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暴君传奇》第46章


独孤皇后啐了一口道:“还是当皇上的人,这般胡说八道。人家玉儿现在还是待嫁闺中之梁国公主,见见你我这等老人也就罢了,怎好与广儿先行相见?”回头又对杨广道:“对了广儿,你如今亦长大**了,你父皇与我已经帮你选好了妃子,是梁国的公主,模样十分俊俏,性子又好,与你十分般配。我已找人看过日子,说今年好日子不多,便定了在七月初六,虽然急了些,但你未回京之前,诸事均已准备好了,一切都有你父皇与我操劳便是,只管放心。否则便要等到年底,那萧氏女这般好一女子,我可不愿等那么久,只恨不得马上将她变成自家的儿媳妇……”
原来萧玉儿因为自小贫苦,既知书达理,性情温婉,又带着一股朴素乡土气息,十分对隋文帝夫妇的胃口,一见之下,便认定此女就是最合适的晋王妃人选。在他们看来,父母替儿子定婚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便找人定了婚期。直到此时,才告知杨广。
第四十七章 神秘礼物
这周三江推荐,会尽力尽快尽多地更新。大家有票的记得砸票,没收藏的更加不要犹豫了,赶紧收藏,呵呵
*******************************************
“七月初六?”晋王杨广大吃一惊,眼下已是六月下旬,岂不是离婚期不到十日时间?这隋文帝夫妇算时间也算得太密了吧,也不怕从并州到长安路途中出点什么意外,岂不是难以交待?“这……这也太快了吧!”
“不快不快!所有事情均准备妥当了,就差广儿你一个了!”独孤皇后说起此事十分兴奋,“广儿你不知道那玉儿多惹人疼爱,这么个好女孩子家,亏梁国那萧岿信什么二月生儿者不举的陋俗,竟将她送给他人抚养,当真难为了这孩子,仍出落得大方得体,淡定贤淑。我是越看越喜欢,巴不得早日娶进门才好。”
隋文帝也道:“此女确实不错,配得上咱家广儿!”看来那萧玉儿还未进门,还未征服晋王杨广,却先征服了隋文帝夫妇。
事已至此,晋王杨广亦已无话可说,只得认命。陪隋文帝夫妇用过午膳,杨广重新打起精神,笑道:“父皇,母后,儿臣特意从并州带了件礼品过来,还请父皇母后收下儿臣这片心意。”
“哦?什么礼品?”隋文帝夫妇有些惊奇,独孤皇后微微皱了皱眉头道:“广儿,你到了并州,我和你父皇也无法日夜督促于你,可不要学了那奢侈豪华之风。这回长安探望父皇母后,还带什么礼品?”
杨广笑道:“节俭乃是立家强国之本,儿臣怎会忘记,此礼品并不名贵,却又十分贵重,还是先请父皇和母后先看看再说吧!”
“并不名贵,却又十分贵重?广儿怎么说话颠三倒四了?”隋文帝夫妇给杨广说得有些糊涂起来,但亦勾起了好奇之心。
杨广找了个内侍,附着耳朵说了一阵,那内侍转身去了,不多时带了七八个人进来,每人身上都扛着一些木材器具,在御花园中当着隋文帝夫妇的面,竟干起木匠活来。原来杨广早叫了那些工匠在皇宫外等候,此时才让人将他们带了进来。
隋文帝夫妇愈加糊涂,不知道杨广搞什么鬼。见杨广神神秘秘也不肯说,只得耐心等待。
那些木材器具都是事先雕磨好的零配件,眼前的功夫只是装在一起罢了。不多时便已组装完毕,隋文帝夫妇只见到一个木头组成一个大大的圆盘,边沿一些木叶扇子,正迷惑不解,准备问个清楚,却见杨广指挥这些工匠将那大圆盘竖了起来,放进御花园中间那个大水池中,固定了起来,又拉了条粗大的绳子,连到岸边一个类似于井绳轴的器具上。
忙了半天,隋文帝似乎有些明白了。独孤皇后却还是满头露水。杨广拉了隋文帝夫妇过来,笑道:“父皇,母后,请两位净手。”说罢缓缓摇了摇岸边的绳轴,那巨大的木盘随着缓缓转动了起来,木叶扇子舀起了池中的水,上升到一定高度,便沿着一根竹管流下来,一直流到岸边的水桶中。
隋文帝夫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竟然是水车。他们倒不是没有见过水车,只是之前的水车一般以脚踏板为主的翻车,而且一般仅能传递汲水所用。但眼前这个水车配备了几组轮轴,配合水池和连筒,竟然使得低水高送,实在是巧妙之极。
独孤皇后极为欢喜,当真上前洗了洗手,笑道:“难为广儿有此心思,这风车当真巧妙,这东西花费不了多少,但装在此处,既显好看,又很实用。我和你父皇收下这份礼品了!”
隋文帝却若有所思,笑道:“恐怕广儿的意思还不止于此吧?广儿,你适才说此物既不名贵又十分贵重,究竟作何解释啊?”
“父皇明鉴。”晋王杨广正色道,“民众耕作辛苦,取水灌溉更是劳心费力。这水车是儿臣专门请了工匠设计而成,可低水高送,若在乡村之中配备,当可解决此等难题。而且若是有水流之地,此水车还可加以改装,依风土地势交互为用,利用水力和兽力以为驱动,定能节约大量人力。若能大量推广,必定能促使粮食丰产,壮大我大隋之国力。”
“此水车制作并不繁杂,费用亦不高,但其用处之大,难以估量。因此儿臣说,此物既不名贵,却十分贵重。”
他话说了一半,隋文帝夫妇便齐齐醒悟。他俩并非不知民间疾苦之人,经杨广这么一点醒,哪还不知道此物之重要。又听得这水车还可利用水力和兽力以为驱动,更是惊喜万分。独孤皇后道:“广儿这个礼物可当真贵重!”
隋文帝连声叫“好”,道:“这礼品送得好,朕收下了!”
杨广从并州准备回长安之时,便挖空心思想送些什么东西与隋文帝夫妇。他知道隋文帝夫妇素来不喜欢奢华浪费,且天下皆其所有,送些什么珠宝首饰之类的寻常东西,哪有任何用处。想来想去,最终才确定将技艺研究府制作的这款水车呈送上去。这是利国利民的发明,果然隋文帝夫妇大喜过望,十分高兴。
打铁当趁热,杨广接着又将自己在并州设立技艺研究府及成立晋商坊诸事作了禀报,将自家的打算详细说了。隋文帝夫妇虽然仍觉得专门养一般人来从事奇技淫巧之研究,又专门去从事商人之道,有些过分。但想起技艺研究府若能多发明几件类似于眼前水车之类的东西,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而听到并州以晋商坊之成立,一下子解决了数千流民的生计,更觉得妙不可言。
第四十八章 痛苦筹备
收藏和票票:)
****************
“难得广儿竟有这般心思,做了这么许多事情。怎地这些事情都未在奏折中谈过?”隋文帝杨坚一边听一边点头,赞赏不已。
晋王杨广笑道:“这些都是小事,像流民安置一事儿臣能为父皇和朝廷分忧便可以了,何必惊扰父皇。至于技艺研究府和晋商坊之事才刚刚起步,亦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子。父皇将并州设为特区,儿臣自然要将事情做出一定成效了,才好上报朝廷以求推广。再说了,各地情况不一,有些事情并州能做,放到其他地方未必就好。因此奏折之中便不曾提起过。”
“广儿年纪尚小,却能一心为朕、为朝廷分忧,想事情亦想得周到,其心可嘉。若是……若是……”隋文帝杨坚发自内心地赞叹了一句。他想起太子杨勇上了个关于流民安置的奏折,提了些建议,自己便万分高兴,大肆嘉奖。而眼前这个儿子,凭一己之力安置了大批流民,却连向朝廷表功的心思都没有,这会儿在自己追问下才说出来。这一对比,高下立分。何况杨广一心一意做事,实在非常难得。隋文帝杨坚却又不愿当着杨广的面说太子杨勇的不是,一句话说了半截,便停了下来。
“若是勇儿亦这般努力便好了!”独孤皇后一点也不客气,接着说出了下半句,但还是替太子杨勇辩护了几句,道:“不过勇儿也好了许多,倒也不要逼他太急。勇儿生性得迟,慢慢会用心的。”
她又转向杨广,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怜爱地道:“广儿做得很好,不亏了你父皇和我这般疼爱。不过做事归做事,亦不要太拼命。你看,人虽然粗壮了不少,肤色却也黑了,满脸风霜之色。还是要顾着自己身体要紧!”
杨广虽然只有一半认同独孤皇后是自己母亲,但深深感到她对自己确实十分爱护,满怀感激地道:“请父皇和母后放心,儿臣会照顾好自己的。若没什么事情,儿臣先回府中去了。”
正欲告辞,杨广突然又想起些事情,赶紧回头,请隋文帝帮忙以晋商坊为朝廷生产水车之工坊,又要求朝廷将需要付印之书籍,交予晋商坊印刷。
隋文帝听了活字印刷之构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