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蛀虫》第134章


为了戍边,防卫之用,那时候有很多的游牧民族经常过来骚扰,烦不胜烦,正好把这个当作坚固的堡垒年年对游牧草原民族发起冲击

也能用这种恶劣气候磨练一下后世子孙,不像前朝的几个皇朝,都把首都建到了江南水乡……开国皇帝也还好有点,后世子孙
都十分柔弱,失却了英武之气。
事实说明,他们从根子上就错了,把京城搬到苦寒之地也只是让他们所维持了一百年,后来才被本朝取代,就这么一直延续下
来。
从这方面讲,本朝可以会有很多人歌颂才是。
最起码他从权力的构筑上比以前的都要健康的多,(wap;16K;Cn更新最快)把王朝的命运集中在皇帝一人的手中是件十分危
险的事情,政治家是一个要求天赋很高的工作,而这种东西却是无法遗传的。
父祖辈再怎么英明神武,到了子孙这一代该出不称职的皇帝还是要出,那时候行事一招失误,便会导致整个王朝的崩塌。
本朝做的就比较好,尽管继承了这个都城,可是那几次对游牧民族的征伐,已经把帝国的疆域大大的扩大,京师再也不是竖边
的军事重镇,反而逐渐形成了整个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这样一来,京师便没有什么紧张的气氛了,甚至还有娱乐消遣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于是对皇帝的磨练便少了许多,但这并没有
多大的关系,可能是本朝改革的那任皇帝实在太懒了,便给自己还有子孙一起钉下了偷懒的故居,把大部分的权力都给分散了,由全
国范围内通过科举选出来的精英人员和那些世家大族们相互牵制,而上层的皇权,则有几百年前流传下来的皇室一系和皇帝本人维持
平衡。
皇帝仍然是至高无上的象征,但凡事不再每一样都要过问,反正科举选上来的势力应该大部分都是出身于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和那些世家大族正好够成了大部分帝国内的力量。
其他的,商人或者手工业者,都十分的微弱,几可忽略不计。
两者在朝廷上争吵,尽量能达成一个对两者利益均衡的决议……当然,矛盾还是存在的,书生原本再怎么穷,上了朝堂上掌握
权力也就一脚踏进了世家的大门,说不定他以后的子孙就可以说什么什么家族的人了。
也就有了可以互相妥协的余地,所谓牺牲一点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也没有什么,反正是弱势群体来着。
至于皇权,高高供着就是,皇帝和皇帝管的是征战外交的大事,民生琐事就是在朝廷上的大臣们决议,皇帝平常在龙椅上不过
是做个样子,显示自己是整个帝国的拥有着。
这种权利的构成大体上还是有优势的,大家互相妥协一下,当矛盾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不能互相妥协了,便又会由朝政上大臣
们,也就是帝国内的整体阶层达成一至,商量好了后向皇帝和皇帝提请,便会发起新的一轮对外征战,也矛盾,最主要是人口的不可
调和数量向外迅速的转移。
矛盾只要是来自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新王朝的建立都是有那么一两代皇帝称为盛世……其实虽然这些皇帝
的才能有一定的关系,但还不是最主要的。
关键是一个皇朝的建立总是要经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征战,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口,等新朝确立,幸存
下来的人口不过原先的几成。
就像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经过秦朝的统一战争,农民暴动,还有就是楚汉相争,给他留下的成果是真正的十室九
空,荒芜之极。
就算是刘邦死去好多年,他的儿子登基后出巡,甚至连同一毛色的马匹都找不出来,他可是皇帝啊,整个帝国的唯一拥有者。
这样很容易说清楚了,后来的清朝更是如此,把四川给杀的白骨遍野,然后就把罪过都推到了大顺朝的身上,再从别的省份迁
移人去填。
几百年来都是这么干的。
帝国的耕地是有限的,产出的粮食也定量,当生出十成*人的时候,大家都吃不饱,当然也会有社会的剧烈动荡。
可新朝确立的时候,只剩下十之一二的人口,由他们来种十人份的地,吃十个人产出的粮食……不成为盛世还真的是奇怪了。5
第六十三章 一枝穿云
这个王朝也脱不了这个怪圈。
盛世之后,大家伙都是拼命的生……东方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有这个喜好,传递香火……不干的人那绝对是不孝,这已经是个很
严重的罪名了,即便自己家族中的长辈给打死,也不会有官府的人来过问。
香火不能断,还是越盛越好。
只有男孩子才是传递香火……女孩子不算,就如同文子小丫头那一样,对儿子是一招再招,招不到再生,永无止境。
时代医疗手段又不好,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小孩子什么时候夭折,只能多生几个以防万一。
要是让文志来品评一下的话,还会找到另一个由头……很少有避孕结扎的计划生育措施,你总不能让那些乡下的老百姓们成了
亲然后就在半夜发呆什么事情也不干吧。
于是人口的增长很是可怕,一个盛世之后就能让王朝疲惫不堪,到了这个时候便一般开始走下坡路了。
消灭人口爆炸很难,对这古代的无论哪个朝廷都是一份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战争,便成为这些掌权者唯一能够采用,或者说有效的手段。
以前的那些王朝便是在境内农民暴动,或者是皇位争夺战争,虽然说效果非常的不错,每一次都能消耗掉七八成的人口,可起
惨烈和破坏性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往往会把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各种财富全都挥霍一空。
而本朝在这方面就很汲取了前朝历史的经验,每当有这种预兆的时候,便会对外面开疆拓土,把人口压力在战争中阵亡的还有
移民过程中消耗一部分。
总体说效果还不错,禁卫军是不会出动的,或者是派出一些军官历练一下而已,还能保持战斗力,免得都被腐化了。
一般这种战争都是由皇室直接控制下的边防军参与,他们经过多少年都厉兵秣马……没办法,朝廷总是要考验这些人,总不能
好吃好喝的全都远远送上几千里地,那样国家恐怕也不能这么多年都承担下来,光是路上的损耗都绝对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那里是边远地方,没有本国的什么商业城市,当地采办也不核算。
朝廷对他们采取的措施便是多发军饷来抚慰,不过这种多发却是用各种装备来折算的……在平常一个士兵不过是有一身的盔甲
,还有专有兵器,而这个额外的可不简单,从长弓到精铁陷阱等等全是为独行大盗打造的装备。
一句话,出去抢到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好衣服就是到外族人那里去找……一般还是不在那些军营设置军妓的,可想而知,这军
吃不饱没酒喝穿不暖,外加没有女人抚慰的雄性动物一旦发起狂来,恐怕是就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谁都不能预料到他们能干出些什么事情来,在他们给解除了控制之后。
反正是接壤的几个国家简直是苦不堪言,打又打不过,还没过上一段时间就又都化整为零的进来掠夺,几乎是什么东西都要。
起先的时候,他们还在庆幸,这样子一来就不会遇到成建制的军阵了……这也就是中原军队的特色,除了他们的那变态指挥部
的那群高手之外,并不怎么讲究个人的武力,反而以种种的阵势见优势。
阵势原本是笨重的象征……可是要给它安上一个耳聪目明的指挥将军呢。
根本就骚扰不到他们的军阵,往往刚一冲上去的话,那将军很快就发现了,然后把整个军阵最锋利的一边对着自己。
这仗是不打也罢,只能一次次的向远方退走。
一退出之后便再也来不了了,中原帝国的军队并不追击,反而慢条斯理的停留下来筑起城来,然后从国土的腹地搬迁来一大批
的老百姓,过来种田……中间还抽调了一部分人组成民团,虽然野战不是怎么样,但用来守城还是绰绰有余。
然后,那军队又出征了……几百年来都是这么的干。
那些邻国真正是哭都没地方哭,这么年的慢慢侵吞下来,土地早就缩水了一大半。
现在没有军队来进攻,他们以为危险性已经降低了……或者说,东方的那个庞大的帝国已经吃进去了太多的土地,也许正需要
一段时间来消化一下。
可没想到真正的噩梦才刚刚的开始。
成建制,身处于阵势中的中原军人……就算是在草原民族的眼中是一次又一次击败了他们的敌人,但是草原人的心地还是佩服
勇士的,败了就是败了,还升不到道德的高度。
反儿大家认为自己民族不如人家,开始慢慢的学习,争取又一日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