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无间道》第3章


三 九年制义务教育
作为一个会思考的猴子,他深深的体会到了思想无法交流和一日三餐吃水果的痛苦。在发觉自己的身体在慢慢往人的方向变化以后,他除了想和达尔文亲切握手外,就是想找个地方,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胖子品西游之《从西游记看进化论在古代中国的研究与发展》
作为一只新来的猴子,他在花果山猴群中并没有受到欺负,这是一个生物学的课题,他却并不想细加研究,他考虑的主要是自己是谁,自己从哪来,到哪去,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诸如此类这些哲学课题。
他想来想去,想起以前在石头里和人聊天的时候,经常听人提起的一个去处:学校。
说做就做,他马上开始了寻找学校的旅程,可是这旅程却不如想象中那般容易,百姓们对妖怪没什么畏惧是真,歧视确是有的,他在路上行走又没有官凭路引,过关的时候总有人问他是不是南边来的蛮子,还有人摸着他身上穿的树叶问是不是藤甲兵,这样一来地方上的书院是没法进了,何况兵荒马乱也没什么书院。去找名人隐士教自己吧,名人们的脾气都很怪,一见面就说阁下相貌清奇高古(这个词值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朽怕是教不了啊,有人还提起一个叫凤雏庞统的,和他探讨诸如他比你还难看,他没有你难看,你比他难看之类的哲学问题。一来而去,他也就知道这些家伙也没什么前途,看人光看脸管什么呀。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午后,他经过一片枣树林,就进去躲躲太阳,林内一个脸上半边青的汉子,提着一口朴刀,正在林内歇息,显见也是热的不轻,这是前面来了一个汉子,挑着两个木桶踏歌而来,歌曰:
“烈日炎炎似火烧;
田间百业尽萧条;
农夫心内如汤煮;
公子王孙把扇摇。”
一忽而行的近了,青面汉子问到:“尤那汉子,桶中装的可是酒吗?”
“虽然是酒,只是不卖,这是送到前面店里去的”
“小哥,你这挑着许多,将就卖我两碗解解乏嘛,你看旁边这为兄弟也热的很了”
挑酒的汉子摇摇头,只得舀出两瓢,给他与青脸汉子分着吃了。
那酒酸酸甜甜的,却并非那时百姓多喝的米酒,乃是泡酒,喝时爽口,后劲却足,只见青脸汉子喝的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却是唱了一首歌: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他一听之下却是喜不自胜,好歌啊好歌,好一派仙家气派,这不正是自己寻找多时的老师么,当即猴躯一震,纳头便拜,喊到:老师教我!
青面汉子却是有些站不稳了,只嘟嚷道:“这歌子非我所作,乃是这山中一位老神仙无事时唱的,我们听了学来耍子。”说罢,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倒在材车上睡了。
他只得独自一人往山中行去,一座座山,一道道弯,走到密林深处,却隐隐见得前面檐角高挑,正是一处房屋,急忙加紧步伐,转过几个路口,却是豁然开朗,前面山门竖立,牌楼高耸,正殿门前一副对联,上写着: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宝像庄严,真个是仙家所在,正不得其门而入时,门“几噶”一声开了,出来一个唇红齿白的小道童,四处看了看,找了找,却见门口只有一只大猴,于是问他:“你是刚来的吗”,他拼命点头“正是正是”
“如此你跟我来罢,祖师叫我前来迎你”
“支呀”一声,站在关上的大门前,他看到前方有一个胖胖的老头,宽袍大袖,很慈祥的望着他笑了。
山下林中,青面汉子酒已醒了,推着材车慢慢前行,滚动的车轮碾碎了一只挡路的螳螂。
老头笑着开口了“你可愿拜师”
“弟子正来拜师”
“恩好,你就留下吧,闲时帮厨房烧火做饭,挑水劈柴,当做学费”
“是”
老头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
“你还没有名字吧,悟透玄真妙九重,才知万物本为空。你以后就叫悟空吧。”。
“谢师父”。
悟空初拜师时,兴奋万分,处处看着新鲜,处处都有玄妙,连门口牌楼上“修身,强体,博学,感恩”的祖师教训都看了三天,到后来慢慢冷静下来,却觉得有些不对了,要知道这天生灵物,最是机巧,灵智一开,便生七窍玲珑心,不复刚来时淳朴可爱,悟空混了许久察言观色,老师每日开讲,万千玄妙,无所不包,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却不知究竟哪些才是好的,有个姓燕的大胡子学了飞剑之术,一声“天地无极,乾坤借法”立有万千飞剑,当真勇猛,可这外物究竟是外物,真碰到高手却没什么用场。还有个姓马的小姑娘,专门学茅山道的僵尸法门,好好一个小姑娘,难道找个僵尸当老公吗。有个外国人叫庞班的更离谱,专学些双修之法,炉鼎是这么好找的?还有学些什么穿墙过户,撒豆成兵的蒙人把戏,水中捞月,石里炼金的白狼手段,悟空通通都瞧不上,因此上来了好久,竟是什么也没学得。
这一日,祖师又开坛讲法,下面听讲的俱都欢喜赞叹,只有悟空面无表情,祖师问;
“悟空,你一脸死像,却是为何?”
“师父,弟子有一事不明”
“讲”
“师父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只是弟子日后不求成圣,只想当个散仙,师父可有文凭,将来弟子去天庭求个小官,也可当个凭证”
祖师一听这话,当即暴走。一张老脸青一阵紫一阵,原来这话正说到他的痛脚,其时中土修仙,极重门阀,他本尊准提,也是西方圣人,当然说出来不丢人,但他这菩提祖师,却没那般身份,而且西方教正逢大兴的机缘,如今磨刀霍霍,与中土道门的关系却是不好,怕没人认他的文凭,要发个西方教的文凭,大家去当和尚,只怕这满堂弟子,当场要跑一半。正思量间,又听到底下一阵嗡嗡声,仿佛有人在商量退学,说自己欺诈什么的。脸上挂不住,当时就翻脸了,伸出一根中指指天,怒喝曰:“风!”转身拂袖而去。大家纷纷责怪悟空,悟
空却不以为意,转身一拐一拐自顾自走了。
第二天中午午时,悟空来到天台上,祖师果然在这里。
“你这猢狲,还有三分灵性”
“师父吩咐,不敢不来”
“你诸多理由,挑三拣四,到底想学什么”
“弟子不求仙法,不求神通,只求长生”
“如此我传你一套法门,附耳过来”
以后的日子,悟空经常去天台见师父,他教他一些有用的本事,比如怎么化装成花花草草和各种小动物啦,怎么在打不过别人的时候尽快的逃跑啦,悟空总觉得自己很喜欢学这些东西,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的也特别的快。
时光似箭
日月如梭
白驹过隙
乌飞兔走
快乐的日子飞一般的流走了,有一天悟空来到天台的时候,师父旁边多站了一个人,是个穿着差不多的道士,相貌平平,手里却拿着一根树枝。
“悟空啊,你随我学艺多久那”。
“弟子不知年月,只记得山后的山桃熟了三回了”。
“我这桃一年开花,两年结果,三年成熟,如此算来,你已经来了九年啦,九年以来,你一直是我众多徒弟里我最看好的,来来,我介绍一位神仙与你认识”。
“这是七宝老师,你来,他与你说话”。
“是,拜见老师”。
“你从何而来”。
“弟子是东胜神州花果山天生石猴”。
“你来此为何”。
“只为求仙”。
“你既是妖,为何求仙”。
“妖为天生,仙在人求”。
“你可知妖、仙不两立?”。
“弟子生而为妖,修而为仙,有何不两立之处?”。
“你可知异类修仙的艰难吗,昔日封神一役,通天教主何等的神通,还不是满门尽灭,大弟子多宝转投西方才得以保存,就是那玉虚门下黄龙子,也是颇遭排挤,郁郁终生,你是天生的妖族大圣,如何却想成仙”。
“弟子曾听人说‘妖有了人性,就不是妖’”。
“那你可愿天下众妖全部成仙”。
“弟子如何管得天下”。
“你可知西方有佛,普度众生”。
“一人之力,如何普度众生”。
“以一人化天下,可普度众生”。
“那是天下普度众生”。
“好你个愚顽的猴子”,七宝道人轻抬手腕,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