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第321章


杨过和觉远呼叫相应,黄药师等均已听见,知道这边出了事故,一齐奔来。杨过和觉远说话之际,众人一一上得冈来,当下杨过为各人逐一引见。黄药师、一灯、周伯通、郭靖、黄蓉在武林中都已享名数十年,江湖上可说是谁人不知,那个不晓,但觉远全不知众人的名头,只恭谨行礼,又命那少年向各人下拜。众人见觉远威仪棣棣,端严庄穆,也不由得肃然起敬。
觉远见礼已毕,合什向潇湘子和尹克西道:「小僧监管藏经阁,阁中片纸之失,小僧须领罪责,两位借去的经书便请赐还,实感大德。」杨过一听,已知潇湘子和尹克西在少林寺藏经阁中盗窃了甚幺经书,因而觉远穷追不舍,但见他对这两个盗贼如此彬彬有礼,倒颇出意料之外。
尹克西笑嘻嘻的道:「大师此言差矣。我两人遭逢不幸,得蒙大师施恩收留,图报尚自不及,怎会向大师借了甚幺经书不还,致劳跋涉追索?再说,我二人并非佛门弟子,借佛经又有何用?」尹克西是珠宝商出身,口齿伶俐,这番话粗听之下原也言之成理。但杨过等素知他和潇湘子并非良善之辈,而他们所盗的经书自也不会是寻常佛经,必是少林派的拳经剑谱。若依杨过的心性,只须纵身上前,一掌一个打倒,在他们身上搜出经书,立时了事,又何必多费唇舌?但觉远是儒雅之士,却向众人说道:「小僧且说此事经过,请各位评一评这个道理。」
郭襄忍不住说道:「大和尚,这两个人躲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商量,说要杀人占寺,好让你寻他不着。若不是作贼心虚,何以会起此恶心?」
觉远向潇尹二人道:「罪过,罪过,两位居士起此孽心,须得及早清心忏悔。」
众人见他说话行事都颇有点迂腐腾腾,似乎全然不明世务,跟这两个恶徒竟来说甚幺清心忏悔,都不禁暗暗好笑。
尹克西见觉远并不动武,却要和自己评理,登时多了三分指望,说道:「大家原该讲道理啊!」觉远点头道:「众位,那日小僧在藏经阁上翻阅经书,听得后山有叫喊斗殴之声,又有人大叫救命。小僧出去一看,见这两位居士躺在地下,给四个蒙古武官打得奄奄一息。小僧心下不忍,上前劝开四位官员,见两位居士身上受伤,扶他们进阁休息。请问两位,小僧此言非虚罢?」尹克西道:「不错,原是这样。因此我们二人对大师救命之恩感激不尽。」
杨过哼了一声,说道:「以你两位功夫,别说四名蒙古武士,便是四十名、四百名,又怎能将你们打倒?君子可欺以方,觉远大师这番可上了你们的大当啦。」
觉远又道:「他们两位养了一天伤,说道躺在床上无聊,向小僧借阅经书。小僧心想宏法广道,原是美事,难得这两位居士生具慧根,亲近佛法,于是借了几部经书给他们看。
那知道有一天晚上,这两位乘着小僧坐禅入定之际,却将小徒君宝正在诵读的四卷《楞伽经》拿了去。不告而取,未免稍违君子之道,便请两位赐还。」
一灯大师佛学精湛,朱子柳随侍师父日久,读过的佛经也自不少,听了他这番言语,均想:「这两人从少林寺中盗了经书出来,我只道定是拳经剑谱的武学之书,岂知竟是四卷楞伽经。这楞伽经虽是达摩祖师东来所传,但经中所记,乃如来佛在楞伽岛上说法的要旨,明心见性,宣说大乘佛法,和武功全无干系,这两名恶徒盗去作甚?再说,楞伽经流布天下,所在都有,并非不传秘籍,这觉远又何以如此紧追不舍,想来其中定有别情。」
只听觉远说道:「这四卷《楞伽经》,乃依据达摩祖师东渡时所携贝叶经钞录,仍以天竺文字原文照录,一字不改,甚为珍贵,两位居士只恐难识,但于我少林寺却是世传之宝。」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是达摩祖师从天竺携来的贝叶经照录,那自是非同小可。」
尹克西笑嘻嘻的道:「我二人不识天竺文字,怎会借阅此般经书?虽说这是宝物,但变卖起来,想亦不值甚幺钱。除了佛家高僧,谁也不会希罕,而大和尚们靠化缘过日子,又是出不起价的。」众人听了他油腔滑调的狡辩,均已动怒。
觉远却仍气度雍容,说道:「这楞伽经共有四种汉文译本,今世尚存其三。一是刘宋时那跋陀罗所译,名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共有四卷,世称《四卷楞伽》,与达摩祖师所传,文本相向,可以对照。二是元魏时菩提流支译,名曰《入楞伽经》,共十卷,世称《十卷楞伽》。三是唐朝宝叉难陀所译,名曰《大乘入楞伽经》,共七卷,世称《七卷楞伽》,那均是后出。三种译本之中,七卷楞伽最为明畅易晓,流传最广,小僧携得来此,难得两位居士心近佛法,小僧便举以相赠。倘若二位要那四卷楞伽和十卷楞伽,也无不可,小僧当再去求来。」说着从大袖中掏出七卷经书,交给身旁少年,命他去赠给尹克西。
杨过心道:「这位觉远大师迂腐不堪,世上少见,难怪他所监管的经书会给这两个恶徒盗去。」
只听那少年说道:「师父,这两个恶徒心存不良,就是要偷盗宝经,岂是当真的心近佛法?」他小小年纪,说话却中气充沛,声若洪钟。众人听了都是一凛,见他形貌甚奇,额尖颈细、胸阔腿长、环眼大耳,虽只十二三的少年,但凝气卓立,甚有威严。
杨过暗暗称奇,问道:「这位小兄弟高姓大名?」觉远道:「小徒姓张,名君宝。他自幼在藏经阁中助我洒扫晒书,虽称我一声师父,其实并未剃度,乃俗家弟子。」杨过赞道:「名师出高徒,大师的弟子气宇不凡。」觉远道:「师非名师,这徒儿倒真是不错的。不过小僧修为浅薄,未免耽误了他。君宝,今日你得遇如许高士,真乃三生有幸,便当向各位请教。常言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君宝应道:「是。」
周伯通听觉远噜哩噜嗦说了良久,始终不着边际,虽事不关己,却先忍不住了,叫道:「喂,潇湘子和尹克西两个家伙,你们骗得过这个大和尚,可骗不过我老顽童。你们可知当今五绝是谁?」尹克西道:「不知,却要请教。」
周伯通得意洋洋的道:「好,你们站稳了听着: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中,老顽童居首。老顽童既为五绝之首,说话自然大有斤两。这经书我说是你们偷的,就是你们偷的。便算不是你们偷的,也要着落在你们两个贼厮鸟身上,找出来还给大和尚。快快取了出来!若敢迟延,每个人先撕下一只耳朵再说。你们爱撕左边的还是右边的?」说着摩拳擦掌,便要上前动手。
潇湘子和尹克西暗皱眉头,心想这老儿武功奇高,说干就干,正自不知所措,忽听觉远说道:「周居士此言差矣!世事抬不过一个理字。这部楞伽经两位居士倘若借了,便是借了。倘若没借,便是没借。如果两位居士当真没借,定要胡赖他们,那便于理不当了。」
周伯通哈哈大笑,说道:「你们瞧这大和尚岂非莫名其妙?我帮他讨经,他反而帮他们分辩,真正岂有此理。大和尚,我跟你说,我赖也要赖,不赖也要赖。这经书倘若他们当真没偷,我便押着他们即日起程,到少林寺去偷上一偷。总而言之,偷即是偷,不偷亦偷。昨日不偷,今日必偷;今日已偷,明日再偷。」
觉远连连点头,说道:「周居士此言颇合佛理。佛家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之际,原不必强求分界。所谓『偷书』,言之不雅,不如称之为『不告而借』。两位居士只须起了不告而借之心,纵然并未真的不告而借,那也是不告而借了。」
众人听他二人一个迂腐,一个歪缠,当真各有千秋,心想如此论将下去,不知何时方休。
杨过截断周伯通的话头,对尹潇二人说道:「你二人帮着蒙古来侵我疆土,害我百姓,早已死有余辜。今日一灯大师和觉远大师两位高僧在此,我若出手毙了你们,两位高僧定觉不忍。我指点两条路,由你们自择,一条路是乖乖交出经书,从此不许再履中土。
另一条路是每人接我一掌,死活凭你们运气。」
尹潇面面相觑,不敢接话。他二人都在杨过手下吃过大苦头,心知虽只一掌,却万万经受不起。尹克西心想:「只须挨过了今日,自后练成武功,再来报仇雪耻。众人之中,只觉远和尚最好说话,欲脱此难,只有着落在他身上。」说道:「杨大侠,你我之事,咱们以后再说。你武功远胜于我,在下是不敢得罪你的。至于有没有借了经书,还是让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