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英烈传》第194章


,料已化险为夷,乃谢过太后,自守高祖之灵。等周勃回至关中,吕太后依高祖遗旨,迁周勃为前将军,行太尉之事。
樊哙归后,吕太后释之,仍复爵如初,谓之道:“全汝性命者,陈平是也。”樊哙自知,乃自见陈平相谢。唯吕媭妇人,因此杀陈平不成,常怀恨在心,每欲进馋相害。此时后话,且按下不表。
却说吕太后最怨之人,莫过于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刘如意,今已大权在握,岂能轻易放过。乃引着吕释之、审其食等数十人,直入后宫,来寻戚夫人。戚夫人自高祖崩后,吕太后掌权,知其怨甚,必来报复,每日心惊肉跳,不能安枕。忽见吕太后引人来了,面有怒色,大惊失色,只得跪地拜见。吕太后道:“汝为皇上爱姬,皇上丧时,为何不见你有一丝悲意。举丧之时,汝又深惧宫中,不来守灵,罪之甚矣!”戚夫人道:“非妾不来,实是太后不许。”吕太后大怒道:“汝还敢狡辨,汝狐媚皇上,谋害太子,误国误民,罪过褒姒、妲己。今吾要清理后宫。此清静之地,容不得汝等妖狐之辈。”乃喝手下当众将戚夫人剥得精光,将赭衣奴服强行套上,令囚入永巷宫内,强使舂米,方恨恨离开。后李覯有诗道:
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
可怜戚夫人一柔弱女子,自入汉宫起,受宠得贵,终日安逸,哪里受过一丝之苦楚,不想如今被打入冷宫,累日舂米,不得片刻休息。自被囚日起,衣服饮食,无人照理。戚夫人悲痛欲绝,泪不曾干。一日舂米间,望到自己一双玉笋玉手,只能携杵而舂,又思到往日高祖百般宠爱之时,何想到竟有今日,不由地复生悲情,遂且舂且歌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太后囚戚夫人之时,已使人察其动静。人得其诗,来告吕太后。吕太后闻之大怒道:“贱妇欲倚其子女邪?”遂有害赵王刘如意之意,乃令人往邯郸招之,虚言有事商议,实欲诛之。
却说刘如意年幼,赵国之事,不论巨细,皆出相国周昌之手。使者至赵都,先至相国府,呈上书信。周昌阅毕,谓使者道:“先帝将赵王托于我,不过为防太后相害。今赵王年少,自不能御之。我窃闻太后怨恨戚夫人,每欲召赵王并诛之,故不敢遣赵王入都。何况赵王亦病,恕不能奉诏来。”使者回报,太后复召,使者三返,刘如意皆不来。吕太后大怒,乃招近臣道:“我欲招刘如意入都,杀之以绝后患,使者三往,均不奉诏,我欲发兵征之,强取刘如意,各位以为如何?”审食其谏道:“皇上方逝,大丧之时,不宜动兵。赵王不来,不过因周昌在彼。太后何不降一诏,先召周昌入关,以绝其口。再复使人招赵王,事可济也。”吕太后然之,即作一书,令人赍往邯郸,说有事与赵相国商议。
周昌见书,夜见刘如意道:“太后诏到,要臣入关听令,此必诡计也。我若不去,乃是抗旨不遵;我若去了,王上危矣!”刘如意年方十岁,何知其事深意,乃道:“当今皇帝,乃吾之兄长,相国回去,我何险之有?”周昌知不可议事,乃含泪谓刘如意道:“总之臣去之后,如太后来招王上,千万不可去。”刘如意道:“如何不能去?”周昌本不善言,不能尽说,乃道:“臣不能言,总之不能去就是。”刘如意见周昌神色凝重,乃应道:“我听你之言便了。”周昌放心不下,乃唤其子周开,反复叮咛。周开一一记了,周昌方起行。刘如意送出十余里,周昌又道:“臣临别之言,王上可记着?”刘如意问:“何言?”周昌叹道:“毕竟年幼。”遂别了刘如意,打马扬鞭,直入长安。
既至朝中,即来拜谒吕太后。吕太后道:“知我宣赵王入都,为何使其称病,不奉我诏。”周昌道:“臣素知太后为人,赵王如来,必不能全身而回,故却之。”吕太后大怒,拍案而起道:“先帝在世之时,戚氏何曾容得下我与太子!尔曾亲口与先帝争谏,何独不知我之怨戚氏乎!”周昌道:“后妃争宠,古来有之。昔齐桓公九合诸候,独伯一方,南征强楚,北伐孤竹,可谓一时英杰。然百岁之后,子孙暗弱,伦为弱邦,何使如此?不过祸起萧城,诸子各不相容也。今戚夫人虽与娘娘有隙,终不能夺皇帝之位,可见天眼恢恢,疏而不漏。人云:‘将相胸前堪走马,公候肚里好撑船。’娘娘乃怀德之人,何必记着一时之气。不如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安定后宫,和好子孙,以图汉室江山,久盛不衰。”吕太后乃妇人,盛怒之下,如何能听得进道理。本欲发怒,又思周昌素有威信,毕竟对其****有功,不好降罪。乃道:“汝先退去,此事我自有打算。”周昌无奈,只得告退。自思吕太后量窄,终不肯作罢,眼下能救赵王者,非惠帝不可。素闻惠帝颇为仁厚,必能不记前嫌,全赵王之命。主意已定,周昌乃当夜暗至张良府中,以心事告之,请张良求助惠帝。张良笑道:“周君忠厚之人,然此终不能使赵王脱难。”周昌问:“如何?”张良道:“皇上年幼,势不能逆其母而独断,言之无益也。”周昌道:“即使如此,子房当尽力也。”张良然之,遂入府来见惠帝,以周昌之言告之。惠帝叹道:“吾素爱幼帝与同胞,岂忍见之受戳。乃既为人子,母命亦难违也。”张良道:“若陛下不欲存赵王,臣自无言。若陛下实欲赵王不死,臣到有一计。”惠帝道:“吾实欲赵王不死也,少傅有何计,尽管言来。”张良道:“陛下自是日起,宜存心注视太后动静。若太后不招赵王,陛下宜安之;若使人去招赵王,陛下千万打听何时何日可至,陛下亲自出城接之,使其长居身畔,形影不离。太后虽有心除之,不能得机会,赵王遂能安矣。”惠帝大喜,乃谢道:“赖少傅良谋,吾弟可存也。”张良遂告退而回。正是:人生一世终有命,枉费心机能奈何。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零一回:吕后泄怨制人彘 
第一百零一回:吕后泄怨制人彘 曹参入关即相位
却说吕太后招回赵相周昌后,乃与心腹商议剪除赵王刘如意之事。审食其献计道:“周昌从赵地而归,必定嘱咐过赵王勿要奉诏进关。若要遣兵征伐,师出无名,恐众将不肯尽力。为今之计,可以使人仿周昌笔迹写一封信,只说太后招赵王,非有别意,只不过为了与赵国增地益土而已。赵王年幼,不辨真伪,必会前来。来即杀之,可解太后之恨。”吕太后大喜道:“此计甚妙。”于是着人伪作周昌之书,选了一个胆大能言之人,赍其书并朝中圣旨,往赵地来招刘如意。
使者见到赵王刘如意,先呈上圣旨,刘如意阅毕,与来使道:“相国临行,曾叮嘱本王说,勿要奉诏入关。今未审相国之意,本王誓不敢奉命。”使者道:“今有周相国亲笔之书在,请大王阅之。”遂将伪作之书呈上,书中之意大略是说太后招赵王入宫,乃是因为燕地初平,燕王刘建年幼,不能善理,太后恐有失,以赵王经事,欲割封数县予赵,故请入都奉旨,非有相害之意,请赵王及早入都受封云云。刘如意见书大喜,即欲起行。周昌之子周开欲劝阻,如意以书出示,周开见果是父亲笔迹。又询问过来者,并无失语。虽有些疑虑,无奈刘如意执意要去,也就不好再阻。于是刘如意收拾行装,往关中而来。
却说惠帝自听张良之言,知吕太后尚怒戚夫人****,心中留意。未几,已闻太后招刘如意王消息。惠帝不动声色,暗暗探听到刘如意行程,于是瞒着吕太后,自迎刘如意于霸上。二人相携入宫,一同参见太后。吕太后一见刘如意,怒从心头起,恶自胆边生,恨不得立刻杀了,亲啖其肉。但碍着惠帝在旁,不得其便,只得佯作欢喜,以言安慰。刘如意欲见其母,吕太后道:“汝母已至别宫居住,不能即见。汝实欲见之,当别择时日,我与你一同去见罢。”刘如意还欲再言,惠帝急以目示,刘如意乃止。惠帝与吕太后道:“儿与弟数年未见,甚是想念。今既由赵归,可与儿同居一室,以述离别之情。”吕太后不好相阻,也只得同意。于是惠帝乃自携刘如意同回寝宫,起居饮食,寸步不离。吕太后欲杀之,不得其闲,心甚恨,乃派人日夜监视,以伺时机。
这日回报,说惠帝清晨出宫射猎,刘如意年少性惰,不能早起,尚在宫中高眠。吕太后大喜道:“时已至也。”乃与吕释之引数十人,直入皇帝寝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