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却不识得她,仍然举棒要打,如来说道:“悟空,你且退下!”便起手为礼道:“道友,久违了!如何不在仙山纳福,今朝却来了此处?若是提前传个言语,吾等也好迎迓!”
玄罗道人微微一笑,道:“只因这猴头当年在桐柏山的因果,是贫道做下。今日她有性命之忧,我故当出山,救她一命,将其带回山好生教训,亦算是始有终,完其因果。只恐孙大圣金箍棒快,故此来得匆忙,还望恕罪!”
如来道:“此猴虽化做悟空模样作乱,到底未成大恶,今又被打杀了躁念,因祸得福。道友回去好生教训,仍然是仙家璞玉、道门奇葩!”
玄罗道人施礼道:“如此,多谢道友!”走上前,一手撑混元天罗伞,一手轻轻揭下如来钵盂,朝那道者喝道:“还不随我回山,更待何时?”
那道者如奉纶音,拜道:“多谢师尊!”便紧紧跟在玄罗道人身后。
眼看玄罗道人要走,如来问道:“吾与令师,也有近千年未见。不知可还安好否?”
玄罗道人答道:“家师安好,有劳挂念!”
如来道:“还请带此一问,以寄故交之情!”
玄罗道人说道:“敢不遵命!”于是领着那道者,辞别如来、诸佛诸菩萨,飘然去了。
孙悟空见状,怒道:“这是哪里出来的女道士,如此蛮横。只信口雌黄几句,便救了那该死的六耳猕猴去?”
如来说道:“善哉!善哉!悟空,她虽有过,罪不至死,你打他一棒,也算出了口恶气,就此算了罢!”
孙悟空却道:“如来不该怜悯她。她打伤师父,抢夺包袱,依律得问她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是个斩罪哩!”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取经罢!”孙悟空怏怏去了。
大势至菩萨对如来道:“世尊。那玄罗道人不告而入。是谓无礼!带走六耳猕猴,是谓不敬!似这般行状,拿下也该,为何不施惩戒。反放了她出去?”
如来说道:“你有所不知。旁人拿得。此人却拿不得。她原身是一北极玄龟。鸿蒙时长成,无垠广大,连开天辟地之劫也安然度过。后来妖巫相争。共工撞断天柱,使得地陷东南,天倾西北,形势危殆,多亏了这北极玄龟四足化成四根天柱,这才撑住了天地四极。这是无涯功德,注在其身,故此拿她不得!”
大势至菩萨闻言,施礼退下。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一众经历过诸般大劫之士,皆未出言。
却说玄罗道人回到水云洞中坐定,便有玄竹道人来访。玄罗道人忙来迎接,二人一起至云床坐下,玄竹道人说道:“闻师妹此回出去,在西天灵山收了一个好徒儿,却不知是何等模样?”
玄罗道人说道:“乃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种下的因果,今日不过溯本归源罢了,只还未来得及拜会师尊与诸位同门!”
便将带回道者唤入,说道:“此是你四师伯,快快拜见!”
那道者便向玄竹道人见礼,玄竹道人问道:“可有名号?”玄罗道人说道:“已赐号水母元君!”
玄竹道人点头赞好,从紫竹枝上,取了一片老叶,给了水母元君,说道:“初次见面,未曾备得周全,便只能以此薄礼相赠!”
玄罗道人笑道:“师姐谦虚太甚!若这还是薄礼,岂不愧煞人也!”朝水母元君说道:“这是鸿蒙异种,妙用无穷,乃是至宝。你好生保存,待功候到时,再行修炼!”水母元君大喜,拜谢再三,玄罗道人便让她退下。
室内只有两人,玄竹道人便说道:“师妹,你此次出山,深入灵山腹地,真是胆量不小!”
玄罗道人笑道:“无妨!我出山之时,已经推算周全,一来仗师尊威名,二来有混元天罗伞妙用。此两者兼备,如来才不挡我。若缺了一种,此番便出不得灵山了!”
玄竹道人说道:“师妹,不知唐僧取经,到了何处?”
玄罗道人掐指算算,道:“如今该到了火焰山前!”
玄竹道人说道:“封神劫时,参公芝母为保全万寿山身殒,师尊着他二人入世轮回,当时曾我言道:这二位与我有缘,日后可在我门下修行。前些日子我再见师尊时,师尊又言道:他二人投胎十世,历劫已满,如今正在唐僧西行路上,应完最后一劫,便可回转山门。师尊说得粗略,我多番推算,一无所得,素闻你在门中推算第一,今日便来相求。师妹,如今唐僧西行将半,你且为我好生算算,这参公芝母转世之身到底应在何处?我也好前去拔他二位早日脱离苦海!”
玄罗道人说道:“既是师姐有命,岂敢不从?何况参公芝母二位本是长辈,万寿山无人不敬,更是责无旁贷。师姐稍等,且带我详细推演一番。”便入慧定,运元神,暗暗推演天机。
玄竹道人在一旁,静静等候。片刻,玄罗道人睁开双目,玄竹道人问道:“师妹,如何?”
玄罗道人说道:“难怪师姐算不出来。这参公芝母二人,经历十世轮回,这一世托的,却不是人身,仍然还是一株人参,一株灵芝!”
玄竹道人诧异道:“草木精灵,我倒未算得。世间之事,竟有这般巧法?”
玄罗道人笑道:“若不是推算所得,我亦难以相信。师姐,更巧这二位转世之身,仍在一处,刚开灵识,还不能转化人身。”
玄竹道人问道:“他二人在何处?”
玄罗道人答道:“在西游路上,木仙庵中!”
玄竹道人也掐指一算,呼道:“啊,如此说来,他二位劫数已近,恐受池鱼之灾,我还要快快前去才是!”
玄罗道人却将她拦住,说道:“师姐且慢,听我一言。我今入灵山,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一而不可再。且那猴头,杀性颇重,若叫他缠上了身,是打也打不得,摆也摆不脱,甚为烦恼。因此为师姐计,此番前往,需要暗暗出手,勿落了行迹才好!”
玄竹道人颔首道:“我亦正有此意,这一去,乃是蜻蜓点水,雁过无痕!”二仙相视而笑。
话说唐僧师徒,过来祭赛国,这一日,来到一条长岭,路在山巅之上。唐僧着眼看时,只见荆棘丫杈,薜萝牵绕,虽是有道路的痕迹,因多年无人行走,左右却都是荆刺棘针。唐僧叫道:“徒弟啊,这路在下,荆棘在上,更无落脚之处,却怎生走得?”
八戒道:“师父,不打紧。等我将钉耙分开荆棘,莫说是乘马,坐轿也可过去。”随口念个咒语,就长了二十丈高下身躯,把钉钯晃一晃,就变作三十丈长短,迈开步,双手使钯,拖将过去,顿时荆棘分开,草木皆被钯光,唐僧骑马而行,如履平地。
如此行数百里,眼看天色将晚,方到了空阔之处,乃是一座古庙,庙门之外,有松柏凝青,桃梅斗艳。唐僧坐在树下,对八戒道:“今日累了你也!”八戒笑道:“师父便如此直上西天,我老猪也不累!”甚是得意。
悟空却道:“此地荒芜险恶,不宜久坐!”沙僧道:“师兄,你多想了。我等披荆斩棘,满行一日,好不容易寻得这处古庙,本待将歇一日,又哪有什么妖怪?”
话刚毕,庙门中转出一个老者,手持拐杖,足踏芒鞋,后面跟着一个模样丑怪的赤发仆从,头顶一盘面饼,跪下道:“圣僧,小神乃是此处土地,知圣僧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圣僧充饥!”八戒伸手去接,悟空大喝:“好妖怪,冒充土地,来诳老孙!看棍!”举起金箍棒,一棒打来。那老者将身一转,化作一阵阴风,将唐僧裹着,转眼不见。
那唐僧被摄,飘飘荡荡,也不知到了何所,待定神时,见到了一座石屋之前。那老者携手相搀道:“圣僧休怕,我等不是歹人,乃荆棘岭十八公是也。因风清月霁之宵,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耳。”
唐僧听了,这才心神略安。十八公引唐僧前行,又见四个老者,乃是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公,都来相见。唐僧见他们谈吐清雅,彬彬有礼,去了惧意,忍不住与他们谈诗作赋,讲道论文。
这唐三藏在东土时,博览群书,见闻广阔,早以才名著称,如今逢着几位诗友,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妙语珠玑兴难穷,且论且述,心中欢喜无尽。
众人正在谈诗,又见石屋之外,来了一个仙女,并两个青衣女童。只见那仙女手持一朵杏花,含羞带笑,尽是妖娆之色,举目回眸,都是妩媚之姿。这女仙听了几人讨论诗文,见唐三藏高才雅趣,人人称颂,忍不住有了爱慕之意,眉目传情之处,倒吓得唐僧阵阵心惊。
十八公见了,调笑道:“杏仙有仰高之情,圣僧岂可无俯就之意?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也。”(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地仙演义(春衫)
- 作者:春衫薄 问曰:何谓天人相犯?答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故人道益盛,天道益损,损之又损,至于衰微。此所谓天人相犯也!复问曰:天人相犯,结论如何?答曰:天人相犯既久,乃是末法之世!又问:何谓末法之世?答曰:末法之世,无法、无天、无信、无道!第一章游青城独驴寻蹊
- 武侠修真
- 最新章:第346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地府演义
- 作者:关庆坤第一回 韩擒虎挂帅出征 牛蛇并逊让先锋笔者小时自览《幼学琼林,有“韩擒虎、寇莱公,死后为地下阎罗王”之句,至今记忆犹新,颇有感触,因此,借韩擒虎死后成为阎罗王的传说,演述一番阴间统一之事。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便有阴阳之分,上有天庭,下有地府,中有邦国。地府是管阴间鬼蜮之事,与阳间隔绝,其最高
- 恐怖悬拟
- 最新章:第65章
- 地藏演义
- 《地藏演义》作者:梦入珠玑第一章;割据王庭血戮王朝已经战火交织,群雄并起。各大门阀世家割地为城,高举着兼济则达天下的旗号,各自为政。王朝的开国大帝‘枭夜’以无上神通,采天地元气,浇铸七座永恒圣塔组成通天大阵,对应苍穹北斗,有脚踏七星帝王之势,镇压群雄。随后又以分权制,采取分化安抚的手段令血戮王朝暂时
- 魔法玄幻
- 最新章:第34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昔石晋刘昫暨史官张昭远等,纂成唐史二百卷,历述唐朝二百九十年事,后人少之,谓其纪次无法,事实零落,于是宋仁宗庆历年间,复出新编,都二百二十五卷,计十有七年而始成,主其事者为欧阳修宋祁。夫欧宋为北宋名儒,视刘昫张昭远辈,文名较盛,又经十余载之征文考献,凡五代时之未曾刊行者,至此已尽流传,据以参证,应得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唐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