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陈圆圆》第97章


我缓了缓,道:“王爷现下要做的自然是笼络人心。”困在此处这么多天,接着该说什么话,出什么招,倒也有些准备。
记得《射雕》里,欧阳峰逼着郭靖写《九阴真经》,郭靖是写几句真的,夹一句假的。那个欧阳峰自然分辨不出。如今,天底下也就我一个人知道历史该如何书写,我也三句真的,一句假的,先让豪格相信我的诚意,把豪格弄得晕头转向,非对我言听计从不可。
“这个,本王倒也不劳烦唐将军说了。”豪格显然对我刚说的毫无建设性的意见不满。
我成竹在胸,不慌不忙道:“王爷休要心急,听圆圆把话说完。王爷既然下决心除去清主,这笼络人心,自然要做得不露痕迹。否则,清主猝死,与王爷的举动相联系,难保不会招人怀疑。”
豪格不再皱眉,转而“虚心”起来:“那唐将军的意思是?”
“王爷只需暗地里联系便是。王爷要笼络的人,既不应该属于王爷对头多尔衮的旗下,也应该避免代善、济尔哈朗这些旗主。据圆圆所知,代善和济尔哈朗到底是倾向谁,现在还莫可知。”我可不能让豪格的势力扩张,“王爷贸然去拉帮结派,只怕会露出马脚,反而弄巧成拙。”
“如此说来,除了两黄旗和我自己的正蓝旗,其他五旗都动不得了?”
“不是动不得,而是等清主驾崩之后再行动。”我温言解释道,“其实,王爷现在若能将两黄旗的大臣拉入帐下,便是极大的进步。圆圆倒有些合适的人选,王爷不妨在这些日子里多和这几个大臣走动走动。”
“请讲。”豪格望向我,满是期待。
“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巩阿岱、锡翰、谭泰、鳌拜。这几个人,据圆圆分析,他们都是赞成直系皇子登基即位的,稍加恩惠,定当支持王爷。他们位居要职,且潜力不凡。以镶黄旗的鳌拜来说,乃满洲第一巴图鲁,年纪轻轻就随皇太极奔战沙场,将来必定是王爷的左臂右膀。王爷不妨一一走动,时机适宜,便可和他们约为兄弟,盟誓生死。”先给豪格一些甜头尝尝,让他明了我的合作诚意。
豪格略微诧异地看着我,由衷道:“唐将军果然不同凡响,竟然对我大清的臣属了若指掌。”我心中暗道,反正这些人也是要支持你的,我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豪格又急急道:“那皇阿玛驾崩之后呢?”
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微微一哂道:“王爷何必心急呢?到时候再问圆圆也不迟啊。”现在若说出来,我还有利用价值?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更何况,我还把“生还”的希望寄托在多尔衮身上呢。
皇太极猝死,多尔衮必定会觉得事情蹊跷,他也算是个有谋略的人,也许会猜出皇太极原因不明的死亡会和我那个还未献出的计策有关,也许会猜出谁虏劫了我,也许会寻到我……
这可是我唯一的寄托了。
*******
注:黄丹,又叫密陀僧,即氧化铅(PbO),铅中毒属于重金属中毒的一种,不过黄丹这个东西,古代就已经用上了,好像是一味中药。制皮蛋的时候也要用上。(现在有无铅皮蛋^_^否则大家都不敢吃了。)至于铅中毒,在现在算是较常见的重金属中毒,只有当血液铅含量达到一定时,才能死亡,这属于极重度中毒。醋酸铅一次口服中毒量为2~3g,致死量为50g;口服铬酸铅1g可致死;至于从慢性中毒到致死,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各位就不要当真了,我也不太了解行情。
第十章 骤然薨逝
七月底,多尔衮迎娶庄妃之妹小玉儿。婚事虽仓促,但按照说法,一是为日渐衰弱的皇太极带点喜庆,二是为乃弟多铎驱除邪气,倒也办得是合适宜。
皇太极从七月开始就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头痛难愈,及至后来还时有昏迷、甚至抽搐。原本健康硬朗的清主似乎在一瞬间就垮下来了。太医与山野名医虽然轮番作战,也始终摸不清门路,根本无从下手。
初时,皇太极下圣谕:“一切细务付部臣分理,至军国大事,方许奏闻。”小事情已经力不从心。再过了几日,便又下谕:“后诸务,可令和硕郑亲王、和硕睿亲王、和硕肃亲王、多罗武英郡王会议完结。”连军国大事也一并不理,全部交托给代善、多尔衮、豪格和阿济格四人商议决定。此时的皇太极,头脑恐怕已经清醒不起来了。
终于,在众人的束手无策之下,皇太极“无疾而终”于清宁宫南炕上。一直到他薨逝,御医也没有诊断出病症,只好套用“无疾而终”这个说法。(参见《清太宗实录》)
——
崇祯十六年,即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阴历八月初九亥时,大清的开国皇帝皇太极驾崩。盛京上下都被这突然袭来的阴霾笼罩了。
只是在这一派举国悲恸的表象之下,汹涌的波涛正在疯狂地酝酿着……
当我从豪格兴奋的面部表情上读出皇太极驾崩的消息,不免故作镇定道:“王爷终于得偿所愿了。”
“咿~”豪格气喘吁吁道,“只成功了一半!唐将军,接着该做什么,还望你快些说出来啊。”
我不无鄙夷道:“清主归西,难道王爷就一点都不伤心吗?好歹他也是你的阿玛啊。”
我这突然的“质问”让激动地有些忘乎所以的豪格瞬间换了颜色,收敛起已有些僵硬的笑容,冷哼道:“唐将军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爷不要急,更不要误解了圆圆的意思。”我温言道,“我们汉人有句话,叫‘百行孝为先’,相信王爷也听说过,这清主驾崩,王爷身为长子,可不该悲恸欲绝么?王爷在诸阿哥当中,年纪最长,该当在清主梓宫前发誓善待幼弟,做个楷模。”
豪格听出我话中的门道,连连点头:“唐将军说得在理。这个戏还是要做足的。”
“是了,王爷这几日该当守着梓宫,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务必要让众人看出王爷的孝悌。这不仅能迎来大多数汉臣的好感,还能让八旗子弟看到王爷的另一面,现在可是王爷赚取人心的大好时机。趁着别人都在府里打着小算盘,王爷不妨主动出击,来个先发制人啊。”
豪格不禁犹疑道:“那,那我就不干别的了?”
“王爷且宽心。王爷日夜不离皇宫,必定有人来劝王爷回府歇息。过个三、四天,肯定有人会把王爷驾回府中,那时再安排也来得及啊。”能拖一日是一日,我还等着多尔衮来就命呢。
******
然而,多尔衮没有来。
是豪格此处别院太隐蔽,还是我高估了多尔衮的能力?总之,他没有出现。我就这样等了三日,生还的希望在一天天地减少、消磨。
直到豪格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我那侥幸的心理终于被彻底地湮没了。无论豪格登上大位,还是夺位不成,我都难免一死。
才装完孝子的豪格顾不得满身疲惫,又喋喋不休问起计划,我淡然笑了一声,仿佛听见自己的心跳在渐渐衰竭,我半死不活道:“王爷去同索尼等大臣商谈,让他们提出皇位由您继承,到底国不可一日无君。多尔衮等人必定不服,八旗内势必有一场角逐。王爷让索尼等人站出来,就皇位问题,在崇政殿召开一次会议。只许八旗首要人物参与,解决继位的问题。”
豪格点点头,我接着道:“这一切,王爷万不可亲自出面,一切需由别人提出,才能显出王爷的谦德。”
豪格继续点头,忽然眉头一紧,“可是,就算索尼提出,多尔衮如何肯听从?”
我叹了口气道:“王爷不要忘记,多铎此时还被多尔衮软禁,两白旗少了一名咄咄逼人的猛将,剩下的阿济格和多尔衮势力便少了一截。况且王爷之前的戏作足了,必定让代善和济尔哈朗对王爷另眼相看,倘若圆圆估量不错,此时他们二人必定已经嘱意于王爷了。”
豪格不免成竹在胸,我赶紧道:“到时,索尼他们提议王爷继承大宝,王爷一定要假意推却,摔袖离去会场才是。”
“假意推却?”豪格瞪大眼睛。
“是的,王爷。这招叫以退为进。当初,清主登基,也是三辞三劝。代善他们之前或许还有点犹疑,看到王爷这样谦卑,必然会坚定支持王爷的决心。彼时,王爷既能夺得大宝,又能流芳于世,可不是一箭双雕么?”
豪格赞许道:“唐将军说得极是。”
“王爷可要切记圆圆的话啊。”我再三叮咛。
记得历史上崇政殿议立会议上,豪格因为说出一句“我福少德薄,非所堪当。”并拂袖离去会场,从而自动放弃了角逐皇位的资格,将主动权白白让给了多尔衮。
表面看来,现在的局势对豪格是大大的有利,我所能做的就只有这一招了。只是明明记得崇政殿会议上,有多铎活跃的身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