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雄风录》第205章


,以某个细节为依据引申到该问题的全部,单单抓住问题不好地地方,却完全忽略并且无视积极的一面。
似这一派地基本战法,无非就是,你们好的地方,我不清楚,你们坏地地方,我清清楚楚,而且这个坏,还一定要引申到国家、民族的层次上,让你想反驳,也得先找出这个东西对国家,民族的影响微弱的依据。
对于这类人,若在现代,李云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无视他,不理他,让他一个人去yy西方民主,去yy康乾盛世。
但是在这里显然不行,作为目前帝国算的上人物的统兵大将,这种攻击的杀伤力尤其惊人,而且由于底层民众大多尚无文化,听风就是雨,很容易在地方上对改革以及商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打击,更可怕的是,这种打击方式倘若不制止,那么很可能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他们攻击的或许只是你个人,下一次他们就会发展到你的全家,你的人品,你的一切,最终使你身败名裂,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大污点。
譬如明代的严嵩,李云可不是严嵩,而天子更不是嘉靖。
这世界上,任何的针对他人人品道德的攻击都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他人的同时,最终的结果可能导致伤害自己。
董仲舒便成了这句名言的牺牲品,在看过战文之后,天子很生气,非常的生气,不是因为董大师攻击李云生气,而是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在暗示新政的错误,都在说明新政等于错误这个概念。
而天子刘彻刚刚喜得皇子,政治上也成功的利用这次叛乱的机会,清洗了大量不喜欢的声音,世界刚清净了一会,又嗡嗡起来。
这对于倔强的刘彻来说,等于是在他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再者说,天子是一个渐渐喜欢上掌握一切的皇帝,他的心思再非是以前那么单纯。但凡发生事情,他都喜欢多思考几次,而且喜欢从多个角度去揣测。
这样一来,战文在刘彻眼里就彻底变味了,直接从攻击李云以及新政发展到了企图利用宗教或者学术,操纵朝政,进而分得权利。
董大师应该庆幸他是在大汉国发表这样一篇文章,若是换在清朝,那恐怕就又会是一个明史案。动辄就会诛他十七八族。
而在大汉,他就没有这样地待遇了,天子仅仅是告诉太常和太仆“今后凡广川董仲舒子弟,不得举荐!”
晴天霹雳!这对于公羊派跟随董仲舒的学子来说的确如此,在帝国再没有比关闭他们的入仕之途更令他们难过的打击了。
这道命令一下,刚刚被鲜血洗刷过的长安立刻安静起来。所有关于董仲舒的战文以及其他消息都立刻联盟的消失,再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摸老虎屁股了。
干净的处理完这次风波之后,天子在未央宫接见李云。
半年多不见,初为人父地天子显得格外的大气,千古一帝的气魄渐渐从他身上显现出来,言谈举止也再无往日地轻狂。
事实上,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大规模的危机之后,他已经变得老成起来。处理问题也更加的直接起来。
一见面,李云首先就递上辽东地区地贺奏,恭喜天子喜得龙子,事实上,皇子降生这样一件事情。在这个时代是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甚至还可以将之引申到超越社稷大事的范围。所以此事并非私事,而属于堂堂正正的公事!
刘彻显得很高兴,看样子,对于皇子的出世,他显得相当的得意,甚至有些把这件事上升到他这一生最大的骄傲的意思。
君臣两人私谈一会,李云便直接切入主题,说出了自己一直准备和筹划中地事情,这件事情倘若真的顺利实施,那么帝国也就真正的开始崛起了。
李云奏道:“臣有一折,请陛下过目!”
刘彻微微一笑,不再惊讶,事实上他早清楚这一切,他也明白,随着枢密院的正式运行,将来帝国将逐渐步入系统化地军事指挥时代,在这个背景之下,或许李云不会为官太久。
原因很简单,他明白,李云也明白,似辽东这样一个军事实力强大而密集的地区,在有了枢密院地调配以及成熟的指挥系统之后,以前依靠一个忠诚地将军来掌握强大军事力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个背景之下,倘若李云还想继续呆在那个敏感的位置上,恐怕以他现在的性格,相当危险!
既然如此,那么在离任之前,将基础工作和系统完成,这样继任者将不会因为不熟悉环境而迷茫,从而导致人去政息,这是李云的风格,临邛如此,辽东也将如此。
因此刘彻并不是很意外,他接过中官递过来的奏折,打开一看,却大吃一惊,里面的内容完全不是所谓的辽东计划,而是一个他从未想过,但却真实可行,范围遍布整个帝国的高效军事政策,而且将是今后的基本军事国策。
奏折当头四个大字,鲜红而耀眼:全民皆兵!
这是李云一直以来所想要在合适的机会实施的计划,建立全民皆兵制,采用职业军人和民兵两种军事组织,将毛主席的人民战争理论进行修改后变为这时代的基本军事国策。
这个机制一旦健全,那么什么外族入侵都将不再可怕,不管多强大外族进入这样一个实施了全民皆兵制度的国家,只会被汪洋的人民战争所淹没。
而且,只要这个计划得以实施下去,那么在未来,帝国就可以采取类似前苏联的第二师长制度,即每一支正规军队,都拥有多个额外的副将编制,从最低层的伍长到最高的将军,他们将隶属于枢密院和大将军指挥,在平时以参谋身份出现,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可以迅速的从原部队分离出来,接管新的民兵预备部队,这样一来,帝国的军队将源源不断,令任何敌人恐惧,他们将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明明只有两个军编制的边军,一瞬间可以冒出双倍军力,而且战斗力,装备,精锐程度几乎不相上下。
在这个制度之下,德国人吃尽了苦头,苏联军队越打越多,越打越勇,打到最后,原本的民兵预备役居然成了精锐!
第一第二节 全民皆兵(二)
刘彻何等人物,自然知道这样一个计划的意义。
自大汉开国以来,由于帝国奉行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因此政府刻意遗忘掉了在战国时期,诸强争相奉行的总体战政策。
所谓总体战,乃是脱胎于魏,在秦国走向辉煌的一种战争政策。
也就是全民皆兵的战国版本,据史料记载,秦国人打仗,举国而伐之,譬如决定命运的长平战役,秦昭王便下达了全国总动员,当时秦国境内,所有符合条件青壮几乎都被送去前线,后勤以及后防任务全部交到了老弱之手。
否则以当时秦国人口以及国力,根本不可能支撑一场远离国境,长达数年,且单单在正面战场就需要投入多达六十万士兵的战争。
作为天子,刘彻不可能不知道秦人当时的政策以及具体执行过程。
所以,他刚翻开奏折,脸上就露出了笑容,秦始皇的霸业是如何成就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作为一个曾立志要超越秦始皇武功的天子,对于恢复秦代总体战政策,他自己是持支持态度。
可问题是,这个政策早已荒废数十年,即使是帝国的统治者,也早已渐渐遗忘了这个国家曾经以这个政策为最基本军事政策。
而且更致命的是,实施一个如此庞大的基础军事政策所需要的花费的人力物力是远远超出人们所可以想象的范围,再者,地方官员也未必会认真去执行,倘若朝廷拔下资金和物资,却被一些贪心的官员挪用,那岂不是变相的加剧了官员的腐败?
不过刘彻慢慢看下去之后,也就释然了。
很显然,李云借鉴了大量前苏联以及瑞典的经验。再参考了秦国的政策后,结合实际而想出的全新执行政策。
很显然,帝国每年都有数万地士兵退役,他们或许是因为超过了法定服役期限,也或许是因为伤病而退役的。
这些退役士兵在回到故乡后,他们还需要为生活奔波。军队发放的那点遣散费,根本不足以补偿他们失去的这几年黄金岁月。
在秦时,那个帝国为了鼓励军人,培养好战分子,起码还有军功勋爵授田制度保障退役军人的基本生活。
可是在这个军功勋爵授田制度已经变为一纸空文的年代,退役士兵,特别是伤病员地生活极为凄惨。
这极大的打击了帝国民众的参军热情,也严重的摧毁了这个国家最底层民众对军人的感情。在很多地方,若形势再这样发展下去,很可能最终将导致宋代军人等于下等人的局面出现。并将最终导致这个民族踏上明清时期懦弱的道路。
而事实上,在现代各国都无不在努力提高退役军人的待遇,为了表示自己对老兵地尊敬,美国人可以拍无数地电影激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