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事件簿之萧邦夜曲》第1章


《奇异事件簿之萧邦夜曲》
作者:叶孤城
正文
第一章 重逢
在广阔无垠的星空下,
请掘好我的坟墓,让我安息!
我快乐地活过,我无憾地死去,
生命的最初,已是终结。
这篇辞世词,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钢琴上,没有署名。但是其间的语气,文笔,却令我无法相信那是出自郭子谦之手。我总是隐隐约约感到,这是有人假借其名而伪造出来的遗书,但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许这只是我出于为好友的死亡而深深自责的一种妄断吧。
2003年10月
四年后与郭子谦的重逢,是在医院的走道上。十月的天气变幻莫测,稍不留神便得了风寒。上医院看了医生,开了药,刚离开诊室,就被他叫住。
“周郁飞、周大侦探,好久不见了!!”
我顺着声音看过去,郭子谦坐在候诊长椅上冲着我微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
只有他会这样取笑我。就因为大学时兴趣相投,都是“推理研究社”的成员,在社团的活动中,我总是幸运地比他们早一步寻找到答案,而落下了这个称呼。
“什么时候回来了?也不通知一声。”
“上个月底回来的,前后加起来还不到十天。”郭子谦推了推眼镜,“把家从新加坡搬了过来,在那边呆了四年,有一大堆的东西需要整理,忙得晕头转向。”
“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不走了,在外面呆的时间也够长了,现在就想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来。”
“如果是你,我相信一定会成功的!”
郭子谦细细打量了我一番,说道:“你比大学时成熟多了,头发剪短了,还留起了胡须。我记得学校时,你留的是长发,还时常染成各种颜色,有一次还得了个‘金毛狮王’的外号。”
“你就别取笑我了。”郭子谦在大学时就是校园中的风云人物,183公分的身高,比我高了近10公分,更有着运动员健康的外形。我知道无论自己如何改变造型,都及不上他微微一笑时对女生的吸引。
我轻轻地咳了一声,
“咳嗽不要紧吧?”
“医生说了,普通感冒而已,只要呼吸道不受到感染,吃上三天的药就没事了。”我笑了笑,“你呢,怎么也到医院来了。”
“偏头痛,可能最近过于疲劳了吧。”
“等我忙过这阵,再请你到家中做客。”
“一言为定!”
广播里面传来叫号码的声音,轮到郭子谦就诊,我们握了手,结束话题。
我和郭子谦是同一年进入的大学,他在学校攻读国际金融贸易,而我学习社会新闻学,毕业后便各奔前程。我在一家杂志社担任记者,同时定期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虽称不上富裕,倒也过得滋润。而郭子谦则离开了厦门,到新加坡留学深造,此后就再也没有联系。此次重逢,也令我倍感意外。
较四年前相比,郭子谦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运动的关系,高挑的身形非常协调,俊朗的五官依然保持着阳光的笑容,全身散发出的自信气息,更令人为之着迷。当时的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他的心中,竟能隐藏着如此之惊人的秘密,而丝毫不流于表。我无法想象,他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种痛楚;而面对的,又是怎样的一种人生。
接到郭子谦的电话,到他家做客,是在半个月后,10月底。
郭子谦居住在鼓浪屿上,那是位于厦门西南的一座小岛。鼓浪屿离厦门本岛很近,只需10分钟左右的船程。岛的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却也有2万左右的居民生活在岛上。由于岛上居民大多要到本岛工作,因此每隔15分钟,就会有一般渡轮往返于厦鼓之间,交通倒也十分顺畅。
但其实岛上最发达的,还要属旅游业了,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外,鼓浪屿也号称“万国建筑博物馆”,因为就在这弹丸之地的小岛上,荟萃了上千座风格各异、中西合璧的中外建筑。早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以后,西方列强蜂拥来到鼓浪屿,抢占风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别墅公馆。而1920年后,许多华侨也纷纷回乡创业,在鼓浪屿建造许多别墅住宅,在短短15年内就建造1000多幢。而郭子谦所居住的“船屋”,也属于那一时期的建筑。
“你知道么,其实船屋的主人,并不姓郭,而姓刘。”就在前往鼓浪屿的渡轮上,同行的陈筱突然对我说道。
陈筱是我的大学社会新闻专业的同班同学,也是“推理研究社”中唯一的一位女成员,郭子谦曾经很惊讶地问她:“怎么女生也喜欢福尔摩斯?”她却神气地说道:“你不觉得当女侦探很酷么?”不过,陈筱最终也没能成为女侦探,反倒和我再次相遇了,她比我晚两个月进入同一家杂志社,被分配到了编辑部。我问她:“这两个月上哪里去了,怎么现在才开始工作?”她只是懒洋洋地回答:“一想到要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就有点害怕,所以给自己好好地放了两个月假,到华东一带走了一圈。”
于是,当郭子谦问起我,还能联系到哪些好友时,我就把她叫上了。
“是么?这件事情我并不清楚。”虽然大学期间,与郭子谦的交情不浅,却也未曾与他谈论过有关家人的话题。
“之前我们的杂志有做过一期鼓浪屿古别墅的专访,其中就有提到船屋,那片专访是我编辑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刻。”陈筱的话题顿时吸引了我。我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船屋始建于1920年,是由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因为它的宅基地面呈长三角形,把别墅建在其上,就好像海轮甲板上的船舱,如果从三楼俯视,整栋别墅就如同一艘正待远航的海轮,所以叫做船屋。”
“你不是在卖弄学识吧,大美女。”
“我说周郁飞。”陈筱瞪了我一眼,轻蔑地说道:“事先了解好别墅的历史,登门拜访时才不至于出洋相,这个道理你到底懂不懂?”
“也对,我不打岔,你继续。”
“船屋最早的主人姓陈,早期在马来亚经营橡胶园,据说和陈嘉庚是远亲,但并未得到证实。上世纪30年代,因为日本胶制品在东南亚削价倾销,加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陈家的企业江河日下,于是与当时许多华侨一样,移居鼓浪屿。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但由于国内局势恶化,陈家决定重返马来亚,于是用很便宜的价格,将船屋出售给了当时的鼓浪屿首富廖家。”
“你说的这个廖家,是不是林语堂夫人廖翠凤的娘家?”
“没错,当年买下船屋的,正是廖翠凤本人。”陈筱打了个响指,说道。
“想不到这船屋的主人,都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那这船屋现在的主人又是谁呢?”我问道。
“那就是……”陈筱顿了顿,响亮地说出了三个字“刘永强!”
“刘永强?”在我的记忆中,与鼓浪屿有关的诸多名人中,并没有这一号人物。他又何德何能,能够成为船屋的主人呢?
幸好陈筱看出了我的疑虑,继续说道:“或许你没有听说过刘永强,但你肯定听说过金燕屋吧!”
“你是说金燕屋燕窝行?”
“是的,刘永强从20多年前开始,经营燕窝、中草药的进出口生意。目前在全国拥有不下于1000家的金燕屋燕窝连锁店,同时在东南亚一带经营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草药材,保守估计资产也已经过亿。虽然比不上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名人们,却也称得上是富翁了。”
“嗯,”我的脑海中顿时充满了各种问号,“那刘永强又是何时入住船屋,郭子谦与刘永强又是什么关系呢?”
“你这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又起来了啊!!”陈筱取笑道,“郭子谦是刘永强的养子,据说从小就被刘永强收养,刘永强待他如己出。至于刘家何时入住船屋……”
11月份的海风略带着一丝寒意,陈筱将双手插进外套口袋之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我细细观察着这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美女。她白色的小外套以黑色T恤为内装,一条深色紧身牛仔更觉英气十足。
“据资料记载,1976年3月份,林语堂在香港逝世,后灵柩运往台北林家后院埋葬,廖翠凤于同年变卖了鼓浪屿上的所有资产,也前往台北。但是,从户籍登记上来看,刘永强却是在1978年才入住船屋的。”
“可能是由于当时那个特殊时期,资料丢失而产生的出入吧。”陈筱补充道,那个特殊的时期,自然是指文化大革命。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资料无法完整地保留下来,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吧。
就在我们谈论船屋历史的这段功夫,渡轮已经驶过厦鼓海峡,停靠在鼓浪屿码头岸上。郭子谦露出标志性的微笑,不停地向我们挥手。
“陈筱,周郁飞,我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