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帅》第46章


底樱谀掣鲈缟希撬坪跣纬闪艘桓瞿酰丫底硬亟舜⒉厥摇?br />
刚到利比里亚,在首都蒙罗维亚驻扎等待时,女兵们和大家一样,和男兵中住在一个大帐篷里,只是有一块布帘,权当楚河汉界,聊作隐私保护之用。大家使用的是露天厕所,女兵们必须互相帮助,轮流把住入口才敢进去上厕所,以免被人误闯,那可有伤传统,多难为情呀。
然而,环境的艰苦,并没有让女队员们退缩。她们以其乐观的精神风貌,给维和医疗队带来了一股清新。空闲的时候,女队员总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给维和队员和住院患者带去欢乐。肖丽能歌善舞,为活跃大家的文化生活,她收了5个女“徒弟”,排练起了舞蹈。刚开始,由于“徒弟”们都是“舞盲”,必须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来三遍,每天都累得汗流浃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星期的苦练,一个叫《军中姐妹》的舞蹈就呈现在大家眼前。在医疗分队和工兵分队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上,六名女队员以她们优美的舞姿,征服了所有应邀出席的联利团官员和利比里亚临时政府外交、公共事务部长等来宾。
女兵在军营里本就是稀有“动物”,在一些野战部队,甚至可以说女兵是等同于中国国宝“大熊猫”。由于有了这群女队员,维和医疗队营区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这个大家庭中,漂亮的女兵们保证了军营的和谐,正因了那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俗话,她们本身的外貌与气质正是抚慰与安定男军人的良药,反过来一样,男兵也是女兵的好搭档。另外,女队员们的心灵手巧也让整个医疗队受益不浅,她们自觉承包了帮厨、清洁、环境布置等力所能力的工作。
女队员使帐篷里笑声不断,歌声、琴声、柔软的说话声都是那么的美,虽然她们在接到亲人音讯、捧着家人的照片时也会落泪,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念亲人和朋友,但在岗位上,在外军和当地民众面前,她们始终是热情饱满,举止得当,深得当地民众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兵的好评。在中国维和医院,因为是部队的医院,因为是联合国维和医院,在这里,女兵与男兵们只有工作任务的差异,没有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女队员们巾帼不让须眉,豪情成丈,让男队员都叹为观止。
初到任务区绥德鲁时,当时连最基本的住房和水电都没有。为了迅速建起一座功能齐全的二级维和医院,在炙烈的太阳下,拿手术刀的医生成了泥瓦匠,纤弱的女队员成了一身尘土的搬运工,拔荒草、破杂草、清垃圾,一个个干得浑身是劲,这些劳动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从集装箱里倒腾几百吨医疗设备可把她们累坏了,护理上的物品占据了集装箱的一部分,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既杂又多,且许多只能由女队员,主要是护士们动手,这就决定了她们必须坚强,必须跟上男兵们的节奏。那段时间,她们顶着酷暑,时而“钻”进集装箱,时而在闷热的帐篷里汗如雨下地安装设备。肖丽和林慧干起活来风风火火,而女医生张媛则是条理清晰,忙碌中不失窈窕淑女的风度,曾晓云年纪最少,当然象个小妹妹,干得实在累时眼泪会在眼眶里打转,但当看到大姐姐们的拼命模样,会收住眼泪,破涕为笑。
在一个战乱的国家执行任务,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确保队员的人身安全,莫云飞与李义明等商量后制定了严密的防范措施,站岗放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为人员不是足够多,女队员也不例外需要站岗放哨,她们负责晚上七点半到十点半的警戒任务。为确保精力集中,她们不能携带包括书本在内的任何可能导致分心的物品,在24小时监控器前,目不转睛掌握着整个维和二级医院及其周围的动态,以防万一。
作为联合国属下的维和医疗队参加维和行动,不会英语是断然不行的。当队员们抵达利比里亚后,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语言沟通困难。尽管出征前都进行过英语突击训练,甚至还请来国外教师授课,但非洲英语相对于标准英语来说,就如广州话与普通话的区别,偏偏医疗队保障的对象又主要是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维和部队。为了尽快熟悉这些国家英语发言的特点和习惯,女队员走在了男队员的前列,她们充分利用打针、护理等一切时机,虚心向联合国维和部队住院士兵请教,将维和医疗队变成了一个“非洲英语角”。经过努力,这些女队员很快掌握了非洲英语的发言特点,交流也越来越轻松。肖丽、林慧等有时还为其他战友与外国维和部队交谈时当起了翻译。
维和的女队员都是业务素质十分过硬的医护骨干,不但具有精湛的医疗和护理技能,而且心理护理和胆识都令人刮目相看。这天,护士长肖丽看到一个非洲国家维和士兵坐在接诊室门口,脸色苍白。她赶紧上前询问,才知道这名士兵因发热前来就诊。肖丽二话没说,一把将他扶到病房,抱来一床大棉被将他包个严实。很快,寒战过后,这名士兵的体温骤然上升至40摄氏度。为了帮助该士兵降温,肖丽又马不停蹄为他做酒精擦浴和更换冰袋。一个小时后,这名士兵开始大量出汗,衣服里外都湿透了。肖丽又拿来干毛巾,帮他仔细擦身,并换上清爽的病员服。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这名士兵在挂了两瓶盐水后体力明显恢复。后来再经过几天治疗,这名士兵痊愈出院,离开中国维和医院时,他拉着肖丽的手,用刚学的中国话激动地说:“肖姐,谢谢你给了我健康。”
另一次,一名因外伤导致颌骨骨折接受固定治疗的维和士兵,由于口腔活动限制,在一个多月时间里都无法咀嚼食物,也无法刷牙濑口。肖丽,曾经是口腔科护士的她深知充足的营养和热量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明白口腔清洁的重要性。她专门为这个士兵制定食谱,探索出将导管从牙齿间隙插入,然后用注射器注入浓流或半流食物的方法,给他补充营养。该士兵性情暴躁,经常为口腔疼痛拒绝进食,肖丽就用地道的非洲英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并每天坚持用棉签蘸上消毒水,小心翼翼为他清洁口腔。平时简单的漱口刷牙,此时竟是如此繁杂,每次都需要二十分钟甚至半小时。两个多星期后,当这名维和士兵康复出院时,体重还增加了三公斤。
有了这些铺垫和动作,在绥德鲁甚至利比里亚,中国女军人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也就不足为怪了,无论在病房照料病人,还是走在当地乡村,女队员耳旁都是一片响亮的掌声和“OK,CHINA”的赞美声。每天,医疗队的军营门口都聚集了不少群众,他们大多都是为了一睹中国女兵的风采,而女队员也以她们特有的气质和魅力,为利比里亚的和平和中利友谊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
女兵们有着善良的心,看着非洲当地的贫穷与疾病,她们痛在心里,总期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地居民之艰难险阻,可以用这句通俗易懂的话来个总结与描述:建设靠援助、吃饭靠上树、穿衣一块布。给这些民众送温暖,是女队员们最高兴的一件事。几乎每个周日下午,女队员都会提醒莫云飞或李义明、汪亮等队领导带领大家深入乡村,为当地民众巡诊查体、送医送药,而莫云飞他们只要是在维和医院能够抽得出人员的情况下,一般也会尽可能派出人员去开展这些活动。女队员以其细腻和柔情,既救治了当地民众的生命,也抚慰了饱受14年战乱之苦的当地民众的心。
正文 第五十章 茶香宜人解纷争
药师程志威在中国维和医院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何?因为几乎所有来医院看病的维和人员还是当地百姓都要去他那里报到,所以自然地他也是中国维和医院的知名人物。当然,有一点他是非常不简单的,前面已经说过了,程志威可是数次拒绝了当地人用钻石换药品的诱惑,确保药物用在该用的地方。
药房是他的天地和舞台。这是一扇两尺高两尺宽的窗口,窗口里面是十五平方米左右的药房。药房里放着三排洁白的镶着绿边的药品架,架子上整齐地摆满了几百种药品,与乳白色的墙壁,浅黄的地板一起,在四盏日光灯下显得分外明亮,清爽。靠近窗口放着一张写字台,上面放着电脑、处方、药勺和剪刀。窗口左侧是通向门诊的水泥路,右侧是通向病房的走廊。近处是三三两两前来看病的人;远处有蓝天、白云、棕榈树。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