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如海重生》第92章


发现了携眷逃跑的县太爷。一日后,林如海和木醒进了平安州城。
此时,在往京中送折子和送信的人碰上了林家来人。
林青看着陈思益,行礼道:“舅爷怎么来了这?”
陈思益对着其他人欠欠手,这才道:“姐夫可安好?你往长安去,是姐夫的命令?”
林青点头道:“大人好得很呢。只是担心家中,便让我和信差们一起走,给夫人送家书呢。”
陈思益点头道:“那你们去吧,我也不耽搁你们了。姐姐生了个小子,我得给姐夫说道去。”
林青自然拦不住陈思益,看着他带着一对人打马走了。这才和其他人继续上路。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一更送上!
打滚,要花花!
逢故友说京城事
林如海正忙着,听随从讲说门外有林家来人时,很是惊讶,在看到陈思益后不禁皱眉道:“你怎么来了?”
陈思益笑道:“我可没忘记答应姐夫你的话呢。姐姐已经生产了,生了个小子。”
林如海听了心中一跳,“夫人早产了?好好的怎么会早产?”
陈思益叹道:“还不是因为姐夫你。姐姐听到传言以为你被强盗捉去了,一担心就早产了。不过姐夫放心吧,姐姐和孩子都很好,小子刚下地,就有六斤半呢!”
林如海没想着这流言传去了京城,一问才知道是从平安州逃去长安的人说的,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变了。
“我没事。幸好夫人和孩子都没事……”林如海话音一顿,对着陈思益道:“我好得很,你也看到了,歇一晚,明日就起程回长安去吧。”
陈思益嘿嘿笑道:“姐夫,既然来了,就让我跟着朝廷大军去看看啊!”
林如海想到那些乱民其实大多是被逼无奈的百姓,心中就很是难过。不由得提高声音呵斥道:“思益,你一路走来没看到两天荒芜,村庄荒凉么?那些乱民归根结底都是被这五府县的官员们逼得没法子了,才会如此的。圣上之所以让忠顺王爷过来,最主要的就是不想多造杀戮,只要放下兵器,就是我天朝的子民。你要去看什么?”
陈思益闻了这话,自然感到一阵羞愧,很不好意思地对林如海道:“多些姐夫教诲,是我相差了,明日我就启程回长安。”
林如海点头道:“我也不是说从军为将不好,若是你往北边去抵抗外族,我自然不会拦着你的。”
陈思益道:“我明白姐夫的意思。”
只是第二天,陈思益却没有如期启程回转长安,因为忠顺王爷带军平定了民乱。
林如海等人没有细问,才知道,为何会这样顺利。原来是忠顺王让赵全提了两个县令过去,在阵前将他们给砍了,便有一小半的乱民安静了。说来大半人都是被逼得不得已才随着一起动的。朝廷大军亲赴,他们也不是不怕,谁知道还没开仗,就看到那将军砍了狗县令,他们自然是又惊又疑惑的。
忠顺王带去的传令官将朝廷的意思说了,顿时有大半人都动摇了。其后平定动乱便很快了,不过两天时间,将少数的不甘心的人抓的抓杀的杀,很快民乱就平定了。
“恭喜王爷凯旋归来。也恭喜原将军了。”林如海对着忠顺王和原青和分明祝贺说道。
木醒虽然也抱拳恭喜,但是心中却是不痛快的,毕竟那两个县令还没被大理寺或者刑部审理就被砍了,实在是!
忠顺王心里却不是很痛快,民乱虽然平了,但是一路下来,死了近八百人。
“乱民虽然散了,他们回乡之后,事情怕是更多了。林大人会更加辛苦的,或者本王回京后和圣上再请旨,让他再派些人手过来?”
“多谢王爷好意,林某已经给京里去了折子,想来不出五日就有人来了。”
忠顺王点点头:“林大人既然已有打算,本王便不多事了。”
当晚,暂作忠顺王、林如海等人有寓所的平安州府衙内,办了一场比京中诸多宴会都简陋的接风宴。
忠顺王和林如海频频碰杯,两人此时兴致颇高,一个没有了近几年的郁闷,一个年近半百时得了个儿子,怎能不喜呢?就是陈思益,也和原青和性情相投,说得很投机。唯有木醒和赵全,默默喝着酒,偶尔插上两句话。
第二日,因为宿醉,林如海等人都是到了辰时才起的。随即,忙着余下事务的人自忙着去了,该收拾整顿回长安的自去整顿了。只有陈思益闲着,准备次日和忠顺王爷大军一起回京。
林如海和户部众人最是忙乱,想想诸多偏院乡镇政令难以到达,最后还是去求了忠顺王爷,留了一百名兵丁,毕竟有些富户不愿意将已经霸去的田地归还,必定还是要用到人的。
第二日林如海等都去送了忠顺王爷。原青和及大军启程回京,一起回京的还有赵全和锦衣卫的一干人等以及被收押的平安州大小官吏和他们的家人。
大军开拔没多久,朝廷派来的人已经到了。有新上来的户部行走赵荷及数名书吏,一同来的,还有禁军参军庞汾,以及新上任的平安州知州,原苏州吴中县令李木然,其余还有许昭月,居然成为了南陵县知县!
林如海不及和故人叙旧,先将县衙的事务交接,让县令们上任去了,这才带着户部的人员,当着木醒等按察院人的面,将收录起来的金银共计十八万两,珠宝八箱子,一一贴上封条。
“赵大人,这些金银册子便在这里。已经抄录了两份,一份我已经亲自递到御前,这一份便在户部留下封存。”赵荷拱手接过册子。
“庞将军,一路上还请多加小心。”
庞汾带了两百多人押送这些东西回京,自然知道这些金银珠宝,不容闪失的。
“林大人放心,末将一路定当小心的。”
同赵荷和庞汾等人一起回京的,还有木醒,按察院的人也都跟着回去了。因为多了几名书吏,且因为地方官员的到来,林如海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
“大人,不如今晚我们好好喝杯?”李木然笑道。“来京之前,我特地去了府上,看了大公子,也看了一眼小公子。恭喜大人了!”
林如海哈哈一笑道:“的确是喜事呢。不过咱们故旧重逢,也是人生大喜呢。今晚我就和你好好喝杯。”
“我敬林大人一杯,说来我还真没想到,居然能在他乡和大人重逢。”李木然双眼染了点醉意。
林如海点头道:“却是如此。我也不曾想到呢。对了你说说我给小儿子取的名字为桉钰,木树安,希望他平平安安长大。”
李木然知道林如海是内疚他的消息引得夫人早产。便安慰道:“大人不必多加自责的,我去看过小公子,和足月的孩子差不多呢。”
林如海心知只有这边事了才能回长安看妻子孩子们,便转移话题道:“这些日子里,京城中可有什么新闻?”
李木然一笑,“确实有大新闻,两件都同我抵达京城后没三日发生的。其中一件和大人家还有些关系呢。”
林如海一震,忙问道:“怎么会和林家有关?莫非又是贾家人闹起来的?”
“大人猜地不错,却是贾家人闹起来的。大人大概还不知道,你离京后,圣上就下旨,着宫中椒房贵人娘家,可以迎贵人归宁省亲。贾家不是出了一位贵妃娘娘么?自然也是兴致高昂的大兴土木,修建园林以待娘娘归省。不说荣宁两府划出土地建园子,只说院中的花石流水,屋中的摆设家具,等等无一不是银子堆出来的,加上贾家的奴才们一个个中饱私囊,自然是银子如流水般用了出去了。贾家本就是个花架子,弟子虽在,却内囊尽显了。”
林如海沉着脸接话道:“贾家银钱不趁手,所以就又开始打我们家的主语?不,不对,若是如此也不是新闻了,夫人产子,还在月子里,贾琏还在平安州,所以上门的是女客,出面待客的是玉儿……”
李木然笑道:“大人猜想的都对,上门的是贾家的邢夫人和王夫人,还有许久没有出现的小王氏,就是那个贾琏的妻子。”
林如海黑着脸道:“玉儿还是个孩子,若是数目大,肯定不会同意借的,即便对方是她的亲戚长辈。”
李木然点点头:“不错,她们开口借白银二十万两,大姑娘先是推脱去请示夫人,后来就出去说了家中并无那么多的银子,但是能借一万两银子时,贾家的两位太太脸都绿了,纵使小王氏巧舌如簧,大姑娘也没吭声。”
李木然看了看林如海道:“我到了府上时,贾家的两位夫人正说要将先夫人贾氏的嫁妆抬回贾家。”
林如海一怔,贾家这是要和林家恩断义绝了?想到已经出世多年的贾敏,心中不竟百般滋味。“我早年就将玉儿她母亲的陪嫁单子给了她,将来也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