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少女的兴奋正好相反,秋瑾此时则沉浸在一股淡淡的伤感和哀愁之中。那已被自己深埋在心底里的回忆再次不可抑制地被掀了出来,思绪也一下子回到了去年初夏,与冯华、贺菱和龚芳等人乘轻舟顺运河下津门的难忘日子。
在北运河畔那如诗如画的小村镇,秋瑾几番犹豫、几番踌躇,终是一咬牙决定与冯华等人就此分道扬镳。那天,当她与冯华、贺菱和龚芳在大悲禅院附近依依惜别后,明知众人会目送她离去,她还是狠下心来不让自己回头。待拐了一个弯儿后,她却躲到路边的小树林里,目送着冯华他们的马车绝尘而去。
这次进京,秋瑾本来正处于被婚姻的堤坝禁锢,心成一潭死水之时,可与冯华的几度晤面,却令她的心湖微微泛起了波澜。张家湾码头那轩昂男子深邃清澈的目光、浏阳会馆中冯华大义凛然的铮铮之言以及“老福记”酒馆短促一会时这个男子的言谈举止,不但与她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侠情产生了共鸣,更让冯华的影子深深印在了她的心头。为婚姻苦恼着的秋瑾明知道热中名利、趋跑于权贵之门、酬应于歌楼酒榭的王廷钧与冯华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但不知怎么,她却时不时地要把这两个男子放在自己心中比较一番。
通过与贺菱和龚芳的进一步交往,秋瑾对冯华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冲破婚姻的樊篱生出了更多的渴望。以她的冰雪聪明和情感阅历,当然能够读懂偶与冯华相遇时,他那含蓄却炽热的目光中所隐藏的感情。终于,在冯华他们即将离京之际,秋瑾也毅然作出了离家出走,誓不虚度此生的决定。然而,当她在与众人同行的过程中,蓦然发现贺菱儿对冯华也拥有着一份执著的真情时,她却禁不住犹豫了。面对着贺菱儿的率真可爱,秋瑾几经考虑,最终黯然地把自己刚刚开启的那道情感闸门重又关闭了起来……
“秋姐姐,咱们干脆别回去吃了!今天我请客,到‘聚坛屋’面馆吃寿司,为台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好好庆祝一下。”少女的情绪显然已被自己刚才的分析调动了起来。一转身,她拉着秋瑾的胳膊欢声说道。
“什么?”被突然拉回到现实中的秋瑾怔了一下问道。
“秋姐姐,你今天是怎么了?老是心不在焉的!我说咱们今天不回去吃了,好不好?”少女一脸娇憨的埋怨道。
勉强将心情收拾了一下,秋瑾哑然笑道:“我们玉英大小姐已经发话了,那还有什么不好的!”
“秋姐姐,你又取笑人家!再说我是什么大小姐,以后我可不理你了。”少女不满地说道。
“好!好!好!我不说了,咱们玉英是女中豪杰、巾帼丈夫,才不是……”
“秋姐姐,你怎么又来了?”
在一阵轻快的笑声中,秋瑾和黄玉英二人携手走出了上野公园。
自远渡重洋来到日本之后,秋瑾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辗转进入了东京青山实践女校学习。她原本以为,自己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学习和生活将会极为孤单寂寞,但不成想与她同时到这里学习的竟还有一个叫黄玉英的华裔女孩子。
黄玉英家出香港名门,原籍香山。他父亲黄肇是伦敦布道会马礼逊学校的毕业生,如今是香港有名的大商人。黄玉英自小便活泼开朗、聪明好学,颇有男孩子的风范。而黄肇由于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因此对她的期望也是颇高,从小就让她与男孩子一起上学念书。去年六月,黄玉英以优异的成绩从香港皇仁书院毕业,黄肇本待送她去英国继续深造,可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于日本蕞尔小国的严酷现实,令民族自尊心向来强烈的黄玉英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也由此动了去日本留学的念头。黄肇几经劝阻不果后,只得为她办理了进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的手续。
由于同根同源,又有着近似的脾气秉性,秋瑾和黄玉英这两个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女孩子,才刚一认识便迅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们每天从居所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居所,都会手拉着手从上野公园穿过。姐妹俩的这种边走边聊,已经成为两个身在异国的年轻女子一种精神慰藉和生活享受。
台湾战争的进程,一直都是秋瑾和黄玉英共同关心的事情。报纸上每传来一次日军在台湾受挫的消息,都会让她们二人兴奋上好半天。而最近几个月以来,抗日联军节节败退,台湾战局日益艰危的消息,更是令她们忧心忡忡、担心不已。直到最近几天,从外国人办的报纸上,约略地了解到日军在登陆布袋后吃了一个大亏,才让她们将一直揪着的心放了下来。
夕阳西下,随着一阵萧萧的凉风刮过,渐渐枯萎的秋叶又簌簌飘落了一地;盘旋于上野公园上空的乌鸦则不停地盘旋着、鸹噪着,叹息黄昏已近,玄冬将临,去日苦多;不多的几个游人似也被这萧飒凄清的气氛所感染,一个个黯然无语、步履沉重地匆匆而去。
秋瑾二人从上野公园出来后,折上了那条她们每天都要走过的通往神田的小巷。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光滑的鹅卵石街面上还挤满了摩肩接踵的行人,但现在却由于支持圣战的“节约运动”而萧条、冷落了下来。
街道两边那些别具风情的料理屋、寿司面馆、品茶馆、糕饼店还余留着去岁的狂热,每个小店门前都有一对为庆祝对清国作战胜利而挂起的红灯笼。不过,在经历了一年的雪雨风霜之后,这些灯笼的颜色已经变成了陈旧的土红色,店里坐着的客人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他们品着新出炉的糕饼和浑浊的抹茶,谈的都是有关战争的流言传闻和关于生活日渐拮据的牢骚;眼光中流露出的也不再是对大日本帝国开疆拓土的狂热与渴望,取而代之的是对战争的旷日持久以及未来命运的日益不安、疑惑和彷徨。
秋天的白昼是有些短了,狭窄的小街被那些已经枯黄、残红的枝叶遮掩得黯淡了许多。天还没有黑,店铺里却都掌起了灯。轻车熟路地来到那家名为“聚坛屋”的寿司面馆店门前,秋瑾和黄玉英推门而入。此刻,虽已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但店中的客人却并不多,可以容纳三、四十人的店堂里只稀稀拉拉地坐了几个食客。秋瑾和黄玉英拣了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里坐下,先要了两份水饭乾瓜香鱼寿司,然后一面吃饭,一面轻声细语地继续交换着对台湾战争进程的看法。
突然,面馆的店门被猛地推开了,一伙学生打扮的人嬉闹着,乱哄哄地坐在了与秋瑾她们相邻的那张桌子旁边,犄角旮旯的清静立刻被破坏得荡然无存。
“渡边这小子怎么还没来?他不是说随后就到吗!”看到所要的几碟小菜已经送了上来,一个身材矮小的男生一边向几个杯子里倒酒,一边不满地嚷嚷道。
或许是这句埋怨之语起了作用,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关合的店门再次被推开来,一个留着参差短发的年轻男子急匆匆地冲了进来。“喂!渡边,在这里。”小个子抬起没有拿着酒瓶的左手,向对方大声招呼道。
由于店堂中并不十分嘈杂,他的这一声叫喊显得格外刺耳,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在了刚进来的那人身上。
“难得你早到一回,瞎咋唬什么!”被众人看得有些不太自在,这个叫渡边的年轻男子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后,瞪了一眼拿着酒瓶的小个子。
“我是怕你找不到我们啊!”小个子脸上挂着笑容,随手递过去满满的一杯清酒。
不客气地呷了一口,渡边抹了抹挂在嘴角的酒滴,然后从衣袋里摸出一张纸片,神秘兮兮的对着大家说道:“知道这是什么吗?”不等大家回答,他又自问自答地说:“是最新战争消息的传单,我刚才在大街上捡到的,有好多人都在抢着看呢!”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秋瑾和黄玉英却听了个清清楚楚,循声望去,只见短头发手里捏着一张巴掌大小、写满字的白色纸片。二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下眼色,不约而同地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支棱起耳朵,想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随着近一个阶段,日本国内的反战呼声不断高涨,日本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战局不利消息的封锁力度。台湾战争的消息虽然在报纸上时有披露,但大都是一些经过大本营新闻检查,无损帝国声誉的新闻报道。台南战役结束后,已经没有退路可言的日本政府为了避免日益尖锐的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更是将失利的消息封锁了个严严实实。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战争的真实消息还是通过一些高层反战人士有意无意的泄漏,以及政府并不能完全干涉和控制的外国报纸不断地流传到社会上。这些天来,各
小说推荐
- 淬血山河
- 简介:一次意外的穿越,一个卑微的生命,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是选择妥协随波逐流,还是奋起一搏万户侯?准备投身革命却阴错阳差成了军阀帮凶,蜚语满天下,且看不一样的民国,不一样的抗日,杨威的个人奋斗史。144678第一章 一无是处)杨威,人送绰号“二胖子,拥有国内名校双硕士学位,民间近代史专家,心地还算
- 最新章:第415章
- 血荐中华
- 《血荐中华》作者:西方蜘蛛第一部 纸城铁人第一章 神秘宝刀2007年某月某日,中国某内陆城市。中国某师特种兵部队上尉,才从禁闭室里放出来,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军官王竞尧趁着休息百无聊赖的在本市最大的一家古玩市场闲逛。他来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纯粹是因为无聊而打发时间“老板,有什么好东西没有”王竞尧
- 最新章:第580章
- 1852铁血中华
- 登场永安第1章 韦泽(一)1852年2月6日上午,广西大瑶山一处山岭上的树林旁边。二十几名年轻的战士正在战场上,他们都穿着广西普通百姓的服色,身上是黑色的粗布短衣短裤,腰间束了白色的粗布腰带,腿上打着白布绑腿,脚上则是草鞋。因为天冷,战士们脚上缠了原本可能是白色,现在已经脏兮兮看不出颜色的裹脚布。众
- 最新章:第51章
- 血荐中华(西方)
- 作者:西方蜘蛛“铁血中华”系列的第二部。这部依然延续了第一部的铁血精神“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次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宋末,来到了那个让中华文明倒退了几百年的时代,他将用他的铁血来改变这个时代。还是那句口号:我不要公道和公正,我需要的是铁血和刺刀!我要浇铸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我要打造一个—铁血中华!第一卷
- 最新章:第596章
- 铁血之中华帝国
- 作者:九分之七【由文】引子铁血之华夏帝国简介他,用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一个大大的圈,注视这个圈圈良久之后,说道“把这些地方纳入帝国的版图吧”他,默默地注视着帝国西部的某个地方,一块儿巨大的区域,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这里应该是良田千万顷”他,回首北望,依依不舍,这是天赐良机,不容错过,错过就是过
- 最新章:第77章
- 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
- 作者:不笑生前言《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之中,神州城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市的世外桃源式的发展,由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为自己的原料和商品的通路早做打算,只好优先向外扩张,要知道没有原料和商品流通渠道的神州城将一无是处。第一章 神的国度1节 海上烈风 1看起来,中国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好的
- 最新章:第434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