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第222章


…万一他们仍旧不依不饶,大不了就找两个替罪羊了事!”
见老佛爷脸色不善,徐用仪不敢再触霉头,连忙接着说道:“老佛爷,义勇军二次援台,他们并没有直接去台湾,而是先去了澎湖!”
“去了澎湖,干什么去?义勇军总共也不过出动了三千余人,就凭这点儿人马,去台湾也不见得能起多少作用,更遑论跑到有军舰驻防的澎湖了。没有海军护航,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慈禧一愣,不由诧声问道。
“老佛爷圣明,义勇军确实有些胆大包天,他们竟异想天开地用委托南洋水师购买的六艘鱼雷快艇从海上奔袭澎湖……”顺嘴恭维了一句慈禧,徐用仪开始将义勇军二次渡海援台的经过娓娓道来:“……义勇军在一举全歼了澎湖列岛上的守敌和军舰后,又连夜强袭布袋,将倭贼第七师团的退路和补给完全断绝……此次,抗日联军虽然失去了嘉义,却也利用倭贼第七师团兵分两路、通讯联络不畅以及后勤补给断绝之机,将日军第十三旅团和第十四旅团各个击破。最后,登陆台南的第七师团仅有大迫尚敏少将带着一千余人逃出生天……”
“什么?抗日联军竟几乎全歼了倭贼的第七师团!”慈禧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先前听得义勇军奔袭澎湖、强袭布袋这一连串的惊天之举,慈禧心中尽管震惊莫名,却还勉强按捺得住自己的情绪。等到听说日军第七师团几乎被全歼,她终于再也忍不住了。
“是呀!如不是倭贼舰船接应及时,只怕小鬼子一个都跑不掉。而且,倭贼在攻陷嘉义的过程中,损失也颇为不小,据说连其近卫师团的师团长北白川亲王也被抗日联军用地雷阵炸成了重伤,至今仍旧生死不明。台南战役,日本人虽说成功夺取了嘉义,但其实却是损兵折将,打了一个大大的败仗!老佛爷,从现在的情况看,倭贼恐怕是没有力量再在台湾打下去了!”虽然徐用仪对冯华和义勇军一直都怀着深深的戒备之心,但此时此刻说到台南战役的辉煌战果,他亦是禁不住眉飞色舞、兴奋异常。
台湾的战局最后竟是如此一个结果,令慈禧一时间五味杂尘,心中直如翻江倒海一般: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心中还是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难不成冯华和邢亮真的是上天派来挽救大清江山的?否则,他们怎么可能在如此恶劣的形势下,硬是靠一己之力将危局扳了回来。唉,只可惜冯华此人心机深沉难测、性情坚毅刚直,委实难以为自己所用。否则,大清得他和邢亮辅佐,中兴将指日可期……
“老佛爷,您这是怎么了?没什么事吧!”见慈禧听完徐用仪的汇报后,脸色阴晴不定地久久都没有说话,李莲英关切地轻声询问道。
怔愣了一下,慈禧长长吁了一口气:“本宫没事!徐用仪,恭王爷和翁大人他们对此有何反应?”
听老佛爷终于问到了关键之处,徐用仪向慈禧买好道:“启禀老佛爷,恭亲王、翁大人以及其他几位军机大臣得知此消息后,也都是兴奋异常,纷纷提议要给冯华和邢亮向太后、皇上请功!这不,我和刚大人出来后,没敢多耽搁便向老佛爷您请安来了。”
“噢,军机大臣们都是这个意思吗?”
“老佛爷,这主要还是恭亲王、翁大人和李大人的意思。不过,由于此次台南之役战果空前,孙大人他们就是有不同意见亦不好明着提出来。”
点了点头,慈禧忽然问道:“你们二人有何看法?”
终于等到了表白的机会,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说话的刚毅抢先一步说道:“老佛爷,奴才觉得冯华和邢亮二人居心叵测,万万不能够加以重用。他们两次渡海援台都将老佛爷您蒙在了鼓里,不处置他们欺君罔上就已经是法外施恩了,更何况还要进行封赏!”
“老佛爷,臣也有此同感。冯华、邢亮派义勇军渡海援台虽然战功卓著,但却从未将老佛爷您放在眼里,似此等目无君上之人,如何能够委以重任。如今他们二人声望之隆已是无人可及,如若再对其进行大力封赏,恐将功高震主啊!”刚毅的话音刚一落地,徐用仪也连忙附和道。
看着刚毅、徐用仪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慈禧暗暗叹了一口气:这两个蠢材,除了会拍马屁以及对自己还算忠心外,实在是一无所长。如果台湾真的能够重新回归大清,朝廷又怎么能够不对冯华和邢亮进行大力封赏!本来,他们立下如此大功,即使多封赏些也无妨,但冯华却实在是有些令人放心不下。此次义勇军二次援台,尽管皇上又一力承担了下来,可从义勇军渡海援台的时间以及皇上这些时日的种种反常表现来看,冯华恐怕是先斩后奏,直待事情已经不可挽回才将情况告知皇上。冯华究竟是何居心?这其中虽说有防止秘密泄漏的原因在里面,可他也应该非常清楚一旦义勇军二次渡海援台无功而返,他和义勇军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挽回台湾的局势和放不下邢亮等义勇军将士的生死安危,他就敢置欺君罔上、诛灭九族的弥天大罪于不顾吗……
摆了摆手,慈禧面无表情地温声说道:“冯华、邢亮功在社稷,如不按功行赏,岂不寒了天下百姓的心,又置朝廷的脸面何在?行了,你们二人先回去吧,一切都待形势明了之后再作商量!”
“呜!”,在汽笛的长鸣声中,一列崭新的火车缓缓驶入了位于金州城东北角的阎家楼火车站。简易的站台外,等着接站、作小买卖以及揽活的脚夫都不自觉地站直了腰身,翘首以待这列从盖平开过来的火车停稳。
自从去年10月,朝廷恩准旅大特区自筹资金修筑抚大铁路以来,以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的旅大铁路总公司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对抚大铁路展开了勘查、设计等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今年初,随着周天宇从美国取得的3000万两白银低息贷款的到位,抚大铁路也热火朝天地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由于资金充裕,也为了尽快解决交通不便这个制约旅大特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痼疾,抚大铁路的修筑采取了从抚顺和旅大同时开工、齐头并进的做法。经过近9个月的艰苦奋战,如今抚大铁路旅顺至盖平、抚顺至海城段都已先后竣工通车,只剩下了盖平至海城这一百多里的路段仍在紧张的施工当中。
火车门终于打开了,刚才还冷冷清清的站台上立刻便成了喧嚣的一片。商人、游学士子、外国人、甚至还有庄稼汉都拿着各自的包裹、行李,匆匆向出站口涌去。周天宇、杨度和林旭在几个身穿便衣的义勇军战士的陪同下,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缓步走出了车站。
“小宇,我在这里!”正当周天宇还在四处张望之际,一个异常熟悉而又充满温情的声音蓦地在出站口的右前方响起。
周天宇惊喜地将头扭转过去,冯华那充盈着关爱笑意的瘦削面容立刻映入了他的眼帘:“华哥,你怎么亲自过来了?”
“如今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我也借机出来散散心……”一抬眼看到杨度和林旭也靠了过来,冯华一拱手热情地招呼道:“皙子、暾谷,这一趟可辛苦你们了!”
杨度见冯华和陪同的卫士都是一身便装,显是不愿惊扰了进出火车站的普通旅客,遂也洒脱地拱手施礼道:“我们这次陪同寰海兄推广畜力联合收割机可是大开了眼界,只恨不得能再多待一阵子,何来的辛苦?倒是子夏兄你费心劳神、日里万机,可要多注意一下身体。”
“是啊!子夏兄你可比我们从金州走时,又瘦了许多。照此下去,身体可要吃不消了呀。”林旭亦颇有同感地劝慰道。
只是洒然地笑了笑,冯华并没有再多说什么,然而一旁的周天宇却禁不住眼眶发热,一阵心酸瞬间涌上了心头。派志愿军二次援台,义勇军中只有周天宇、李九杲等少数几个高级领导人才知道冯华这一次竟是连皇上都蒙在了鼓里。旁人只看到冯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不知他为此承担了何等巨大的压力!虽说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决不让邢亮的安危受到威胁,可义勇军近万将士的生死存亡、旅大特区百姓的殷殷期望以及无数来投奔自己的志士仁人的热情与信任,都让冯华不可能只考虑他与邢亮的兄弟之情。在等待战事消息的日子里,那巨大的责任就像一块儿千钧巨石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头:一旦战事不利朝廷降罪,他和义勇军究竟该何去何从?刚刚起步的旅大特区又该何去何从?
轻轻叫了一声“华哥!”,周天宇无语了,只是紧紧拉住冯华的手,久久都不愿松开。
“好了,有什么事回去再说,我已经准备好了马车,回去还要给你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