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劫录》第176章


偶感风寒?你穿得那么少,不感风寒才奇怪呢!
中年人端过来两把椅子,面对他的主人,我和杲航也就敛祍坐下。这位昆女士的声音非常清脆,如同琉璃珠滚落软玉盘,听其声,观其形,应该不会超过二十五岁。拥有百余人规模的商队,能够雇佣果勒做护卫,如此豪商,我本来以为她该是个中年妇人的。
正想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这女人倒先开口点破了:“揣测两位的意思,是想穿越大荒之野,去往萦山吧。因《圣言》所载此山,游学之士们莫不欲一睹其风采……”
哦,还知道《圣言》,不是个彻底满身铜臭的商人。
仿佛猜到了我心中所想,昆女士扬了一下眉毛,听声音仿佛在笑:“我非不学之辈,别说《圣言》,就是《法论》、《本无记》之类也都研习过呢。然而在商言商,两位想跟着我们穿越沙漠,不知道带了什么行李,不知道准备了多少旅费?”
“行李很少,各一玉竹架而已,至于旅费,说不上充裕,勉强足用,女士不劳挂心。”我回答她说。
这下子昆女士彻底笑出声来——她的笑声很悦耳,如银铃振,如螽斯鸣。中年人在旁边解释说:“敝上的意思是,穿越沙漠,不比平常踏青远足,比如夜间御寒的冬衣、宿营的帐篷、遮阳的墨镜、踏沙的皮靴、乘骑的骆驼,以及炊具、水囊等等,都应齐备。无论如何,一玉竹架是盛不下的。我们也可以为两位代购装备,但那便需要金钱。况且,我们陪伴两位,并充做向导,不能做白工吧。”
原来她是这个意思,果然商人开口就离不了钱,我不禁有些愠怒地抖了抖袖子。然而仔细一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我虽然从未去过沙漠,仅从书上所得,也知道那地方气候恶劣、环境艰险,没有必要装备是很难涉足其中的。原本以为会有旅车,车便同屋,可以少带点东西,但是现在看起来,些许花费是必不可少。
我正在犹豫和计算,杲航却抢先开口说:“装备问题,是我们疏忽了,若能帮忙代购,那是最好不过。但不知连装备并向导,总计花费几何?请报个确数,我们自去筹措。”
昆女士微微点了点头:“两位若随身携带旅费不足,也不要紧,以两位的身份,可以赊账。不知两位下榻何处?我们详细计算了所需费用,再给你们送过去。”
“尚无下处,”杲航转过脸来征求我的意见,“不如就住此栈如何?”
“最好不过,”昆女士回答说,“联络起来也比较方便。待我风寒痊愈,再择个好天气才可上路,怎么也得五日以后,两位先好好在此歇脚吧。沙漠之中,嘿嘿,艰难险阻,未曾涉足过的人实在无法想象。”
于是我们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昆女士突然说:“一直忘了报上姓名,实在不恭。”她指一指那中年人:“这是我的副手,姓服名济。我姓昆,单名一个惋字。”
“哦,”我随口应道,“大有古茹人之风。”
昆女士再次笑了起来,伸手撩起头巾的一角,要我们看她的一捋头发。她的发色异常奇特,仿如白银,还流溢着淡淡的浅蓝色光彩,那正是传说中茹人的发色呀。怎么,现今还有纯血的茹人吗?或者说,那只是一种返祖现象?
第三部 一梦永劫 第三章 荒之野
词曰:万事皆空总大荒,疏云风卷,何处是家乡?
昆惋的装备清单和报价,是两天后送到的。我没有兴趣去细看那些陌生的名词和密密麻麻的数字,光是瞥了一眼最后的总价,就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杲航似乎时刻都在关注着我的表情,他微微一笑说:“卿其勿忧。是我拉你来大荒之野的,这些花费都包在我身上好了。”
我摇一摇头:“虽非腰缠万贯,这些钱我倒还拿得出来。只是……有这个必要吗?大荒之野,非年年所必来者,花费如此巨大,购置了这些装备,又能用到几次?”
杲航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想,不如试着建议昆惋压低价格。我们不要这些装备,算是租用的,只租用一次就好。若他们时常会穿越大荒之野,这些装备总会用到,不会浪费。”
我皱了一下眉头:“我们是要前往萦山,然后去南海,不可能一直和昆惋同行。只租用一次?回来的时候怎么办?”
杲航手捻胡须,“哈哈”大笑:“卿何其一迂若是?谁说我们回来还要穿越大荒之野?”
“你的意思……”我大致猜到他在打什么主意了,捏着装备清单的手指不禁略略有些颤抖。
杲航靠近我一些,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南海之大,浩浩汤汤,洪波之广,更远迈大荒,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孤人之岛,异卉奇珍,北极之地,与天地同春,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你想穿越南北二极,绕地一圈?”我紧紧盯着他的眼睛,“莫非去岿山找我的时候,你就已作如此想了?”
“哈哈,闻弦歌而知雅意,卿之谓也。”
我感觉自己是在被杲航牵的鼻子走,他应该早就有穿越两极,绕地一周的想法了,或许想找一人为伴,因为死水之事而找上了我。死水究竟是不是南海,即便真的越过大荒之野到达萦山,甚至乘船进入南海,也很难找到什么证据来证明这种猜测,我跟着杲航来到距离岿山如此遥远的地方,真有什么意义吗?其人巧舌如簧,看起来我得多加提防才好。
就今日而言,穿越两极,绕地一周,并不是遥不可及之事。最早一次穿行是在一百六十余年前,崇山景云宫炼气士馆珩首创壮举,花费了他整整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最近我所知道的大张旗鼓的穿行大概是在两年前,那群人超过二十名,仅用了四个半月。如果我们能够达到那些人的速度,并且路途无惊无险,七、八月间便可回到岿山了吧。
为防万一,我还是给宫中写了一封信,说若待腊月间还未归还,就主动辞去明年的授课。
其实我并非真的想穿越两极,绕地一周,如果在南海毫无所得,干脆在那里找一条船,绕道东海,回归中原算了——虽然要花费很长时间,终究毫无凶险,更不必重越大荒之野。
然而,后事不论,我真的就那么想穿越大荒之野,去到萦山甚至是南海吗?我多少有点犹豫不决。杲航肯定是看穿了我心中所想,他竟然一整天都站在窗边吟诗,什么“黄沙融浩宇,蜃海出重楼”,什么“明月一轮寒彻骨,黄沙漫卷愁杀人”。数千年来,大荒之野一直被视作畏途,虽然并非无人深入,甚至并非无人穿越,但进去以后还有心情写诗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想不到这家伙竟然全都记得。
他分明是在诱惑我,但我正经不起这种诱惑。天地之广,人不可尽皆目见,宇宙之大,人不可尽皆身历,但若目见身历,总比耳闻和读书要来得深刻,来得更有感悟。大荒之野在世界上是非常独特的存在,我总有一日会希望亲身去体会沙漠中的炎热或者酷寒,既然机会就在眼前,又为什么要后退呢?
我不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说去也不说不去。杲航也不再征求我的意见,他直接去找昆惋,也不知道通过怎样的劝说,终于使昆惋答应改卖为租,对那些装备只收卖价三成的租金——当然,前提是非消耗品,并且在穿越沙漠以后未被损坏。
我们在鸿图客栈中停留了整整七天,才终于等来了启程之日。
我前此从来也想象不到阳光会如此酷烈,如此刺眼。初进入沙漠的时候,还以为是那些商贾故意作弄人,如此炎热,怎么能把人严密地包裹起来,一点肌肤都不露在外面呢?我虽然按他们所说的仍然穿着长袍,并且戴上头巾和墨晶眼睛,却趁人不备故意把领口敞开,把胳臂伸出来,希望可以感觉凉爽一些。
我错了,自作聪明必然带来自尝恶果。人在无风的时候,即便肌肤裸露也不会感觉凉爽,而仅仅我手摇竹扇所带来的丝丝凉风,根本无法抵偿沙漠中酷烈的骄阳。阳光就仿佛一柄柄无形的金色的匕首一般,毫不留情地剜割我暴露在外的肌肤,我脖子和胳臂上的皮肤很快就干燥、疼痛,甚至红肿变死,到了晚上用手一搓,竟然一片片地掉落下来,仿佛蛇蜕一般……
所以在沙漠上再见到昆惋的时候,就连曾经把大半个身体都裸露在我们这两个陌生男子面前的她,竟然也裹得严严实实的。她的头巾不再轻薄,而变得细密、厚实,包住了整张面孔,鼻梁上还架着墨晶眼睛,她的身体用同样质地的白布包起来,大袖、长襟凌风,可是绝不随便把手脚露在外面。
没能再见到哪怕一寸那人世间罕见的白腻肌肤,我心里多少觉得有点遗憾——虽然明知道这种想法很要不得。
沙漠中的白昼是如此炎热,等到太阳落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