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学校》第59章


养了一些动物。例如,他们养了一只罕见的鸟,这鸟和任何一名儿童一样是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员看待的,儿童们照料着它,看着它的生长,知道它的习惯,对各种野鸟的兴趣也变得愈加浓厚。在学校后院里有只山羊,它是这里最受喜爱的,儿童们从它还是小羊羔时就开始养,现在依然照料着它。学校处处鼓励学生,要他们照看和报告学校里供玩赏的动物以及他们在森林中发现的动物的情况。
在格林威治的“森林小学校”,室外作业是全校组织的基础,其中自然研究起着极大的作用。无论是什么季节和天气,学生常常成群结队深入丛林,研究树木花草的各个季节的各种形态。他们学会辨别各种鸟类及其习性,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昆虫,识别天上的星星。事实上,他们在户外花去的时间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亲手获得了大量的有关自然界各个方面的知识。学校的组织者把室外活动这一基础称为“森林知识”(woodcraft);他相信,经历一些在森林中生活的人所要做的事——骑马、围猎、野营、搜索、攀登、划船以及印第安人的各种手艺——将会培养出强壮、健康、独立、有充分发展的性格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的青年人。这么一来,自然研究又成为上面这些训练的一部分。无论学生干什么,划船、散步或是从事园艺,总有一位教师与学生结伴,向他们解说有关活动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要他们留心周围的事情。毫无疑问,这个学校的儿童,即使年龄很小,也有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欣赏力,这种认识和欣赏力就是在乡村生活的儿童中间也是很难得的。
在大城市中研究自然,提供了完全不同的问题,那里只有公园及庭院有各种花木,惟一的动物是送货的马和巷子里的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理由感到为难,当学生从未见过自然的时候,究竟什么才是教他们热爱自然的最好方式?教师也有理由表示怀疑,要求学生观察的那些事物,不但不在学生的生活中起任何作用,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在这种时候,尝试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究意有多大价值?然而,野外的自然界,如树林、旷野、溪流等等,虽然对于城市长大的儿童来说大都是没有意义的,但也有许多材料可以利用,使从未见过一树一牛的儿童能够认识自然的真面目。现代的教师是以全班学生熟悉的任何事物为起点的,如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鸟,放在缸里的金鱼,或操场上满是灰尘的树木等,从这些事物入手,引导儿童一步步接近自然,直到他们确实能得到“乡村”的一些概念,以及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所起的使用。菜园对大多数城市儿童来说,也是很显然的起点;即使他们家里的后院连小园子都没有,但总有邻居家会有,儿童总是兴致勃勃地想弄明白他们吃的蔬菜来自哪里,又是怎样生长的。
无论是印第安那波利斯或芝加哥的公立学校,都认识到了这类工作对儿童所具有的价值。在印第安那波利斯,园艺是小学七、八年级以及中学的一门常设课。该城市还购买了很大一块地,离城不远,往返方便。任何家中没有园子的儿童通过请求,都可以获得一块地,从而结合有关课程学习园艺的理论和实践。获得的这块地面积不小,足以使儿童得到大量的体验,并使他们将课堂上学的东西付诸实践。无论男孩女孩,都有他们的园地,他们在园子里的工作,也和其他的工作一样计算学分。整个学校想方设法激起儿童对园艺的兴趣。从一年级起,学校就统计哪些儿童家里有园地,是菜园还是花圃,种些什么等等。如果儿童希望换些东西种,学校还提供种子,儿童则要向他所在的年级说明他是怎样利用他的园地的。
这个工作在很多乡村地区已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人人都熟悉。在美国南部和西部的学校,儿童成立了“谷物俱乐部”(Corn Clubs)。在土壤的使用方面,这些俱乐部为当地的农民树立了辉煌的榜样。在许多小城镇,如果儿童想从事园艺,即发给他种子,到了秋天,举行花卉、蔬菜展览比赛,优胜者发给奖品,以提高大家的兴趣,使这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确实,这些努力大部分是出于地方农业利益的需要委托学校作出的,目的是改良农业,增加地区的财富;不过,地方学校董事会正开始接管这个工作,因为它的实用的色彩仍然属于真正的自然研究。这或许可以作为使自然研究成为一门真正科学的一种手段;它决不会阻碍自然美与自然的用处方面的教学,这一点正是旧教育研究自然的目的。事实上,这倒可以作为学校为实现这一目的而能利用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任何人,特别是儿童,都喜爱和珍视很多东西,其中他们的知识的积累是最受重视的。每一样东西的真正价值,对于这个东西有某些了解的人是十分明显的。熟悉种种生长的东西和获得供应人们食物的科学,对于养成勤奋与观察的习惯,不能不说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因为只有那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照看园子,并且一贯地探求各种原因的园丁,才会获得成功。除此以外,这项工作还有纯粹的经济价值,让我们的青年人自幼就真正尊重农民以及农民的工作,有了这种尊重态度,城市中人满为患的趋势就会消失。
芝加哥公立学校的做法与印第安那波利斯不同,不过在有些市区,对通过园艺来学习自然的做法也给予极大的重视。许多学校内有园地,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从事真正的园艺工作;学校把这些园地作为学习自然的基础,儿童在科学栽培方面也受到教育。这样做也给城市带来了变化,换句话说,从事园艺工作对儿童及街邻的价值是明显的:就儿童方面而言,这可以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或者用这种方式为家庭供应蔬菜;就社会方面而言,园艺可以使地方清洁,街市美观。假如居民想把他们的后院及空地开辟成园地,他们就不会往那里扔垃圾,也不会允许别人那样做。特别是在学校周围的一些街道,这工作做得尤为出色。开始总是先由儿童对园艺发生兴趣,做出努力,以后整个社会逐渐对园艺产生巨大兴趣,所有可利用的隙地都用上了。该地区本是贫穷的,园艺一兴,除了家庭的面貌大为改观外,对人民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帮助。靠了学校的帮助,这地区的很多成年人在城外租赁了大块园地,并种上蔬菜。这一实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来毫无经验的市民,通过利用机会接受学校提供的教育,竟能规划并从事园艺工作,而且一开始就获得了成功。学校方面得到的好处也是很多的,因为许多外来的家长与学校密切接触之后,发现学校确实是地方上的一种力量,他们可以和学校共同协作。这些人过去由于胆小无知,或是只因为他们感到学校是一种高不可攀的机构,因而通常对其子女进的学校是敬而远之的。
芝加哥市的“市民研究自然”的活动,动力除了刚才所说的来自地区外,主要还来自芝加哥师范学院,这所学校的生物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花了大量的功夫。除了熟悉园艺工作,并特别注意菜园的生长情况外,教师还将许多植物栽培在室内,以便发展学生的审美力,帮助做出科学的解释,以及协助地理课的教学。不过,植物的选择是专门考虑了地方的条件的,而且希望以此来推动学生美化自己的环境。因为大家知道,教植物学的科学原理,可以用适合于家庭种的植物来说明,也可以从科学抽象的角度选择制作标本来加以说明。对于公园、游戏场以及周围的空地有了一番特别研究,儿童就能知道怎样来美化城市,而且也确保加强了一种实际的求知欲望。他们还在校内养了很多心爱的动物,如白鼠、鱼、鸟、兔子等等。当然,尽管这些动物是供实用的,用来说明动物结构及生理学的原理,但它们也用来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仁慈之心以及对动物生活的普遍同情。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儿童天性对于动物比对植物更感兴趣。在儿童看来,动物是真正有其特性的个性,它们的需求必须得到尊重。由于儿童注意到环境对于动物的健康及活力的影响,自然他们对个人的卫生问题也逐步重视起来。
人们将会看到,尽管研究自然的目的是要灌输科学原理,但是其主要用途,却是培养一种富于同情心的理解,即理解动植物在生命中也占一定地位,同时还要发展情感和审美的志趣。大都市里的环境,与农家生活及乡村风情大不相同。在大城市里,有无数儿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