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一梦》第115章


抱抱她,陪陪她;她虽然很爱惹麻烦,很调皮,但大部分都是很有分寸的做事的,只要是她不对的,她就会承认;她曾对我说,其实在她眼里,我才是她的亲生母亲,好几次,她都会偷偷的唤我额娘……
爱笑的她,哭泣时的她,病弱时的她,懂事的她,任性的她,调皮的她,文静的她,所有的她都瞬间在我眼前一一闪过,我怎么都无法相信我已经永远都见不到她这个残忍的事实,我的这个亲女儿,她才刚刚好十八岁啊!
这个消息是胤禛强忍着悲伤亲自来告诉我的,我抱着他直问,“为什么,为什么?”眼泪早就夺眶而出,“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吗?”
他艰难的说道:“胎位不正,难产……”在古代,生孩子真的就是到鬼门关里走一圈,君好这是不小心的就被阎王给勾去了命!胤禛说着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然后与我一起红了眼眶。
就这样,他强憋了整整一个月,迟到了整整一个月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虽然,他哭得很压抑,但总算是宣泄了出来。
这样的他,无疑叫我很是心疼。我是)经)历(网)了丧女之痛很难受没错。可他呢?先前皇后的死已经让他有些无所适从了,如今又加上个君好。君好是他最疼的孩子,他对她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女还要在乎和疼爱……尤其是在当初以为对不起我,我又那么的离他而去以后,他更是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君好的身上。
我这样想着,缓了缓自己的情绪,离开了他的怀抱,转而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他也紧紧的握住了我的手。
该走的,不该走的,不管是我们所在乎的,还是我们所憎恶的都走了。现在,我们两个,真正的只剩下彼此了。在这样悲伤的时间里,也只有我们两个可以互相看到最脆弱的彼此,我们可以给彼此最坚定最温暖的力量了。
+++++
皇后那拉氏离世后,雍正朝的后宫俨然成了熹贵妃的天下,所有大小事务都由她来全全打理。她也算被打压了许多年,如今终于能够有所作为。
而这个时候的前朝,也渐渐的成了弘历大展身手的好地方。胤禛如今年纪渐大,这个时候的他对权力已不算特别留恋,所以已经渐渐的放劝给弘历,很多大小事务都已经转交给了弘历独立处理。当然了,他之所以会这样做,也是因为弘历确实有治国之材,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单独相处,他也终于不需要那么疲劳了。
我们经常在一起下棋,他终于肯耐下性子来教我这个奇苯无比的徒弟了。当然,我们下的可不单单是中规中矩的象棋啊围棋的,还有五子棋啊跳棋什么的。如此一来,谁输谁赢就不那么好说了。我们还会像孩子一样一起爬到圆明园最高的树上,眺望远方,谈天说地,回忆过去,谈论未来;我会变着法子的做出许多种好吃的清淡的菜肴,来应对他越来越挑的嘴巴,他最近总没什么胃口;他的肩膀后背现在都比较僵硬了,时不时的,我会用在穆神医那学来的手法为他按摩,让他好好的'炫'舒'书'服'网''炫'舒'书'服'网'。然后……还有,许许多多的温馨和甜蜜。
偶尔,我们会一起去爬景山,然后一起看日出看日落。景山不算太高也不算太陡,但对我这个平衡感奇差对爬山极无天份的人来说,已经很可怕了。好在身边有他一直陪伴,扶持,所以爬上这景山对我而言竟变得毫无难度而言。我甚至有次很‘放肆’的试图寻找明朝崇祯皇帝自杀的那棵树,弄得他是既好气又无奈的。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对方,默契也越来越是吓人。很多时候,他甚至都不需要给我半个眼神,我都能想到他所想的是什么的帮他准备好一切。
我们是尽量的做到跟普通的夫妻一般的相处之道,他对我说,在他的心里,只有我是他的妻子,唯一的妻子。但碍于规矩,他还得继续实施他对后宫的雨露均沾制度,只是次数显然少了许多。
我对他所谓的雨露均沾早就没多大的感触,他现在即便当着我的面和那些后妃亲亲我我的,我的眼皮都不会动一下。这么多年了,要是连这点体谅和这份淡定都做不到,何况还有他那句让我甜到心里的,我是他唯一的妻子的话,我也未免太过失败了不是?
现在,唯一让我表示抗议和不满的,是胤禛对我们的女儿芷若的态度。
142
142、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任 。。。 
我们的爱情结晶芷若如今已经一岁多了,是个很可爱的娃娃,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厚厚的嘴唇。屏弃了我们相貌上的缺点,继承的全是优点,粉雕玉逐的特别讨人喜欢。
胤禛他以前总说我宠君好宠得都有些过度了,这会换成了我总说这话。不仅如此,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简直把芷若宠得上了天,连我这个亲妈都看不下去了!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笑话我道:“怎么了,吃你女儿的醋了?做母亲的,要大度些。”不仅如此,他还会拿我曾经说过的话来堵我的嘴,弄得我是又好气又好笑的,偏又半点办法都没有。
芷若也是亲他亲得半死,他不在的时候还好,只要他一出现,就会迫不及待的要他抱她。那样子,像极了小时候的君好对我的这样。芷若若是哭了,也只有胤禛才能最快的哄住她。我真有些纳闷,为什么不是亲女儿的君好会与我那么好,我自己的亲生女儿反倒和我不那么亲近了。
尤其是在我们问她,“你是更喜欢你皇玛法呢?还是玛嬷多些?”的问题上,她一定会让我很是郁闷的毫不犹豫的回答我皇玛法!
皇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玛嬷则是奶奶的意思。没办法,对外,胤禛升了格,确实是芷若的爷爷。原本倒是想让她叫他阿玛的,但是想想实在不稳妥,孩子的小嘴又最不严实,他们太过天真好骗了,所以只能乱了辈分。没办法,谁让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至于我,则是很无语的被胤禛直接归到了和他一个辈分的层次上去。他的理由异常的简单,首先是自作孽,谁让这个主意是我想的我提的?其次是,变态的某人要死也要有个垫背的破心理,总之他绝对不愿意一个人凭白长了辈分,所以死活都不让我说是芷若的干娘!这个家伙,小气的很!
当然,郁闷也就那么一小段的时间,我们就是芷若的亲生父母的事实绝不会因为长了的这个辈分而有所改变。而后来仔细思量了下,对于孩子更亲近胤禛的问题,倒慢慢的有些豁然开朗了。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所以父亲总会特别疼爱女儿。这两位,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不过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能够毫无顾虑的,开心快乐的陪在自己所爱的人还有属于我们的爱情结晶的身边,那拉氏说的没有错,我是幸运而幸福的。我会好好的珍惜这份幸福与幸运,不会再轻易的放手什么了。
+++++
雍正十一年六月,胤禛最后一个儿子弘瞻在圆明园出世了,孩子的母亲,是谦嫔刘氏。
我还记得姚玲在现代和我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曾冷不防的说了句,雍正没本事,人家康熙六十岁了还有儿子出生。我当时不由的怒了,我说,人家雍正五十八岁就离开人世了,再本事也不可能六十岁还生儿子啊!
现在想想,这个辩论确实很雷,我们两当时估计是太无聊了才会挑了这么个话头。但我从来就是这样,不管是在哪方面,我对他都是无可避免的偏爱和袒护。只要有人试图说他的不是,我就会开始滔滔不绝的进行辩论。这,似乎从未来到现在这个遥远的过去,都是种本能。我很庆幸,我总算没有把这个本能给遗忘了。
谦嫔为胤禛生了儿子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胤禛正和我爬到我在圆明园院落里经常爬上的那棵树上,远离人群的问我一个我怎么都没想过他会来问我的问题。
我们原本谈论的话题是关于小时候的话题。他忽然说,他好象和我说了很多关于他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但很少听我谈论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笑了笑,道:“小时候啊,那记忆都比较模糊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额娘温柔婉约的笑容和眼神,一直温暖着我。其他的,还真记不得了。我记性没你那么好啊。”这真的是这个时候的唐家给我最深的印象了。
至于我小时候的回忆,那都在现代,这要我如何描述?记得的事倒是不少的,但难道要我说比如我四岁那年去幼稚园报道的时候之所以会哭,是因为我看到周围的小朋友都哭了,我觉得不哭是不合群,所以也跟着哭了或是初中的时候跟人家在课堂之上掀桌子打架,打完以后迅速的扮无辜,博得了老师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