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门毒草种植手册》第91章


般好?不如你细细说说。”
乐儿有些忸怩,却耐不住唐甜怂恿,便将自己有幸的惊鸿数瞥与同伴们所见所闻一一说了。
唐甜听得颇有兴致。
听说许多宫女见杜莱最爱佩香囊,腰侧绣坠玲珑,幽香飘溢,纷纷效仿,不惜花钱请采办公公到宫外买最好的香料与绣囊,唐甜笑道:“你一说我想起来,昨日吕相派人将我的东西送了来,里面倒有几个香囊,你若是喜欢这样的东西,便送你如何?”
乐儿欢喜不已:“夫人的东西自然是极好的,奴婢先谢过夫人了!”
唐甜让乐儿拿来包袱,将放在衣物上的一对香囊递给乐儿。
乐儿爱不释手,嗅了嗅惊喜道:“夫人,这香气与杜大人所喜欢的香有些相近呢!”
“是么?你竟辨得这么清楚?”
乐儿点头:“杜大人所用的香,比这个浓烈些。上一次姚选侍还说,杜大人所过之处,那香气竟像秦娥的歌声一般,可绕梁三日不散!可惜我们到处也觅不到同样的香。”
唐甜见她慢慢放开了,有心笼络她,便道:“许多香是自己调配而成的,杜大人家想必有自己的调香师。我们唐家配香可是有名的,不如我试试替你配一点。”
乐儿听了喜不自禁,连连道谢。
唐甜抿嘴笑着,若有所思。
睿思殿。
“陛下,陛下?”
坐在书案后的赵祯听到杜莱声音回过神来,见那杜莱微带探询的目光,有些窘意,歉然掩饰道:“……爱卿此事办得极好,这几日辛苦你了,这两日便在家中休息吧。”
“为陛下分忧是为臣之幸,何来辛苦。”杜莱谢了皇帝,却徐徐跪下,“为臣今日实是来请罪的。”
赵祯惊异道:“爱卿这是何意?”
杜莱脸上带着沉痛自责之色:“臣粗浅愚驽,蒙陛下信任,然而太后受冤却不能分辨传言真假,幸而陛下英明,洞察真情,全了与李娘娘母子之情,又不负太后教养之恩!臣深感惭愧,请陛下重罚臣罪!”
赵祯怔了一怔,转眼望着几上一堆新奏章,长长一叹,颇有些感触。
朝中大臣,多有骑墙之辈:他要处置刘氏,就有臣子纷纷上奏控诉刘氏如何滥权跋扈,目无天子;等他弄清真相放了刘氏父子,那些人又群起赞他英明宽仁,或替刘氏申白明冤。明哲保身,静观风向,没有一人像 
73、麻木紫 。。。 
杜莱勇于自责,。
赵祯又想到自己只因偶然听到些风声,又得小娘娘承认他生母确是李氏,便对那些谣言全信以为真,又怎么能怪只是诚实传话的杜莱呢?
“你起来吧。若要怪,只能怪朕自己不经查实就妄断胡为,偏听偏信。”赵祯重重叹着,起身看着雪晴后的宫苑。
杜莱看他幽思满怀,小心问道:“如今刘氏之事得以大白,陛下为何仍是心事重重?”
赵祯苦笑了笑,点了点头,又道:“朕只是有些后怕,倘若……”
倘若他冲动之下处理了刘家,今后明白了真相,再是补救也晚矣,他将一世顶着负恩暴君的罪名,将来又有何面目去见父皇和大娘娘?
杜莱是不知情,若是他有错,那唐溟知而不报又该如何?幸而还有唐甜冒死见他!
赵祯想起那日清晨昏迷中的唐甜苍白的小脸,心里隐隐有些刺疼。
她是相信自己才敢独闯吕府申诉,而自己对她却诸多防备,最后害她染了风寒。
想到这里,他惦着她好些了没有,便有些坐不住。
杜莱察言观色,先提出告退。
赵祯待他离去,吩咐王德备了牛车从偏僻的供辰门出了宫。
一辆小车停在宫门对面的远处,车帘掀起,露出杜莱妖娆而目光寒冷的眼睛。
“夫人,这些是您要的香料。”乐儿按照唐甜列的单子托公公买了整整一匣子的香草,红着脸嚅嚅道,“公公多问了几句,又请太医局的人核了,确认无碍……所以耽搁了。”
唐甜并不介意,查看后满意地点点头。
等乐儿出去,她拴好门,点了熏香,将自己的包袱打开,翻出两条菱花细绢的腰带和一条樱草散花百褶裙,衣物摸上去依然柔软。
唐甜沿着密密绞好的边剪开那裙子,只见朝里的纱面油腻光滑,隐隐泛着一层蜡光,一层细腻的浅紫色粉末浮在蜡面上,异香腾然而起。
唐甜将盛着香料的瓷瓶倒空几个,小心地将所藏的那些粉末分别装了进去,再以蜡封住瓶口。
接着将朝北的窗户全都打开,散了气味。
当赵祯来到烟雨阁,听着里面隐约传来的笑语,制止了侍从通传,加快了脚步。
唐甜坐在榻上,正看着乐儿手中的香囊,不知因什么而笑,眉眼婉转清妩,她抬眼见着他,粲然又是一笑,忙喊惊喜:“陛下!”
那一笑恍如春风,令赵祯心神一漾。
乐儿则慌得从榻边滚了下来,爬起来便叩头谢罪。
“起来吧。”赵祯不欲怪她,挥了挥手让她下去。
唐甜下榻见了礼,赵祯让她还是上榻坐着,道:“你身子刚好,这上面暖和。” 
73、麻木紫 。。。 
唐甜想了想,依言挨着榻边坐下。
赵祯心里有些欢喜,默默不知说些什么好。唐甜拿起绣筐中几个绣样,问赵祯哪个好看。
赵祯看她巧笑倩然,并没有追问唐溟的事,便也自如起来,由衷道:“多谢你这次提醒,不然我险铸成大错。”
唐甜微微一怔,低头笑了笑,道:“妾身要多谢陛下才是,当时情形之下,陛下不怪妾身无礼,还允许妾身探监。何况,陛下本是心地仁厚,在生恩养义间两难迟疑,不然,何以能等到妾身说话的机会。”
不然,唐溟何以会想出这样的办法等待;不然,何以李氏临死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她这两句未说出来,只飞快看了一眼赵祯一眼。
赵祯也想到了,说起来唐溟必是料到了今日事,所以做了谋划,在狱中也不焦不躁。可是,若不是唐甜去见他,传出信息来,后面会是怎样的结果?
他心中发堵,一点喜悦转为沉闷,默然良久。
唐甜那日已替唐溟解释过,然而赵祯还不能释怀,她心里沉了沉。
唐溟不愿揭破当年事,他这样做的苦心就不能说得清楚。孰重孰轻,她还要盘算一下,便转了话题,轻声安慰道:“太后娘娘泉下有知,不会怪陛下的。”
赵祯轻轻点点头。大娘娘素来不喜笑言辞色,对他管教极严,幼时考察小时候他心中不是没有怨意,怕大娘娘,喜欢的是和气的太妃。
这两日细细回想,大娘娘虽面上冷淡,对他却无微不至,对他期望甚高,因而责之也切。
若是大娘娘真要夺权,刘氏为何受限于虚职之内,又怎会如此轻易就被制住?
就像唐甜所言,自己疑邻盗斧,何曾静下心来思考。
阁中静谧,唐甜见赵祯沉思,指望着他好好绕过弯儿来,放了唐溟,便挪到一边,将绣筐中选出的彩线一组组捋好。
她神情专注,细眉长睫,菱唇浅笑,手中丝线丝丝缕缕,似与那梅香和着暖意一同淡淡萦绕着赵祯。
赵祯微微放松,倚在榻边,心境是几个月来不曾有的宁静。
他不觉伸出手去,抓住那轻抬柔腕。
两手相触,二人都是一愣。
赵祯欲缩手,目光触着唐甜惊愕的眼神,忽而紧紧握住了她的手!
唐甜眉头一跳,正要有所动作,门外传来王德略带惊慌的声音:“……陛下!”
赵祯手一震,松了力气,唐甜不动声色缩回了手,下榻退到一边去。
赵祯顿了顿,令王德进来,问道:“何事?”
王德迟疑着看了唐甜一眼。
唐甜正好借故避出去,到次间站定,隐约听那王德提到“皇后”和“张贵妃” 
73、麻木紫 。。。 
,看来郭皇后那里出了什么事,要赵祯回宫去,这倒是件好事,避免了方才的尴尬。
梅香旖旎而来,房中狭小封闭,那香味积得浓厚了,便有些刺鼻。唐甜想到赵祯方才的举动,心中生起不安。
事情有些偏移她的预料,她不能再等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不想说什么,应该是没脸说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实在是太忙了。毕竟快高考了……
预计最多还有五章。
晋江一直不稳定,上来一趟很不容易,所以还是尽量白天更。五一期间会更。
话不多说,谢谢大家!
74
74、柳丝肠 。。。 
黛墙绵延,残雪未消,纤长的柳枝上已有了米粒大小的嫩芽,春日将近呐。
唐甜站在廊前,吩咐乐儿去替她拿皇帝所赐的银狐裘衣,见她背影消失在廊尽头处,便长长吐了口气,扫一眼廊下静静侍立的守卫,转过身,看向屋内一个眉目清新的小绣娘,低眉顺眼捧着一幅绣品。
唐甜走近几步,高声道:“这绣样不错,就照着这个样儿绣几件吧。”
“是,夫人。”那绣娘一边应着,一边不慌不忙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