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引自惟存教育网《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文陈越)
简单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强调反复训练,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为主,强调问题解决。前者可以称为“应试型”学习模式,而后者可以称为“研究型”学习模式。刘亦婷家长对刘亦婷实施的便是一种典型的“应试型”学习模式。接下来,我们便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病,做一番仔细的剖析。
含糊被动的学习动机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支配下,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接受训练,是为了拿到高分、考上大学,而非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我们从刘亦婷的学习动机中便根本看不到主动学习,把知识当成乐趣的内容,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她在日记本里大喊:“学习负担太重了”。从中我们能感觉到刘亦婷学习的乐趣完全在于分数,而非知识本身、学习本身。其实,在应试型教育模式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刘亦婷如出一辙。教育学者卜卫、刘晓红做过一项关于孩子学习目的的调查,兹引如下:
独生子女的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分类学习需要变量同意的百分比
个人表现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30。9%
(22。3%)希望同学们佩服自己28。7%
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29。8%
让别人看得起自己48。1%
发展需要能挣更多的钱27。9%
(10。6%)不努力学习会受到家长的惩罚19。5%
升学时,能上好学校56。0%
为将来开创一番事业创造条件65。8%
将来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50。9%
将来能找到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43。4%
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竞争59。5%
很好地发展自己65。8%
证明我的价值和能力43。1%
认知需要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33。2%
(6。5%)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36。3%
喜欢所学科目30。0%
报答父母或报答父母的爱76。7%
社会需要为社会服务56。9%
(5。4%)满足家长对我的期望64。4%
将来为国家做贡献66。2%
认知需要是学习需要中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是积极的人格特征,有这种学习需要的学生学习主动、把求知当成快乐,但遗憾的是,它所得到的百分比最低,只有30%~37%。
(引自《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
塞缪尔·约翰逊说过,“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罗素也说过,“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可由于没有主动学习的动机,这些学生并不能从知识中找到快乐,他们的学习动机中掺杂了太多求知之外的功利因素,所以,这种学生往往到了成年以后,到了大学阶段,也无从知道自己究竟对什么知识感兴趣,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我们看到,刘亦婷便是典型的案例,即便她读了哈佛大学,她也没能发现,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记者问刘亦婷:“在哈佛学了4年,究竟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刘亦婷这样回答:“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说,每个人喜欢的东西很多,你怎么知道你真正喜欢的是哪个东西?你怎么知道你以后是不是不喜欢了呢?比如说,我有一段时间喜欢做陶器,但是过了那阵子又不喜欢了。兴趣也会由于外界的因素而变化,一样东西如果我老是做不好,慢慢地就不会喜欢了。所以,我觉得人应该寻找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每一个人肯定有一样东西比别人都做得好,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你只要是那一行的状元,不管是哪一行都叫做成功,而且由于你做得好,别人给了你信心以后,你反而更愿意做这件事情了。可惜,如果你现在问我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现在还没有找到。”
(引自2004年1月28日《羊城晚报》)
这段思维混乱的回答出自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之口的确让人感叹。其实,找不到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情不单是刘亦婷一个人的问题,而几乎是全体中国学生的问题。
休谟说过,“在争取幸福的问题上,求知欲比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更加可取的。”但是,我们的求知欲早就被考上大学这个目标抑制住了。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不仅要压抑求知欲,还要压抑一切兴趣、爱好、特长、理想。而考上大学之后呢?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出国或者读研究生。接着,又是一连串让人窒息压抑的考试。
英国小说家马里亚特·F说过,“除非你亲自尝试一下,否则你永远不知道你能够做什么。”的确,许多事情只有在做、在思考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喜欢、是否擅长。而我们的许多家长却并不给我们这个机会。他们往往未卜先知地为我们设计了一切。
如果问我们有没有“扼杀”过婷儿的正当兴趣,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一直建议婷儿避免把表演一事当作未来的职业。我们认为,这一行的成功太依赖他人,太依赖偶然性了。我们不愿意看到婷儿像无数条件很好的演员一样,最终落得个在演艺圈“打艺术杂”的下场。
(《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第285页)
看完刘亦婷家长这段精彩的论述,不得不佩服他们“未卜先知”的本事。可阿甘早就说过:“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拿到哪一块。”幸好他们不是黄豆豆的父母,否则,我们国家的一个舞蹈天才又要被扼杀了。
黄豆豆是谁?就是那个身高不足1。70米,被一些舞蹈老师武断地认为根本就不适合从事舞蹈艺术的演员。这些舞蹈老师说,他的身高对舞蹈演员来说是很大的缺陷,他们还说,他的身材比例也很不适合舞蹈演员的标准。但是,黄豆豆的父母不信这套,他们坚持,再坚持;黄豆豆努力,再努力。结果,他们成功了。23岁的黄豆豆成了上海歌舞团最年轻的艺术总监,已在国内外获得十几个艺术奖项,其中包括白玉兰奖和荷花奖这样舞蹈界最具权威性的大奖。
刘亦婷的家长说,他们不喜欢“碰运气”,也不喜欢“买彩票”,可是他们难道不知道,很多发明创造就是在“碰运气”、在“冒险”中产生的。戴维斯说过,“假使你认为你能够,你便能够;假使你认为你不能够,你便不能够。”拿破仑也说过,“凡是决心取得胜利的人是从来不说‘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这种碰运气的精神,冒险的精神,向未知领域探索的精神,哥伦布就不会发现新大陆,爱迪生的上千件发明也不会诞生。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杜威也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可以说,世界上并非所有事情都可以由理性控制,否则,在今天的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模式应该是“计划经济”而非“市场经济”。
对于刘亦婷家长的未卜先知,一位读者不无担忧地写到:
我看《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时,不仅没有阅读快感,反倒是冷汗直冒,大脑中总是红灯不停在闪烁:可怕、可怕……刘亦婷成长的过程,似乎是一个工业产品被设计、生产的过程,面面俱到之中独独看不到孩子的自主发展和选择。刘亦婷父母的教育方式,让我想起了著名学者施蛰存评说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一句话:“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我相信,刘亦婷式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多数千差万别的家庭来说,同样也是危险的。
(引自《江淮晨报》《书市为孩子疯狂》文/黄道培)
在家长的“计划”下,我们看到,刘亦婷即便从哈佛毕业,也几乎没有独立的学习动机,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什么乐趣。其对专业的选择也是被动的而无自己独立性的思考和判断。
上文提到,刘亦婷从小的理想?
小说推荐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最新章:第51章
-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
- 《世界名人家教智慧》作者:佚名第1节:好奇的儿子与耐心的母亲爱迪生(1847-1931,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
- 最新章:第20章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大宋的智慧
- 作者:贺坚强第一章我一推门就是前天在写这个故事之前,我曾经无数次的问过自己,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真的是唯一的智慧拥有者么?抬眼仰望星空,那里是不是也有人正在仰望着我们?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可能是唯一的智慧体。不管从概率学的观点,还是我们从自己害怕孤独的本能出发。我们都不可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随着现代科学
- 最新章:第1136章
- 婚姻圣经: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
- 婚姻圣经: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作者[美]爱默生·艾格里奇导论疯狂怪圈幸福婚姻之秘诀牛仔上衣风波你也许是对的,但是错在你大声喊叫我忘记了她的生日温情时刻与难堪争吵《圣经》中的奥秘上帝是如何揭示爱与尊重关系的爱与尊重最基本的需求莎拉喜欢在鸡蛋上撒胡椒粉(1)莎拉喜欢在鸡蛋上撒胡椒粉(2)沟通解读婚姻的
- 最新章:第17章
- 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
- 婚姻圣经: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作者[美]爱默生·艾格里奇导论疯狂怪圈幸福婚姻之秘诀牛仔上衣风波你也许是对的,但是错在你大声喊叫我忘记了她的生日温情时刻与难堪争吵《圣经》中的奥秘上帝是如何揭示爱与尊重关系的爱与尊重最基本的需求莎拉喜欢在鸡蛋上撒胡椒粉(1)莎拉喜欢在鸡蛋上撒胡椒粉(2)沟通解读婚姻的
- 最新章:第16章
- 疯子也需要爱情
- 《疯子也需要爱情》作者:老石头文案如你能洞察深渊,愿你读此书,愿你能渐渐爱我。齐荠本是一个在街头流浪的精神病少女,却忽然被城中富豪认亲,成了他们失散多年的女儿。这种白日梦一般的事情竟然成真了!可等待着齐荠的,除了华丽变身,还有重重叠叠的阴谋和秘密。能够拯救齐荠的,唯有爱“你尝过那种能让你快乐得软弱无
- 最新章:第101章
- 大神,需要帮忙吗
- 版权归作者所有。好书尽在/w.文案斯文败类学霸攻+表面乖巧明星受。HE,强强1V1,不虐不揪心,欢迎跳坑。小甜文,温馨甜,前期校园后期社会,娱乐圈部分纯属虚构,大家不要随便带入,笔芯。PS:文案渣,直接进,点个两三章,不行你就退,看我真挚期待小眼神。女生眼中的顾川:暖!帅!超级学霸!男生眼中的顾川:
- 最新章:第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