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海》第117章


还是有一日她自己想起将来偷偷哭泣的时候被英莲看到,让她含羞带怯地说了出来。英莲听了鹦哥的话,她心中也是一阵惆怅,自道若不是遇上徒老爷和林姑娘,自己必是被那拐子卖了的命了,许是大户人家的婢女,更许是秦楼楚馆,只怕还不比鹦哥的将来。由是一日她在贾母面前略略提了一下,贾母因心中对甄家姑娘不似起初那么看重,又兼鹦哥和其家里人都不是什么真正得主子用的奴才,便顺着英莲的话头,给了鹦哥恩典,连人带契一起送给了甄姑娘。
英莲和黛玉回禀了之后,便将鹦哥叫到近前,只道我在这府里只是客居,将来你若愿意和我走,那我就带你走,若是留恋家人,留在这府里也无妨,不过你的身契我自会命人帮你销了,不管你是走是留,全凭你自己的心意就是了。让鹦哥洒泪不止,只道老子娘都是贾府的人,他们在金陵祖宅看门子,我也有哥哥给他们尽孝,以后就跟着姑娘了。英莲见她灵动,又从黛玉的嬷嬷那里听了对鹦哥的评语,便给她改了个名字叫紫鹃,此后就带在身边伺候着了。
紫鹃这一番际遇,很快在贾府的婢女之中流传起来。在几个和她交好的女孩子当中,自有人想攀高枝图富贵,宁可在府里吃喝不愁,也不想徒有个良人身份却得亲自操持家务,又见紫鹃从此只当自己是甄姑娘的人了,府里的各种事务再不肯听,竟渐渐和她疏远起来。可也有几个人,听了紫鹃的际遇,也动了能有自由身的心思——都是些小姑娘,哪里愿意不明不白地就被配了小子?
却是夏日绵长,又热意逼人,一日晚间,紫鹃到了小厨房,扒着院门,笑向厨房中柳家媳妇说道:“柳嫂子,甄姑娘说了:晚饭的素菜要一样凉凉的酸酸的东西,只别搁上香油弄腻了。”柳家的笑道:“知道了。”见周围没几个贾府的人在,她又和紫鹃说:“前儿□说了不曾?”紫鹃道:“说了。只是我们姑娘说不好天天出头,且林姑娘说了,等二太太生日过了,趁着喜气日子,她们两个一起和老太太说去,没有不成的事儿。”
却是柳家的如今再听到林姑娘的名字也不会心中起什么波澜,她自道自己是无望的人了,这几个收养的孩子,几个男孩都在府里谋了差事有了将来,唯有这个女儿是她真心疼爱的。留在贾府,将来不过是个配小厮的命,因见柳五儿平日就和紫鹃好,便想着若能送到甄姑娘处,将来得脱贱籍,便是她心之所安了。原来这柳家的有个女儿,今年才十六岁,虽是厨役之女,却生的人物齐整、相貌亦是不俗,因她排行第五,便叫他是五儿。因素有弱疾,故没得差。近因柳家的见几个姑娘院子中的丫鬟差轻人多,且又闻得紫鹃的事情,故如今要送她到那里应名儿。
柳家的对紫鹃千恩万谢,便进去厨房吩咐准备料理。柳五儿便送紫鹃出来,因见无人,又拉着紫鹃说道:“我的话到底说了没有?”
紫鹃笑道:“难道哄你不成?”
五儿道:“虽如此说,我却性急等不得了。趁如今挑上来了,一则给我妈争口气,也不枉养
我一场;二则添了月钱,家里又从容些;三则我的心开一开,只怕这病就好了。──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
紫鹃道:“我都知道了,你只放心。”
过了几日,正是王夫人的寿辰,她本是个清静好佛的,不想大办。不料元春在禁宫里,因着徒行之操持太上皇圣寿的事情,她也想起母亲的生日来,便命人赐下了些赏赐,由是贾府里也对这个寿辰重视起来。
却是元春赐下的物件里,不光是给贾母和王夫人的应时的轻薄料子,还有几件秋冬衣物,只道分给兄弟们。王夫人前些时候椒房内省,得了元春要她不要薄待贾环的指示,虽是心中不愿,可也只能将一件野鸭子的氅衣给了贾宝玉,还有一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的,将贾环叫过来,给他穿上,只道让他对娘娘谢恩。
从来元春赐下的东西里都不曾有贾环的份儿,他也只是眼馋罢了。这日被叫到太太面前,竟得了这么件贵重之物,饶是他亲王、郡王都见过了,也高兴得晕晕乎乎。
不料第二日贾环就抱着个包袱来寻黛玉,打开一看,竟是那件雀金呢氅衣。原来贾环得了这个稀罕物,白天看不够,晚上在油灯下还要看看摸摸,却是一个不小心,油灯倒在呢子上,竟出了个洞!
这可把贾环和赵姨娘吓坏了,这可是宫里的娘娘所赐!赵姨娘自己也会做针线,可这等高贵的物件,便是寻遍他们的院子也找不到合适的线来,更兼工艺精巧,赵姨娘再不敢下针的。两人合计半晌,到了还是贾环想起来,只道我去寻林姐姐,她那里什么都有,指不定便有合适的针线了。
由是赵姨娘拿了块不起眼的包袱皮将氅衣包了,贾环一早就跑到黛玉这里,将因果一说,到让黛玉也有些犯难,她道:“依我看,这就是孔雀金线织的,这种衣服我也就三两件,穿得也少,到没试过缝补。”
待王嬷嬷也看过,只道:“孔雀金线倒是有,只是这织补上费神费事了些。”王嬷嬷是徒景之调用的人手,在贾府这些时日,她对内宅已经十分了解,想了想,道:“老太太房里有个叫晴雯的,素来说她手艺好,听说她又和紫鹃好,不若叫她悄悄过来帮个忙也好。”
由是先叫来紫鹃,细细问了晴雯的事情。紫鹃人本就仔细,她如今自当自己是甄姑娘的人了,便将十二分的本事都用上,说了自己所知的晴雯之事:原来晴雯本来是贾府总管赖大家的看着好看买回来送给贾母解闷用的小丫头,大了些于针线上极灵巧。贾母本想着将她送给贾宝玉,却是不知谁在她面前咬耳朵,说晴雯略有些林姑娘的影子,宝玉那里好不容易不提林妹妹了,还是别把晴雯这样的放过去,万一再招了宝玉的眼可不好。贾母想着在理,就一直将晴雯拘在身边,只叫她做些针线上的活就是。
于是由紫鹃穿针引线,将晴雯叫了过来。果然晴雯是个好手,虽不曾见过雀金呢,却听了王嬷嬷解释,又伸手摸了摸,道:“我且尽力就是。”
晴雯先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直用了半日方才补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绒毛来。王嬷嬷道:“这就很好,若不留心,再看不出的。”
黛玉忙要了来瞧瞧,果然不仔细看一点儿也看不出烧过的痕迹,她道:“真真一样了。”
晴雯在一旁得了紫鹃暗示,又见房里除了黛玉和英莲,便只王嬷嬷和紫鹃,她一咬银牙,猛地跪在黛玉面前磕了几个头,将黛玉吓了一跳,只道:“你这是做什么?”
紫鹃也跟着跪下,只道想给晴雯也求个恩典。
黛玉听了,叹了口气,道:“也是个可怜的。今儿既然帮了我了,又求到我面前了,我自会记下来你的事。”
晴雯千恩万谢地走了,紫鹃拉着她的手送了半路,待回了黛玉房里。听黛玉道:“我知你好心,可今儿求一个,明儿求一个,我可成什么人了?”
紫鹃立时跪下道:“婢子知道不能劳烦姑娘,只是这府里的姐妹虽多,和婢子好的也只这几个了,再不敢欺瞒姑娘的!”
黛玉上前扶起她,笑道:“我也不是说你,你可别忙着跪。”
英莲笑道:“姑娘是说我哪。”她过去对着黛玉双手合十,做个礼佛的样子,念念有词道:“姑娘你就是那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待到王夫人寿辰过了,黛玉和英莲一起在贾母那里说了说,一个是厨房的女儿,一个是做针线的,贾母又正想着把晴雯赶出去,如是正好做人情。从此柳五儿和晴雯就不再是贾家的婢女,一个跟着甄姑娘一个跟着林姑娘不提。
===================================
作者有话要说:嗯,捞出几个算几个吧…………
话说,柳家的,你们还记得是谁么?
另外,我发誓!下一章一定要两个老的出来……
103第 103 章(大修)
第一百零三章观戏文林海定前缘因慧眼鸳鸯脱牢笼
却是自从离开扬州来得天京城;无论徒七、林忆还是黛玉;皆都效仿父亲一辈的往事,每月都有给江南的信件往来。林忆的信里往往洋洋洒洒几大张纸;或是炫耀自己出了什么主意给薛蟠;得了多少好处,或是说苏师叔前日遣了个大管家过来问我京里的事务,我看着某样货物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