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尘起时》第242章


亲的了。
到最后,他还给了母亲一个深合她尊贵身份的盛大葬礼,至于临终前为东静王妃讨要的东静王爵位继承以及所谓的世子令,他当时答应了,不过,一切终究要等到东静王妃回来再说的。这个敢于自请为帅,而且真的将西梁彻底打败的女人,是不是她派人在太后跟前吹了风?为了——重振东静王府?
那么,她知道是他这亲兄长、他这皇帝杀了沈燏吗?
面对御案上那厚厚一摞西北军传来的战报及沈盈川每每呈上的奏折,弘光帝静默不语。最上面放着的是前些天沈盈川奏请出兵覆灭西梁的折子,以及一份规章严密的梁州书约》,这进展着实出乎他意料,所以他立刻派吴濛飞赴聊城问讯孟栩。
而后,他便只能等待西梁传来的消息了,因为密卫们不久就送来奏报,沈盈川已经率军进入草原。
皇帝既如此,偌大的御书房自然静得仿佛连呼吸都没有了,宫人与御林军像最呆板的雕塑般从台阶下一直排到门外。烈阳下,这华丽的宫殿深如古井。
打破沉寂的是从宫门外一路传进来的侍人的声音。
“聊城八百里加急捷报——”
最初的声音传到弘光帝耳朵里,细微却清晰,弘光帝陡然坐直了身体,似乎就要撑着胳膊从宝座上站起来,却又硬生生地压住了。
宫门口接过军报的侍人拉长声音喊了第二遍。
“聊城八百里加急捷报——”
沉寂的宫殿终于有了丝人气,侍人捧着军报小跑进御书房,一层层传到弘光帝面前。有了一点波动的人们再次默然立着,弘光帝抬手展开军报。
是孟栩呈来的。
沈盈川已灭了西梁,俘虏西梁皇帝、太后等皇室及公卿贵族一千三百一拾二人,西梁国库查封,为稳固民心,部分公卿家财产予以清查后施于困苦百姓,或征作了军用。因为沈盈川在战后立即输送了大批粮食往西梁,并恢复商贸,鼓励昭国牧民移居草原,故梁都以南较为安定。而沈盈川本人,目前正携大批幕僚驻守梁都,一方面抚慰民心,一方面积极部署军队,以应对梁都之北的原西梁遗民可能会有的侵袭。
大着胆子偷窥皇帝反应的侍人慌忙垂下了眼,看着这份捷报,弘光帝露出了奇怪的笑容,那是混合了狂喜、疑虑与躁动的笑。
宫中侍奉多年,龙颜大悦的景象并非那么少见,但在这座宫殿里,宫人们早已明白,那并不意味着皇帝心中只有完全的愉快。
“宣——”
弘光帝终于放下了捷报,一名侍人立刻上前听旨。
“丞相孟僖、兵部尚书颜杉、礼部尚书严赓,御书房觐见。”
在这一天前后,接到此类消息的当然不止弘光帝一人,被弘光帝宣召入宫的三名大臣怀着各自的心思从衙署内匆匆赶到御书房。
时值盛夏,御书房却凉爽宜人,孟僖等人叩拜后,弘光帝赐了座,又赏了上品贡茶,还问候了年老的孟僖几句。而后,内监读了孟栩呈上的捷报。
三名见惯风云的重臣极好地依循惯例恭贺西北军获此大捷,为弘光帝开疆拓土,永除边患。弘光帝微笑着接受了,也依然让他们坐下,道。
“西梁为我昭国宿敌,侵扰边境无数,此番东静王妃率兵能传此捷报,确实难得,朕甚觉欣慰。”
三位大臣互相看了看,丞相孟僖先上前禀道。
“圣上,如今西梁已归降,是否这就命东静王妃护送降帝及西梁旧王卿等人回京觐见?”
静了静,弘光帝的目光扫过三人,落到兵部尚书颜杉身上。
“颜爱卿,依你之见,东静王妃现在可否能撤军回朝?”
颜杉起身一拜,道。
“臣听孟司马所言,西梁战况虽已定,但局势尚不能称十分平稳,且据臣当年任冀州刺史时对西梁人的了解,只怕我军稍有变动,就会给不甘失败的西梁权贵以机会,挑动反扑。东静王妃在边疆已获得巨大声誉,这份威慑力,恐怕不是别的将领可以取代的了。故臣以为,还是先不要调动主帅为好。”
“……哦。”
弘光帝慢慢应了一声,又转向礼部尚书严赓。
“严爱卿,循往例,西梁降帝及公卿们该如何安置?”
“圣上,依降帝情况,以往有过两种安置方式。一种是任降帝为州郡长官,为其配置相当人数的我朝属官,既可以夷制夷,又能避免独掌大权,再生祸端。另一种则是封降帝为王侯,赐其宅邸,允其长居京都,子嗣无昭夷之别,至于公卿大臣们,选择部分擢为刺史属官,命协理新州郡;部分封爵赐宅,随降帝留京都侍奉;余者,可酌归降国民情处理。”
“那西梁属于哪种情况?”
“西梁原系大国,民族骁勇尚武,为我昭国一大患,所以臣以为,降帝以封为王侯,羁于京都为宜。”
弘光帝慢慢点了点头,他闭闭眼睛,又睁开,对孟僖道。
“孟爱卿,此事关系重大,朕着你与两位爱卿依史例与西梁国情谨慎处理,待西梁时机一成熟,即刻召降帝赴京觐见。”
“臣,领旨。”
孟僖与两位尚书一起躬身领命,弘光帝“嗯”了一声,宝座上忽安静下来,皇帝没有让他们退下,看来急召入宫,不止这一件事。臣子们心中各自揣度着,神色还依旧恭谨,弘光帝松松地往后靠了靠,端起一杯茶,打量了三人一番,方才缓缓道。
“功必赏,过必罚。西梁战事就要结束了,将士们可谓劳苦功高,众位爱卿以为,朕该如何处置呢?”
颜杉为兵部尚书,自然得先回话。
“圣上,依据报上来的军功,可按往例,逐级封赏。”
“加官进爵,还是赏赐良田千金美人?”
“这……臣子们谨遵圣意。”
“兵部记录的军功,可翔实?”
“臣亲派人随军记录,绝对翔实可靠。”
弘光帝翻着一本册子的手突然停住了,他抬起头,瞧着颜杉,嘴角似乎还带着点笑。猛地,那本册子被他狠狠扔了下来。
“绝对?什么叫绝对?朕还没准许拿下西梁,沈盈川就敢带兵妄自深入,这是什么罪?孟栩、严陌瑛,身为朕亲命的行军司马、参谋,不劝阻主帅,反而以‘战机不可失’、‘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答复朕,这又是什么罪?这些,兵部怎么没有记录?”
弘光帝的怒火突如其来,与前一刻的和颜悦色相比,甚至显得有些狞狰。想起如今世家凋零的朝廷,三位重臣立刻离了椅子,躬身请罪。
看着恭恭敬敬跪在阶下的臣子们,弘光帝的表情一点点恢复正常,半晌,他的声音落下来。
“此事,朕暂且不追究。不过若是赏罚不分明,将军怎么打仗?元帅如何领兵?朕,又该如何治国?——颜杉,兵部的记录,务必慎重。朕要赏,必有重赏;罚,也会酌情考量。毕竟沈盈川立下大功,孟栩、严陌瑛亦功勋卓著,朕为朝廷有此等贤臣十分高兴,待班师回朝,再行商议。”
“臣遵旨,臣叩谢皇恩!”
这时,弘光帝才在叮嘱今日吩咐的事须尽快办妥后,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一切如常,臣子们回去各自衙署后,皇帝继续披阅奏折,御书房里继续沉寂。黄昏的时候,弘光帝等待的人,出现了。
放下朱笔,慢慢饮完一盏养神茶,弘光帝又看了看窗外的暮色,这才缓缓起身,走到旁边平日里独自赏赏芭蕉的侧殿里。照例没有人通报,内监疾走两步推开殿门,弘光帝走进去,原本站在窗边的身影跪了下来。
“萧漩,叩见圣上。”
“嗯,平身吧。”
弘光帝微笑着走到窗边,他看看窗外,笑道。
“如何?朕这儿偏于一隅的风景,比起你那七子湖容纳天地的壮美来,必定是逊色了许多呀!”
“圣上说笑了。天下乃是圣上的天下,七子湖之美,尽在圣上院中,只可惜圣上无暇观赏,倒叫百姓们拣了便宜。”
“呵呵呵!”
弘光帝大笑了出来,声音却很低,他负手站于窗前,待神色完全平静了,才淡淡问道。
“要你制的药,好了吗?”
“好了。”
“药效?”
“如您要求的,无色无味,寻常方法也查验不出来,服用后半日至一日内,即出现中风症状。”
“有没有解药?”
“没有。不过是可以治的,就是诊断上要很花些功夫,药材也不易得,调制亦较为麻烦,所以,时间会耗费很久。而假如半年内还未对症,病人便会正常地衰竭而亡。”
“……很好。”
侧过身来看着一副玉树临风好姿容的萧漩,弘光帝轻笑道。
“你手下,果然能人辈出啊!”
“三教九流,圣上过誉了。”
弘光帝“呵呵”地笑着,神情看起来似乎还较为愉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