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旗楊》第237章


。鲜卑现在内乱不止,益州刘焉守成不足,更不用说向外开疆。外不足虑,但内部忧患,事关生死。公卿离心,士人离心,公子相争,勾结公卿,相互之间,连横纵横,比之战场更加凶险。如此下去西凉军必亡。因此,主公下定决心,要整顿西凉内部。为此便要,先安定外部。刘焉,鲜卑饥饿不足为虑,遣一将把守关隘即可。韩遂马腾之辈,以官禄厚之,亦可。唯有关东诸侯,皆为士人,与我等不共戴天,其内虽不合,但声势浩大,又有刘辨这个大义之所在,尚有一战之力。”
李儒伸出一根手指,“欲破关东诸军,可先毁其大义,夺其心志,灭其士气。因此先杀刘辨,让其人无可奉者,唯有听命当今圣上,诏令之处,其人变为叛逆,失民心,无军心,内不合,自然不战而溃。这不失为以好计,若无一人,便只有行此之事,然后迁都长安,毁雒阳士人之根基,整理朝纲,三年之后,朝堂稳定,关中稳固,可出兵函谷东进,扫平天下。”平静的勇气,其中蕴含的却是把整个天下都掌握在手中的豪气。
李儒话锋一转,突然道:“刚刚说了,只是如果,如果没有一个人的话自然如此。那个人就是你凤直。”李儒突然双手按住杨奇的双肩激动道。
“对就是你,凤直。”李儒似乎没有看到杨奇满脸的惊愕,不停的说着:“刚刚已经说过了,如果没有任何意外,三年或许能够清理朝政,整肃朝纲。但主公现在已经年逾半百,古来又有几人能够年过七十,主公早年虽然打熬的好身体,但几十年征战不休,也已经遍体鳞伤。能有几年,只有天知道。凤直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你,只能是走第一条路。主公年岁已高,不仅身体已经衰老,便是心态也已经有些安守现状。”
“如果没有你,我们只能够一边寻访名医,调理主公身体,一边开始整顿朝政。我们没有多余的经历在去顾及关东诸侯,不能内外两线开战。主公一旦离去,诸公子之中,无人有此威望,有此心态,来统领西凉军,震服西凉诸将。不可能糅合西凉并州两大军系。我西凉军最后只能崩溃。只有你,凤直,你生于并州,长于并州,起于并州,并州军视你为己出。后又跟随主公,转战西凉,历战功而起,数年之间,为大军前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西凉军将何人可与你比拟。后又娶主公嫡亲孙女,西凉将士视你为西凉人。还有杨氏一族出于弘农杨氏。弘农杨氏为关中士族魁首,历四百年而不倒,威望无人可比。唯有你可获关中士族承认。”
“只有你,凤直,可以内服西凉诸将,外安并州之军,得关中士族承认。纵观西凉军上下,唯有你可以做到。其余者,无论何人都不可能同时得到三者承认,最后都只能让西凉军分崩离析。只有你,也唯有你可以继承整个西凉军。”李儒脸色激动的说道。
第二百六十五章 奇谋今得知
一番话让杨奇听得目瞪口呆,更是不知道怎么就扯到他的身上,尤其是听到那所谓的由他来继承西凉军,就算是杨奇一贯的冷静,也不由的色变。
李儒身为绝顶的谋士,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不差,“这是我和主公商议之后的事情,非是儒一人决断。也是在此之后才制定的这个计划。”
李儒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刚刚已经说过了,如果没有你,我西凉军只能是选择一个较为平稳的方法,斩杀了渤海王,破了关东两军,然后花费个数年时间整顿朝政。解决我西凉内部之隐患。数年之后或许内够完成内部整合,然后再次向东。”李儒语气之中,首次有着一种不确定的感觉,对李儒来说,把一切都交给天数,这种事情,总会让李儒产生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凤直,既然日后有你,我们就不用这样保守计算。经过我和主公还有府中一干幕僚的精确推算,重新制定了一套计划。现在的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着。我个人认为是最符合现在我西凉的计划。我西凉军本来就建立不过是短短十年而已,完全靠的的是主公的个人威望说凝聚起来的。西凉军就如初升的太阳正是锐意进取之时,此时非要行那老成平稳之事,最后只能磨灭了那股锐气,我西凉军入雒阳,主朝堂,东抗联军百万,内压世家豪族。靠的就是一股锐气,锐气若失,日后不知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重新找回。”
“这也是我认为凤直你是最后的继承者的原因之一,主公年衰,进取之心已失,早日确立了继承者,也对西凉军有好处。”
李儒在哪里喋喋不休的说着继承者,怎么怎么样,却把杨奇听的一头冷汗,最后只好打断道,“姑父,却不知,那计划究竟是什么,还请姑父示下。”
“恩。”李儒一阵沉默,然后道:“无论是什么计谋,现在首要的就是要击溃关东联军,至少也要让他们退兵。之前的做法就是杀了渤海王,让联军失去大义之所在,然后死守虎牢关,联军久无收获,内部必然不稳,最后自然也就退去了。现在重新制定的计划之中,最重要的存在就是渤海王,渤海王是整个计划之中的关键。”李儒竖起一根手指说道。
“要想关东联军退兵,只有两种可能下,他们会退兵。第一就是联军败了,彻彻底底的败了,失去了大义,在虎牢关下没有丝毫寸进,这对关东联军,就是战败。第二,那就是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是主公的头颅,还是你我的头颅,都不是,他想要的声望,名盖天下的声望,还有权倾天下的权柄。要声望,我们就给他声望,虎牢关我们不要,雒阳也送与他。这种声望已经足够了。”
“放弃雒阳。”杨奇脸上一惊,虽然不是没有猜想,但真的听到,还是有些吃惊。一座都城说要放弃,就放弃。这种气魄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雒阳放弃了也好,征战日久,将士也生出了思乡之情。雒阳地处四战之地,现在的确不是定都之地。放弃了也好,只是世人怕是从此之后会看轻我们,却不知主公有何打算。”
“这主公自有打算,凤直不必在此事上费心。”李儒言道:“我们给了关东联军巨大的声望,却不知这声望最后会归于何人,凤直可知。”
“盟主袁绍?”
“非也,非也,第一个攻入雒阳之人,敢于追击我西凉军之人,这二人此战过后必然声名大振。观袁绍之为人,这两人必不是其。日后关东军一旦退兵,袁绍必不甘于居于渤海,以袁本初家世声望,必取冀州,日后声威大震,也是可以预知。又有两人一取雒阳,一忠心为天下,名声也必闻达于诸侯。袁本初此人,刚愎自用,世家子气息严重,岂可容之。日后关东必乱。”
“但还不够,我们还要为他们在加上一把火。让他们更乱,关东无论如何乱,都是在大汉的大义之下,无论他们如何乱,有一点都是相同,那就是仇视我等,否则就会受到关东士族抵制。大义,大义,大义真是一个好东西。”李儒连说了两个“大义”,轻叹一声,然后脸色骤变道:“我们就要毁了这个大义之所在,让整个天下彻底乱起来,让他比战国更乱,让大义彻底沦丧。”李儒面孔狰狞无比,杨奇还是第一次见到。
“联军攻雒阳之后分道扬镳,不管是因为利益也罢,恩怨也好,只要还在一个大义之下,就有可能再次联合。大义不亡,我西凉军一日不得安稳。”李儒重新恢复了一向的温文儒雅,“雒阳城内,给联军的不仅是荣耀,还有无上的权柄。那就是渤海王!”
“联军一旦获得渤海王,凤直你可想到联军会如何做?”
“称帝?”杨奇一阵惊悚,如果联军真的在雒阳城内截获渤海王,称帝的可能高达九成,一旦刘辨再次称帝,那整个大汉,立时分成两半,一东一西,天有二日。那就是真的天下混乱了。两个君王,两个朝廷,天下诸侯奉何人之命?哪怕是名义上,还不立即变得朝秦暮楚,道德沦丧,大义毁灭。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既然天有二帝,难保就不会有第三个,第四个,到时人人称帝,还会有什么大义,大义还是什么。到时西凉军所谓的废立汉帝,把持朝堂,些许恶名,又算得了什么。“联军之中不乏智谋之士,总有人会看到的。”杨奇低声道,但心中却有些惘然,任何人面对到手而来的权利,面对拥立之功,尊天子以命诸侯的诱惑,会有谁能够把持的住。
“这天下自然不乏智谋之士,但更多的是利欲熏心之辈,当然一般之辈,渤海王也不能交到他们手中,像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辈,冢中枯骨而。不久,必为人所灭。渤海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