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宝疑踪之当阳地宫》第190章


?br /> 接下来两天,松爷庞老二铁柱也都先后归队,卫攀特意摆了接风宴,酒菜虽然丰盛,但一个春节下来,人人都吃的一肚子油水,满桌的好菜几乎没人动,只顾着闲聊天,接风宴直接变成了茶话会。
庞老二一向讲究“食不语”,但铁柱和松爷叽叽喳喳闹成一团,让他也很无奈。好容易熬到这顿饭吃完,庞老二拍拍口袋说:“都去书房,给你们看点稀罕东西。”
“二哥,什么稀罕东西?”
“去了就知道了。”
卫攀的书房一直是我们商议要事的地方,布置的非常舒适,我们几个围着书桌坐了一圈,等着庞老二带来的稀罕东西。
庞老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卷成一卷儿的牛皮纸信封,展开以后又从信封里拿出一个塑料袋。我离庞老二最近,隐约能看到塑料袋里装的是一些黄豆大小的片状物体。
这些片状物体被庞老二轻轻倾倒在书桌上,我捏了一个仔细看了看,这东西很硬,土黄色,很像是那种天然的半透明的石英石。
“这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叫黄罗。”庞老二伸手把桌上的黄罗均匀摊开,接着说道:“一种罕见的石头,梦溪笔谈里就记载过。”
“黄罗?能卖钱不?”松爷眯着眼睛捏起一片黄罗,张口问道。反正他一直就这样,别管什么青萝卜烂白菜,只要落到他手里的东西,首先关心的就是能卖多少钱。
庞老二笑了笑:“黄罗数量稀少,肯定能值点钱,不过一般黄罗个头都太小,卖不上价。前几年从陕西一座唐墓里出土过一块脸盆大小的黄罗盘,听说卖了三十多万。我父亲早年间见过一块一人多高的黄罗,大概算的上是最大的了,但当时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所以没太在意。”
“脸盆那么大就值三十多万?那一人多高的怎么也能卖个上百万啊。老爷子可是糊涂了,可惜了啊。”松爷遗憾的咂咂嘴:“搬走卖了多好。”
“你喝酒喝傻了吧。”铁柱对着松爷埋汰道:“你们村的石碾子才多大,你搬得走吗?别说一人多高的黄罗了。二哥,你说这黄罗石头不象石头,玉不象玉,有什么用嘛。”
“有什么用先不提。”庞老二卖了个关子,转口问道:“你们知道这些黄罗是那里来的吗?”
“二哥,这可不好猜啊。”
庞老二今天的兴致似乎特别好,逗着大家东猜西想了半天,把我们胃口都吊足了,才揭露谜底,据他说,这些黄罗,是从河道下的地洞拿回来的。
虽然我们在河道行动的时候都是成群结队,但谁也没有在意庞老二从地洞里拿过什么东西。
“小陈,你应该记得,我拿这些黄罗的时候,你也在场。”
这句话让我有点迷茫,仔细回想一下,只有最后一次我和庞老二进洞的时候,他从洞壁上取走了两块土,除此以外,实在想不起来别的细节了。
“二哥,我只记得你带了两块土出来,这些黄罗,难道是裹在土里的?”
“猜的不错。”庞老二点点头:“我当时以四道门为界,前后挖了两块,这些黄罗,就是从前一块里洗出来的。”
庞老二很少做无用功,他从土里找到这些黄罗,又专门拿给我们看,说明黄罗里应该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东西。
果然,我这个念头刚一转完,庞老二就继续说道:“河道地洞里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人影,大家还记得吧。”
我们从红石山回来的日子还不算长,事无巨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历历在目,特别是地洞中那些鬼影子,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
“那些影子,跟黄罗有很大关系。”
河川鬼道 第三十一节 影子之谜
更新时间:2010…10…30 13:59:59 本章字数:3641
听完这些话,我讶异的看了看庞老二,地洞里三番五次出现的人影虽然让我们摸不到一点头绪,但无论如何我也无法把它们和这些只有黄豆大小的黄罗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解释简直就和把人影解释为鬼魂一样无稽。
我们私下很多次揣摩过人影的来历,虽然有过几个还算靠谱的猜测,但自从听了老吕的讲述之后,这些猜测都被推翻了。因为据老吕说,地洞内的人影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过,并且害死了因为好奇而进洞的红石村村民贺二牛。当然,鬼魂索命这样的说法更是扯淡。
虽然河道地洞的事情已经完全了结,我们大概一辈子再不会到那里去,但象我这样好奇心极重的人,对人影之谜的求知欲望依然相当强烈。庞老二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他既然这么说了,后面必定还会有其它解释,所以我们几个人满脸的困惑,七嘴八舌的询问庞老二。
庞老二捏起几块黄罗放在掌心,对我们说:“这东西有个极其特殊的功能。”
“什么特殊功能?”
“这么说吧。”庞老二轻轻搓了搓手心内的黄罗:“黄罗就是天然的摄影机。”
“摄影机?”
在当时,例如摄影机,DV等一些摄影器材的普及率相当低,大概只有电视台,摄制组这样的部门才可能配备,普通老百姓有的甚至都没见过摄影机长的什么样子,比如我和松爷。
不过虽然没见过摄影机,但它的功能大家都还知道。庞老二越说越玄了,摄影机那可是高科技产物,几块小石头和摄影机之间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这世上,稀奇古怪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庞老二把玩着手里的黄罗,饶有兴致的说:“过去曾听父亲闲聊的时候提过黄罗,不过当时我连见都没见过这东西,所以也就是听听而已。这次我回家过年,专门拜访了几位高人,其中还有位相关的专家,他们看了看我从地洞洞壁土块里洗出来的玩意儿,都认定是黄罗。小陈,比如说,你从整块的黄罗面前经过,如果当时光线角度都适合的话,你的一举一动就象被拍摄一样录入黄罗石内。”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感到既新奇又不敢相信。
“如果想从黄罗内观看它录入的情景,就需要站在同样适合的角度去看,而且光线与录入时的光线强度必须吻合。据那位高人说,整块的黄罗石记录的东西相当清晰。不过,河道地洞洞壁土层中的黄罗都是这样细碎的小块,虽然密度很高,但清晰度上还是大打折扣。
庞老二这么一说,我们都有点明白了。在地洞内先后几次看到的人影都非常模糊,只能依稀辨认出是个人影,而且,当我们发现人影,意图追赶的时候,角度和用来照明的手电的光线变动,人影也就立即消失不见。
再仔细的想一想,所有细节几乎都能支撑起庞老二的解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了。
“我们先后几次进入地洞,但发现人影的地段都在四道门之前,事实上,也只有四道门之前的洞壁镶嵌着大量黄罗碎片,过了四道门以后,洞壁就全是普通的黄土了。咱们所看到的人影,大概是当年开挖地道的人被洞壁的黄罗录入。”
如果这个解释合理,那么所有困扰我们的关于人影的疑问就一览无余,至于这些和黄土掺杂在一起的黄罗到底是天然而生,还是人为,已经不是我们所关心的话题了。
我们几个都喝了点酒,又洞悉了这些神奇的黄罗的秘密,一个个谈性甚浓,乱糟糟的谈论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松爷在这种场合是最活跃的,眨着小眼睛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述发生在他们村里的鬼故事。
我们这些人里,卫攀是对宝藏最上心的,大伙胡聊了一会,他就忍不住了:“小松啊,要讲故事,以后时间多的是,咱们新年头一次碰面,还是商议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吧。”
大伙毕竟是大风大浪里熬过来的人,轻重缓急还拿捏得住,所以卫攀一提议,我们也都闭了嘴,目光全集中在庞老二身上。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用两块墨玉找到了一只玉眼和玉鼻,剩余的两块墨玉一块是真品,另一块是韩慕亭送来的赝品和拓本,如果把这两块墨玉放在一起比较,还是真品墨玉上的线条相对简单一些。墨玉上的线条简单,也就说明具体行进时的路线简单,根据我们一直奉行的先易后难的原则,应该先按真品墨玉的路线去寻找另一只玉眼。
墨玉和圣师手札都是单独的线索,必须合在一起研究才能对藏放玉器的地方有更清晰的了解。
根据手札的记载以及墨玉所刻路线,庞老二得出结论:另一只玉眼所在地是江西度江。从唐代到现在,千余年的时间,各个地方的地名说不定已经经历了几度变革。不过这些都还是有资料可查的,庞老二已经对比正史查清楚了,手札内所说的度江也就是今天的汇江县。
商议好了下一步的目标,接下来几天,我们几个人分头行动做准备工作。有了关涛的教训,卫攀彻底放下大哥的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