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之尤氏》第104章


长孙,如今又在国子监里念书中了举人,论起身份来不差什么,只是前头死了一个秦可卿,胡家愿不愿意将千金送过来当继室,也是难说。夫妻二人便又商量些话,外头管家忽来报:“西府里琏二奶奶来说,因着老太妃薨了,现下京城各官宦家将着家里养的优伶男女全都蠲免遣发,因怕大奶奶不知道,叫人来告诉一声。”尤潇潇微一愣,然后笑道:“知道了,你拿着上等封给那传话的人,只说谢谢她们奶奶挂心。”宁府里原先有几个唱小曲的,都是在各处搜罗回来的,后来因着贾珍心思慢慢淡了,也有自请回家,也有配给家人的,便都开销得干净。贾珍奇道:“咱们府里如今也没有,凤丫头忽然来与你说什么?”尤潇潇心里却是明白,不跟他明说,只糊弄过去罢了。
凤姐儿早与邢夫人回明,要遣发家里十二个女孩子。因着原先尤潇潇背地里偷偷与她提过龄官之事,于是也连忙往宁国府里说一声。邢夫人哪里管这些小事,只叫凤姐儿依着旧例做主就是了。老几辈子留下的要么放出去,要么给家里配小厮,凤姐儿便打发了人去问她们,要走要留,其中倒有一多半不想回去的,凤姐儿便分散给诸人使唤。至于要回去的几个,赏了盘缠银子,叫了家里人领回去就是了。约莫到了时候,尤潇潇就带了贾蔷往荣国府里来,凤姐儿知道此事机密,忙叫平儿在外头守着人,才道:“龄官是要回去的,说她家里还有些人口,当初是为了家里还债才被她爹卖了的。”尤潇潇便盯着贾蔷不说话。
贾蔷忙跪下来道:“侄儿求着婶娘们做主。”凤姐儿笑道:“蔷哥儿你先起来,咱们细商量就是。”尤潇潇问道:“你可与龄官说了日后打算?她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贾蔷便低下头去不说话,凤姐儿见状明白,说道:“这么说龄官是个有灵气的,难得也不想攀这个高枝,只是咱们也不知道她心里的念头,若只是你剃头担子一头热,咱们更不好阻着她们家里团圆。”贾蔷忙道:“婶娘们将龄官叫来一问即知。”尤潇潇听了,与凤姐儿相视一笑,真打发人叫了龄官过来说话。
龄官一进门见到贾蔷在,顿时涨得满脸通红。尤潇潇一瞧,便知道这也是个挂心的,于是问道:“龄官,你蔷二爷说要娶你回家,你心里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凤姐儿在一旁只笑不说话。龄官先是一愣,然后咬着嘴唇摇了摇头道:“回大奶奶的话,奴婢不愿意。”然后转了脸去,眼中似有泪水。贾蔷听着脸色一白,尤潇潇与凤姐儿使了一个眼色,外头平儿过来拉着龄官出去。贾蔷欲追出去,尤潇潇忙道:“蔷哥儿回来。”凤姐不由叹道:“旁人都说宝玉是个痴情种子,我瞧着真不像,倒是咱们蔷哥儿罢!”贾蔷低着头站在当下,脸色发窘,手足无措。尤潇潇却像无事人一样说道:“你这些日子铺子里经营得好,只是这南货还少些,如今京城里诸位贵人最是喜欢粤海那边儿的玩意,一个金自鸣钟运过来,能翻好几倍利息呢!”贾蔷依旧懵懂,凤姐儿轻笑道:“说来好笑,这龄官家里还真不是白身,我拿了她们家印签子瞧了半日,竟还是一个粤海的什么官儿的,说来可叹,都是一样的小姐出身,她也是因着家里遭了难才有此劫,幸亏咱们家一向不糟蹋人的,我忙叫人偷偷收拾了一间屋子给龄官安置下,只等着那边来接就是了!”贾蔷听了大吃一惊,尤潇潇忍不住笑道:“怪不得连娘娘都瞧着她不俗,果真是个大户出身,倒是便宜了咱们蔷哥儿。”凤姐儿笑着点点头。尤潇潇便又把与凤姐儿提早商量好的话告诉他,先叫着龄官家人领她回去,他再借着跑生意的名义往粤海那边儿去提亲,若是那家子同意了,这一头她自会处置,到时候皆大欢喜迎了新人过来办婚事就是,任凭谁都说不出一个不字。贾蔷要跪下来磕头,凤姐儿拦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我只算是给大姐儿积福罢了。”尤潇潇也道:“也算是你们两个有缘,罢了,天可怜见的,你也回去收拾着做些打算去吧。”
正文 第82章 凤姐有喜
太妃薨逝,民间上下少不得戒些婚嫁之事。幸好宝钗赶的日子巧;若再延误些;年纪再大怕是出了门子也不好看。只是宝玉与岫烟议定之事倒耽误下来,王夫人暗想这是天意,索性也就慢慢置办罢,毕竟是傍身儿子一辈子的大事;凡事周到些也风光。因着李纨掌管家事;各项事务繁杂j□j乏术;王夫人便自带着小红与麝月预备起来。有大事项才往李纨处支会一声;其余的全是体己银子补出来,也不用旁人插手。宝玉现今住的院子虽是与正房近些;但起居处处狭小;正是贾琮原先住的。王夫人想了想,便叫人将贾琏与凤姐儿曾住过的西院重新收拾起来做新房。
早有婆子蝎蝎螫螫去李纨处报信儿,还在一旁教唆道大奶奶跟着兰哥儿才是咱们家长房,哪里能将琏二爷的屋子倒给宝二爷与宝二奶奶去住?李纨听了也不说什么,那婆子见大奶奶不言,自为讨了没趣正要走的时候,素云却给了她一吊钱,说是大奶奶赏了她打酒吃。婆子喜出望外,收了钱磕了头出门走了。素云见四下无人便道:“这太太也太不讲道理,虽是咱们还在园子里住,但也不能住一辈子的,总归要回旧府里去,到时候却让我们搬去哪里?”李纨抿了抿唇,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宝玉娶亲就在眼前,那小院儿确是小了些,总不能太逼仄委屈了新娘,横竖兰哥儿还小,到时候熬得大了娶亲的时候咱们再往外找院子就罢了。”素云听了就不言语。
却说探春自嫁入忠顺王府后,因着年轻貌美,又肯曲意逢迎,深得忠顺王爷欢心。府里的郡主原先只要给小继母一个下马威,没料到探春端出做王妃的款来,该忍则忍,大度平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王府其余的杂事也不搀和,大面儿上很过得去。郡主好几个回合都打在棉花上,眼瞧着她比自己还小两岁,竟是如此有成算,心里倒佩服。元王妃身旁的嬷嬷见着探春不但收服了老的,眼见连小的也收服住了,不由心里发慌,常常教唆些不堪的话,例如到底是个庶女出身,在贾家都是巴结惯了的,来了王府就越发下作了云云。郡主虽是不呵斥,但也没往心里去。探春隐约风闻了几句,也不放在心上,又命侍书将众陪嫁丫头约束好,一律不得出去惹是生非。
那忠顺王本就是个喜新厌旧的,见着探春j□j都好,不比元王妃天天说些书啊本啊上的话训诫起来要做贤惠人,心里越发喜欢起来。府里有几个受宠的姬妾开始还不服气,两个侧妃仗着资格老,是先帝赐婚下来的,都要去寻探春晦气,探春却是不动声色,一切都按着府里规矩行事,面上刺几句也常常装听不见,也不事事捅到忠顺王爷处,倒把她们弄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忠顺王见着新王妃好手段,后院里压服得鸦雀无声,便更放心起来,只一心一意往外跑。恰逢太妃薨逝,王府里也被迫放了小戏子们回家,旁的倒也罢了,只有一个玉官儿蒋玉菡是心坎儿上的,便拿了一千两银子与他在距京城二十里外的紫檀堡置房置地,为掩人耳目,还给讨了一房媳妇,全当做了一个王府的别院,自此天高皇帝远,忠顺王常常去那里饮酒作乐,更是无限快活起来。
这日尤潇潇在家刚哄了荇哥儿睡下,外头送了探春的帖子,展开一瞧原来是邀她过府一叙,心中不由诧异。听闻探春做了王妃之后对着娘家人一概冷淡,此时倒能给自己递个信儿来,眼见定是有事所求。细细想了,那府里她一向是踩着诸人讨好王夫人的,现今有事也得给自己送信,倒是可怜见的。于是便收拾了几样礼到了日子去给王妃请安去。到了忠顺王府,早有一个精干的管家迎着车轿,听见是宁国府贾珍夫人来了,便带进了垂花门。侍书早迎过来笑道:“珍大奶奶请这边来。”尤潇潇扶着欢颜的手缓缓下轿来,先塞给侍书一个荷包,笑道:“倒辛苦姑娘了。”侍书笑着在前引路,穿过两道游廊,四处画壁雕栏,十分好看,终于到了花厅,探春却是等待久矣,尤潇潇瞧见她服饰鲜明,出落得越发好了,心里感慨外言不虚。于是先按制行礼请安。探春忙叫侍书扶住了,说道:“大嫂子无需客气。”又使了个眼色给侍书,欢颜知趣,只跟着一块退出厅外去。
整个屋子寂静无声,探春再抬起头来,眼睛里噙满泪水。尤潇潇深知她的苦处,不由也红了眼圈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