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_巫羽》第107章


赵启谟可不敢将这位京城有名的才子当书呆看待,只是仲平为人处事一板一眼,若是知道自己所爱是位男子,该如何震惊?
李果没去参与酒宴,自然也不知道在酒宴上,吴伯靖曾说要和他道歉的话。
酒宴隔日,李果收到阿鲤送来的信,寥寥几笔,写满关心,并约于某日相会。李果的字丑,书法更是糟糕,毫无章法可言。但他还是一笔一划回信,托阿鲤带去。
自赵启谟殿试后,门外送礼的仆人、举草帖子的媒人比往昔还要多一倍。仆人尚好打发,一群伶牙俐齿,八面玲珑的官媒、私媒可就没那么容易应付。老赵是位书生,眼不见耳不闻为净,一门一院阻拦,自己照旧读书著文,乐得自在。赵夫人会看媒人的草帖子,看到家世嫁资满意的,便将草帖子留下来。这些年社会风气不好,世人逐利,以致娶妻不顾门第,只求资财。赵家不那么庸俗,要门当户对,知书达理,还要有丰厚妆奁,才能入得了赵夫人的眼。
纵使条件如此苛刻,还是有好几户人家的小娘子符合。
万事具备,奈何赵启谟不只不理会这些草帖子,连并婚事,也不愿谈,总说婚姻之事,往后再议。
清早,阿息服侍赵启谟更衣梳洗,目送赵启谟离去。赵启谟的寝室向来只有睡觉时前来,其余时间,基本是在书阁,近来,则总是在厅堂会客。
阿息做为女婢,平日除去服侍赵启谟外,还要常到赵夫人那边禀报。赵夫人近来很焦虑,也许是身为母亲的直觉,她觉得这个二儿子,恐怕有隐疾。
早日敲定婚事,她的心早些安心。
连续数日忙碌,接待无数的亲朋好友,赵启谟委实累了。赵夫人找到书阁来,发现她儿子趴在书案上睡着。
这孩子也真是的,好好的寝室不去睡。也是自己太心急,阿息这女侍有些呱噪,还是瑟瑟安静,回头还是把瑟瑟这丫头送回去。
“瑟瑟,去取件衣物,给二郎盖上。”
“是,夫人。”
瑟瑟行礼,安安静静离去。
不会,她回来,手里拿着赵启谟的一件袍子,细致将它披在赵启谟身上。
赵夫人是个明眼人,看得出瑟瑟对赵启谟有意。
“你便在这里看着二郎,一会饿了冷了,你服侍好他。”
赵夫人步下书阁,想着他们老赵家的男子都一样,嗜书如命,大概也只是不懂风情。成亲后,自不必挂心,自己多虑了。
一觉醒来,赵启谟见是瑟瑟陪伴在身边,他看着整理干净的书案,有丝不妙。
近来应酬劳累,兼之阿息扰人,只差脱光衣物,往他怀里滚了。赵启谟疲乏却没能睡个好觉。清早本想一人静静,到书阁来。本意不是补眠,他浏览往来信件,将未回复的书写答复。几乎都是文友的书信往来,谈论学问,唱和诗词。这些书信中,有一封尤其特别,是李果的信。
李果的信纸不考究,是珠铺里记账的纸。他的字很难看,而且词句的运用相当笨拙,还有错字。就是这么封短短不到五十字的信,赵启谟不时拿起来看看。信内容是问候和祝福,但信末尾,有句情语,一点也不含蓄。
赵启谟将信夹在一本书中,压在众书下,而这本书连并其它书,都已不在书案上。
“案上的书,是你整理吗?”
“是。”
赵启谟想那还好,若是被母亲看到,可就不得了。回头得把信烧了。
午时,一家人坐一起商议婚娶、出仕的事。秦仲平的仆人送来请柬,由内知领进来。赵启谟接过请柬,见到是喜宴的邀请,并不惊诧。他早已知晓,秦仲平下聘林更堂妹,不日将结婚。秦仲平出仕日期和赵启谟相邻,他在京城同样留不了几日,由此才迫切地成亲。赵启谟和秦家老仆交谈两句,回头对爹娘行礼,陈言说:“仲平找我,想是有要事相议。”老赵和赵夫人只得点头,让他离去。
“看他意思,似乎中意秦家大女儿。”
待赵启谟离开,赵夫人和老赵商议着。
“秦家门当户对,有何不好。”
老赵笑语。虽说婚姻之事,父母之命,然而老赵家,还是会征询儿子的意见。
“阿嫣相貌平庸,性子淡薄不说,也怕人取笑我们贪她妆奁。”
“娶的是正妻,又不是妾,看中的是品德,相貌其次。再说秦公与我,也是旧交,谁敢嚼舌。”
“可我总觉得……”
赵夫人也说不清她在担虑什么,自赵启谟长大后,她便往往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很孝顺,但也疏远。
“也说不清,总觉得他似乎心有所好,只是不便和我们说,最怕是让吴大郎给带坏了,也沉迷上什么柳息娘,孙三娘。”
这纯粹是母亲的直觉。
“莫要杞人忧天,你自己的儿子,你还不了解他品性。”
老赵起身,伸展一把老骨头,近来虽然难得清静,可他心情好。他决定去书阁看书,前日在书肆淘到数十册古籍,他要唤来老友,好好鉴赏下。
“我去书阁,你也别为这些事烦心,这不定都下来了。你看看布匹、金银器有什么新式货,也比你整日看草帖子强。”
“唉。”个个不省心。赵夫人叹息,继而想到郑家布匹的春布应该都上来了。赵夫人心情终于愉悦起来,立即差遣内知去商肆。
第97章 绑在手腕上的红头须
深夜; 齐福馆的草木萧瑟; 馆中入住的租客都已沉睡,馆内静寂得能听到虫鸣声。赵启谟一人一马前来; 馆仆提灯领路; 带他来到李果租住的房间。
房内灯火通明; 赵启谟推开房门,李果坐在案前; 正在静静等候他。见到赵启谟进来; 他不过是把头一抬,神情显得颓然。
今夜赵启谟也仍旧是一身儒生打扮; 一件寻常的白遥溃弧〈┧砩希弧∮凶疟鹧姆缜椤0滓潞谠档囊'衫,清朗俊逸中,莫名有一份自持和禁欲感。然而赵启谟穿着这样一身衣服,于深夜外出; 却是为了相会。
反手将房门关上; 赵启谟大步上前; 他走至案前,屈膝坐下,就坐在李果对面。木案上的蜡烛,在案上流下一滩烛泪,李果显然在这里等候赵启谟多时。
“阿鲤送来的信我看了,三日后定聘; 五日后赴任。”
李果声音清晰,话语里没有什么感情。
赵启谟默然,看着在微风中跳动的烛光,觉得只要风再大一些,它便要熄灭。
“你安心成家,过安稳日子,我也能了断念头,一心将珠铺生意做好。”
赵启谟看着李果,李果盛装,清丽张扬,他说这些话时,没有哀伤,看着很木然。
“或许这样最好。”
赵启谟启唇,他静静听李果说这些话,他知道这也不失是一个好结局,只是他也好,李果也好,若真如此结束,要遗憾终生。
“启谟,你总是离开我。”
李果低头看向左手上的戒指,那枚戒指,正好将食指的伤痕遮挡,戒指在烛火下发光。
在刺桐离去,在广州离去,在京城离去,每一次离别,都令李果伤心欲绝。
“你这一走,京城没有你,感觉也没什么意思。”
李果低头苦笑,他来京城便是为了见赵启谟。
“此生,唯一所求,大概也只剩下钱了。”
一通抱怨,似乎责怪的只是赵启谟的离别,对于婚事,李果没有一句指摘。
“我此生,诸多事已完成,或即将完成,唯一所求……”
赵启谟嘴角微微笑着,他觉察李果的目光直勾勾看着他。
“不过是你而已。”
李果别过身去,懊恼托着腮梆,他突然不想理会赵启谟,还嘀咕:“说是这样说,还不是去娶妻。”
“嗯,不如今夜便娶。”
赵启谟朝门口拍了下手掌,房门立即被推开,两位馆仆端着两盘物品进来,一盘是酒菜,一盘似乎是衣物之类的东西。
俩个人将东西放下,转身便走。
赵启谟把酒菜放上桌,一壶酒,两只酒爵,几样小菜。李果见有酒,为赵启谟和自己各倒一杯。他端酒正要喝,听到赵启谟说:“且慢。”抬头,见赵启谟不知从哪里取来两支红烛,将它们点燃,一时屋中通明。
“红蜡烛,还写了个双喜。”
李果狐疑看着赵启谟,他注意到赵启谟的嘴角幅度在扩大。
“虽不合礼法,可也不能免俗。”
赵启谟轻笑,他掀开另一只盘子上覆盖的红布,红布下是红绳和铰剪等物。
“不行,你要明媒正娶了,我不会和你做这种事。”
李果抱胸,闷闷不乐把脸别到一旁去。
“信是有点长,可也不过千来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