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唐僧战战兢兢,将人参果吃下肚去,果然也是波澜不惊,如同吃平常山果一般。
孙悟空再也忍耐不住,拿出金箍棒,喝道:“当年老孙我大闹天宫时,什么神仙没有见过,哪曾听到过万寿山五庄观之名?尔等上下勾结,虚言欺诈,又拿个什么果子唬人,以为我们没见识么?今日老孙我定要拆了你们的观宇,揭穿你们的画皮,看看这葫芦之中,卖的甚么药?”说罢,擎起金箍棒要打,只见玄松道人举起龙头杖,轻轻压在孙悟空金箍棒上,仍然微笑道:“孙行者,勿要动怒,且听吾言。贫道这果子,确实是仙家奇珍。你二人吃下,并非无效。只是西天取经,是桩特别的因果,早有高仙大圣定的章程:你已功成太乙,不能逾越;老师父历劫归真,须得步行。是故果子再好,不能立时见效,只待尔等取经之后,解脱桎梏,方见神通!”
孙悟空哪里肯信,抽金箍棒待打杀一番,发泄心中怨气,却哪里抽的出来?只挣得面皮通红,在那里喘息未已!
孙悟空更怒,陡然将金箍棒化作绣花针大小,收回手中,跳起身来,转身就朝那“天地”二字打去。
玄松道人见他听不见良言,肆意迁怒,喝道:“孙行者,这两个字,虽只是锦绣妆成,不是什么法宝,但连吾老师都曾拜过,也含有无上愿力。你若去砸,却怕反将自己伤了!”
孙悟空哪里肯听?依旧一棒向二字砸去。突然“天地”二字。大放光芒,金箍棒被金光一挡,半分推不进手。孙悟空不信邪,收回棒子,运足元神,猛再砸了下去。这回他用的是全力,谁知道那金光也遇强则强,一股天地巨力,从棒子上反弹过来,涌入孙悟空体内。顿时将他紫府都封闭了。
唐僧见孙悟空软倒在地。动弹不得,不由大吃一惊,呼道:“徒弟,你怎样了?”八戒与沙僧也连忙上前扶住。
玄松道人说道:“令徒只是暂时脱力。休息半日。自然恢复。勿须惊慌。列位,尔等接下来是何行止,烦请告之。若是在此留宿。贫道这就命人去安排客房。”
唐僧忙道:“多谢盛情!如今天色尚早,我等斋饭已足,原该就此上路,免得误了行程!”
玄松道人说道:“既是如此,老师父大任非轻,贫道也不便多留!”
于是唐僧一行告辞,出了观门,将孙悟空扶在马上,小心翼翼,走下山来。玄松道人在后别过,心中暗道:“这猴子,真是好杀性,好煞气!”嗟叹一回,回玄德洞去了。
孙悟空在白龙马上,待下了山来,突然大叫一声:“累死我也!”
八戒说道:“猴哥,分明是你要拆人家的房、砸人家的殿,房子没拆成,却还在这里喊累,真是笑死人也!”
孙悟空道:“呆子,你不晓得其中的厉害,休要聒噪。”
唐僧道:“徒弟,你说人家欺你,就要动手,那道人也未动怒,一直好言好语。这遭幸好你没砸坏东西,我等才能平安下山,否则只怕又是一场争执。这是你的不是,本应向人赔礼,万不可再生怨怒之心,招来无端祸患!”
孙悟空道:“师父,我老孙要打他,也打不着,你担心过了!”众人回头看时,只见云烟飘渺,哪里还有甚么万寿山五庄观?
唐僧说道:“高人异士,蒙其赐见一面,已是有缘!”感叹不已,继续往西去了。
却说桐柏山猕猴王,施展百般心计,解脱诸路神魔,来与孙悟空为难,指望破坏他一场好事。但她当初只听得兜率宫片言只语,哪里知道圣人的深意?因此耳闻得孙悟空一行有惊无险,过了万寿山五庄观,未受留难,还按捺得住。但紧接着又有惊无险,过了平顶山莲花洞,收了金银二童子;又过了金兜山金兜洞,收了板角青牛兕大王。
虽是金银二童子与兕大王都给力,奈何那诸天神佛,都来相助,就连太上老君,也伸出援手,助唐僧西去,却实在令人费解。
猕猴王猜不透圣人心意,只觉得心头一团火,越烧越旺,日夜难宁,终于忍耐不住,这一日,召集了昔日五位结拜的兄弟,说道:“诸位呵,想那孙悟空,当初大闹天宫时,也算是英雄好汉。只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便允取允求,受了招安,做了胡僧,真是丢尽我兄弟的脸面。想我等众位,又有几个未受过委屈、没遭过大罪?便是我自己,亦曾被压了两千年,也未见得如何了,偏只他是胶皮脆骨不成!”
这一番话语,说得众人都有同感,蛟魔王道:“他孙悟空捱不住五百年寂寞,也就罢了。偏生委身下尘,做了凡僧的弟子,去西天求什么金身正果!舍近求远,舍本逐末,岂不愚哉?”
猕猴王冷笑道:“他是热衷名利,却不愚蠢。诸位请想,如今东土是道门为尊,他若上西天求来了真经,在东土传扬佛法,在佛门之中,该是多大的功德!以后东土众僧,都要称他作祖,拜他牌位。这却比什么劳什子的金身正果,不知要强上多少了!”
牛魔王冷哼一声,说道:“这猴子,若犯在俺老牛手里,定不轻饶他!”禺狨王亦说道:“若打我地界过,定不放他过去!”
鹏魔王也道:“这猴子,自结拜时,我便不怎么看得起,还妄称什么“齐天大圣”,真是笑得跌牙。若在西行途中遇上,我便好生与他比试比试,让他惭愧惭愧,无颜去西天见佛祖!”狮驼王道:“正是!正是!”
猕猴王见众人虽有为难之意,却并不坚定,难去心中块垒,对蛟魔王说道:“蛟兄,那猴子如此劣行,你不去教训教训他么?”
蛟魔王道:“贤弟,这却不巧得很。愚兄前些日子,得了地府护法圣母元君的法帖,嘱我另立水府,监察四海。愚兄有幸居此要职,责任非小,不日便要前去履任,却无暇再理会孙悟空之事了。”
猕猴王听了,忍不住讥讽道:“蛟兄,你得道在我之先,亦曾一般受难,本以为是前辈英雄。然如今孙悟空受招安,你如何也受了招安?这劳什子圣母是哪个神圣,值得你低头投效?”
蛟魔王肃容道:“贤弟,你辱我便罢,却万万不可辱了圣母元君。她是地仙门下,如今在地府为神。当日我受难时,若不是蒙她救我一命,焉有今日蛟魔王在?知恩图报,理之常耳,却不可混为一谈!”
猕猴王听到“地仙”二字,想起淮阴山下两千年苦痛,勃然大怒,喝骂道:“我道你去投谁,原来是去做地仙门下走狗!这还只是个小小神灵,若真是地仙出山,你还不知是何等谄媚!难怪说蛟龙只事曲柔,脊无定骨!”
蛟魔王听她说得难听,亦是勃然大怒,喝道:“你这泼猴,我好言相告,你高低不听,还辱地仙门派,将我视若泥尘!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来来来,让我称量称量,看你是否有这番资格?”
眼看他二人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牛魔王、鹏魔王连忙拉住。蛟魔王愤然说道:“今日她既出了这等恶言,日后便再无结拜之情!”说罢,恨恨拂袖去了!
牛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禺狨王也觉得索然无味,一场相聚,不欢而散。
猕猴王见这几个都靠不住,心中冷笑:“尔等畏首畏尾,难道我自己便降不住孙悟空么?”离开巢穴,径自去了。
这一去,正是天生的冤家,地造的对手,非有一场恶斗,才见真假。
再说唐僧西行,这一日,遇到几个剪径的地痞,要取财货,激怒了孙悟空,擎起金箍棒,一并儿打杀了。唐僧发怒,怪他枉杀人命,说了几句。孙悟空受不得气,也不管唐僧师徒,一个筋斗云,去往南海普陀崖找观音菩萨诉苦去了。
唐僧与八戒、沙僧行得多时,不觉口干舌燥,饥饿难忍。唐僧对八戒说道:“八戒,这半日粒米未进,又饥又渴,你且看看哪里有人家,去化些斋饭来吃!”
八戒答应了,纵起云头,四下张望一番,眼看尽是山岭,便对唐僧说道:“师父,此处全无庄舍,实无处可以化得斋饭!”
唐僧叹道:“既如此,你去涧底取些水来,就解解渴也好!”将钵盂给了八戒,八戒转身而去。
唐僧与沙僧左等右等,不见八戒回来,沙僧在旁,见唐僧饥渴难忍,便道:“师父,你自在这等候,待我去催水来!”唐僧无言,点头答应。沙僧于是也去了。
唐僧正独自等候,突然一声响亮,从云端落下一个人影。唐僧忙看,见是孙行者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瓷杯道:“师父,你离了我,连一口水也不得入口。这一杯好凉水,你先吃了,我在去化些斋饭来。”(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武侠修真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府演义
- 作者:关庆坤第一回 韩擒虎挂帅出征 牛蛇并逊让先锋笔者小时自览《幼学琼林,有“韩擒虎、寇莱公,死后为地下阎罗王”之句,至今记忆犹新,颇有感触,因此,借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的传说,演述一番阴间统一之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便有阴阳之分,上有天庭,下有地府,中有邦国。地府是管阴间鬼蜮之事,与阳间隔绝,其最高
- 恐怖悬拟
- 最新章:第65章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魔法玄幻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