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第1053章


所幸的是,这种极端观念不可能得到中国政府采纳
关键就是,如果在敌国附近建立巡航导弹基地,还不如直接部署弹道导弹,因此巡航导弹本身也就没有了存在价值这样一来,问题又饶了回来,即以巡航导弹废除轰炸机,然后用弹道导弹废除巡航导弹,最终使中国的战略威胁力量完全依靠弹道导弹,而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问题是,巡航导弹的出现,确实降低了轰炸机的存在价值
最为受伤的,显然就是H…82
原因很简单,在同样使用巡航导弹,而且以战略威慑为主的情况下,H…82的实际作战效率是低于H…56的这就是,两种轰炸机的内部弹舱容积相同,携带的巡航导弹数量完全一样,而H…82的结构重量更大,因此在执行作战半径相同的击任务时,H…82的作战费用高于H…56更要命的是,H…56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装备规模巨大,在装备与维护等方面早已形成规模效应
显然,对中国空军来说,用H…82取代H…56执行战略击任务,没有半点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H…82在空军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轰炸机不仅仅用于执行战略任务
多次局部战争已经表明,轰炸机除了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击平台之外,也是非常理想的常规击力量比如,H…56的单机投弹量相当于十五架J…66在正常情况下的投弹量,而出动一架H…56的费用与维护成本,显然要比出动十五架J…66高得多即便在大量使用精确弹药的情况下,轰炸机巨大的弹药运载与投掷能力依然拥有巨大的实战价值,是远优于战术飞机的击力量
问题是,H…82的常规击能力也比比H…56高多少
虽然H…82的最大载弹量在理论上远超过了H…56,但是除了极少数时候,轰炸机都不可能以最大载弹量起飞,而且随着精确制导弹药的大规模使用,弹药投掷能力已经不是衡量击能力的主要指标了说白了,如果投下一枚炸弹只有一枚命中,那与投下一枚炸弹直接命中根本没有区别
显然,如果使用精确制导弹药,H…82与H…56都很难获得在一次任务中投下数十吨炸弹的机会
这样一来,H…82的载弹量优势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相对而言,H…56更低的飞行成本与更为低廉的维护费用,使其更能迎合空军的胃口
可以说,如果不是空军已经在H…82项目上投入了数十亿华元的研制经费,以及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急需这笔订单来维持正常运转,以及中国仅剩下三架航空企业具备设计与制造轰炸机的能力,中国国民议会肯定不会批准H…82的量产订单,而会让空军继续对H…56机群进行翻新改进
事实上,在订购了H…82之后,中国空军依然在改进H…56
H…56的最后一种改进型,即H…56S在一九九二年问世,随后中国空军就从H…56机群中挑选出了一八十六架,将其改进为H…56S,并且计划把H…56S的服役时间延长到二零三二年因为在改进中全面加强了机体结构,而且空军开始控制轰炸机的飞行时间,所以半数以上的H…56S有望在二零三二年之后通过翻新,把服役时间延长二十年,即一直使用到二零五二年
相比之下,H…82的命运就没有这么好了
虽然以冷战后的标准来说,一二十架的订单不算少,可是以冷战时期的标准而言,这个数量简直少得可怜
要知道,在H…56之前,中国空军有七种服役时间不到十年的轰炸机,而且每一种的装备数量都超过了一二十架
更重要的是,中国空军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对H…82进行大范围改进/
虽然在服役期间,H…82也接受了多次改进,但是主要针对电设备,即以高其作战应用范围为主,而不是延长服役时间
按照中国空军的规划,H…82将从二零一八年开始退役,到二零二三年全部退役
从服役时间上看,H…82仅有H…56的三分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H…82没有H…56先进在基础技术上,H…82比H…56领先了差不多二十年
H…82悲剧般的命运,主要与其装备数量有关
要知道,H…56在生产线关闭的时候,总产量接近三千架,而在H…82服役时,H…56的装备量都接近一千架
正是相差悬殊的装备数量,让中国空军保留了H…56,放弃了H…82
说白了,如果H…82在七零年代定型量产,在八零年代达到了一千架的产量,那么后来遭到淘汰的肯定是H…56
当然,对H…82构成直接威胁的不是H…56
别忘了,中国空军投资研制H…82的初衷就是用其取代服役了二十多年的H…56,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即便H…82算不上理想,中国空军也肯定会在冷战期间采购足够多的H…82来取代H…56
导致H…82悲剧命运的是另外一种轰炸机,一种更加先进的轰炸机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二章 隐身时代
w在研制h…82的时候,中国空军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即轰炸机在以防空导弹为核心的现代化防空系统面前遭遇的生存难题。。)
可以说,防空导弹问世,让轰炸机再也不可能像大战期间那样,飞到敌人的头顶上空投下炸弹。在与强国的战争中,别说是笨重的轰炸机,即便是灵活的战斗机,在敌人的防空系统面前也没有多少生存机会。
早在七零年代初,中国空军就做了一次模拟演习。
在这场演习中,中国空军出动的所有轰炸机均在飞抵目的地之前被防空导弹击落,没有一架轰炸机突破严密的防空网。
显然,轰炸机能否存在下去,关键就得看能否找到提高战场生存能力的办法。
巡航导弹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轰炸机的生存概率,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就是,防空系统不仅仅包括防空导弹,还包括防空战斗机。
轰炸机能够在数百公里之外发射巡航导弹,那么敌人的防空战斗机照样能够飞行到数百公里之外拦截轰炸机。
此外,巡航导弹也同样面对着突防困难的问题。
这就是,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并不高,而且不具备机动规避能力,只要被发现,也很容易被防空导弹击落。
事实上,在空射巡航导弹问世之后,中德都在大力提高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增强防空系统拦截巡航导弹的能力并不是难事。
显然,巡航导弹只是一种改善了轰炸机生存能力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轰炸机容易被击落的问题。
正是如此,在研制h…82的同时。中国空军也在积极寻求提高轰炸机生存能力的方法。
说白了,就是研制另外一种更加先进的轰炸机。而且明确要求这种轰炸机具备突破敌方现有、以及正在研制的所有防空系统的能力。
与h…82不同的是,中国空军在该项目上没有公开招标。
主要就是,当时中国空军已经找到了一个增强轰炸机生存能力的有效办法,只不过其实现难度极为巨大。
这就是:雷达隐身。
现代化防空系统、特别是远程防空系统的核心都是雷达,即雷达是探测空中目标的主要手段。虽然红外探测设备与高精度光学设备也能探测到空中目标,但是这两种被动探测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受天气的影响非常明显,探测距离极为有限。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探测手段能够取代雷达。
这样一来。如果能够避免被敌人的雷达发现,那么就能突破敌人的防空网。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
问题是,实现雷达隐身却不容易。至少在二十世纪七零年代。即便是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磁技术的中国。要让作战飞机实现雷达隐身也要面对很多必须攻克的技术难关,而这意味着需要投入巨量的科研经费。
所幸的是,在七零年代初。中方就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的隐身飞机项目与载人登月工程有关。
这就是,在载人登月工程中,需要对飞船进行准确定位,而且需要持续跟踪,而当时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用雷达来定位跟踪。当时。航空航天部的几名电磁专家搞出了一个雷达反射特征的数学方程式,其目的是通过这个方程式来大致估算出宇宙飞船反射的信号。以便对飞船进行断续跟踪,而不需要让雷达一直照射宇宙飞船。后来,正是这个方程式,打开了雷达隐身的大门。
说白了,通过这个方程式,就能估测出任何一个物体的雷达反射特征。
这样一来,就能够根据雷达反射的特点,通过特定的手段来消除、减弱反射信号,或者是改变电磁波的反射方向。
再进一步,如果雷达没有收到目标反射的电磁波,也就无法发现目标。
也就是说,目标在此情况下就实现了雷达隐身。
一九七三年,在顾祝同的亲自过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