,表情和赵四情一般无异。
赵四海继续道:“但是每次到第十一天清晨,人们打开圣殿的大门,都会发现、发现,”赵四海的声音微颤了一下,“发现圣殿中空无一人,只有桌上的宝物。”
傅破被赵四海说得寒毛直竖,‘隘了一声,因为他知道赵四海不会骗他。赵四海点头道:“数百年来,每次的情况都是这样的,无一例外,近些年来,楼兰城四周的环境日益恶化,且周边各势力均对楼兰这块土地虎视眈眈,全族更是盼望传说中的圣人能早日出现,三年前又逢十年一次的圣典,当时,全族一致推选出了一位年仅十五的少女去参详宝物,那少女是楼兰城中的一位高僧收养的弃儿,两岁能言,三岁成诵,自幼异象不断,连那高僧圆寂前也对别人说,此女未来不可限量。”
傅破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