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秘典》第84章


非常矛盾而又统一的融合体。他知道这里或许就是天界,所在的区域有可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有可能是佛陀所在的区域,当然也有可能是飞升的妖怪精灵所在的区域,也或许是块无仙区。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细细体会这里的一切。此处的空气,可以暂称为空气,其实与凡界的空气是两码事,没有人类所需求的氧气和植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等等,它们只是一种很分散的能量微粒。这种能量微粒,不是凡界的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音十方能量,它们只是单一的能量,级别更高,不是苍风早前所凝练出来的天道能量,但它们更接近天道能量。所有的生灵链,全都围绕这个能量微粒展开。这里当然也有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暗、音十方能量,却都是在这些最基本的能量微粒基础上进行再组合而成,相比凡间的十方能量,他们更加精纯而巧妙。非可量比,唯是质的跨越。在此处,除十方能量和基本微粒之外,苍风也发现了凡界所有的生命能量,凡界中没有寻到生命能量来处,在这里同样没有结果。这里的生命能量比之凡界也是质的跨越。千万年过去,苍风并未将整个天界的所有事物都梦化一遍,只是将方圆几千万里时空内的所有存在梦化一轮而已。这里天地太大了,大到他不知具体有多么广阔,非常怪异的是他未发现一位天界中人,好像这里是未曾被发现的域土。当他思考着天界中人在何方时,心中突然聚集了许多精纯而磅礴的神念。一定要找机会将那真仙杀掉,没有多大能耐,却霸占着如此一处上等好洞天,于其浪费给你,还不如成全于我。这位金仙身上的仙丹真多,一出手便换取了许多仙晶,若将他灭掉,最少可以闭关三万年不必外出了。必须将那仙子的心俘获,若能与她双修,修炼速度最少提高一倍,这样的机会难找呀。……磅礴的神念,迅速将苍风的梦观众生状态冲散,本就刚刚恢复的他,感觉又是一阵虚弱,心中感应的世界一阵恍惚,忽然发现自己离开了脱离了原来的世界。上次穿越没有体会的空间隔壁层,在这次被迫离的时候,终得细细体会一番。苍风注意到自身散布的灵能在他恢复意识的那刻,很快要凝聚在一起,成为元神模样,凝聚成形的灵体不断受到这空间中混合物的疾速冲击,他不得不努力坚持,才不被冲散,这些不明混合物的冲击力之大,他不曾见识。核弹爆炸时会是怎样的冲击力,苍风只在资料看过,从未亲身体验,与这些不明混合物相比,核爆好像远远无法达到。这还多亏他的灵体并非肉体,若是肉体听怕一瞬间就化为飞灰,凡间抗暴最强的材料,也无法在此处存在千分之一秒。以凡间的科技水准,再经历几亿年也未必能制造出穿越此处的材料。苍风在努力保持灵体形态的同时,也在想办法感应这些激烈狂暴的混合物的真实结构,无奈这些混合物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一些界于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东西,与各种狂暴能量相关撞击,一眨眼的功夫,就撞击了亿万次,经过相互的撞击,又相互的转变,其间有些混合物因撞击而化为虚无,在虚无之中又再次生出各种这混合物。苍风费尽心力也无法捕捉他们的规律与结构、状态特点。
第71章、随梦入化三生世,六道轮回为哪般
引言:尽力而为之后才属命运。…………………………………………………………………………………………………“轰隆”一声脆响,苍风感觉自己的元神灵体破壁而出,终于穿越了不知有多少厚度的空间隔壁层,虚弱的元神灵体再不能保持轻灵的飘逸状态,如同高空坠物般向下掉落,惊诧间元神灵体已回复苍风体内。或许因为苍风的元神太过虚弱,本该醒来的他,却陷入了更深的昏迷,或许与习惯有关,也或许想着再去穿越到那神奇的世界,苍风元神入体的刹那施运梦观众生。迷糊元神,并没有因为这次梦观众生的施法运转而清醒的入梦化身,反而,更进一步的迷糊,确实的说是元神级别的昏迷。元神的昏迷区别于肉身的昏迷,肉身的昏迷只不过是关闭体识,使之元神对外界一切刺激没有反应,元神本身则可能因心念而境变时迁,无论肉身怎么昏迷,元神所在的世界总是清醒自知的。元神的昏迷,与肉身有类似之处,那便是将元神比做了肉身,而元神更深层的灵魂,在没有自识、自觉的情况下进入另一处奇天异地。肉身昏迷,意识可知自己是谁,而元神昏迷却不知自身为谁,这才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苍风在元神深度昏迷的时间里,穿越了当下的时空,在光明与黑暗之间轮回交替。为男身时,为奴、为农、为卒、为将、为商、为官、为帝,甚至还曾为宦官,三教九流无所不有。每个人生的经历,都有为外人所不知的酸甜苦辣,生活中起起伏伏,聚聚散散,生死离别,都可述成经典名著,足够后世品读。无论多么低贱、卑微,还是富贵显达,他都保持着一个正直节操,一生一世里总在努力拼搏,虽有偶尔的沉沦,却总能在其中反省超越。其中有一世,这枚灵魂转世为男身,出生在一贫苦农家,他出生时,家徒四壁,产房四面透风,隆冬腊月,降生不多久母子二人都得了重病,他的母亲得了产后疯,没多久就不治而亡,男孩虽然体质很弱,时常生病,但总算挺了过来。孤苦的父亲靠着辛勤的双手将他慢慢拉扯五岁时,也因抑郁与积劳成疾,撒手人寰,苦命的孩子,哭泣着用双手挖坑,将父亲埋掉,因为贫困,父亲的遗体只能用家里仅有的一张破席片包裹,为了怕以后无法找到祭典父母的坟墓,所以将父亲与母亲合葬之后,在周围种下三颗柏树。而后他便去了山上一座和尚庙内,他不是出家为僧,而是在那里做起了零工,劈柴、提水、打扫寺院。和尚庙内因为地片偏僻,庙里的只有两名老僧,平日也也没什么香火,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偶有几位善男信女到来,送些斋礼。男孩在这里干活拿不到什么工钱,仅能勉强填胞肚皮,不过他非常懂事,从不抱怨命运太苦,他觉得要想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就必须努力拼搏,白天干晚活,晚上就跟着两位老僧识字读经。两位老僧见男孩体质较弱,就教了他一套健身的拳法,男孩不是天赋异禀之辈,这套拳法学了三个多月才练熟,一辈子也没练出什么名堂,但经过他坚持不懈的锻炼,身体确也有所改变,后来便很少生病了。一晃五年过去了,男孩已长成少年,庙里的经书不多,也就十来部,五年时间总算把里面的文字全部学会。就在他刚刚把经书能读下来的时候,庙里的两位老和尚相继圆寂。又剩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庙里没有了和尚,自然连那极少的香火也断了,少年并不想出家为僧,他相信靠自己的勤奋一定能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也能给自己的父母上些像样的贡品。半年后,少年离开了破庙,带上随身破衣服便出发了。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他来到一座城市,他想在这里找份活计,然后让自己慢慢过上好日子,无奈他运气实在是差得很。活计没找到,最后快饿死前,终于找到一户富家,把自己卖身为奴,因为他正好识得几字,而且年纪不大,这家富户,让他做了少爷的书童。这家少爷好逸恶劳,平日里功课总让他来代劳,正因为少爷如此的秉性,他更有机会学识了各种古文大作。十年之后,少爷成家生子,无有成就,因为比较好色,在外面青楼里因一娇好妓子与一陌生男子发生冲突,将那男子打成重伤。在少爷从青楼回来的第一个深夜里,富户家便起了大火,大火熊熊,几乎将所有房屋烧尽,家主亲眷全部身死,只有几名下仆和少年未死。二十岁的少年再次成为孤独的流浪者,所幸十年寒窗学有所成,先是在一所私塾做教书先生,混口饭吃,因为奴契在大火中烧掉,以自由身份,他在接下来的八年内参加多起国试。他的努力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虽然无缘状元、榜眼、探花等名位,但靠其实打实的本领,也混得一名小县令做做。因为有了身份、地位和钱财,在三十岁那年终于娶得一房妇人,妇人比他小上五岁,面目姣好,但却是位寡妇,当年的少年,现在已是而立之年的县令,孤孤单单、形影相吊,并未嫌弃这位寡妇,两人便很快结婚了。本以为夫唱妇随,有地位,有薄财,日子可以过的幸福美满,结婚没多久的县令便想带着妻子回老家给父母烧柱高香,祭奠一番。没想到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