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好孩子》第49章


能力。他的结论是:“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画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重要途径。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是留美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其中写道:
美国孩子学画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定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孩子虽然画得“一塌糊涂”,但十分高兴。画完之后,只问老师“好不好”,而从来不问“像不像”。黄博土说:“回答‘像不像’,是指‘复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是指创造得如何。”
黄博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小学美术老师达琳曾来中国云南作学术交流。不少中国老师请教她:“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达琳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
达琳给中国孩子出了一道题:《快乐的节日》。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圣诞树,而且画得一模一样!她仔细观察,原来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教室墙上的一幅画里有棵圣诞树!达琳把墙上的画遮起来,要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这个主题。令达琳感到吃惊的是,那群孩子竟然抓耳挠腮,一副茫然的样子……达琳老师不得不又把墙上的那幅圣诞树揭开……
这个真实的故事的确令人深思。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在学画画,问题是怎么学?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是用“眼”画画,还是用“心”画画?这可能就是模仿与创造的不同点。
我很同意黄博士的观点:模仿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虽然技艺越来越高,可想像力却越来越差。他的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
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是用“心”画画,正是在“心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创造力。
北京市和平里四小就是—个注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学校。有一天,日本教育代表团来校观摩四年级的美术课。美术老师胡明亮画了一只流着眼泪的小鸭子,让同学们以这只鸭子为主题,当场创作一幅画。30分钟后,全班36名同学创作出37幅画,令日本教育家们大为惊讶,连连称赞:“中国的孩子太富有想像力了!”
孩子们都画了些什么呢?胡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带给我。
赵亦鑫画的是《失去自由》。小鸭子被关在铁笼子里,望着一群高飞的大雁在默默地流泪。
陈溪画的是《不准动!》。一个戴着假面具的人,正用枪口对准一只流泪的小鸭子。
李佳画的是《水污染》。小鸭子从被污染了的河里叼起一条小鱼,而小鱼只有骨头架子,小鸭子伤心地哭了。
最精彩的是唐小晰的《触景生情》。一只小鸭子呆呆地站在“烤鸭店”门前,看到爸爸妈妈都被挂起来烤熟了,自己成了“孤儿”,不禁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我想,如果我们的美术课都能像胡明亮老师这样教,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那孩子可就解放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人类的发明,都来自大脑。一个奇妙的主意怎样才能产生出来呢?这就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打破原有的模式,学会重新组合,把不方便变为方便。比如:
改变的方式。把两辆汽车摞在一起,改成双层,让它的容量加倍,也可以把汽车减半、扩展、切开、拉长等。
代替的方式。用小球代替钢笔尖,制造出圆珠笔;用互联网代替传统的通讯方式。
重组的方式。把耳机和收音机组合在一起,成为“随身听”;把商场和地铁车站连在一起,地铁的出口也就是商场的入口。
我向全国著名少先队教育专家段镇老师学了一招:加一加,减一减。比如,在一个圆圈上加点儿什么,能变成什么?
我曾经去一所城市小学和一所农村小学,让孩子们做这个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五个圆,让五个孩子上来画。结果,城里的孩子画的多数很复杂:向日葵、小花、小孩、钟表、太阳等。而农村的孩子画得却较为简单,比如圆上加一竖……梨;圆下加一竖……气球;圆下画一横……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圆中画一个正方形……铜钱;圆上点上很多小点点儿,一个男孩告诉我……芝麻烧饼!
新知识、新技能怎样才能学得快呢?有一个成功的做法:进行“形象训练”,画脑图……把全部东西在脑子里绘画组合。
日本有位著名医生,小时候,祖父教他骑自行车,并不先买车,而是让他看别人怎么骑,让他反复想着自己应该怎样骑,在这个阶段,他一次也没有骑过车。过了一段时间,在他找到感觉以后,祖父才买了自行车。他开始骑的时候,有点儿摇晃,但很快就得心应手轻松自如了,连他自己都奇怪为什么掌握得这么快,其实这就是画脑图的作用。学医后,这个经验得到充分的运用。他第一次给患者做阑尾手术,就十分出色。执刀之前,他先反复进行形象练习,回想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时的全过程,脑子里浮现出自己执刀手术的全部形象,预想可能出现内脏粘连等复杂症状,描绘着自己有条不紊地及时判断处理的全过程。由于事先做好思想准备,一旦走上手术台,就没有了初次执刀的紧张慌乱。
再说说我自己。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考试前,我的复习方法是将知识画成树状的图,所有的知识点就是树突,反复看,反复想,最后形成一个脑图。这样,大部分要点都记得比较清楚。另外,上台讲话,我也很少拿稿子,有的时候一口气讲三四个小时。有人说我记忆力强,其实不是,是我已经事先把所要讲的内容画好了脑图,想着“图”讲,这样就能声情并茂,用心与听者交流。有时,我觉得有了稿子反而会限制我讲话,反而给自己造成“麻烦”。
这其中,冥想是十分重要的。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者,你就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想象成一个失败者,你就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孩子在上考场、上赛场、上台讲话或者表演之前,你对他说“别紧张”,他肯定会紧张;如果让孩子想“我都准备好了,我会自如发挥的”,那一定会有好结果。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聪明、敏捷、健康的大脑。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喂”好脑
大脑需要能量,能量主要从食物中获取。有人说,你的孩子早餐吃什么,决定着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平时,要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制品、肉类、鱼类等,早餐能吃一根香蕉更好。脑在工作时需要大量的氧和糖,所以要常常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注意通风换气。要让孩子经常做深呼吸运动,也就是“调息”。具体做法是:闭目,吸气……吸到丹田,呼气……把气吐尽。平时让孩子多运动,才能保证大脑有充足的养分。
二、使用脑
俗话说得好:“你不用它,就会失去它。”要使大脑得到开发,就要经常使用它,脑子越用越灵,不用就越来越笨。集中精力多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思维敏捷的人,都是好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人。我们批评“题海战术”,是因为它把复杂的脑力劳动变成了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极为有害。
三、放松脑
自然放松,轻松愉快,可以活跃大脑的生理功能,是保护大脑的好办法。我掌握了一套大脑的“放松术”,效果很不错,通过主观意志的活动,放松全身肌肉,从而调节紧张情绪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
现在,每逢组织孩子们活动,在紧张之余,我经常带着他们进行放松训练。当然,程序没有这样复杂,但常常使疲惫而又兴奋的孩子得到很好的头脑休息,也方便他们更好地参加后面的活动。
父母们还要注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是保护大脑的最好办法。因为人只有在睡眠时,肌体内的免疫细胞才能很好地生长。长期睡眠不足,免疫功能自然下降,人就爱生病,也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帮助孩子开发大脑吧……巨人醒来之时,正是即将成功之日。
2.财富之二……会观察的眼睛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一天,我去天津大港油田参加中国少年报社召开的儿童诗人“世纪盛会”。开幕式当天下午,我们来到大港油田实验中学,参加“大小诗人见面会”。
台下坐的是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