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美梦我在郑国的日子》第61章


试一试此箭射出的威力,竟不躲闪,而只是用枪柄欲将竹箭挑开,待箭疾飞而来之时候,在永通眼前的并非一枝箭,而是出现三枝箭。其实箭的本尊只有一枝,另两枝为箭的残影,但残影与本尊无异,竟让永通一时无法判断。竹箭速度及快,未容永通有片刻考虑,已经贴近永通的左胸了。仓促之下,永通已经无法闪躲,本欲用枪挡隔,因为这突发之怪状,手慢一慢,亦来不及挥枪了,惟有等死。桓法嗣深知秦浣发箭之妙,手中长剑出鞘,借法嗣的指弹内力,长剑竟有伴有残影的竹箭撞开。法嗣探爪,使用一招隔空取物,将长剑用内力吸回,准准插入箭鞘内,并朝着永通大声道:“张将军,假箭无声,全凭双耳判断。”永通叫声:“谢军师提点。”说完,又准备接秦浣发出的第二箭。秦浣见法嗣识破自己发箭的奥妙所在,改变另一种发箭方式,从箭壶中抽出三枝箭来。但有两枝箭并于一处,远处看来绝不会看出是两枝箭,只会死死认定只有一枝箭而已。那么加上故意让对方看出的另一枝箭,一起搭弓射出。永通过此时亦知道以不变应万变,竟将眼睛闭上,完全凭耳朵来感觉。刚才那一刹那,秦浣让他看到的是两枝竹箭的假象,他根本没有去相信假象,而是凭声音来判断。秦浣冷笑一声,趁永通闭眼之时,又从箭壶中抽出三枝箭来,且三枝箭上均系有一对铃铛,瞄准永通身体,将此三枝竹箭甩出,借秦浣的腕力,竹箭亦刺向永通身体。三对铃铛碰撞,发出脆耳之声,影响到永通的听力判断。永通仍闭双目,手中枪挥起,竟将六枝来箭同时撞开。秦浣大惊失色道:“怎么会这样?”永通笑道:“秦将军,果然好箭法,只可惜小看了在下。在下虽未用眼,也听到铃铛的干扰之声。但心静之下,用心之耳目来听来看,箭出之声,疾走之道,箭矢之量,早已在在下心中。”话音刚落,永通又挥枪猛向秦浣刺去。秦浣的招数全部用尽,内力还未完全恢复,无法拦挡永通攻击,见永通枪尖已逼近自己前心,开始等待死亡。让人想不到的是,又多出一柄长剑弹开了永通的枪刃。秦浣再次被救下。杀一个书生军的将领如此困难,世充大军看来又有一番苦战了。
第九十章 吴郡城下的鏖战
张永通长枪二度欲贯穿秦浣身体之时,一柄铁剑将枪尖重重撞开。幸永通颇有些内力修为,不致被对方内力震倒。对方将永通震退,然后向呆于一旁的秦浣道:“先生,请于一边休息。待在下来领教一下这个隋狗的武功。”秦浣急忙退后于阵中。与此同时,吴郡城门大开,又冲出一彪军马来。冲在最面的一名士卒扛着一面大旗。旗上书曰:“昆山书院第一剑林昆宝”这队人马约有千余,均齐齐列于林昆宝身后。世充刚才在阵中看得清楚。林昆宝从城上跳下,挥剑挡过永通杀招。永通深入局中,未能注意到这一切,但却让王世充这局外之人看的明白。“剑法惊奇,速度及快!朱燮手下竟有如此高手?”世充不断发出惊叹。林昆宝亦望着永通道:“隋狗,你杀了在下的书院后辈,又两次险伤害在下恩师性命。在下今日就让你立陨当场。”话音刚落,侧身将剑荡向永通身体。永通竟跟不上林昆宝的速度,勉强抬枪将对方剑锋挡住,只感握枪手腕被震得酥麻不已。林昆宝又是一剑急速砍来,被永通长枪再挡一记。虽然再次从林昆宝重剑下逃脱,但永通整个人被强大的撞击力震开,险些跌倒。法嗣在阵中已看出林昆宝剑法的精妙。林昆宝内力自然不必说,较秦浣要高上好几筹,但硬拼内力绝对在永通之下。此人擅长控制力道,将巧劲用得恰到好处,只用四两之力能撞退千斤神力。永通亦学聪明了,对于这样的窘境,在还未找到解决办法之际,惟有躲闪。林昆宝连斫十余剑,均让永通闪过,但避之极其狼狈。法嗣亦在一旁提醒道;“张将军,对方之剑应该没有剑气吧!”法嗣这一声提醒,陡然让永通了解到对方为什么连出十余记重剑仍无内力耗费之理,反而发剑之速变得更快。只是因为林昆宝根本没有用内力,只是借巧劲而剑击效果提升。知道了对方出招特点后,永通终于开始主动攻击了。奇怪地是,永通竟完全模仿林昆宝的出招方式,在林昆宝还未出招之前,长枪已经侧刺向林昆宝左胸。林昆宝此时变为被动,勉强挥剑挡过永通的重击,被永通的重击之力震得飞退。林昆宝眼见自己将被震得跌倒,将剑猛插入地下,才将身体定住,不致摔倒,同时双目紧盯着永通。永通趁林昆宝将剑从地底拔出之机,再次挑出一个能发挥巧劲的攻击角度,长枪又猛刺向林昆宝身体。林昆宝是用巧劲的行家,见这种不利于自己防护的攻击角度与力道,飞身躲开,挥手荡剑,重重磕于永通长枪的钢柄之上。永通一时被强大之力撞击,长枪竟从手中脱出。林昆宝又岂会放过这样的好时机,铁剑又朝永通颈项猛荡而去。永通迅疾躲闪,肩胛被铁剑之锋轻盈触过,立时被削去一块皮肉。永通剧痛之下,向后连退数步。桓法嗣耐不住性子了,从阵中飞身而出,手中长剑脱手,急旋向林昆宝身体。林昆宝见永通退下,军师亲自上阵,知道要用全力迎击了。将内力贯注于长剑之上,然后持剑,飞身急向后飞退。待法嗣急旋而出手的长剑开始减速之时,被林昆宝瞅准的最佳发力角度,猛荡剑磕至法嗣剑刃之上。法嗣之剑被强力弹回,飞速回转,向法嗣身体急撞而来。法嗣内力远胜林昆宝,扬掌爆出强大气劲将飞剑定于半空,然后急将劲收回,剑急待落地。法嗣轻出一脚。长剑落于法嗣脚背,又被弹向高空,法嗣出手将剑牢牢握于手中。林昆宝也于此时逼近法嗣这里。法嗣探掌,掌中冲出一股强劲之力冲向被林昆宝猛力荡出的铁剑。铁剑剑身被法嗣内力震断。林昆宝从未见过如此深厚的内力,竟被怔住。法嗣趁此时机,长剑刺向林昆宝小腹。朱燮在城上看的清楚,一摆羽扇,从羽扇中飞出三枚钢针。法嗣听到针于空中急弛之声,判定三针攻击方向——一枚射向咽喉,一枚射向眉心,最后一枚射向胸口。法嗣借两指弹力,将剑弹至林昆宝身体,然后急速飞身,避开此三种角度的飞针。林昆宝本能挥半截断剑挡飞来之剑,虽碰及法嗣剑身,但却难以改变法嗣长剑的攻击轨道,立时穿胸而死。朱燮气愤之下,又于城上向城下的法嗣连发九针,均被法嗣用掌中之气弹开。秦浣亦同时于阵中向法嗣再次射出三枝竹箭。法嗣刚才已经熟悉的秦浣射箭功夫,轻盈躲开,待箭从身体旁错过之时,探掌擒住其中一枝竹箭,反手甩出,准准刺向秦浣身体。秦浣来不及躲闪、挡隔,被竹箭穿透左胸而亡。
书生军见阵前两名将领被杀,居然没有乱起来,而是自觉布阵。两路军马同时于阵中游动,密切配合之下,组成一个大阵。永通因为伤重,被世充命令回了营寨。就由法嗣带兵冲杀入阵。朱燮在城上狠狠道;“就看你桓法嗣如何破这双蛟困狮阵。此阵一定要让你们这帮隋狗命丧阵中,以告慰阵亡的这些兄弟们。”
法嗣知道朱燮昆山书生军的厉害,让世充及诸将官退后,自己将五万隋军中的第一支千人队带入阵中,其余大军仍附于世充身边听候调遣。没想到阵中中部为空,外围四方士卒向中间压挤而来,将法嗣千人队围于核心。加之书生军攻击极强,一起出击,千人队竟伤亡殆尽。法嗣飞身急踏书生军士卒头顶而走,勉强从阵中逃出。一千隋兵无一幸免,仅以半个时辰就遭到全歼。
书生军似乎斗志很激昂,但却小心谨慎,不敢擅自前进到那四万九千隋兵阵中。而法嗣经过刚才带千人队去探阵,亦知晓这双蛟困狮阵的弱点。此阵中枢较空,攻击力全在外围,且以外围之攻击向内挤压。一旦将重兵放于核心之内,不但中枢会向外撑开,且任双蛟再凶狠也绝对不能缠住体积变大数十倍的猛兽,反因力竭而为猛兽所噬。想到这里,法嗣向世充建议道;“此战要改变计划了。因为张将军受重伤,剩下郭将军、段将军一时难以与书生军硬拼。让在下由军师转为先锋,让张大人立升军师主位与王大人并肩指挥。在下再带两万士卒前往破阵。”世充道:“难得桓先生如此深明大义,王某感激不尽。只是,先生破阵一定要千万小心。”法嗣道;“朱燮趁在下破阵之时,可能会向在下射钢针。希望大人一旦发现朱燮挥摆羽扇之时,以弓弩射之,保在下破阵万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